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优质中熟大果品种8130 和优质早熟小果品种鲁花13 号在产量潜力、肥料生产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8130 高于鲁花13号,但氮、磷、钾三元素适宜配比两品种相近,约为1∶11~~12∶13;8130 最高产量可达6752kg/hm 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 1328kg、P2O5 1558kg、K2O 1740kg,鲁花13 号最高产量可达5748kg/hm 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 1278kg、P2O5 1422kg、K2O 1598kg;8130产量在5250~6750kg/hm 2 范围内的适宜公顷施肥量为:N1227~1573kg,P2O51408~1786kg,K2O1420~1927 kg,鲁花13 号产量在4500~5700kg/hm 2 范围内的适宜公顷施肥量为:N 1109~1554kg、P2O5 1259~1662kg、K2O 1329~2000kg。  相似文献   

2.
麦油两熟制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共生期为25~30d的麦油两熟制双高产复合群体中,小麦基本苗是复合群体的主体,对麦油两作产量效应显著;花生密度对花生产量作用明显,但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在小麦90~270万株/hm2基本苗范围内,每增加15万苗,花生平均减产18kg/hm2;小麦花生两熟制一体化栽培高产复合群体指标为:小麦基本苗165~195万/hm2,花生13.5~16.5万穴/hm2。高效复合群体最优组合为:小麦基本苗120万/hm2,花生播15万穴/hm2。  相似文献   

3.
高产花生单粒植群体密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花生单粒植不同群体密度荚果产量效应明显。中熟大花生和早熟小花生单粒植适宜群体密度分别为21-24万株/hm^2和24-27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筛选出适于外贸出口、适于春播、麦套、夏直播配套系列的新品种;早熟大花生鲁花9号、中熟大花生鲁花10号、早熟小花生鲁花3号和特早熟小花生“78961”;并研究提出与品种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阐明栽培技术措施对出口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次饱和D- 最优设计,建立了肥料和密度与花生产量的数学模型。由模型可得,肥料与密度呈负交互效应,肥料用量增加,花生密度可适当减少。三料复合肥用量每增加100 kg/hm 2,适宜密度可减少039 万穴/hm 2;本试验条件下花生产量最高可达69464 kg/hm 2,相应的最优配置为三料复合肥1115 kg/hm 2,密度1434 万穴/hm 2;实现花生产量6000~7000kg/hm 2 的优化配置为三料复合肥8908~15665 kg/hm 2,密度12126~17532 万穴/hm 2。  相似文献   

6.
通过三年的试验,研究了在高肥水条件下,大蒜茬夏直播覆膜花生的良种选用、配方施肥、播种期、种植规格、密度等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选用鲁资101、鲁花14 号等中熟大花生,培肥地力,因地制宜配方施肥,每公顷基施土杂肥45000kg、尿素570kg、过磷酸钙1500kg、氯化钾225kg。6 月5 日前覆膜播种,带宽80cm ,密度135~1425 墩/m 2,100~150m g/kg 多效唑化控,科学管理,就能获得7500kg/hm 2 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高产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花生产量差异显著,密度相同,每垄2行植比3行植增产18.6%;品种8130和鲁花11号2行单粒植适宜密度分别为21~24万株和24株;2行植较3行植冠层内通风透光性强,群体光合速率高,有利于提高群体饱果率和经济系数。  相似文献   

8.
花选1号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大花生新品种。该品种系用辐射与杂交相结合育成的8223作母本,鲁花10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产量表现:1996~1997年山东省花生新品种春播区域试验两年19点次平均荚果产量3964.5kg/hm2,比...  相似文献   

9.
矮化处理低、中、高三个不同密度的夏花生,其株高比对照处理3个相应密度均矮10cm左右。结实指数分别提高8.14%、10.2%和18.81%;饱果指数分别提高2.14%、6.93%和10.33%。总生物产量的分配,V/R率均<1,经济系数均>0.55,经济产量依次提高8.21%、14.64%和22.76%。实际荚果产量,矮化处理的以高密度(22.5万穴/hm2)最高、中密度(18.75万穴/hm2)次之,分别比低密度(15万穴/hm2)增产15.04%~16.89%和14.02%~14.54%;对照处理以中密度最高,高密度次之,分别比低密度增产11.71%~12.40%和5.34%~7.91%。矮化处理与密度有显著的连应效果,比对照处理依次增产7.55%、9.6%和16.5%。  相似文献   

10.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麦田套种条件下,行距对麦油两作产量产生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小麦22~40cm,花生20~4cm),随行距的加宽,小麦产量下降,花生产量上升。行距每增加5cm,平均小麦减产70kg/hm2,花生产179kg/hm2。行距与套种期对花生产量互作效应显著,行距每增加5cm,花生最适套种期应提前2.5~3天。兼顾麦油全年总产,该方式条件下,适宜的小麦行距和花生套种期分别为30~40cm和麦收前24~29天。  相似文献   

