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水稻品种宁粳4号、连粳7号、连粳11号、华瑞稻1号和连粳15号为试材,考察了机插秧栽培的水稻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宜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机插秧水稻品种。结果表明:江苏淮北地区稻麦二熟区较适宜的机插秧水稻品种为连粳15号和连粳11号。  相似文献   

2.
水稻品种盐粳15号属于中熟中粳品种,适合苏中及里下河地区种植。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盐粳15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5号钵苗摆栽模式生长发育均衡,产量水平较抛秧、机插秧、机条播模式高;盐粳15号机插秧模式和抛秧模式生长发育性状相似,但抛秧模式产量受有效穗数和穗型大小制约;盐粳15号机条播模式在实际产量和出米率方面落后其他3种移栽模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连粳7号水稻的特征特性,总结其规模化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通过引进6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大区比较试验与示范,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性状比较,从中筛选出适合沛县水稻机插秧种植的水稻新品种2个(宁粳4号、淮稻8号),为沛县机插秧水稻品种的选择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1年泰州市迟熟中粳水稻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水稻品种在产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的栽插方式选择不同的品种。在机插秧和手插秧的种植方式下,选择武运粳24号和宁74121等;在直播的种植方式下,考虑产量差异不大的情况,应选择熟期较早的品种,如宁粳5号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快灌南县水稻品种更新换代、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促进水稻新品种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征集连粳11号、连粳7号、连粳15号、华粳5号、华粳9号、金粳698、徐稻9号、天隆粳6号、圣稻19等水稻新品种进行试验栽培,生产过程中确保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到位,充分挖掘每个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抗逆性及丰产性,明确其利用价值,为本地水稻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插具有节省秧田、节约肥水、节省劳力、高产稳产等优势。在我国水稻产区大面积推广,随着科技进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稻机械化栽插将逐渐取代传统人工插秧,成为主要稻作方式。水稻栽插机械化,对缓解农村劳动力紧张,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稻作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淮北地区是江苏水稻的主产区,近年来,通过新品种引进筛选及相关专题试验,集成了以连粳7号、宁粳4号等中熟中粳为主体品种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江苏农垦近3 a大面积种植主栽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稳定性,在新洋和东辛共选择20个主栽水稻品种进行连续3 a的品比试验,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AMMI模型等方法对品种的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产量构成因素,新洋点盐城南片地区宜选择水稻品种有淮稻5号、华粳8号、盐粳16、南粳9108、华粳5号、苏垦118;适宜东辛点种植的稳定性好、产量高的水稻品种有华粳5号、临稻16、苏秀867、连粳7号。  相似文献   

9.
直播稻新品种主要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直播稻新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方法]选用11个直播稻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京粳1号等品种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18号、淮稻5号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机插秧栽培;连粳12号、圣稻18综合性状较差,不适宜盐城水稻生产应用。[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方法]选用1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直播,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适宜江苏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5号适宜江苏水稻机插秧栽培;京粳1号、淮稻18号、连粳12号、圣稻18不适宜在江苏种植。[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稻优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优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7个品种中,全生育期157~168 d,而宁粳28号(花99115)、宁粳43号(294)品种、2000F45(节3)等品种产量最高,可作为水稻插秧栽培的主要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迟熟中粳新品种宁粳7号在安徽滁州地区的栽培特性和技术。[方法]以宁粳7号为材料,从不同播期试验、机插秧不同播量试验、机插秧不同密度试验、播量和密度交互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宁粳7号6月份播种,产量降低显著,机插秧播种量75、100 g/盘时产量较高;宁粳7号机插秧中播种量100 g/盘,配合移栽株距11 cm时产量最高。[结论]宁粳7号在安徽滁州地区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5月下旬,机插秧移栽行距固定为30 cm时,适宜播种量为100 g/盘,移栽株距11 cm。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连粳7号水稻的种植表现,并从种子处理、培育壮秧、整地移栽、水肥管理、病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扬粳805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迟熟中粳水稻品种,经三年种植,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适合机插秧轻简栽培的特点。针对射阳地区出现的较大规模土地流转、联耕联种和沿海滩涂实现了土地集中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现状,选用扬粳805水稻品种进行机插秧,采用毯状钵型秧苗栽插技术,通过培育健壮秧苗、把握机插质量、抓好大田管理等措施,能实现优良品种与先进的稻作技术的优势重组。  相似文献   

15.
以连粳7号为对照,开展了10个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粳稻生育特性及产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适应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全生育期在137~165 d,在淮安种植能够正常成熟;淮安及相似生态条件地区种植迟熟中粳应以南粳52、扬粳805为主,可继续示范种植淮香粳15;中熟中粳以连粳10号、连粳11号、武运粳27、金粳818号为主,搭配种植盐丰稻2号;试验中连粳12号突出表现早熟,全生育期在参试品种中最短,适合作为机插秧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6.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秧栽培是一项具有资源再利用、培肥农田、节省劳力、保护环境轻简稻作技术.文章根据迟熟中粳水稻品种扬育粳2号品种特性,从培育壮秧、麦草还田、大田管理等方面阐述该品种采用全量麦草旋耕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连粳9号是江苏省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连嘉粳1号为母本、(日本晴×早丰9号)F1为父本杂交,经连续8代系统选择于2006年育成的常规中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特别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较好;适宜手插秧、机插秧、直播等多种方式栽培.  相似文献   

18.
“华粳2号”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适宜淮北地区中高肥条件下种植。华粳2号的育成,在水稻优质、高产、抗病等重要性状的结合上实现了又一新突破,是水稻优质育种研究的一次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不同农业栽培措施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有较大差异,在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地区建议压缩杂交稻种植面积,适当扩大种植粳稻面积,在品种上可选用相对耐病的盐粳7号、连粳7号、徐稻4号等粳稻品种。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前提下,推迟播期避虫控病效果较为显著。根据当地水稻生产实际,适当推迟播期,一般手栽稻可在5月20日以后播种,但不能超过5月30日。应大力推广机插秧、旱育秧、塑盘育秧等水稻育秧方式,逐步减少水育秧的面积,能显著降低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起到明显的控病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适宜东海地区栽培的水稻机插品种,引进16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丰产性、抗病、抗倒及生育期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鉴40、连粳7号、宁粳4号、连粳11号4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东海地区作为机插稻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