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块根主要营养成分对甘薯品种萌芽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10个甘薯品种,对块根主要营养成分、块根萌芽习性进行分析,并用逐步回归数学模型分析块根营养成分对萌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品种间块根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很大,不同品种出苗时间及出苗期差异也很大。块根淀粉与干物质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甘薯块根萌芽性与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含量都有关,其中对萌芽性影响最大的是淀粉,其次是干物质,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2.
以鲜食甘薯代表性品种"心香"为试验材料,自大田栽植70 d后每7 d取样1次,共8次(70、77、84、91、98、105、112和119 d),对其干率、淀粉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酶活性、多酚含量以及薯片含油量、全粉吸水值和碘兰值进行测定,并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内,淀粉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干率与淀粉变化相似,可溶性糖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同时,生育期天数与全粉吸水值、碘兰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薯片含油量呈显著正相关。干率与全粉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全粉碘兰值呈显著负相关。因此,甘薯"心香"在生育期77~84 d时,干率为24.17%,含油量为23.30%,多酚含量较低,最适合油炸薯片加工;生育期119 d的淀粉率最高,适合淀粉加工;84 d则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适合烤薯和鲜食。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设施栽培和常规栽培对马铃薯的基本营养成分含量、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5种不同品种马铃薯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2种栽培方式下的含水量及维生素C、粗脂肪、总蛋白、可溶性糖、淀粉、总酚含量,并通过测定其DPPH·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营养成分差异显著;2种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的各基本营养成分含量影响显著,设施栽培的马铃薯含水量和总蛋白含量高于常规栽培,而维生素C、粗脂肪、可溶性糖、淀粉和总酚含量则是常规栽培马铃薯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辣木(Moringa oleifera)叶经毛霉固态发酵后主要营养成分、相关酶活力及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为利用辣木叶开发功能性食品或配料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鲁氏毛霉(Mucor rouxianus)为发酵菌种,对辣木叶粉进行固态发酵15 d,测定发酵前、发酵3、6、9、12、15 d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多糖、多酚)、相关酶活力(蛋白酶、纤维素酶、糖化酶)及体外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研究发现,与未发酵的辣木叶相比,毛霉发酵后辣木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多糖、多酚含量及蛋白酶、纤维素酶、糖化酶活力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均在6或9 d达到最大值;游离氨基酸总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9 d之后增加趋于平缓。[结论]毛霉发酵辣木叶可提高辣木叶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86个甘薯基因型的叶片为供试材料,研究其总多酚、绿原酸和干物质的质量分数,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在基因型间和不同的色泽与干物质质量分数群体之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以期为甘薯叶片相关育种与利用研究奠定一些基础.结果表明:甘薯叶片总多酚和绿原酸的质量分数、 ABTS自由基清除率在基因型间和不同干物质质量分数基因型群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多酚和绿原酸的质量分数及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叶片干物质质量分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PPO, POD活性在基因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叶片色泽、干物质、总多酚和绿原酸的质量分数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不同锥栗无性系果实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的锥栗品种,通过对25个不同无性系锥栗Castanea henryi果实的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和淀汾等4个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后,用方差分析对各个无性系锥栗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无性系间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极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差异,而淀粉含量和总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Q型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在中等以上(150 g*kg-1)的有9个无性系,脂肪含量在中等以上(22 g*kg-1)的有16个无性系,可溶性糖含量在中等以上(100 g*kg-1)的有21个无性系,淀粉含量在中等以上(580 g*kg-1)的有11个无性系.根据对营养成分的不同需求,可选择不同的无性系,其中14号无性系的各营养成分都比较高.表7参10  相似文献   

7.
