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冀151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棉花品种,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以高产、大铃为特点。植株塔形,株高92.1 cm,单株成铃15.6个,铃重6.8 g,衣分40.20%,霜前花率91.6%;属中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抗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生产试验中亩产皮棉114.4 kg,霜前亩产皮棉105.2 kg。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上半部平  相似文献   

2.
标杂抗虫棉     
标杂棉是著名棉花育种专家赵敬霞、王忠义历经 20年用自育的棉花标记自交系 Y2- 2与抗虫棉杂交配制选育而成。标杂棉为大株型、鸡爪叶,株高 1.5米左右,叶枝发达,株型呈扇形,通风透光性能好,生育期 125天左右。生育进程较快,表现大棵而早发,结铃快而集中 (10天左右可结 30- 40个棉铃 ),高产而不晚熟,既可麦棉套种,也可大麦、小麦、油菜茬后移栽,霜前花率 95%。该品种结铃性特强,平均单株成铃 40- 60个,最多达 200个以上,单铃重 5.2- 5.5克,衣分率高达 42%,适宜各地棉区种植。标杂棉有以下显著特点。 产量高。标杂棉比常规棉增产 30%以上。 1999年在河北省杂交棉花种植区域试验中,标杂棉的籽棉、皮棉产量和霜前棉产量均居第一位。籽棉平均亩产 354.5公斤,皮棉平均 128.7公斤,霜前皮棉亩产 108.7公斤,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 12、皖杂 40等品种的籽、皮棉增产 23.2%和 36.6%。 1999年在河南禹州三亩高产田试种每亩产皮棉 172.9公斤。 2000年在浙江省余姚市高产地试种亩产近 180公斤皮棉, 2000年在安徽蒙城县柳林高效农业协会试验基地试种,也出现了不少亩产皮棉 130公斤以上的产量。 2000年 9月 22日,全国标杂棉联合开发研究协作组现场会期间,到威县的标杂棉示范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前赵村 100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皮棉 130公斤,高产田亩产皮棉 162公斤,每个田块都套种花生,亩增收入 300元左右。 品质好。标杂棉僵瓣、烂铃少,吐絮快而畅,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测中心测试,标杂棉纤维品质优良,绒长 30.4毫米,麦克隆值 4.8,气纱品质 1874,达到优质棉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冀棉22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13年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全生育期124 d左右,铃重6.0 g,衣分40.8%,霜前花率91.5%,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此品种的特征特性完全适合文安县推广种植。从2014年文安县开始示范推广该品种,在示范推广中表现出高产、多抗、便于管理等多个优点,亩产皮棉达140kg,深受文安县棉农的欢迎。为更好的发挥品种优  相似文献   

4.
<正>邯6208是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常规抗虫棉花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号:冀审棉2007011)。母本为具有抗虫、高产、大铃等特点的优良材料邯抗388系,父本为早熟、结铃性强的自育材料邯4608。2003~2004年参加冀中南春播棉组区域试验,皮棉产量分别为1 332.0 kg/hm~2和1 396.5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15.4%和20.6%;霜前  相似文献   

5.
鲁棉研32号属中早熟常规抗虫棉品种,在山东省抗虫棉区试和生产试验中,产量表现突出,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DP99B增产15%以上,纤维品质优良,抗枯萎耐黄萎病,抗棉铃虫性稳定.2008年3月通过山东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高产、抗病、优质、早熟抗虫棉新品种冀12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早熟棉品种省早441和转基因抗虫棉GK 12杂交世代选择育成的“冀122“,突出表现抗棉铃虫、高产、抗病和早熟,2003~2004年河北省冀东早熟棉组区域试验霜前皮棉较对照品种新棉33B和DP99B分别增产23.1%和17.7%,属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品种,适宜冀东早熟棉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高品质棉“科棉1号”于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在启东市示范推广,2004年推广面积达5万多亩.据田间考察,“科棉1号”平均每亩密度2050株,株高107cm,果枝台数17.8台,单株结铃28.7个,亩总铃数5.88万个,按常年“科棉1号”每万桃折皮棉19kg计算,亩产皮棉111.7kg。  相似文献   

