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姬松茸菌丝体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探讨了姬松茸最适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的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3%,小麦粉1%,花生饼1.5%,(NH4)2SO40.3%,磷酸二氢钾0.2%,MgSO4·7H2O0.1%和VB110mg/L;适宜温度为25℃,摇瓶装液量为140~500ml,接种量10%~15%,起始pH为5~6,摇瓶转速为190r/min,菌龄为3d。这种培养基中二级摇瓶4天后生物量达1.945g/100mL。  相似文献   

2.
以药用真菌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发酵液中的主要香气成分之一2-苯乙醇的含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樟芝发酵产2-苯乙醇的最优条件:培养基(g/L)为50葡萄糖,5酵母粉,1磷酸氢二钾,0.5硫酸镁,0.1 VB1,pH 为5;装液量为120 mL/250 mL 三角瓶;接种量20%;转速150 r/min;26℃恒温培养7 d;在此条件下樟芝发酵液中的2-苯乙醇含量达到1.24 g/L。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热带小奥德蘑深层发酵培养基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筛选 ,利用正交试验得到了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 ,在此基础上对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试验结果表明 ,热带小奥德蘑的适宜发酵培养基为 :葡萄糖 3%,蛋白胨 0 .4 %,KH2 PO40 .1%,MgSO4·7H2 O 0 .2 %,VB10 .0 1%。其适宜发酵温度为 2 8℃ ,起始pH5 .0~ 6.0 ,摇瓶装量 60mL 2 5 0mL ,接种量 10 %。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液体培养基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最佳生产配方和最适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深层发酵培养基碳源以蔗糖为最好,氮源以豆粉为最好,最佳培养基配方为:5%蔗糖,0.15%豆粉,0.2%KH2PO4,0.25%MGS04,土豆汁20%,VB1 0.001%。初始pH值6.0;装液量10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1,3斜面;菌龄7~11d.  相似文献   

5.
以市售树莓为原料,以酒精度、残糖量、总酸度为测定指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酵母菌种类、接种量、发酵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对树莓果酒发酵过程及品质的影响,优化了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适酵母为71B酵母,酵母接种量0.20 mg/mL、发酵温度30℃、发酵6 d、pH值为4.00时,可获得最好的发酵效果,得到的树莓酒酒精含量可达10.31%(V/V)。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液体发酵生产粗多糖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在实验范围内,美味牛肝菌发酵生产粗多糖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10.0%,蔗糖2.0%,蛋白胨0.6%,KH2PO40.3%,MgSO4·7H2O 0.2%,CaCO3 0.2%,ZnSO4·7H2O 0.1%.在初始pH 5.0~5.4,振荡转速120 r/min,培养温度25~28℃,25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40%,加10颗玻璃珠,发酵时间5 d时摇瓶培养粗多糖产量最高,达3.161 g/L.经10 L机械搅拌发酵罐放大动态实验,研究pH值、溶氧、菌丝生物量(湿重)以及粗多糖产量的变化,可知最适发酵时间为96 h.  相似文献   

7.
对卫星灵芝2号菌株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豆饼粉1.5%,酵母膏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VB11片/L,pH6.0。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发酵周期48h、接种量10%,装液量100mL,摇床转速180r/min,温度29℃,初始pH6.0。发酵条件优化后,菌丝体干重可达1.63g/100mL。  相似文献   

8.
抗辣椒疫病枯草芽孢杆菌BS18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探讨了抗辣椒疫病芽孢杆菌BS18的发酵条件,通过培养条件优化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即牛肉膏 蛋白胨3%,麦芽糖0.5%,NaCl 0.1%,(NH4)2SO40.5%;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7.0~7.5、250 mL三角瓶装液量30 mL、接种量0.5 mL、摇瓶速度130 r/min、温度30℃.在此条件下培养BS18菌株48 h,其无菌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菌抑菌圈直径达2.85 cm.  相似文献   

9.
以日本灵芝为材料,研究了发酵过程中各个因素对灵芝酸产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提高灵芝酸产量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4%,装液量100 mL/500mL,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40 r/min,初始pH 6.5。  相似文献   

10.
马红梅 《中国食用菌》2003,22(5):35-35,42
本文利用均匀设计来优化红汁乳菇发酵产菌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处理6,即装液量为120mL,温度为27℃,pH4.0,菌丝产率最高,约为0.17g/100mL。  相似文献   

