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地热水在室外池塘对非鲫鱼种进行越冬保种试验,池塘面积1000m^2,出池鱼种11856.8kg,每m^2出鱼11.86kg,成活率98.22%,净增重率130.5%,总净收入107880元,每m^2净收入107.88元,投入产出比1:2.86.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辉 《内陆水产》2005,30(1):23-23
1材料与方法 1.1池塘条件 在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注南湖渔场选择2口池塘,甲池0.82hm^2,乙池0.83hm^2,池深2.2m。池底平坦,无淤泥,保水、保肥,水源好,进排水方便.pH值6.8~7.8。2004年2月中旬用生石灰80kg/667m^2对池塘清塘消毒,3~5d后池塘注水1.2m,同时施经发酵的猪牛粪等有机肥300kg,667m^2,培肥水质。  相似文献   

3.
江振强 《中国水产》2009,(10):49-50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池塘条件 鳜鱼养殖池面积5拌塘5.9亩、6#塘5.6亩,饵料鱼培育池面积分别为1#塘12亩、2#塘12亩、3#塘11亩、41#塘1亩,鳜鱼池与饵料鱼培育池面积比1:4。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塘水深1.5m~2.0m,透明度30cm~40cm,每口鳜鱼池配备1.5kw增氧机1台,保持池水溶解氧4mg/L。鳜鱼苗规格为6cm~7cm。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河蟹、小龙虾、鳜鱼混养中小龙虾的合理存塘量,我们在兴化市临城镇进行了河蟹、小龙虾、鳜鱼混养试验,现将两年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2010年在兴化市临城镇任庄基地进行试验。试验塘口共6口,1#池23.5亩,2#池25亩,3#池25.5亩,4#池25亩,5#池24.5亩,6#池26.5亩,面积共计150亩。池塘为"回"字型结构,坡比1:2.5,四周围沟宽10米、深0.8米。2.准备工作(1)池塘清整:包括池埂修复、清淤、消毒等。  相似文献   

5.
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我县华澳水产养殖公司在县水技站的指导下,开展了池塘乌鳢养殖高产试验,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5口,编号为1#、2#、3#、4#、5#,面积共6.8亩,每口塘面积为1.1~1.6亩,池深1.8~2.0米,池底为沙壤土,塘底平坦、少淤泥。水源为溪流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苗种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每亩用125千克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在池四周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作为乌鳢的隐蔽物,约占池塘面积的1/6~1/5。3.鱼种放养2…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小蚌繁殖温棚利用率,笔者于2005、2006年在临川鹏溪池蝶蚌养殖基地进行温棚暂养有核珠手术蚌试验,取得明显效果,现将2006年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选择给排水方便、水深1.5米、面积3亩的池塘一口进行试验。2.温棚条件利用池蝶蚌繁殖温棚进行本试验。温棚规格为24米×12米,本试验实际使用温棚面积为9米^2。具体做法是:将原来6个1米×1米×0.2米的小蚌繁殖小池改造成一个3.3米×2.72米×0.45米的大池,池子改成后根据实际需要分成若干个小格。  相似文献   

7.
试验池为西湖镇渔场的大一排3号池,面积为1350m^2,池深1.8m,池底土质为砂壤土,塘底淤泥厚度15cm左右。池塘水源为河水,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池塘周围无高大乔木及建筑物,光照充足。  相似文献   

8.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池2口,面积共9亩,分别为4亩、5亩。池塘有涵洞与港河相通,水源充足,直接来自长江。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平均水深1.5米,淤泥厚度15厘米以下,鱼种放养前半个月进行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9.
2007年,我们利用莱阳市淡水养殖试验场.1、2号2个池塘进行了赤眼鳟成鱼养殖试验,池塘面积分别为2000m^2(3亩)和3333m^2(5亩),水深1.5~2m,池底淤泥20cm左右,进排水方便。2007年2月下旬排干池水,清整池塘,每667m^2用生石灰100kg进行消毒,消毒后进水,每667m^2施放经发酵的鸡粪基肥150kg。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在2口面积分别为1000m^2,1334m^2的池塘中,放养规格2.5-3.0cm的淡水白鲳夏花,同时搭配彭泽鲫夏花和鲢鳙鱼种,当年经5个月养殖,1号池塘每667m^2成鱼产量543.2kg(其中白鲳365.7kg)、产值5988元、纯利润2650元;2号池每667m^2产量552.3kg(其中白鲳380.9kg)、产值6155元、纯利润2823元,其经济效益是目前常规鱼传统养殖的4倍左右。本人于2002年进行了淡水白鲳夏花当年养成商品的试验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卜利源 《内陆水产》1999,(12):10-11
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我们在萧山市城厢湘湖水产养殖场进行了“二段法池塘养殖乌鳢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4只,地号分别为4#、5#、6#和8#,面积分别为2667m2、2667m2、1333m2和3333m2。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池塘均为长方形,池深2m,水深1.5m,池坡1:2,池底平坦,污泥厚20cm。1.2清塘、消毒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清除部分淤泥,然后每667m2池塘用生石灰100kg进行干法清塘、消毒。1.3养殖方法采用二段法养殖。即第1阶段将平均规格为43.0g的乌…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章丘市水务局水产站进行了池塘鱼鳖混养高效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塘3口,面积25亩,其中5亩塘1口,10亩塘2口。池塘东西向、长方形,经清淤改造后,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深1.5~2.0米,  相似文献   