11.
麦油两熟制一体化高产栽培大田试验结果表明 ,宽幅麦套种花生套期和密度对麦套花生产量作用显著 ,套期效应大于密度穴数 ,高产麦套花生必须适期套种。麦套花生最适套期为麦收前 5 3天 ( 2 8/ 4) ,适期过后 ,套期每推迟 1天 ,花生约减产 14.6kg/hm2 ;适期套种时 ,麦套花生适宜的公顷穴数为 7995 0 ,夏直播花生适宜的公顷穴数为 8715 0。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夏直播花生在鲁东南地区选用中熟大果品种和早熟中果品种,在覆膜与不覆膜的栽培条件下,不同播期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从而找出最迟播期界限,为小麦花生一年两熟栽培制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86、1987年在莒南县进行,供试品种为中熟大果花37,1987年加用鲁花5号代表早熟中果类型。每个品种都分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旱育秧本田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研究旱育秧本田高产栽培的移栽密度、施肥总量、基追肥比例及适宜的搁田期,获得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单产10.13t/hm2以上的密、肥、水的技术方案:移栽密度为17.1~31.1万穴/hm2,施氮总量214.95~305.33kg/hm2,基追肥比例56.11∶43.89~86.57∶13.43,适宜的搁田期69.14%~122.84%。  相似文献   

14.
早熟大果花生新品种豫花1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花1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针对河南及周边省份夏播花生飞速发展的形势,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大果花生新品种。在省区试、省生产试验及全国区试中,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达到4150kg/hm2和3000kg/hm2,均比对照种增产10%以上,在示范中,每公顷荚果产量突破7500kg。亚油酸含量38.88%,超过国家“九五”攻关指标37%近两个百分点。生育期120天左右,适合于一年两熟制(麦油两熟)种植。出米率73.83%,比目前同类型的推广种高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花生菌核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花生菌核病〔Rhizoctonia sp(solani- )〕是我国北方花生上的一种新病害,一般减产10% ~20% 。自1993 年以来对该病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其病害主要特点是中后期病体上产生菌核,其病原分类地位属于半知菌类,无孢菌群,丝核菌属。以菌核为主于土壤中越冬,作为来年初侵染源,以病株上的病体,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再侵染。在我国北方产区始发期为7 月上旬,盛发期为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抗性较好的品种有鲁花12 号、02- 4、鲁花14、13号和79266 等,感病较重的品种有8130、93- 1和豫花5号等。用药剂防治,防病增产效果均较好,防病幅度为126% ~767% 、增产74% ~245% 。  相似文献   

16.
豫花9号(原名濮花10号)花生,是濮阳市农科所选用濮阳513(交)作母本,豫花2号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大果花生新品种,适合麦垄套种。1997年4月由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选育经过根据高产稳产、优质、早熟、适应性广、大果...  相似文献   

17.
高产优质花生冀花2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花2 号系用7851- 24(开农8 号×阳土固大花生)作母本,7101- 43(徐州402×开农7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民间协作,异地系谱+ 混合选择、鉴定培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1991~1997 年分别参加品比、省区域试验、多点鉴定与示范,一般春播3750~7050kg/hm 2,麦套种植3750~6000kg/hm 2,冀中南夏直播3375~4275kg/hm 2,目前地膜最高7890kg/hm 2。试验与示范证明,冀花2 号产量与品质兼优,抗病抗逆耐瘠薄,适应性广,1998 年3 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准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麦套花生套期与密度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小麦行距为30cm的麦套花生套期和密度与产量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表明,花生套期和密度对花生产量作用显著,且密度效应大于套期.套种花生最适播期为麦收前22d,与其相配套的最适密度为15.55×104穴/hm2,最高产量可达到4 679.4kg/hm2.适期过后,套期每推迟5d,花生平均减产187.2kg/hm2.花生产量在3 500kg/hm2以上的优化措施组合为:5月10日~5月29日套种,密度14.66×104~20.72×104穴/hm2.  相似文献   

19.
优质小花生覆膜栽培播期与密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春播覆膜小花生鲁花12号的播期和密度产量效应显著,密度效应大于播期。因此,小花生要高产必须合理密植;当花生4月28日播种,密度为17.28万穴/hm^2时,英果产量最高,达4760.0kg/hm^2;在4月28日以前,花生播期每提前5d,英果产量平均减少203.9kg/hm^2,在4月28日以后,播期每推迟5d,英果产量平均减少260kg/hm^2;播期与密度表现为正向交互效应,在4月10日-5月20日范围内,花生播期每推迟5d,其最适密度应增加5540穴/hm^2。  相似文献   

20.
鄂北双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年内连续两次种植花生是鄂北地区花生种植方式的一项重要改革。通过三年的试验,研究了在鄂北条件下双季连作花生栽培的良种选用、播种期、种植密度和管理措施等关键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以早熟高产的中花4号等品种,第一季地膜覆盖于3月下旬播种,第二季在8月初露地播种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能够获得双季花生7500kg/h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