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120℃烘干温度条件下,不同烘干时间测定的小麦、玉米、稻谷水分数据,与GB 5497-85中105℃恒重法及定温定时法测定结果相比较,探讨粮食水分快速、实用、简便、经济的测定方法。试验表明:120℃烘干温度条件下,烘干30min、40min、1h的测定数据在90%置信区间内与GB 5497-85中的105℃恒重法比较,其准确度、精确度无显著差异,其中烘干30min是最经济、最易控制的测定方法。试验省去了空置称量盒恒重过程,用烘干后倒掉样品的称重盒重量代替,缩短了测定时间。试验为粮食水分便捷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农作物种子水分测定方法的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结合《1996国际种子检验规程》与国内《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1995),采用两个规程中的低恒温烘箱法和高温烘箱法以及整粒烘干法,对目前常见的大粒农作物种子进行一系列的水分测定比较试验。从而探讨我国现行规程中水分测定方法(GB/T3543.6—1995)的合理性,以及整粒烘干法测定种子水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水分测定中的烘干时间国际规程比国内规程更为合理,且在采用高温烘箱法时国内国际两个规程测得的种子水分存在差异;适于采用高温烘箱法的作物种类同样也不适于采用低恒温烘箱法;而大粒农作物种子采用整粒烘干法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参照GB/T 3543.6-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的方法--烘干减重法.从种子样品处理、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等方面研究了广州相思子种子水分测定的方法,得出其适宜的方法为样品粗磨、高恒温(131℃)烘2h.此法与GB/T 3543.6-1995所规定的高恒温法相比.烘干时间延长了1h.  相似文献   

4.
目前棉花种子大多数脱绒、包衣后销售,脱绒前若水分高则脱绒时摩擦力大,引起发热,伤害种子;包衣后种子水分高不易储存,容易降低发芽率,所以各种子生产企业在棉花种子脱绒、包衣前都测定种子水分.按照 GB/T3543 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的规定应采用低温 103℃烘 8h,时间长,影响种子加工.本研究通过高温烘干时间的改变,找出一个最接近于低温烘干法测定的烘干时间,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建立一个回归方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云木香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云木香种子质量检测方法,为制定云木香种子检验规程以及种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参考国际植物种子检验规程和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结果与结论:采用风选法筛选云木香种子;种子净度为80%~90%;种子质量的测定方法宜选用百粒法;种子水分的测定用低恒温烘干法,烘干时间为4h;用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是种子常温浸泡12 h,TTC溶液浓度为0.5%,染色温度为35℃,染色时间3h;云木香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不需光照,发芽床选纸上或纸间均可,发芽初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4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8天.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在种子灌浆过程的不同时期取带苞叶果穗为样品,设置36℃、38℃、42℃、43℃、45℃等5个烘干温度对果穗预烘24h后,保持43℃烘干温度烘干水分至12.5%左右,同时设置自然晾晒为对照,研究不同收获时期籽粒的水分变化以及收获时期和烘干温度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子生长的不断成熟,种子籽粒水分含量逐渐下降;种子的发芽情况不受试验设置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种子》2018,(1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七叶莲种子质量,研究七叶莲种子质量检验方法,为七叶莲种子检验规程制定和种子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测定七叶莲种子质量。[结果]七叶莲种子净度分析试样不少于50g;种子真实性鉴定采用体式显微镜观察法;种子水分测定采用高恒温(130℃)烘干法,烘干时间为30min;种子重量测定采用千粒法;种子生活力测定采用TTC染色法,TTC浓度为0.05%,染色温度为25℃,染色时间为48h;种子发芽率测定采用纸上发芽床,发芽温度为25℃。[结论]本检验方法适用于七叶莲种子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8.
粮食水分快速烘干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油水分测定是粮食储藏企业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本试验利用烘干失重法测定水分准确度高的特点,设定14组烘干条件,寻找高温与短时间的最佳组合,以达到准确快速检测水分的目的。试验表明:在160℃温度条件下烘干10min所得水分含量与130℃定温定时法对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水分含量结果在95%的置信区间内有F相似文献   

9.
对粮食烘干温度和粮食储藏温度对马拉硫磷粉剂和乳剂的降解作用进行了测定.烘干前马拉硫磷施于湿玉米(水分19%~20%),或烘干后施于热的(71或48℃),或冷却的(21℃)水分为12%的玉米.在21、48和71℃三种温度下,玉米的最终水分都为12%.对这几种处理玉米的储藏温度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即在3℃下储藏4个月,以后在16℃下储藏7个月.烘干前施于玉米的马拉硫磷经烘干过程明显降解,降解程度根据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求出一种耗能少、降水快、确保发芽率的烘干方法,我们进行了高水分玉米果穗不同烘干方法的对比试验。 1 材料和方法采用本市新收购的水分一致、含水量28%的玉米杂交种果穗。将果穗去净皮绒,分成两批,按如下方法处理:将第一批果穗进行一次性果穗烘干,即将待烘干的果穗装入烘干塔的烘干仓,在43℃温度下一直烘至安全水分(14%左右)后脱粒;将第二批果穗进行穗、粒两次烘干,即将待  相似文献   

