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髯鸢尾观赏价值高,但中国夏季雨热集中,有髯鸢尾软腐病多发,限制了有髯鸢尾的应用。为提高有髯鸢尾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存活率,利用鸢尾属内不同系间远缘杂交有望为有髯鸢尾引入鸢尾(Iris tectorum)和西伯利亚鸢尾(Iris sibirica)抗软腐病特性。将有髯鸢尾与鸢尾、西伯利亚鸢尾人工授粉远缘杂交,观察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行为,分析合子前障碍,观测杂交后子房发育动态,明确胚拯救时期。结果表明:1)有髯鸢尾系间远缘杂交存在一定的合子前障碍,表现为花粉萌发量少、花粉管生长异常及花粉管生长停滞。除有髯鸢尾×西伯利亚鸢尾合子前障碍严重外,其余组合花粉管均能到达胚珠完成受精,合子前障碍不是有髯鸢尾系间杂交的主要障碍。2)有髯鸢尾与西伯利亚鸢尾杂交后败育速度快于与鸢尾杂交,有髯鸢尾系间杂交与亲缘关系呈正相关。3)有髯鸢尾×鸢尾的最佳胚拯救时期为授粉21 d后,鸢尾×有髯鸢尾为授粉24 d后,西伯利亚鸢尾×有髯鸢尾为授粉12 d后。合子后障碍是有髯鸢尾系间远缘杂交的主要障碍,通过胚拯救可获得鸢尾有髯鸢尾系间远缘杂交后代。本研究通过解析有髯鸢尾系间远缘杂交障碍及胚拯救研究,为培育适应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鸢尾属植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繁殖和繁殖技术方面对我国鸢尾属植物进行了论述,概述了我国鸢尾属植物的研究状况及其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并针对打破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合理开发利用、育种等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无髯鸢尾远缘杂交障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无髯鸢尾远缘杂交败育的主要原因是否是受精前障碍,以分属4个系的9个无髯鸢尾种(品种)为试材进行远缘杂交试验,对花粉活力、不同授粉方式对种间杂交结实率的影响以及常规授粉后花粉管行为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常规授粉后,系间杂交组合Iris lactea‘lactea’×I.sibirica‘Lichterfeldius’和2个系内种间组合——I.sibirica‘Viel Creme’和西藏鸢尾正反交组合获得了种间杂种种子;提前授粉可克服马蔺×黄菖蒲种间杂交障碍,结实率由0提高到10%;对7个常规授粉未结实组合的花粉管行为进行荧光观察,发现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花粉管胼胝质反应,但各组合最终均有少量花粉管伸入胚珠。无髯鸢尾种间杂交存在一定的受精前障碍,但不是远缘杂交败育的普遍决定因素,推测其最主要障碍发生在受精后。在以后的鸢尾育种过程中,应更多关注受精后障碍的克服。  相似文献   

4.
从生物学特性、分类、繁殖、种质资源多样性以及遗传育种等几个方面概述了鸢尾属植物的研究现状,指出了鸢尾属植物在我国现代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并对今后鸢尾属植物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引种的3种鸢尾属植物(鸢尾、黄菖蒲、有髯鸢尾)的生长习性、引种栽培及繁殖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鸢尾属植物在乌鲁木齐地区生长良好,适应性强;在栽培方面,具有管理粗放,省工省力,成活率高的特点.随着乌鲁木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鸢尾属植物将在未来的城市园林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究无髯鸢尾种间杂交障碍原因及子房败育时间,以西伯利亚鸢尾5个品种为亲本,与黄菖蒲、喜盐鸢尾分别进行常规杂交。方法授粉后观测种间杂交后子房发育动态,并绘制发育动态折线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不同授粉时间后的花粉管原位萌发动态,并统计每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和种子萌发率。结果无髯鸢尾种间杂交子房在授粉后9~16 d发生败育;授粉后杂交障碍原因主要是花粉附着困难、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伸长障碍和胚囊败育的受精后障碍;黄菖蒲与西伯利亚鸢尾杂交后受精前和受精后障碍并存,喜盐鸢尾与西伯利亚鸢尾杂交主要存在受精后障碍;喜盐鸢尾与西伯利亚鸢尾的亲和性高于其与黄菖蒲杂交的亲和性。结论花粉原位萌发可作为远缘杂交前障碍检测指标,观测花粉原位萌发可及时采用相应措施,增大杂种获得率;不同品种种间亲和性不同,二倍体和四倍体在染色体条数不同的种间远缘杂交中亲和性无显著区别;不同种间杂交,正反交杂交障碍类型不同,可以通过不同种系品种间正反交,增加无髯鸢尾种间杂交亲和性,获得变异丰富的种间杂交类型。   相似文献   