11.
以豆渣为原料培养白灵菇菌丝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渣为主要原料,应用正交试验法对白灵菇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及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MgSO4·7H2O0.05%、 KH2PO40.15%、豆渣7%,并用浓度为1.5%的洗豆渣水替代水.适宜的工艺为发酵时间5d,装液量80mL于20OmL三角瓶,发酵温度25℃.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广东封开的一种野生可食性红菇―美红菇(RussulapuellarisPr.)[1]摇瓶发酵培养条件对菌丝体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红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8℃,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7.0,最适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最适摇床转速为180rpm,接种量在(4~10)mL/100mL的范围内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不显著,最适培养时间为84h。  相似文献   

13.
杨树菇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筛选出杨树菇液体培养的最适氮源为蚕蛹粉,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确定了杨树菇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蚕蛹粉4%,可溶性淀粉3%,KH2PO40.1%,MgSO4·7H2O 0.3%;适宜装液量32%,起始pH 7.0,接种量15%,液体发酵周期7d.  相似文献   

14.
陈志杰  袁书林 《食用菌》2009,31(5):14-15
对以糙米浆、麦芽汁和黄豆芽汁为培养基组成的灵芝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灵芝深层发酵的起始pH5.5、接种量10%、装液量40mL和接种菌龄5d时可以获得最大灵芝菌丝干重。方差分析表明装液量和接种菌龄对灵芝生长有显著影响。在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下,发酵第7d胞外多糖产量达到5.7g/L。  相似文献   

15.
杨从军 《中国蔬菜》2019,1(6):64-69
为提高内生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W4 菌株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优化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蛋白胨 2.0%、果糖 1.0%、NaCl 0.25%;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8.0、接种种龄20 h、接种量5%、装液量50 mL(250 mL 三角瓶)、发酵温度35 ℃、摇床转速150 r·min-1、发酵时间24 h。产生的发酵液稀释25 倍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92.8%,比未经优化得到的发酵液提高26.9 个百分点。通过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显著提高了短短芽孢杆菌W4 发酵液活性,为进一步提取分离抗番茄灰霉病菌的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姬松茸菌丝体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2 2 装瓶量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选择 5 0 0mL三角瓶 ,装量分别为 :6 0mL ,80mL ,10 0mL ,12 0mL ,14 0mL ,16 0mL ,180mL ,2 0 0mL进行试验。图 2 ,14 0mL装液量菌丝产量最高 ,选择 14 0mL装液量进行发酵。2 2 3 培养基起始pH对菌丝产量的影响 :图 3显示 ,在pH3~ 10的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 ,当pH为3~ 6时 ,菌丝生长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当pH为5 0时 ,菌丝生长量最大 ,继续提高pH值 ,菌丝生长量逐渐减少 ,因此确定姬松茸的最适起始pH在 5~ 6左右。2 2 4 接种量对菌丝产量的影响 :接种量分别为3% ,5 % ,10 % ,15 %和 2 0 % …  相似文献   

17.
以从剑麻中筛选出的1株对苹果腐烂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JM-3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实验对菌株JM-3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了其对苹果离体枝条腐烂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该菌株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菌株JM-3培养基各组分最佳配比为葡萄糖30g·L~(-1),蛋白胨20g·L~(-1),K_2HPO_4 1.0g·L~(-1),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装液量150mL或100mL/250mL三角瓶,培养温度33℃,培养时间120h。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株JM-3抑菌能力提高32.4%。JM-3发酵液不能对苹果离体枝条腐烂病起到治疗作用,但能够显著预防腐烂病斑扩展,提前24~48h接种JM-3发酵液的预防保护效果最好,与对照农药苯醚甲环唑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蛹虫草二级菌种液体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干重为重要指标,从温度、装液量、pH、培养基成分及用量比例方面对蛹虫草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筛选出其最适培养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液体发酵培养基各组分最佳用量为:蔗糖30 g·L-1、蛋白胨2.5 g·L-1、K2HPO41 g·L-1、MgSO40.1 g·L-1.该结果为后续...  相似文献   

19.
以发酵液的多糖含量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桦剥管孔菌(Piptoporus betulinus)液体发酵的接种量、培养基装量及培养基初始p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桦剥管孔菌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5%、500mL三角瓶装200mL液体发酵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自然条件下,发酵6d时,发酵液中多糖含量最高(28.75%).  相似文献   

20.
巴西虫草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巴西虫草液体培养的摇瓶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的组成为可溶性淀粉2%、蛋白胨1%、大豆粉1%、KH2PO40.1%、MgSO4.7H2O 0.15%、VB10.01%、FeSO4.7H2O 0.002%、CaC l20.1%。该培养基下的菌丝体生物量为19.11g.L-1,比原培养基的发酵得率提高了26.01%;对巴西虫草液体培养的外部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装液量75mL/250mL、接种量7.5%、菌龄4d、发酵时间4d。研究了优化后培养条件的菌体生长代谢曲线,并得到了巴西虫草的液体培养条件和生长动力学曲线,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