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验以甲基橙胃残留率为指标观察沙棘籽油和沙棘果油对小鼠胃排空运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沙棘籽油及沙棘果油15ml/kg及30ml/kg腹腔注射均可使小鼠的甲基橙胃残留率明显提高。结果提示.沙棘籽油及沙棘果油均有抑制小鼠胃排空运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研究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的抗炎作用.用小白鼠耳二甲苯致炎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高、低剂量组小白鼠耳廓肿胀度明显的减小(P<0.01或P<0.05);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高、低剂量组间比较,其耳廓肿胀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且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的抗炎作用没有明显差异.用大鼠足跖蛋清致肿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高、低剂量组大鼠致炎后右后足跖肿胀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跖水肿主要以组织胺,5-HT为介质,可能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对这种炎症模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实验观察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的镇痛作用及其对体外抑菌试验的影响。镇痛实验用小白鼠扭体法及小白鼠热板法,体外抑菌试验用纸片扩散法及平皿打洞法。小白鼠扭体法的试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沙棘果油高(30ml/kg·d^-1)、低(iSml/kg·d^-1)剂量组及沙棘籽油高剂量组(30ml/kg·d^-1)小白鼠的扭体反应明显减少;小白鼠热板法的试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对小鼠的痛阈值无明显影响;纸片扩散及平皿打洞法的试验结果表明,纸片及孔周围均无抑菌环,细菌生长良好。上述结果提示,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其镇痛作用的部位可能在外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成渝 《沙棘》2003,16(2)
陕西艾康沙棘制药有限公司于 1 993年研制生产的欣苑牌沙棘籽油口服液 (中华沙棘油口服液 )原为地方标准的“健”字号保健药品。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 0 0 1年开始的中药保健品整顿中 ,通过专家审评 ,于2 0 0 2年 1 1月批准转为国药准字药品 ,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 B2 0 0 2 0 90 1。至此 ,沙棘油产品由地方标准转为国家标准 ,为沙棘油的深度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据悉 :国家药监局已全面撤销全国保健药品批号 ,原有的 462 7种中药保健药品中 ,现在只有 1 0 64种升级为国标药品。陕西省原有 2 85种保健药品中 ,有 2 0 6种被撤销 ,79种上升为…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局部外用对大鼠皮肤烫伤及烧伤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阴性对照组,沙棘果油高、低剂量组,沙棘籽油高、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Solcoseryl-Jelly组).用80℃热水造成大鼠背部皮肤II度烫伤模型及用乙醇燃烧造成大鼠背部皮肤II度烧伤模型.观察烫伤及烧伤的局部症状及创面愈合时间,测定皮肤烧伤组织中DNA 、RNA、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沙棘果油组及沙棘籽油组烫伤及烧伤的局部红、肿症状均明显减轻,创面分泌物较少;烫伤及烧伤的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沙棘果油与沙棘籽油的作用无明显差异;皮肤烧伤组织中DNA 、RNA、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果提示,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均能减轻大鼠皮肤烫伤及烧伤的局部症状,并能促进其创面愈合,而沙棘果油与沙棘籽油的作用没有明显差异,对大鼠皮肤烧伤组织中的DNA 、RNA、羟脯氨酸及胶原的含量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熊正英  刘小杰  唐量 《沙棘》2004,17(3):16-19
通过测定运动小鼠大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探讨服用沙棘油对小鼠能力影响的生物化学机制。为此选用7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六组:安静对照组、安静沙棘组、训练即刻组、训练即刻沙棘组、训练恢复24h组和训练恢复24h沙棘组。经过6周(42d)游泳耐力训练后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分析比较了各组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GFT)、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同时还对各组肝脏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1)以上各组GPT除安静对照组与相应沙棘组和训练即刻组与训练恢复组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2)SOD除安静对照组与相应沙棘组,训练即刻沙棘组与训练恢复沙棘组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3)MDA除训练即刻组与相应沙棘组及恢复组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4)沙棘组肝脏细胞中线粒体、肝浆网、肌丝等结构均比相应对照组完整,病变程度比对照组轻。结果表明,沙棘油能改善运动对肝脏细胞的损伤,提高肝脏组织抗自由基氧化的能力,同时还对肝脏细胞超微结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复方沙棘养血膏抗辐射作用的实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巧红  滕晓萍 《沙棘》1997,10(2):36-38
用一定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成放射性损伤,用复方沙棘养血膏进行治疗.以复方阿胶浆为阳性对照药。实验结果表明:复方沙棘养血膏能明显提高受辐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提高骨髓有核细胞数;对脾脏系数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沙棘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沙棘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较全面、系统地整理了沙棘果油、沙棘籽油、沙棘汁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情况,对沙棘属植物的深入研究、综合开发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徐永昶 《沙棘》2004,17(3):34-35
从我国沙棘开发利用的现状看,在重视沙棘优良品种和生产高科技的沙棘产品的同时,还应根据我国的实际,重视以下方面的研究与开发:(1)沙棘果(包括种子)、叶的食用研究;(2)沙棘造林适地研究;(3)中国沙棘选育研究;(4)沙棘果、叶的采收与加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沙棘果油的抗炎作用和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沙棘果油 PO对小白鼠巴豆油耳部炎症及醋酸腹膜炎皆有明显抗炎作用 ;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增加脾脏重量和脾指数 ;可促进小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 (PFC)的含量 ,促进体内溶血素的形成 ;并能促进小鼠 E-玫瑰花结的形成 ,及促进 PH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提示沙棘果油对小鼠的非特异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哲民 《沙棘》2004,17(4):38-41
沙棘原料质量是构成沙棘高品位产品的先决条件。沙棘果油与籽油品质及其使用效果有着很大的差异,沙棘果汁变味与原色褐变是采果榨汁工艺造成的。经过分析,对沙棘上述问题及药用研制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大果沙棘在满洲里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属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l),为雌雄异株的灌木或小乔木。 沙棘果、叶、皮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和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营养保健及增强人类体质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同时沙棘枝叶茂密,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抗风固沙,具有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中国沙棘适应性强,生态效益好,但刺较多,难采摘,果实小,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为满足沙棘资源  相似文献   

