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北京地区小麦白粉菌闭囊壳越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世界各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小麦白粉菌闭囊壳的越夏情况差异很大。在夏季干燥无雨炎热的地区,闭囊壳能顺利越夏,成为小麦白粉病在秋苗上的初侵染源;在夏季多雨潮湿的地区,闭囊壳则不能越夏,关键在于是否导致自生麦苗发病,北京地区小麦白粉菌闭囊壳的越夏行为尚未见报道,作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菌的侵染循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DC.Speer)可以在我国东北的南部冬麦区以菌丝垫形态潜伏在小麦苗基部叶片和叶鞘上越冬,以混在干燥保存的小麦种子中的闭囊壳越夏。自生麦苗和白粉病的野生寄主在侵染循环中不起作用。小麦白粉菌的毒力频率(Vf)分析表明,公主岭、沈阳、海城、大连和烟台的小麦白粉菌同属于一个群体。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初发日期和高空天气图分析表明,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的初侵染菌源来自胶东半岛冬麦区。在一定的天气系统控制下,小麦白粉菌的分生孢子随夏初的偏南气流,在700毫巴高度层向北传播,进入东北春麦区。随降雨沉降,并侵染小麦植株。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湖北小麦白粉病菌有性时期对自生麦苗侵染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侵染自生麦苗的主要菌源是病残体上的闭囊壳释放的子囊孢子,且闭囊壳量大、阴湿条件下自生麦苗发病重,而闭囊壳量少、阴湿条件下则自生麦苗发病轻,干燥、阳光直射条件不利于闭囊壳向自生麦苗传病.田间病残体上的闭囊壳无法与秋苗形成菌源衔接,即不能直接为秋苗提供菌源,只是侵染自生麦苗的重要菌源,在小麦白粉病侵染循环中起着间接越夏的重要作用.导致麦苗发病的闭囊壳必须在土表以上,埋于土壤中的闭囊壳一般不会导致麦苗发病,土表以上病残体或闭囊壳量愈大,发病的可能性也更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陕西省和河南省小麦白粉病越夏期间场院麦秸垛中闭囊壳发育、存活情况及场院附近自生麦苗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闭囊壳保湿培养7~8 d后,子囊孢子形成达到高峰;自生麦苗发病率与闭囊壳存活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且闭囊壳存活率与海拔高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采自海拔500~900 m的闭囊壳有较高的存活率,海拔超过1 000 m的存活率较低或为零。此结果说明小麦白粉菌有性时期闭囊壳可能是通过侵染自生麦苗在侵染循环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油菜白粉病是油菜生长期间的重要病害之一,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十字花科白粉菌。该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花和角果,油菜受害后,生长发育受阻,导致油菜有效角果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产量减少和油菜籽品质降低。通过药剂防治试验,筛选出防治油菜白粉病安全、有效的药剂,为油菜生产服务。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材料7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世科姆公司生产);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拜耳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6.
小天蓝绣球Phlox drummondii Hook., 又名雁来红?金山海棠?福禄考, 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在我国北方被用来城市绿化?在小天蓝绣球的生长过程中, 白粉病已成为其所患病害中发生最为严重的一种, 给小天蓝绣球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也使其丧失了美化城市的功能?本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实验站的小天蓝绣球病叶为材料, 对其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明确其分类地位, 为小天蓝绣球白粉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小天蓝绣球白粉病菌主要侵染叶片, 叶片正面布满白色粉层, 后期叶片上产生黑褐色的小点, 即闭囊壳?闭囊壳直径80~160 μm, 附属丝菌丝状, 长度30~210 μm, 子囊多个, 一个子囊内含有子囊孢子2~8个, 分生孢子为粉孢子?对病原菌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 得到561 bp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MN209867), 在GenBank上进行BLAST比对, 确定此病菌为Golovinomyces magnicellulatus?  相似文献   

7.