7.
两季花有髯鸢尾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季开花的有髯鸢尾可以有效延长鸢尾的观赏期,丰富秋季园林开花植物的种类和色彩。以11个有髯鸢尾品种为亲本,在6个两季花品种间、两季花品种与5个一次花品种间进行正反杂交试验,并对各亲本花粉活力以及杂种果实膨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以5 g/L TTC染色法可高效测定有髯鸢尾的花粉活力,且各亲本花粉活力差异显著,两季花品种再享天福、赫氏蓝和白与黄的花粉活力分别为94.73%、90.14%和87.54%,显著高于其他品种;(2)10个两季花鸢尾品种间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率为76.55%,高于22个两季花品种与一次花品种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率(62.50%),表现出较高的亲和性;(3)两季花品种与一次花品种杂交的9对正反交组合中,两季花品种作为父本时的结实率高于其作为母本的相应反交组合的结实率的组合占77.78%,两季花品种适宜做父本;(4)有髯鸢尾杂交蒴果生长发育曲线呈“S”型,果实长宽比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8.
开展3种高度类型22个有髯鸢尾品种间的杂交,共配置42个杂交组合,以获得变异类型丰富的有髯鸢尾杂交后代,筛选出优异杂交亲本及最佳杂交组合。结果表明,高生与高生类型有髯鸢尾杂交的亲和性相对最高,杂交成功率为72.7%,其次为高生与矮生类型,杂交成功率为66.7%,高生与中生类型杂交亲和性相对最低,杂交成功率为36.6%;在高生与高生类型杂交中,Indian Chief×Immortality的坐果率与单果结实数相对最高,为最优杂交组合,Indian Chief可选作母本材料;Thornbird与多个高生品种杂交可获得较高的坐果率和单果结实数,是优良的杂交亲本;在高生与中生类型杂交中,中生类型Lenora Pearl与高生类型杂交成功率相对较高;种间杂交I.pallida×I.illyrica,I.illyrica×Casual Elegance及德国鸢尾与I.variegata‘Nibelungen’的杂交后代均未获得种子;在高生与矮生类型杂交中,矮生类型有髯鸢尾作为母本的杂交坐果率远高于作为父本,Knick Knack、Crinoline、Crown Princess都可以作为矮生类型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多季花有髯鸢尾杂交后代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多季花有髯鸢尾品种Iris‘Halston’(赫氏蓝)和I.‘White and Yellow’(白与黄)为杂交亲本,构建杂交F1代群体和回交BC1代群体。表型性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F1和BC1的二次花率分别提高到24.14%和35.18%;2)与观赏性紧密相关的垂瓣长度和旗瓣长度,垂瓣宽度和旗瓣宽度分别趋于连锁遗传;3)BC1的花色变异丰富,可产生白色系、紫晕系、黄色系、深色系、垂瓣基部有斑型、垂瓣边缘有斑型、垂瓣紫色旗瓣黄色型7种不同类型的花色;4)F1和BC1的花型产生较大变异,经过多代选育,旗瓣、垂瓣长宽比逐渐增加,花瓣更加狭长,观赏性增强。综上,多季花有髯鸢尾的花部性状可连锁遗传,以赫氏蓝和白与黄为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可提高后代的二次花稳定性,并产生大量花色和花型变异。  相似文献   

10.
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李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71-18672
[目的]建立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Iris germanicacv.′Chang-Chun Huang′)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方法]以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带有部分花梗的花苞为外植体材料,经过消毒后接种在不同组合激素水平的MS培养基上诱导小苗。[结果]花苞在MS+1.0 mg/L6-BA+1.0 mg/LNAA+3%蔗糖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在不同配方的继代培养基中,MS+1.5 mg/L6-BA+0.1 mg/L IBA+3%蔗糖培养基的分化系数最高,且苗的长势最好;复壮培养基为MS+0.2 mg/L6-BA+0.4 mg/LIBA+2.0 mg/LPP333+3%蔗糖;在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培养基中,1/2MS+0.8 mg/LIBA+2%蔗糖培养基生根率最高,且生根时间最短,根系较发达,长势良好;在移栽试验中,基质(草炭∶蛭石∶椰糠)配比为2∶1∶1的移栽苗生根时间短,生根率最高达97.2%,且成活率达到80.38%,生长情况良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有髯两季花鸢尾的快速繁殖和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航天育种的历史、我国作物航天育种的主要成就、航天育种的原理、柱花草概述、航天育种在柱花草的应用等,并展望了柱花草航天育种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广西蕉类种质资源概况及其育种创新利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评价、创新利用是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基础和条件.对广西野生蕉类种质资源的初步调查、收集情况和香蕉品种的栽培、生产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蕉类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新品种选育的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香蕉(Musaspp.)的主栽品种均为三倍体,难以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方式获得优质、高产、抗性强的优良新品种.利用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等技术及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选育香蕉新品种成为必要.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适用于香蕉选育种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其中着重介绍了香蕉生物技术育种在香蕉育种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并对现阶段香蕉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蝴蝶兰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总结了蝴蝶兰(Phalaenopsis spp.)品种杂交选育的研究进展,从蝴蝶兰杂交育种的起步与发展、杂交育种的主要方向到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并且对育种工作面临的问题与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迅速,但当前油茶林平均单位面积产油量严重偏低,与高产典型差距很大,成为当前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通过回顾我国油茶良种培育和营林管理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油茶生产所经历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针对我国油茶生产中种苗管理混乱,地域间引种缺乏科学管理;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传粉昆虫的生存条件;经济欠发达地区油茶林分缺乏改造和有效抚育管理;病虫害对油茶良种大面积推广存在潜在威胁等限制油茶高产的重要因素展开了述评和分析,并对如何突破油茶产业发展瓶颈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百合种球繁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就百合(Lilium spp.)鳞茎的发生及各种因素对百合种球繁育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温度,光照,鳞片位置和激素等因素对鳞片扦插繁殖的作用,讨论了肥料,种植深度,摘顶处理等栽培技术对种球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也对百合二次抽苔现象对种球的生长和质量的效应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7.
以牡丹、菊花、兰花为例,将今人对古代育种成就的整理情况做了概述。这3种名花中,对牡丹古老品种的整理最全面;兰花在古老品种的传世状况的考证上成绩最为突出;而菊花虽然是成谱最多,品种最多的名花,但对古老品种的整理还较为粗疏。中国古代花卉育种的方法多样,主要有引种、嫁接产生嵌合体、芽变选择、实生选择等4种方法。中国古人在育种中十分重视环境因素的作用,并有多样高效的保种措施和相对完善的育种体系。这些资料能帮助后人很好地理解种类繁多、变异丰富的中国传统名花形成的原因和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