13.
熊正英  刘小杰  唐量 《沙棘》2004,17(2):14-17
目的 :通过测定运动小鼠大脑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 ,观察超微结构变化 ,探讨服用沙棘油对小鼠能力影响的生物化学机制。方法 :70只雄性 ICR小鼠随机分为六组 :安静对照组、安静沙棘组、训炼即刻组、训练即刻沙棘组、训练恢复 2 4 h组和训练恢复 2 4 h沙棘组。经过 6周游泳耐力训练后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 ,分析比较了各组脑组织 SOD、MDA等指标的变化并对各组脑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 :各组 SOD活性除安静对照组与相应沙棘组 ,训练即刻沙棘组与训练恢复沙棘组间无显著差异外 (P>0 .0 5 ) ,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 ;MDA含量除训练即刻组与相应沙棘组及恢复组间无显著差异外 (P>0 .0 5 ) ,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沙棘组脑细胞中线粒体、肌浆网、肌丝等结构均比相应对照组完整 ,病变程度比对照组轻。结论 :沙棘油能提高脑组织抗自由基氧化的能力 ,同时还对脑细胞超微结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减轻运动对脑细胞的损伤程度并可延长运动至疲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沙棘的果实生食味美适口,经过加工可制成沙棘果酱、沙棘糖浆、沙棘果汁、沙棘果粉、沙棘果子冻、沙棘蜜、沙棘油等香味浓郁的佳品。1、沙棘果酱和糖浆的加工方法。将清洗好的沙棘果和沙糖按1:2比例配制好,用碾磨机粉碎。碾磨加料时,沙棘果和沙糖交替放入碾磨机内。但沙糖每次投放量不宜太多,过多会使沙棘果皮碾磨过于细碎。然后用细筛将种子和较大的果皮滤除,就得到混浊的酱泥。再放置2—3星期,酱  相似文献   

15.
《沙棘》2004,17(3):30-30
据记者近日了解,我国科研人员用一步法分级提取生物技术,已从沙棘果废渣中提取到沙棘黄酮、沙棘多糖等药用物质。该技术由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实验证明:每100g 沙棘果废渣可提取2.4%的黄酮、1%的沙棘多糖。从沙棘果废渣中提取的沙棘黄酮,降血糖的有效率大于20%,它能阻止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因此,对防止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治疗有潜在的治疗前景,且可防止血管硬化。沙棘黄酮对乳腺癌癌细胞还具有凋亡作用,沙棘多糖对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沙棘果油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邹元生  苏琳  张敬晶  聂勇  王岳  金海英 《沙棘》2006,19(1):24-26
为了进一步明确沙棘果油的药理作用与开发前景,经文献调研,证明沙棘果油在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抗肿瘤、保肝护肝、抗辐射损伤、抗衰老、防止脂质过氧化等诸多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全苏沙棘面积约为20万公顷.其中人工沙棘园面积5000多公顷,可年产沙棘果1亿公斤. 沙棘在苏联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全苏有30个科研机关、高等学校和工矿企业的实验室从事沙棘及沙棘油的研究工作.全苏国家林业勘察设计院.乌拉尔林学院、林研所等单位也积  相似文献   

18.
鼠李沙棘果多用于生产沙棘油、沙棘汁和沙棘酒。但是,在剩余的气干果渣中仍含有大量化学物质急待利用。因此,苏联克拉斯诺达尔食品工业研究所提出了液态二氧化碳和氟氯烷11两种浸提法,研究了西伯利亚和高加索沙棘气干果渣浸提液中蜡、不皂化物、游离酸、束缚酸、维生素 C、维生素源 A(类胡萝卜素)、维生素 E(生育酚)和维生素 F  相似文献   

19.
刘玉平  苏琳  聂勇  王岳 《沙棘》2004,17(3):20-23
神兴牌沙棘甘之福软胶囊系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沙棘籽油精制而成。本试验为小鼠四氯化碳(CCl)肝损伤模型,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生化指标及肝脏形态学改变为研究内容,探讨沙棘甘之福软胶囊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孔庆杰  董国清 《沙棘》1999,12(1):41-41
近几年来,有些收购单位由于对沙棘果特性、生物活性物质增减变化条件、性能及对不同季节采收的沙棘果中含果汁油和种籽含油量及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成分增减变化了解不多,从而盲目提前收购.群众闻讯后,经常利用秋收前后农闲时期,就把沙棘林中的结果树砍断或折枝拿了回来,待有收种籽的就摔打种籽.结果使沙棘果汁固形物降低,果皮、果肉含黄酮降低,种子含油率降低,造成了生物活性物质的很大损失.这种做法不仅厂家受到损失,而且对资源也是很大的破坏,减低了沙棘蓄水保土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