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控制猪传染性疾病是猪养殖业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尤其是商品肉猪养殖者对此最感头痛。因为肉猪养殖周期短,又必须接种传染病疫苗,而传染病疫苗虽经减毒,但在猪的细胞内繁殖仍然多少会引起机体不良反应,特别是易产生应激反映,给肉猪饲养者带来不少经济损失。因此,控制猪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畜牧业现代化,我国建立了许多集约化、工厂化、规模化的养殖小区。各地随着大规模的引种;养殖场内饲养密度的加大;养殖疾病防控知识更新慢等因素,造成动物疾病时常发生。特别是现阶段禽流感,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导致养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实践证明,免疫接种能卓有成效地控制甚至根除疾病,防治动物疫病时,接种疫苗免疫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最有效的利剑。接种疫苗提高动物的免疫力来预防疾病,基于“治病不如防病”这样一个常识性原则,疫苗接种已在世界范围广泛常规使用。免疫接种可以有效防止疫病的发生。然而目前许多养殖户没有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不能熟练掌握免疫技术,不能合理制定,  相似文献   

3.
<正>1养猪人对疫苗必须具备的认识疫苗接种,我们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种权宜之计,而不能把疫苗看成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必须彻底改变用疫苗来治疗疾病的做法。在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最终减少或终止某些疫苗的接种才是我们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控制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减少经济损失,养殖生产者往往通过接种疫苗来达到目的。为保证疫苗的免疫力,减少免疫失败的因素,现将注意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畜牧养殖中,动物的疾病是很复杂的,病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单凭注射疫苗是无法起到控制动物疾病的作用的.养殖户必须根据自己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养殖知识和养殖能力,保证动物免疫力的提高,减少病菌对动物的侵袭,才能有效地控制畜牧养殖中疾病的发生.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主要探讨了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的类型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邯郸、邢台的蛋鸡养殖中,多数防疫程序在200日龄左右饮用新城疫疫苗。但最近两年却出现饮用新城疫疫苗后,七天内发生疾病的现象。养殖户忧心忡忡,不用疫苗吧!怕得病;饮用疫苗吧!可能就得病。  相似文献   

7.
为了控制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减少经济损失 ,养猪生产者往往通过接种疫苗来达到这一目的。传染性的疾病通常由诸如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所引起。疫苗中含有“安全”的微生物体 ,当它被注射到猪身体后就可以使免疫系统抵抗疾病。疫苗中的安全微生物体可以是被杀死的 (灭活疫苗 )或者是减毒的 (活疫苗 ) ,它们可以激活免疫系统而并不引起疾病。抗生素不是疫苗。疫苗是在疾病发生前用来预防疾病的 ,抗生素则是在疾病发生以后用来治疗疾病的。接种时间当猪遭遇微生物体导致疾病发生之前必须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后 1 0~ 2 1d后才能使猪体产生保护性…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疾病是貉子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细菌、寄生虫、病毒、应激等是导致貉子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因素。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貉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皮张品质,严重时可导致动物死亡。笔者多年来在养殖一线接触了大量貉子腹泻病例,根据一线调查和诊治经验,建议广大毛皮养殖同仁应提高预防意识,合理搭配饲料、做好驱虫保健、正确选择并使用药物、科学合理的免疫疫苗,降低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提升养殖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各种传染性疾病所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中关键的环节,在蛋鸡养殖生产中常用点眼、滴鼻、饮水、刺种、气雾、注射等途径为鸡群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规模化养殖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畜禽各种疾病进行预防,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疫苗的免疫接种。家禽接种疫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不断增多.但由于养殖水平的不同.对猪场的主要疾病的免疫,有的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有的却为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因此,如何科学地使用疫苗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家禽养殖中疾病预防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家禽养殖中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灭源、定期接种驱虫、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等疾病预防的综合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家禽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迅速,但一些中小型生猪养殖场仍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猪舍的环境卫生较差,对生猪疾病防范意识不强。一旦发生疾病会快速传播,短期内即可波及整个猪场,会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损失。2018年的非洲猪瘟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还进入了我国。沈阳、郑州、连云港等多个地区接连发现非洲猪瘟疫情,截止2018年10月中旬,在我国已有超过10个省份发生超过30起非洲猪瘟疫情,给生猪养殖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目前,猪场的疾病防疫工作已由既往“以治病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要求猪场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定期接种,减少疾病感染引发的猪群大范围死亡。  相似文献   

14.
畜禽通过接种免疫疫苗可以产生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但在生产实践中,有时尽管已经注射疫苗预防疾病,但还是不断有疾病发生,这就是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5.
动物疾病的发生会对畜牧养殖整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加大对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的防控颇为重要.做好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控,不仅仅要着手于日常的饲养、检疫、卫生打扫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畜牧养殖的技术.本文主要对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因及防控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养殖行情不错,各地涌现出大量的养殖场,然而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造成养殖环境恶化,疾病流行。很多疾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只能打疫苗提前预防。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不正确的地方,致使实际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产实践表明,传染病是威胁畜禽养殖的最大隐患。预防免疫是控制畜禽疫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免疫接种的总体原则是同种或不同种疫苗接种次数宜少不宜多;接种时间间隔宜长不宜短;接种疫苗时间宜晚不宜早。疫苗使用前后应注意如下事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呈现出规模化发展态势。畜禽养殖数量的增多,必然导致疫苗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接种疫苗是保障畜禽健康的重要手段。然而,有些养殖场在使用疫苗时,不注意相关事项,导致免疫失败或疫苗保护率低,给养殖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长期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现就疫苗使用注意事项做一阐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畜禽养殖中接种的疫苗种类增加了很多,防治用药物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很多养殖场的防疫卫生条件也有了提高,但畜禽传染病和某些细菌性疾病仍时有发生,畜禽疾病防不胜防。原因何在呢1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畜禽养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污染严重。只有彻底解决畜禽养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问题,畜禽疾病的防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如何有效预防与控制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了养猪业迫在眉睫的问题。其中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控制猪传染性疾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病毒性疾病的防制中,由于没有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或预防,因而免疫预防显得更为重要。然而,疫苗的免疫接种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比如免疫过猪瘟疫苗的猪只仍然可能表现猪瘟临床症状或剖检后可见到明显的猪瘟病变;免疫过蓝耳病疫苗的猪只还会患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专家就此从专业角度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并给出了答案,希望能对读者走出误区并及时发现、排除干扰免疫接种疫苗效果的环节、因素有切实的帮助。专家提醒,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只用于健康猪,不应用于发病和感染猪群,对妊娠母猪应慎用,避免引起机械性流产,屠宰前21日不得进行接种;疫苗预防能力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待免猪本身是健康的,同时还应保证良好清洁的饲养环境、安全的饲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