2007-2009年,在甘肃天水对不同生态条件及海拔高度的小麦白粉病菌进行了闭囊壳形成率观察、模拟病圃试验及越夏调查,结果表明: 小麦白粉病菌有性时期最早在扬花期开始出现,不同抗性类型品种、不同生态条件下出现的迟早和形成量的多少有较大差异。小麦白粉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天水市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生麦苗上越夏,是当地秋苗发病的初侵染源。二阴山区高海拔地区病叶率高于川道及低海拔地区。闭囊壳在正常年份只侵染自生麦苗,在整个侵染循环中仅起着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cucurbita),俗称"白毛病",由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或白粉属病原真菌侵染所致,在常年种植西瓜的区域易发生,在幼苗期影响发育,严重时能致植株枯死.一般在中后期受害较重,使植株早衰,影响产量.近年来,随着重庆市大棚西瓜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西瓜白粉病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甘肃、北京和成都的臭椿白粉病标样进行了病原菌形态观察比较,结果显示,三个地区采集的标样为同一病原,均为子囊菌亚门、球针壳属真菌———臭椿球针壳。生物学研究表明,成熟的闭囊壳直径为180~225μm;附属丝的数量一般为3~14根,长度4.5~22.5μm,为闭囊壳直径的0.1。成熟的闭囊壳内含有子囊6~35个,多为15~30个。子囊的大小为(45.1~101.3μm)×(22.5~45.2μm)。成熟的子囊孢子多为2个,少见有3个。子囊孢子的大小为(18.5~45.3μm)×(11.25~22.5μm)。温度是影响球针壳后熟的关键因素。4℃条件下,球针壳的成熟速度明显快于室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小麦白粉病初侵染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自然条件下闭囊壳越夏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地面和麦茬上,麦垛顶层和底层,室外自然条件下的闭囊壳在秋苗出土前相继变成空壳;室内自然条件下,种子中以及麦垛中层的闭囊壳在越夏季节期间,子囊原生质体结构发生畸变,失去形成子囊孢子的能力。上述各种环境中的闭囊壳先后于7月中旬至9月上旬失去生活力和传病能力,均不能越夏后成为小麦白粉病的初侵染源。在小麦播种时用做过上述各种处理的闭囊壳进行隔离接种试验,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越夏试验结论的正确性。在房山区白粉病发生严重的张坊及十渡一带山区,通过对自生麦苗和小麦秋苗感染白粉病情况的野外调查发现:海拔140m以上山区自生麦苗上的分生孢子是北京地区小麦白粉病在秋苗上的主要侵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紫外光诱导小麦白粉菌形成闭囊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认为,小麦白粉菌闭囊壳的形成与小麦生育期、营养状况及环境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麦白粉菌有性时期形成、发育进度及在不同条件下病菌对自生麦苗侵染的观察研究 ,结果表明 :小麦白粉菌有性时期在小麦孕穗期开始出现 ,在不同感病品种上出现的迟早和形成量的多少有很大差异。闭囊壳在正常年份不能与秋苗形成菌源衔接 ,只侵染自生麦苗 ,在整个侵染循环中起着间接越夏作用。当田间病残体上闭囊壳量大 ,影响自生麦苗发病的先决条件主要是阴湿环境。夏季持续干旱 ,田间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可存活到 9月下旬 ,有向秋苗提供菌源的机会 ,但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3.
园林植物白粉病是由白粉菌科的真菌引起的病害。植物患病后,不仅使植物失去原有的观赏价值,而且发生严重会给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摸清南昌地区园林植物白粉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在进行实地调基础上查,初步鉴定出南昌园林植物白粉病26种,分布在19科植物上,同时对该病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南宁市桑白粉病病原菌种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白粉病是桑树的重要病害,分为桑里白粉病和桑表白粉病。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ITS、D1/D2序列分析,明确桑里白粉病的病原菌为桑生球针壳Phyllactinia moricola;桑表白粉病的病原菌为桑白粉菌Erysiphe mori。桑钩丝壳Uncinula mori是桑白粉菌的异名。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小豆白粉病病原菌的种类以及小豆种质资源对白粉病的抗性,采用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方法对近年来在北京市发生的小豆白粉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并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法评价小豆常见栽培品种(系)对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从北京市采集的感白粉病小豆病样中培养获得病原菌BJ1,该菌能在小豆叶片和茎上产生明显的白色粉斑,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枝,分生孢子单细胞,成链状着生于分生孢子梗上,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通过rDNA-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小豆白粉病菌BJ1被鉴定为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的苍耳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xanthii。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条件下,19个供试小豆品种(系)接种小豆白粉病菌BJ1后均可发病,其中9个审定品种均表现为中度感病或高度感病,10个优良品系发病略轻。  相似文献   

16.
