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追花夺蜜 ,可大幅度提高中蜂的效益。由于中蜂怕震 ,易离脾等特性 ,决定了用传统方法转运中蜂不易成功。近年来 ,我试用意标箱、从化式箱、GN式蜂箱等的水泥蜂箱转运中蜂 10余次 ,每次都获得成功。到达目的地后 ,打开箱盖看 ,蜂群十分安静 ,不离脾 ,像未运过一样。现将我的几点经验介绍给广大蜂友参考。a .制作水泥蜂箱 ,必须使用整体出模的方式 ,要求坚固耐用。箱围要设计护边条 ,箱底、箱盖要布放钢丝网 ;规格要求统一 ,以便于通用 ;为防止巢虫危害 ,箱底不用开设气窗。b .转运前首先要联系好场地和运输车辆 :场地要求宽阔 ,平整 ,遮…  相似文献   

2.
中蜂转地是养蜂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有许多养蜂者转地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没有采取得当的方法,结果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效益还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要实现中蜂顺利转地,就要深入了解放养场地的基本情况、转运道路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运输方法,选择合适的转运时间,并做好运输过程中的管护,以及蜂群落地后的摆放及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3,33(4):23-23
为了中蜂安全转运,根据中蜂的生物学特点,在转运过程中要做好如下工作。1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调整群势:总的要求是,群势要均衡。群势不能过强,也不能过弱,调整之后要蜂脾相称,最好蜂多于脾;箱内要适当空间,强群不能超过7框蜂。巢内要有够用的贮蜜:中蜂怕穷,在蜜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盗蜂,因此每脾应有0.5kg贮蜜为好。但蜜也不可留得太多。  相似文献   

4.
康龙江 《中国蜂业》2009,60(1):30-30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养蜂也不例外,要想养好中蜂,首要任务是改良蜂箱。蜂箱要适应中蜂的生物学杼眭,这样才能养好中蜂。  相似文献   

5.
甘筱中 《蜜蜂杂志》2001,(12):16-16
中蜂是大自然赋予中国人的 1块瑰丽的国宝。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使一些初养中蜂或根本未养中蜂的人对中蜂产生误解。笔者养中蜂多年 ,中蜂年年为笔者送益 ,在这里笔者要为中蜂说几句公道话。1 中蜂不仅适应山区饲养 ,更适应平原丘陵地区饲养笔者与一外省蜂友谈蜂 ,他问我养的什么蜂种 ,我回答是 :以中蜂为主、意蜂为辅 ,中意蜂同场饲养。他很认真地对我说 :“养中蜂要搬到山上饲养 ,平地养不得 !”笔者听后觉得这位蜂友对中蜂的认识处于误区之中。笔者业余养中蜂 30多年 ,由于工作调动搬家 5次 ,每次住地都是在平原、丘陵地区 ,所到之处…  相似文献   

6.
中蜂生物特性的表现,普遍认为中蜂个体灵活、反应快速、善于采集零星蜜源、适应山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耐寒热、采集勤奋、易分蜂、易逃亡、易盗蜂、好咬脾、造脾快和无础造脾、易生巢虫等等。例如我们在这次特大洪灾中就发现:因长期多雨、严重缺蜜和雨夜突然下令搬家,无法转运蜂群,又无人管理饲喂的特殊情况下,中蜂在雨中能全部飞逃求生;意蜂除因风吹倒箱和低位蜂箱进水使其飞逃外,其余大部分因呆在箱里等喂而饿死了。这就是中蜂能适应特殊环境的特点之一,不是什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1,62(7)
一、中蜂蜂箱为什么要改革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能适应各地不同气候条件,在大江南北繁衍,尤其是善于采集零星蜜源,能自给自足,基本无需饲喂。因此,中蜂养殖范围很广,而且大多是副业养殖。由于中蜂养殖专业户极少,养蜂技术陈旧落后。各地区政府机关、科研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中蜂研究所,加上有关单位对此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1如何让中蜂转运不离脾 中蜂转地时,在车子发动机起动后,蜜蜂受震就会离开巢脾,跑到蜂箱大盖上或箱壁处结团,直至车子停下来后才慢慢上脾护子.这样,转地路程越远,蜜蜂挨饥受冻的时间就越长,对蜜蜂发育的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9.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东方蜜蜂的总称,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对我国的自然条件很适应,是山区农户利用山区资源发展经济的好项目。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严格监管,中蜂因病害少、用药少、生产的蜂蜜抗生素残留少、安全性高、且味道香纯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价格远高于西方蜜蜂生产的蜂蜜。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中蜂在山区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而深受各地的重视。各地掀起了饲养中蜂的热潮,对中蜂种源需求量大,很多地方要从外地引进蜂群或蜂王,但由于缺乏科学论证,盲目引进,不但造成资源破坏,且造成病害流行或因引进的中蜂"水土不服"而告失败。了解中蜂种质资源现状和国家有关规定,科学利用中蜂,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向山地要效益,给生态缀新意,为人类种绿色.历经多年的中蜂生产调查,走过大小数百个蜂场,归结起来,赣南山区在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下,养好中蜂有这样一个"八合一"生态养蜂模式.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彰显新农村建设处处春意之美景.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上游饲养中蜂歌诀一发展中蜂实在好,蜜源地方均可靠;不要耕地和肥料,不吃粮食不吃草。二中蜂习性要牢记:分蜂性强怕震动,嗅觉灵敏很勤奋,利用零星蜜源好,蜜源气候适应强,作物授粉产量高。三发展中蜂实在好,寻花酿蜜效益高。流蜜期要加巢础,新脾蜜满子脾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20,(6):22-23
<正>圆桶与标箱,繁蜂谁好谁劣养蜂,我喜欢搞对比试验,同样的两群中蜂,分别放在圆桶土法饲养和意标箱活框饲养,前者繁殖更快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圆桶土法饲养适应了中蜂结团保温和向下造脾发展的习性。一、中蜂结团保温孵化的习性自然界中的中蜂,造脾便于结成圆形球体。《几何学》告诉我们:球状建筑最省材料,且体积最大。但是蜂箱要造成圆形很难,接近圆形的有圆柱体与正方体。上饶地区流行的圆桶(图1)和意标箱(图2)  相似文献   

