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文化振兴既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滋养,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和路径。为突破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培育文化自信,要强引领,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重建设,打造乡村文化阵地;育人才,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万海燕 《新农业》2022,(7):90-91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振兴作为重要部分,明确了在乡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主导地位.尽管目前我国的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绝大部分乡村在文化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差距.由于乡村文化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所以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必须牢牢把握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根基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素质,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再一次强调要加强全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新时期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元素,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多层次需求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文明的乡风、增强农民群众素质,加强文化建设也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5.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目前,虽然我国的乡村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大多数乡村文化建设仍存在着一些差距。乡村文化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6.
论传统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国胜 《农业考古》2006,(3):128-129
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文化具有自然的情态和笃定的特质.在现代化的浪潮下,传统乡村社会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危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文化的健康变革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是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加强乡村的文化建设,展现乡风、展现乡村特色,进而推动乡村文明的发展,用文化带动乡村经济,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所以,在一定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但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着人才流失、服务体系建设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乡村文化建设内涵和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路径和优化策略,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升乡村文化底蕴的有效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文化素养提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和谐乡村文化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文章在和谐理念下解析乡村文化的内涵,审视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积极探索和谐乡村文化建设的策略,即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乡村振兴不仅可以解决乡村发展困境还可以对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积极地影响。文化自信的建立在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至关重要,是使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基 础和内生动力,文化自信一旦缺失就会影响乡村振兴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有很多客观因素影响,因 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乡村振兴战略,通过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升乡村地区的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 进行和开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研究农村政治文明主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对农村政治文明主体的概念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当前发展实际,提出新时期农村政治文明主体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思想观念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农民思想在生产观念、生活观念、消费观念、社会观念、婚姻家庭观念及政治民主观念等多个层面上凸现“双重性”。它是由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的碰撞、农村思想教育的“断层”、农村政策落实的“偏差”、农民自身素质的影响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为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政策支撑和智力支持,使农民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农民”。  相似文献   

13.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通过实地调查,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苏州的新农村建设加快了苏州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已逐步形成了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区域分明、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社会文明、镇村管理民主的具有苏州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其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4.
Farmers 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group in China, their integrity levels impact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directly. Farmers' credit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s the subject of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some farmers are weak in credit awareness. Low credibil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uncompleted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farmers' narrow thoughts led to their lacking of credit awareness. We should perfect the rural credit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redit culture and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credit administration, set integrity example model and take other measures to promote farmers' awareness of the integrity.  相似文献   

15.
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是法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大重要环节。对乡村法规政策和现实情况进行梳理,厘清进入“后乡土社会”的乡村地区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思考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新使命、新内涵和新场景,并提出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应在“乡政村治”的既有治理体系格局下加强关键领域立法,完善乡村法律制度体系,突出党领导下乡村居民治理主体地位,构建智慧治理机制,加强乡村地区司法保障,完善乡村地区法律服务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与共同富裕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推进的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跃  欧阳新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856-1858,1861
农村信息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个重要内容,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现代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资源分散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笔者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对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信息化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7.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信息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现代信息技术正由工业领域向农业领域渗透,由城市向农村渗透。本文介绍了新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地位和内容,并就如何推进新农村信息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妮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310+31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谐社会下建设农村基层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简论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2):152-15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阐述了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背景,深人分析新农村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现状,并探讨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途径,包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活动开展,夯实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推动农村法制进程,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传播先进思想,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