8.
对2005~2007年河北省审定的抗虫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霜前皮棉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为单株结铃数>铃重>霜前花率>株高>子指>单株果枝数>衣分>第一果枝节位>生育期.单株铃数和铃重是影响河北省春播棉区抗虫棉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冀棉298     
《河北农业科技》2005,(5):15-15
冀棉29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最新培育的棉花新品种,于2004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棉298是具有耐旱、耐瘠薄、抗枯黄萎病性能好、早熟不早衰、高产、优质等优点的棉花新品种。1特征特性生育期132天左右,属中熟品种,植株塔型,株高79厘米,铃重5.7克左右,衣分40.8%左右,霜前花率91%左右。纤维品质优良:纤维长度28.2毫米,比强度24.6Cn/tex,马克隆值4.4。抗病性强,高抗枯萎,耐黄萎病。2产量表现2002~2003年省春播常规棉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分别为皮棉107.3公斤、89.1公斤,霜前皮棉98.1公斤、82.0公斤;2003年生产…  相似文献   

10.
棉花新品种郑杂棉4号的选育及其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杂棉4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转基因抗虫杂交棉,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质较优等特点。2007-2008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 342.5 kg/hm2、1 479.0 kg/hm21、397.5 kg/hm2,其中,皮棉增产极显著;果枝数13.3台,单株结铃22.4个,铃重6.0 g,衣分44.5%,霜前花率94.5%;枯萎病指8.0,黄萎病指30.0;二代棉铃虫蕾铃被害减退率60.3%,三代棉铃虫幼虫校正死亡率84.8%;绒长28.1 mm,比强度28.8 cN/tex,马克隆值4.9,纺纱均匀性指数136.6。  相似文献   

11.
1.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特征特性生育期130天左右。植株筒型,较紧,叶片大小适中,叶色中绿,铃卵圆形.铃嘴尖,铃重5.3克,衣分40.0%,籽指11.6克,铃壳较薄,吐絮畅且集中,易收摘,结铃性强。抗病性好,枯萎病指5.0,黄萎病指28.2。纤维品质优良,2.5%跨长29.4毫米,比强度30.6cN/tex(HVICC标准),麦克隆值4.7。高抗棉铃虫,双价抗虫基因为国产Bt CpTI,棉花全生育期抗虫性稳定,可减少防治成本80%左右。2000~2001年参加全国抗虫棉区试,2年皮棉产量与对照品种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增产3.5%,比SGK321增产12.5%。栽培要点该品种适合黄河流域、长江流…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抗虫棉万丰20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培育而成的转Bt基因抗虫棉"万丰201",具有海岛棉、野生棉和陆地棉遗传基础,突出表现抗棉铃虫、高产和抗病.2003~2004年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增产11.8%、18.6%和21.7%;纤维长度30.0 mm,整齐度84.3%,比强度30.3 cN/tex,伸长率7.0%,麦克隆值4.7,反射率75.8,黄度7.1,纺纱均匀指数146,短纤维指数7.4.200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冀中南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3.
7-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邮编:712100,电话:029-87082045)邢宏宜副研究员培育出的转基因抗虫棉“陕204”,前不久通过了陕西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30天,为中早熟品种,株型较紧凑,株高100厘米,植株塔型,果枝上仰,叶色淡绿,铃重5.7克,衣分41.3%。耐盐、耐碱,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高抗棉铃虫。结铃性强,内围铃多,吐絮畅。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绒长29.9毫米,整齐度83.0%,比强度27.8克/特克斯,伸长率6.7%,马克隆值3.8。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皮棉达122.4公斤。(陕西张晴)陕西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陕西@张晴…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评价2001~2014年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改良成效,以河北省棉花新品种审定公告数据为依据,对2001~2014年通过河北省审定的96个中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及其抗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4年河北省审定中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单株铃数显著提高,单铃重有所增加,衣分变化不大;早熟性改良效果明显,全生育期缩短,株高和单株果枝数增加,第一果枝节位、子指和霜前花率变化不明显;抗枯萎病和黄萎病性状改良成效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河北省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快育66是以含有海岛棉、陆地棉、野生瑟伯氏血缘以及转Bt抗棉铃虫基因的高抗棉铃虫品种GK12为母本,以丰产潜力大、适应性强的冀棉8号01-698为父本,二者在温室内杂交,利用温室加代与大田选择相结合的1 a 3代棉花快速育种技术、以选育"优异株型"为突破口的选择方法,通过温室加代、自交纯合及田间鉴定选择,选育出的集高产、稳产、高效、广适于一体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在2007~2009年河北省冀中南转基因常规棉品种区域试验中,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518.0 kg/hm2和1 405.5 kg/hm2,其中霜前皮棉较对照增产幅度达极显著水平;在2010年河北省冀中南转基因常规棉品种生产试验中,8点次全部增产,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 401.0 kg/hm2和1 314.0 kg/hm2,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分别较对照冀棉958增产7.7%和10.5%。该品种抗病性强(高抗枯萎,抗黄萎病),纤维品质综合配套(主体长度29.0 mm,整齐度84.9%,比强度28.3 cN/tex,马克隆值5.3),管理省工,综合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6.
<正> 中棉20(原名中无268)是中棉所育成的新品种。1990—1991年河南省夏棉品种区试,亩均霜前皮棉47.4公斤,比对照辽棉9号增产13.1%,居第一位。1992年河北省生产试验,比辽九增产18.1%。1993—1994年在大名县推广5.7万亩,平均亩产皮棉58.9公斤,1.2万亩良繁种子田平均亩产皮棉70.2公斤。  相似文献   

