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比较同一气候区不同栎类树种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特别是在分布边缘不同树种的种内种间差别。[方法]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了我国暖温带北缘3种优势落叶栎树(蒙古栎、栓皮栎和麻栎)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同时利用混合线性效应模型构建了3个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并基于未来气候情景(RCP2.6和RCP8.5)预测了其未来生长趋势。[结果]同一地区栎类树种年表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在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方面,同一地区的不同栎类树种和不同地区同一栎类树种也存在一定差别。其中北京地区的3种栎类树种的径向生长与当年6月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但在辽宁仙人洞地区却与气温无显著相关关系;北京地区的麻栎、河北地区的蒙古栎、辽宁大黑山地区的栓皮栎的径向生长均受降水条件限制。模型预测显示,至本世纪末,北京地区和辽宁大黑山地区栎类树种的径向生长呈现下降趋势;而辽宁仙人洞地区栎类树种径向生长呈增加趋势。[结论]我国暖温带北缘不同地区的栎类树种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别,主要为取样地区的气候所支配,下一步尚需结合林分及立地因子,来厘清各类环境要素的相对贡献度。  相似文献   

2.
山东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占优势的乔木群落应该是一些中生性质的落叶阔叶林,具有代表性的是栎类,为山东的原生树种。在山东,栎类主要有麻栎、栓皮栎、栓槲等“壳斗科”树木,统称橡子。江浙称柴栎,东北称黄麻栋。 一、栎类的古代名称 栎类,自古就为我们的祖先栽植利用,它的古名非常多。见于各典籍的有:栩、栎、柞(《诗经》、《诗义疏》)、朴、杼(《尔雅》)、芧(《庄子》)、柔、样(《说文》)、采(《李斯传》)、  相似文献   

3.
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3C值的时空变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 ,对 2 0世纪 30— 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 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 5 35~80 0stoma·mm- 2 ,平均值为 70 3stoma·mm- 2 ,δ1 3C值为 - 2 8 4 7‰~ - 2 5 0 2‰ ,平均值为 - 2 6 83‰。从时间分布角度 ,由 2 0世纪 30— 8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和δ1 3C值持续降低比较明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 ,而δ1 3C值呈降低趋势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中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呈增加趋势 ,但气孔密度几乎没有变化。从空间分布角度 ,3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3个区域中辽东栎气孔密度和δ1 3C值依次递减 ,说明水分利用效率 (WUE)呈下降趋势 ;5 0年代 ,辽东栎气孔密度在 4个植被区域之间产生波动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个区域中的辽东栎气孔密度比较接近 ,且高于气孔密度相差不大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2个区域 ,4个植被区域类型之间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差异不大 ;80年代 ,辽东栎在由东到西分布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至温带草原区域 ,气孔密度和δ1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灵空山4 hm~2暖温带天然油松-辽东栎针阔混交林长期固定监测样地为平台,采用连续样方法进行每木监测,研究了样地中油松和辽东栎2个建群种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发现,油松和辽东栎幼苗各自呈现出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致,且2个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似,均表现为在5 m尺度内呈现聚集分布,在其它尺度内则呈现随机分布。表明,油松和辽东栎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以随机分布为主,只在较小尺度内(5 m)呈现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5.
<正>栎树亦称橡树,橡树名称多用于中国北方民间。全球栎树(包括青冈栎)计450多种,栎属分布广阔,北临北纬62度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达北纬16度的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北部,及南美的哥伦比亚(仅1种),南北跨越约46纬度,东西跨越约75经度。其中约有80%的种类分布于北纬35度以南。多数种构成北温带(包括寒温带、中温带及暖温带)至亚热带,甚至包括东南亚中  相似文献   

6.
木本淀粉能源植物栓皮栎与麻栎的资源调查以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栎类资源,对我国栓皮栎与麻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确定了具体分布范围,并根据分布区内林分的集中程度和类型进行了分布区划,其结论如下:1)栓皮栎与麻栎在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均有资源分布,栓皮栎分布区跨冷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和热带4个气候带,麻栎分布区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2)栓皮栎与麻栎在我国的水平分布总体上呈东北、西南走向为直线,东部、南部为沿海岸线的"D"字形分布;3)栓皮栎和麻栎分布区海拔的上、下限与地理纬度相关性较低(R2值分别为0.162 5,0.019 1和0.259 4,0.060 6),而与地理经度间的相关性较高(R2值分别为0.708 5,0.494 1和0.763 5,0.705 0),均随着地理经度的增加其分布区海拔的上、下限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4)栓皮栎集中分布区与麻栎次集中分布区为秦巴山地与陇南山地东部、伏牛山山地、桐柏山与大别山山地北部,以上地区是开发利用这两种栎类资源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7.
辽东栎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典型群落的建群种,也是该地区针阔混交林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较为稳定的森林植物群落。该文就辽东栎的形态特征、更新、种群结构以及群落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辽东栎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在形态建成上具有不同的适应策略,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而在生境与动物的共同作用下,种子数量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直接影响实生苗的形成从而导致栎林实生更新困难以萌生为主的现象;成熟林种群结构稳定,在分布区内处于优势地位;群落的不同层次在反映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群落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辽东栎群落演替过程中多样性指数是波动的。通过辽东栎的个体适应、种群分布格局及群落特征、动态的研究,总结其在暖温带生态系统条件下的适应规律,分析其内在机理,从而为保护和扩大辽东栎种质资源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东灵山3种落叶阔叶林的碳氮元素含量及比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暖温带东灵山3种落叶阔叶林的碳氮元素含量和C:N比率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和乔木层的碳元素含量表现为白桦林>辽东栎+棘皮桦混交林>辽东栎林,氮元素含量在辽东栎+棘皮桦混交林中最高,为另外2种林型含量的2倍,而3种林型的土壤微生物碳氮元素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的C:N比率变动很小,并且不受土壤碳氮含量变化的影响;3)3种林型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的C:N比率变化不大,表现出受限制的化学计量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小陇山"天然林保护工程"中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调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锐齿栎群落乔木层丰富度指数为10.6,Shannon-Wiener指数为1.4222,Pielou指数为0.5450,Simpson指数为0.4134,显示了暖温带南部阔叶落叶林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和介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北部阔叶落叶林之间群落多样性的地域特征;②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阴、阳坡分布模式,且阴坡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大于阳坡的相关指数;③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发育阶段模式。随着群落的发育,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规律相似,均匀度、优势度的变化各有特点,显示了不同的生态学意义;④以锐齿栎为建群种的锐齿栎群落处于稳定状态。与早期研究相比,验证了研究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成效性。  相似文献   

10.
麻栎(Qucrcus aculisoima Care)适应性强,分布于我国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山区。四川除盆地西北的阿坝、甘孜及凉山部分地区外,各处均有分布。生长迅速,能耐干旱瘠薄,以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黄土类生长发育最好,是优良的薪材树种,据调查,在农村生活能耗结构中,栎类薪材(主要是麻栎)约占木本薪材的40%。研究如何提高麻栎薪炭林的生产量,其目的是为经营麻栎薪炭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