甘薯品质特性与乙醇产量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选用11个品种鲜甘薯和14个品种甘薯粉,对甘薯干率、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等品质特性与乙醇产量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甘薯乙醇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乙醇产量与鲜甘薯的干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乙醇产量与甘薯粉各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乙醇产量与鲜甘薯品质性状之间线性回归分析呈显著水平,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2.086+0.162X1+1.064X2+0.248X3(P<0.05)(Y为乙醇产量,X1为淀粉、X2为蛋白质、X3为还原糖);乙醇产量与甘薯粉品质性状之间线性回归分析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选取6个欧亚种葡萄,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实验室测定,结合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叶片白粉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健康叶片、感病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对应的关系以及感病叶片上述4个指标与病情指数间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中9307的感病性最强,维多利亚、矢富罗莎次之,早紫、凤凰51号感病性较弱,研选5号感病性最弱(即抗病性最强);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叶片与感病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健康叶片和感病叶片中过氧化物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与病情指数均呈线性负相关,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病情指数呈线性正相关且达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与病情指数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甘薯品种资源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明福建省保存的甘薯品种资源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情况,按国家有关标准完成对211份资源品种8种主要营养成分测定,经相关分析及对部分品种稳定性测定,筛选出营养成分含量较好的品种96份。明确了干物率、淀粉、水溶性总糖、粗纤维和维生素c总体上表现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品种的干物率、淀粉、粗纤维和胡萝卜素4个指标受环境影响较小,表现稳定;而可溶性总糖、粗蛋白、粗脂肪和维生素C受环境影响较大,不同种植区域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106份特色甘薯品种资源品质性状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不同育种单位的54份橘肉甘薯和52份紫肉甘薯品种资源为材料,测定块根中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粗蛋白、β-胡萝卜素和花青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橘肉甘薯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通常高于紫肉甘薯,淀粉含量低于紫肉甘薯,粗蛋白含量与紫肉甘薯类似;橘肉甘薯的β-胡萝卜素含量为0.4~280.7μg/g,紫肉甘薯的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31.8μg/g,花青苷含量为15.0~20.0μg/g.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基于6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分别将橘肉甘薯和紫肉甘薯品种资源聚为5个和4个类群;其中,二者均为第II类群种质资源综合品质较好.本研究结果为这些甘薯品种资源的加工利用及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树龄武夷水仙茶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树龄武夷水仙茶叶中主要生化成分及其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树龄为6、30、60a的武夷水仙茶叶为试材,测定了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通过水提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分析了茶多糖的基本组分,并研究了3种茶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3种水仙茶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黄酮类含量随着树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随树龄的增长而升高;3种武夷水仙茶多糖的得率及其组分中的中性糖、蛋白质、糖醛酸、茶多酚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茶多糖的得率随树龄的增长而提高,得率较高的老丛水仙茶多糖组分中的中性糖、蛋白质的含量也较高;3种茶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为接近,其IC50分别为:0.051、0.055、0.060mg·mL-1;3种茶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IC50分别为:1.131、1.121、0.431mg·mL-1,树龄为60a的老丛水仙茶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明显高于树龄为6和30a的水仙茶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学学报》2019,18(5):982-991
The root quality of sweet potato cultivated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 is poor in northern China;thu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root quality could be improved through mulching with plastic film(MPF).The effect of MPF on root starch and its composition,the activity of starch synthesis enzymes,and other quality-related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purple flesh sweet potato cultivars,Jishu 18 and Ayamurasaki(Aya).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oot dry matter,anthocyanin content,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and starch content were higher in both cultivars under the MPF treatment than those under the control treatment.The root adenosine diphosphate 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DPGPPase/UDPGPPase)activity and adenosine triphosphatease(ATPase)activity were increased using MPF.However,under the MPF treatment,the amylose content,soluble sugar content,and granule-bound synthase(GBSS)activity increased in Jishu 18 but decreased in Aya,and the amylopectin content,protein content,and 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activity decreased in Jishu 18 but increased in Aya.Therefore,MPF seems benifi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weet potato,but the effects of this treatment condition may be dependent on the cultivar.