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随着平均断奶日龄逐渐变小 ,对含有易消化糖类和蛋白质类物质的日粮的需求量增加了。据了解 ,日粮含有乳清粉和(或)乳糖等物质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Tokach等 ,1989 ;Mahan ,1992 ;Nessmith等 ,1996)。几位研究人员观察到 ,增加断奶之后所用日粮的乳糖含量可使生长性能呈线性提高(Mahan ,1992 ;Owen等 ,1993 ;Touchette等 ,1995)。另外 ,Rantanen等(1995)和Hongtrakul等(1996)对几种其他糖类替代品替换高养分日粮中的玉米进行过…  相似文献   

2.
淀粉消化主要是消化酶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并通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而参与体内代谢的过程。淀粉消化在家禽生长中有着关键作用,不仅影响家禽的生产性能,同时对家禽的糖类和脂类代谢、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肠道形态等都有显著影响。家禽对淀粉的消化与家禽日龄、饲粮淀粉类型、淀粉颗粒大小、支链/直链淀粉比例及非淀粉多糖含量等有关。本文主要综述家禽对淀粉消化特点及淀粉消化对家禽生理代谢的影响,并阐述影响淀粉消化的因素,为改善家禽对淀粉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结构全混合颗粒日粮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90日龄、体重(20.98±2.06)kg的断奶小尾寒羊雄羔羊24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6组分别饲喂等能等氮、不同淀粉水平、脂肪和糖的不同比例构成的全混合日粮。A组日粮为在30%淀粉水平下含有3.04%脂肪和4.11%糖的全混合日粮,B组日粮为在30%淀粉水平下含有2.65%脂肪和4.63%糖的全混合日粮,C组为在26%淀粉水平下含有4.61%脂肪和4.11%糖的全混合日粮,D组为在26%淀粉水平下含有2.58%脂肪和6.36%糖构成的全混合日粮,E组为在22%淀粉水平下含有5.23%脂肪和4.49%糖的全混合日粮,F组为在22%淀粉水平下含有2.59%脂肪和7.54%糖的全混合日粮。饲养试验9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80 d,第0、20、40、60、80 d称重,试验第80 d进行屠宰试验。结果显示,在0~20 d时,A组、D组、F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B组(P<0.05);在0~20 d时,A组、D组、F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B组、C组(P<0.05),在80 d,E组高于B组(P<0.05);在0~20 d,A组、B组、D组、E组、F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C组(P<0.05),80 d时,B组显著高于E组(P<0.05)。表明在肉羊育肥的不同时期,采用适宜的能量结构全混合颗粒日粮能够更好地促进动物生长;提高脂肪水平可以改善动物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4.
段鹏 《中国饲料》2023,1(6):41-44
本试验将不同乳酸菌或芽孢杆菌添加到肠道感染的乳猪日粮中,研究其对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头健康乳猪,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感染组、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2 g/kg的乳酸菌和0.2 g/kg的芽孢杆菌制剂,试验5 d后,感染组、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灌服大肠杆菌10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30 d,试验结束后测定其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免疫机能。结果发现,在日粮中添加乳酸菌或芽孢杆菌对肠道感染乳猪的生长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比感染组显著提高18.8%(P<0.05),耗料增重显著降低13.1%(P<0.05)|在日粮中添加乳酸菌或芽孢杆菌对感染乳猪的养分消化指标也有显著影响显著(P<0.05),粗脂肪、粗蛋白质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比感染组提高12.8%、11.7%和7.9%|在日粮中添加乳酸菌或芽孢杆菌对感染乳猪血清中IgA、IgG、IgM等免疫指标也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日粮中加入乳酸菌或芽孢杆菌对肠道感染的乳猪恢复效果明显,能促进生长性能,提高养分的消化吸收,并能提高乳猪的免疫能力。 [关键词]乳酸菌|芽孢杆菌|感染|乳猪|生长性能|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淀粉源日粮(小麦或大麦-木薯型)添加苹果酸盐对生长育肥羊生长性能、消化率及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13.12±0.54)kg的肉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日粮采用2×2因子设计,即2种淀粉来源日粮,小麦型或大麦-木薯型,添加0或2 g/kg苹果酸盐,试验共进行21 d。结果 :日粮添加苹果酸盐显著提高了中性洗涤纤维和苹果酸的摄入量(P <0.05);日粮淀粉类型和添加苹果酸盐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淀粉和苹果酸的摄入量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 <0.05)。日粮添加苹果酸盐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系数(P <0.05);大麦型-木薯型日粮较小麦型日粮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系数(P <0.05)。与小麦型日粮相比,大麦型-木薯型日粮显著降低了尿中能量含量(P <0.05);小麦型日粮较大麦型-木薯型日粮日粮显著提高了尿氮含量(P <0.05);日粮淀粉类型和苹果酸盐对氮摄入量、粪氮、可消化氮及氮沉积量的影响有显著交互作用(P <0.05)。结论 :小麦或大麦-木薯型日粮对生长育肥羊的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日粮添加苹果酸盐降低了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日粮淀粉类型和苹果酸对氮摄入量和氮沉积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6.