万惠恩 《植物医生》2005,18(1):11-12
桑树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的白粉菌科球针壳属真菌引起的一种桑树病害.除危害桑树外,还危害梨、苹果、枫杨、粟、桐、臭椿等多种阔叶树种.各地栽桑树普遍发生.受害桑叶因营养消耗,影响品质,促使提前硬化,采摘后容易干燥.以病叶养蚕,由于叶质劣,营养价值差,且蚕食量减少,以致蚕体质弱,易诱发蚕病、蚕茧量、茧层量、茧层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桑里白粉病菌的重寄生真菌种类,通过分离和寄生性验证,获得2个桑里白粉病菌重寄生真菌菌株HP8和HP9,这两个菌株寄生闭囊壳后,子囊及子囊孢子溃解。菌株HP8菌落绿色,菌丝体无色至褐色,菌丝有隔膜,分生孢子梗结节状膨大,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褐色或无色,ITS序列(MT463536)与尖孢枝孢Cladosporium oxysporum(MF135506)同源性为100%,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菌株HP8与尖孢枝孢(MF135506)聚在一起;菌株HP9菌落白色,菌丝无色,分生孢子月牙形、单胞、无色,ITS序列(MT463537)与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KC881072)同源性为99%,在系统进化树中,菌株HP9与刀孢蜡蚧菌(KC881072)聚在一起。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出菌株HP8和HP9分别为尖孢枝孢和刀孢蜡蚧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病桑叶在室内保存4个月后,桑里白粉病菌的重寄生真菌为刀孢蜡蚧菌。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云南省燕麦白粉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力,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分析,并测定了该病原菌对21个燕麦品种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燕麦白粉病病原菌孢子梗不分支、无色、基部呈球形膨大,顶端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呈长卵圆形、单胞,大小为18.84~29.12μm×6.53~10.71μm,初步鉴定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Speer;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rDNA-ITS区序列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avenae的同源性为100%,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最终将云南燕麦白粉病菌鉴定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白粉病菌专化型。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21个供试燕麦品种发病株率为100.00%,病情指数为91.73~100.00,发病初期平均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4.56%和1.75,35 d后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长了85.44%和95.74%,表明云南省燕麦白粉病菌的致病力强。  相似文献   

19.
白粉寄生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粉病在多种栽培植物上为害普遍而严重,是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为了探索防治白粉病的新途径,开发云南的生物资源,1980年以来,在省内部分地区对白粉寄生菌属(Cicinnobolus Ehrenb.=Ampelomyces Cesatii)在白粉病菌上的自然寄生情况、抑制效果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种植模式、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对小麦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DC.) Speer.f.sp.tritici Marchal.引起的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受品种、病原变异、气候、耕作制度及栽培条件等因素影响,其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一般可减产5~10%,重病田减产20%以上,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1]。研究表明,该病菌是一种专性寄生的子囊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0.5~30 ℃,以10~20 ℃最适宜。小麦白粉病流行没有明显的周期性,一般中度或重度流行年后2~5年轻度流行。目前在我国广大小麦产区常采用含三唑酮成分的单剂或混剂进行防治,小麦白粉病菌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抗药性。本试验在四川雅安小麦产区研究了小麦种植模式、密度及施肥水平对小麦白粉病发生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