13.
黄河滩盐碱地池塘鱼鳖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池2口,1.37hm^2,对照池1口,0.67hm^2,水体pH7.9~8.5,含盐量1.79g/L,总碱度620.49mg/L。2类池鱼类养殖模式相同,试验池混养鳖。试验结果,试验池单位成本是对照池的1.69倍,效益是对照池的3.67倍。试验池投入产出比为1:1.54。对照池为1:1.25。  相似文献   

14.
1试验材料1.1池塘池塘3口,面积各为2亩,水深1.5m。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池底淤泥较少,注排水方便;池塘周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1.2鱼种从广东省空运早繁苗,规格2cm左右。为了提纯复壮,提高苗种成活率,先集中专池强化培育对天左右,养至每尾5cm左右,再过数放入3只鱼池中分养。1.3饵料加州够的饵料主要是高密度养殖的白鲢鱼种,既新鲜质量又好。2试验方法2.1吃食驯化由于前期专池培育时,所摄取的饵料主要是技角类、烧足类以及乌子等活饵,改投切碎的新鲜鱼块后一时还不能适应。所以我们在单养鱼池中鱼种刚放养2-3天内不投食,…  相似文献   

15.
黄志平 《水产养殖》2006,27(3):24-25
为探索虎纹蛙生态养殖新摸式,光泽县于 2001-2005年开展了“虎纹蛙、鱼、林生态种养”试验。试验初试成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蛙池条件蛙池由低产池塘改造而成,共9口,连片,均为土池,总面积为3514 m2,每口面积为310-526 m2 不等,池深1.2-1.5 m,水深0.3-0.5m。池底为沙壤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生产潜能、规避单一养殖河蟹的风险,各地都开展了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的摸索和研究。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承担省水产三新工程"多品种养殖模式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为探索河蟹搭配不同规格沙塘鳢的养殖效果,于2014年在项目实施区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分别进行了蟹池套养体长2厘米和3厘米两种不同规格沙塘鳢养殖模式的比较试验。一、条件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基地有6口池,每口7亩,编为1#、2#、3#、4#、5#、6#池。1#、2#、3#池采用河蟹与规格为2厘米###  相似文献   

17.
利用5口面积均为533m^2的池塘,采用清水下塘豆浆喂养法,进行了淡水白鲳苗种池塘培育试验。经20d培育,试验组的平均成活率为84.0%,对照组的平均成活率为62.5%,表明淡水白鲳鱼苗培育采用清水下塘为宜。  相似文献   

18.
1 验地点与池塘条件 在绍兴县海涂九三丘养殖场,2口池塘,面积2 667m^2.池深1.8 m,池底淤泥厚5 cm,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及供电等设施良好.闲置育苗温室作越冬池.  相似文献   

19.
1试验材料1.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为济南市槐荫区渔场2排1号、2号2口池塘,其条件基本相同。水深为1.5~2.0m,水源为井水,排灌方便,池底淤泥为10~20 cm,保水性能良好。1号池面积为3.5亩,2号池为2.5亩。每口池中安装1台2.2 kW潜水泵改制的增氧机。  相似文献   

20.
罗氏沼虾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味美、易驯养及生长期短等特点 ,是各地大力推广的养殖品种之一。为探讨池养罗氏沼虾综合高产养殖技术。 1997年 ,我们进行了三种模式养殖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试验池 3个 ,分别为济宁市名优水产品研究试验推广基地 (以下简称基地 ) 2 #池、4 #池和任城区唐口镇渔场 1#池 (以下简称渔场 )。均南北走向 ,池底淤泥较少 ,约为 0 1~ 0 3m。基地 2口试验池为新建池塘 ,四周均用水泥板护坡 ,坡比约为 1∶1 3。渔场池为土池 ,坡比约为 1∶1 6。水源为机井水 ,水质良好 ,排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