13.
中蜂迁徙是由于原巢或原址不适合生存而引起的;是中蜂群体对自然环境适应极为敏感的表现,也是蜜蜂群体为保存物种生存所作出的本能反映。由于中蜂至今仍处在野生和半野生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受到某种刺激,均会使其迁  相似文献   

14.
谭大龙 《中国蜂业》2005,56(2):24-24
由于受我国旧的中蜂饲养方法的影响,中蜂饲养者对饲喂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结果往往导致中蜂群处于半饥饿状态,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蜂王停产,直至蜂群频频飞逃.要养好中蜂,养成强群,必须针对蜂群的饲料情况,根据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以及外界蜜粉源条件,对中蜂群进行合理饲喂,以保证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郑元明 《蜜蜂杂志》2010,30(9):31-32
<正>中蜂护脾力不强,巢脾容易破裂,长途转运工蜂易离脾,卵虫会被冻饿而死,只宜在100km之内转地追花夺蜜。  相似文献   

16.
中蜂大有饲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读了廖大昆先生在贵刊新千年第1期14页《开展对中蜂的讨论确有必要》一文 ,我想就“中蜂有无饲养价值”一问发几句言 :一、中蜂适应性强 ,永远不会被西蜂淘汰中蜂适应山区、丘陵地带 ,以善采零星蜜源见长。中、西蜂各有所长 ,应取长补短。例如湖北省监利县一蜂友养意蜂 ,他每次到新路线寻找蜜源时 ,首先是向当地老乡打听本地有没有中蜂 ,有多少。若有1户养有十几箱以上 ,就认为此地是越夏度秋的好场地。中蜂可以给西蜂提供蜜源信息作参考。二、中蜂采的是百花蜜 ,蜜质特好我地群众都要中蜂蜜 ,不要意蜂蜜 ,即使我的中蜂蜜卖16元/kg…  相似文献   

17.
《中国蜂业》2017,(6):34-35
中蜂是我国大陆和海南、台湾以及近大陆岛屿生存的本土蜜蜂,学名中华蜜蜂,长期与环境相互适应,与植物共同进化,形成不同地域生态型。近百年来,中蜂生存环境的改变和认为因素的影响,使其分布区域和生存空间缩小。对中华蜜蜂生态分布与生存环境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中蜂的保护与持续利用有效措施,恢复生态环境,科学饲养中蜂,以利于中蜂的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饲养中蜂的效益,必须充分发挥中蜂的优良种性,挖掘中蜂的综合生产性能,在产品种类和产量上下功夫,改变中蜂单纯取蜜的传统生产习  相似文献   

19.
中蜂与意蜂春繁都要包装.因我们所见的意蜂多为长龙式布场排列,包装形式是10~20箱挨近打成条形.中蜂认巢记忆力不如意蜂,如果按意蜂的形式布场、包装,中蜂将会乱场、打架,后果不测.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17,(2):37-38
<正>中蜂饲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许多蜂农通过养蜂走上了致富之路。但是要把中蜂养好,获得好的效益,就一定要科学饲养,其原则就是要提高中蜂的生产性能,创造一种适于中蜂生物学要求的环境条件,提高蜜蜂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