段素云 《饲料广角》2011,(2):31-32,46
谷物日粮中含有一定量的抗营养因子,如纤维素、非淀粉多糖等,由于禽类消化道相对较短,日粮在其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较短,再加上禽类不能分泌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等非消化酶,对日粮营养物质的利用有限,故在禽类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禽类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其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降低日粮淀粉后,与正常含淀粉日粮及低淀粉日粮添加外源淀粉酶相比,高产奶牛生产性能的变化。选择36头经产奶牛((51±22)DIM,体重:(643±49)kg)被随机分为3组。试验牛首先进行3周的校正期,所有的试验牛饲喂正常淀粉含量日粮,然后进行12周的测定期,测定期试验1组牛饲喂不含淀粉酶、淀粉含量正常的TMR日粮(NS-),试验2组饲喂不含淀粉酶的低淀粉TMR日粮(RS-),试验3组饲喂含有淀粉酶的低淀粉TMR日粮(RS+)。采用豆皮代替谷物低日粮淀粉,以干物质计,NS-、RS-和RS+日粮中淀粉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分别为27.1%和30.6%、21.8%和36.6%、20.7%和36.6%。NDF的采食量各处理间的变化范围为体重的1.19%~1.52%,奶牛饲喂RS-日粮,NDF采食量比饲喂NS-日粮高28%,比饲喂RS+日粮高13%;平均产奶量为50.4kg/d,未受处理的影响。饲喂RS-日粮,奶牛乳脂校正产奶量高于饲喂NS-日粮2.9kg/d。体重、体况评分未受处理的影响;饲喂RS+日粮,脂肪、固体和能量校正产奶量的饲料转化效率高于饲喂RS-日粮饲喂RS-日粮12%~13%;干物质和养分消化率,NS-日粮较低,RS+日粮较高,同时RS+日粮也高于RS-日粮,但除掉淀粉RS+日粮与RS-日粮相似。饲喂添加淀粉酶低淀粉的日粮,能够提高饲料转换效率,有提高潜在经济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 乳猪阶段的营养特点 乳猪出生后,依赖母乳饲喂,一方面是源于天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母乳中不仅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脂肪成分,并且含有能被乳猪高度消化吸收的乳蛋白与乳糖;并且,母乳中还含有幼畜生长所不可缺少的生物活性成分,母乳不仅保证了乳猪出生初期的营养需要,也为乳猪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随着乳猪的成长,乳猪的饲喂也逐步由完全母乳、母乳与配合饲料结合,向完全配合饲料过渡,在乳猪断奶前后,满足乳猪的营养需求与保证乳猪循序渐进地适应日粮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同等重要。日粮中营养成分的改变是造成体内微生态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微生态是动物卫士,让微生态伴随着饲料养分的逐步改变而逐步调整,是必要的。在断奶前后的一段时间,饲料中配入高质量的乳蛋白、大豆浓缩蛋白、脂肪、乳糖等成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淀粉是奶牛主要的供能碳水化合物之一,具有能值高、易消化的特点,对于奶牛生产至关重要。该文通过探讨日粮中淀粉的营养特点及其对奶牛瘤胃代谢和泌乳性能的影响,旨在实际生产中合理使用淀粉饲料和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为科学配制日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淀粉是反刍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反刍动物对淀粉的利用效率是淀粉消化程度与降解位点共同作用的结果。日粮淀粉主要在瘤胃中降解,但过多淀粉在瘤胃中降解后,不仅降低了淀粉的利用效率,还容易造成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现象。该文总结了反刍动物淀粉的消化特点、日粮瘤胃可降解淀粉对瘤胃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饲料来源和加工方式对淀粉的影响及淀粉的能量利用效率。调控日粮中瘤胃可降解淀粉的比例,可维持瘤胃健康且高效发酵,为优化反刍动物淀粉的合理利用以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非淀粉多糖酶对仔猪早期生产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10头母猪生产的100多头仔猪 ,研究了玉米—豆粕型仔猪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仔猪早期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中添加120g/t非淀粉多糖酶。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非淀粉多糖酶使断奶仔猪蛋白质消化率提高9.67 %(P<0.05) ,有机物消化率提高15.40 %(P<0.05) ;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仔猪断奶前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但对断奶后0~14天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可提高仔猪日增重10.40 %(P<0.05) ,提高窝重17.65 %(P<0.05)。试验结果同时提示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有效地缓解仔猪断奶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低淀粉日粮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泌乳奶牛日粮中淀粉的最适宜添加量,日前还没有精确的定义。国外一些针对高产奶牛的调查显示,日粮淀粉含量在25%~30%之间较为合适。玉米含有高达70%~75%(干物质基础)的淀粉,因此是奶牛日粮淀粉的主要来源。玉米作为家畜饲料,价格在最近几年逐渐上升。目前,关于在不影响泌乳性能及瘤胃发酵功能的前提下,配制将玉米用量减少到最低的低玉米淀粉日粮配方的研究较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淀粉是反刍动物日粮的重要能量来源,是瘤胃发酵的启动因子和动物高产的基本前提。基于本团队近年的研究结果,本文总结了日粮瘤胃可降解淀粉对瘤胃和后肠道代谢与健康以及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影响,表明日粮瘤胃可降解淀粉是决定反刍动物消化道健康与养分利用的关键日粮因子。