11.
以山西省中晚熟区域试验中37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用PM-8188-A型谷物水分测定仪在4个环境温度下对玉米籽粒含水率进行水分快测,与传统标准烘干法测定值比较,利用回归分析建立对应的玉米籽粒真实水分数学方程,减小了电容式快测法在田间测定玉米籽粒水分过程中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对育种家在田间选择含水率低的玉米品种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温度为10℃~25℃时,电容式快测法测定值随着温度的提高有变大趋势,20℃时测定的误差值最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组合式立体通风系统、空气加热器和粮仓绿色处理机组成的新型移动式就仓干燥设备对平均水分16.5%的800多吨小麦进行就仓干燥处理。在干燥过程中,对粮食水分、粮食温度、粮食微生物和干燥后小麦的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通风干燥过程中,降水均匀,最终平均水分为12.9%,没有出现过干或过潮现象,粮温正常。由于粮仓绿色处理机所产生的臭氧的作用,霉茵总数呈下降趋势,没有霉变粮和霉味出现。干燥后小麦品质良好。与同品种晾晒干燥的小麦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露天囤套膜储存的高水分小麦采用地槽通风,小麦水分和温度明显下降,使水分15.2%的小麦能够安全储藏。采用该技术劳动强度小,费用低,约为人工晾晒费的1/10。  相似文献   

14.
中原地区入仓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原地区堆高5 m~6 m、入仓水分最高17.8%的玉米安全度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入仓控制开始,经过冬季低温储藏,春季气温回升15℃到以上时采用地上笼压入式通风、组合式多管通风系统压入式通风就仓干燥等技术,使玉米全仓平均水分降到14.0%以内,结合臭氧防霉、高浓度PH3熏蒸及排积热控仓温等措施,确保了高水分玉米的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15.
不同低温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麦在经受低温冻害后植株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变化规律,以‘周麦22’为研究对象,于拔节前期和拔节后期,分别设置-1℃、-3℃、-5℃、-7℃、-9℃温度梯度,低温处理4 h后,测定小麦光合特性和叶绿素SPAD值,并在收获后测量小麦植株性状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于拔节前期和后期,随温度的降低,小麦光合速率A,胞间CO2浓度Ci,叶片蒸腾速率E和气孔导度GH2O逐渐降低。但于拔节前期,-7℃处理较CK显著降低,且各低温梯度于7天后逐渐恢复正常。而于拔节后期,-5℃处理较CK显著降低,于各低温梯度于3天后逐渐恢复正常;在小麦拔节前期,温度低于-9℃时,SPAD值明显降低,而在拔节后期,温度低于-5℃时,SPAD开始显著降低;低温发生时间推迟,小蘖穗高降低,穗长缩短,粒数和千粒重则降低,而株高和单株成穗数增加。随温度的降低,小蘖穗高、株高降低和穗粒数显著降低。在发生低温冻害后,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小麦粉储藏期间水分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将小麦粉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模拟储藏试验,研究了储藏过程中小麦粉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粉在储存一段时间后水分可分别达到平衡状态,方差分析得出储藏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对小麦粉的水分有显著影响,且水分与储藏湿度和温度呈显著二元线性关系(Y=a+bX1+cX2)。将小麦粉的水分变化与其它品质比较分析得出,小麦粉储藏时应控制水分低于14.0%,储藏条件控制为:湿度〈70%,温度〈20℃。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然干燥(15℃)、热风干燥(45℃、55℃、65℃)、流化床干燥(45℃、55℃、65℃)对初始湿基含水率21.2%的稻谷进行降水处理,选取适当水分间隔测量稻谷导热系数和爆腰率,得到不同干燥工艺条件下的导热系数与含水率的拟合曲线、导热系数与爆腰率的拟合曲线,并对降水速率与爆腰增率、导热系数与爆腰率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速率与爆腰增率,导热系数与爆腰率都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干燥工艺影响稻谷降水速率,产生不同爆腰率,改变内部结构进而影响导热系数测量值。随爆腰率增大,导热系数呈非线性递增。流化床干燥对稻谷导热系数测量造成的影响大于薄层热风干燥。低温薄层热风干燥稻谷的导热系数最接近自然干燥处理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辣椒干燥机热风系统温度不稳定及温度控制困难等问题.依据辣椒的干燥特性设计了一种热风控制系统。该系统根据辣椒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对热风温度的不同要求.采用在恒速干燥阶段配入冷空气、降速干燥阶段收集恒速干燥阶段尾气并配入新鲜热空气的方法.实现辣椒干燥机中热风温度的准确调控,降低干燥能耗。结果表明:设计的辣椒干燥机热风系统控制的热风温度平均值与预设值的差值仅为±3.5℃,辣椒干燥的平均含水率为13.98%,色泽的α值平均为31.4,热风控制系统工作稳定.其性能可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巨尾桉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巨尾桉木材的干燥特性并制定干燥基准,为实际生产中制定合理的干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百度试验法,在(100±2)℃恒温干燥条件下对巨尾桉试件进行干燥试验,根据干燥过程中巨尾桉试件的初期开裂、内裂、截面收缩等干燥缺陷制定出巨尾桉木材的干燥基准。巨尾桉试件的初期开裂、内部裂纹、截面变形、扭曲变形和干燥速度分别为1级、2级、3级、2级和2级;体积干缩率为19.04%,弦向干缩率为9.60%,径向干缩率为6.65%,纵向干缩率为0.33%。巨尾桉的干燥初期温度为60℃,干燥初期干湿球温度差为3~5℃,干燥终期温度为75℃。厚度为25 mm的巨尾桉板材在强制循环干燥窑内干燥至10%所需的时间为10(8)天(括号内为硬基准条件下的干燥时间)。巨尾桉试件主要缺陷是内裂和截面变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尽量使用软基准,干燥中、后期适时进行调湿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