17.
冀棉18(杂29)     
<正> 1 特征特性 冀棉18属中早熟杂交种,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90厘米,植株塔型,叶中等大小。出苗快,易全苗。前中期生长势强,早属不早衰。单株结铃性强,脱落率低,铃卵圆稍尖,铃壳薄,吐絮肥畅,铃重5.8克,衣分40.6%,子指11克,皮棉洁白有丝光。 2 产量表现 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1点次全部增产,两年霜前皮棉产量平均比对照增产24.7%。河北省区试大区生产试验鉴定,5点平均霜前皮棉比对照增产20.0%。河北、山东、陕西、江苏、山西、安徽、河南、新疆等省市多点试验示范平均皮棉产  相似文献   

18.
宛198     
<正>审定编号豫审棉2014008申请单位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宛棉9号×宛棉10号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常规春棉品种,生育期121~123天;植株塔形,稍松散,株高103.9~108.5厘米,茎叶多绒毛;铃卵圆形,结铃性较强;单株果枝数13.6~13.8个,单株结铃18.9~20.1个,霜前花率92.3%~95.2%;吐絮畅,易收摘,纤维色泽洁白。经鉴定,该品种耐枯萎病、黄萎病,抗棉铃虫。产量表现该品种于2011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品种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16.2千克、88.0千克、81.3千克,比对照品种"鲁棉研28"增产10.6%、7.6%、6.8%。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以SGK 321为母本、多抗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杂交棉品种冀创18。2006-2007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抗虫棉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抗虫棉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该品种高抗枯萎病、结铃性强、早熟、易管理。  相似文献   

20.
美抗六号抗虫棉,是山东省菏泽地区高新农业科学研究所 1997年从美系抗虫棉中选育的一个丰产、抗虫、抗病的双抗基因抗虫棉。 品种特征: 中早熟,全生育期 132天。株高 100厘米,结铃性强且集中。铃呈卵圆型,铃大,单铃重 5.5克,单株平均成铃 28.5个。吐絮畅,品质优,主体长度 29- 30毫米,纤维强力达 5克,衣分 41%,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能力优于中棉 12,后期不早衰,连续三年参加黄淮棉区麦套棉试验:平均亩产籽棉 360公斤,高产可达 480公斤,比美抗 3号增产 8.5%,比美系 1号增产 26%。抗虫性:经对美抗 6号茎叶饲喂棉铃虫幼虫试验, 36小时内死亡率达 98%,杀虫基因十分稳定。一、二、三代棉铃虫基本不用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重发生年份可适当防治 1- 2次四代棉铃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