生产实践中,除考虑日粮淀粉含量外,还需综合考虑胃肠道不同位点(瘤胃和小肠)淀粉的降解率与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抗性淀粉对大鼠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3周龄断奶SD雌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不含抗性淀粉的基础日粮,1,2,3组分别饲喂含有5%、10%、15%抗性淀粉的日粮。试验分为4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10 d,共计4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3组大鼠血浆中三酰甘油含量显著降低(P0.05),生长性能以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亦显著降低(P0.05);1组大鼠血浆中三酰甘油含量、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5.
王志兰  李发弟  李飞 《草业科学》2018,35(2):449-455
低淀粉型日粮的应用不仅可以满足高产奶牛生产阶段的能量需要,而且可以保证奶牛瘤胃健康,避免瘤胃酸中毒。常用低淀粉型饲料有优质牧草、中性洗涤可溶性纤维源饲料以及可溶性糖三大部分。饲喂低淀粉型日粮可以有效缓解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避免瘤胃pH降低,并促进了奶牛的采食以及养分消化,提高乳品质。本文从低淀粉型日粮的实现手段,以及瘤胃发酵参数和生产性能方面阐述低淀粉型日粮在奶牛生产中的必要性,确立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在各种原料替代谷物原料的最适比例及组合效应方面,从而完善奶牛低淀粉型日粮配制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和淀粉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4×3双因子设计,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12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肉鸡,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分别为0.11、0.23、0.35、0.47,淀粉酶的添加量分别为0、3000、6000U/kg。试验期为21d。试验测定了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直链/支链淀粉为0.23的饲粮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以直链/支链淀粉为0.47的饲粮组最高(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6000U/kg淀粉酶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但对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二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2)能量、粗蛋白质、干物质、粗脂肪以及钙表观消化率以直链/支链淀粉为0.11的饲粮组最高(P<0.05),直链/支链淀粉为0.47的饲粮组最低(P<0.05);饲粮中添加淀粉酶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二者的互作效应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喂直链/支链淀粉为0.23和淀粉酶添加量为3 000 U/kg的饲粮可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玉米-豆粕型日粮的非淀粉多糖(NSP)种类与含量,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的理论依据以及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豆粕日粮养分消化率和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养分消化率和畜禽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木聚糖酶对生长肉鸭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谷物和杂粕饲料中含有阿拉伯木聚糖等非淀粉多糖(NSP),这些非淀粉多糖可以通过增加动物消化道食糜粘度而对动物具有抗营养作用。同时非淀粉多糖可以阻止动物体内内源酶对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在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以降低动物消化道食糜粘度,提高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但是不同报道对木聚糖酶应用效果的报道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促进家禽生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家禽麦类基础日粮含有较多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SNSP影响家禽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从而抑制家禽生长和饲料利用率,利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可降解SNSP,促进家禽生长,对酶制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家禽消化吸收能力的增强,韩正康等研究发现酶制剂除影响家禽的消化吸收外,还影响其神经内分泌系统,SNSP降解可能会产生活性调节物质引起家禽神经内分泌生物轴的变化,从而提高家禽徨产性能,本文就SNSP的抗营养性,NSP酶制剂消除营养因子反应及其神经内分泌机理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将 9只带有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末端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随机分为 3组 ,研究了日粮精粗比( 3∶7)相近的条件下 ,提高日粮淀粉水平对纤维物质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日粮淀粉水平的提高 ,日粮纤维在胃区及全消化道消化率也随之下降 ,而在大肠的消化率有上升的趋势 ,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