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紫叶生菜花青素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紫叶生菜花青素的积累特点及其氧化还原能力,以国内外10种紫叶生菜为试材,测定不同紫叶生菜品种的花青素含量和DPPH·的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总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大部分紫叶生菜品种叶片颜色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花青素含量最高的品种是S55,总抗氧化能力最高的品种是S44,总还原能力最高的品种是S55;总体来说花青素含量较高的紫叶生菜品种抗氧化还原能力较强。综合评价表明,品种S55表现出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紫甘薯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选择最佳贮藏条件。以‘紫罗兰’甘薯为试验材料,设置7 ℃+75% RH(T1)、7 ℃+85% RH(T2)、7 ℃+95% RH(T3)、12 ℃+75% RH(T4)、12 ℃+85% RH(T5)、12 ℃+95% RH(T6)、16 ℃+75% RH(T7)、16 ℃+85% RH(T8)、16 ℃+95% RH(T9)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的紫甘薯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差异,考察不同储藏条件对紫甘薯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贮藏过程中,紫甘薯含水量、淀粉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比较发现,紫甘薯的含水量下降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随湿度增加而减慢;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湿度增加而降低;淀粉含量的下降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减慢,随湿度增加而加快;花青素含量在12 ℃+85% RH条件下降较慢。综合考虑,12 ℃+85% RH是紫甘薯的最适贮藏条件, 研究为紫甘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21份紫肉甘薯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及其产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1份紫肉甘薯种质的营养品质和产量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鲜薯的烘干率25.9%~36.8%、粗淀粉含量17.5%~31.1%、可溶性糖含量2.98%~5.14%、粗蛋白含量1.27%~5.26%、花青苷含量18.1~93.1mg·hg-1;产量变幅范围分别为鲜薯产量1.6~19.5 t·hm-2、薯干产量0.5~6.6...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西兰花花球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和主要营养功能成分的变化,为西兰花合理生产和消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西兰花花球在生长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及营养功能成分不断增加。商业采收期时,西兰花中几种成分含量的高低顺序是花青素、多酚、类黄酮、Vc、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在花球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分别增加11.9倍和10.9倍,其次是叶绿素含量增加6倍左右。其他成分增加幅度较小,Vc、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分别增加2.44倍、1.44倍、1.54倍,总酚含量增加不大。  相似文献   

17.
紫叶紫薇品种‘Ebony Embers’叶片呈现紫红色,是优良的观叶植物。为了对比紫叶和绿叶紫薇品种的叶色呈现机理和光合特性,以‘Ebony Embers’和绿叶品种‘Arapaho’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色素含量及分布、可溶性糖含量和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Ebony Embers’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Arapaho’,且花青苷含量的变化与叶片红色程度变化一致,为紫叶呈色的关键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靠近表皮的部分;2)‘Ebony Embers’叶片可溶性糖显著高于‘Arapaho’,并且在紫叶中可溶性糖含量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Ebony Embers’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而‘Arapaho’均为双峰曲线,‘Ebony Embers’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始终低于‘Arapaho’,表明‘Ebony Embers’的光合能力低于‘Arapaho’,但其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与叶绿素含量差异无关。‘Arapaho’光饱和点显著高于‘Ebony Embers’,说明‘Ebony Embers’耐强光的能力较弱;4)2个品种的Fv/Fm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Ebony Embers’的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II和ETR均显著低于‘Arapaho’,而NPQ和qN则显著高于‘Arapaho’,表明绿叶紫薇PSⅡ电子传递活性较高,而紫叶紫薇的热耗散效率高于绿叶紫薇,拥有更高的光保护能力。研究结果为培育紫薇优良彩叶品种及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4种花色仙客来色素及相关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仙客来激光系列(Cyclamens laser)的粉红色(Cyclamens laser‘Pink’)、紫色(Cyclamens laser‘Purple’)、红色(Cyclamens laser‘Scarlet’)、粉色(Cyclamens laser‘Pale pink’)4种花色仙客来为试材,分别于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4个时期对仙客来花瓣中呈色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儿酮异构酶(CHI)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整个花期过程中,4种花色仙客来中粉色仙客来花色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植物,而类黄酮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物,红色仙客来在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物。色素含量的不同对花色的表现有明显作用。PAL酶和CHI酶对花色苷和类黄酮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之间呈负相关,而对花色的影响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比试验观测数据,评价了28份优质食用型甘薯种质的产量、营养和食味.结果表明:①烟紫薯176、海南黑肉薯和徐薯23等为优异育种材料;②紫薯的平均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是黄薯和白薯的62.3%~ 73.2%,但其蛋白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高于黄薯和白薯;③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鲜薯产量与干物率、粗淀粉含量均呈负相关;干物率和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干物率、粗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干物率、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食味与各产量性状、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前喷钙对甜樱桃果实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于“大紫”樱桃果实成熟前,对树体喷布钙盐及萘乙酸,处理结果证明,喷钙能降低果肉酚和类黄酮的含量,对果实品质无不良的作用,但不同处理对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花青素含量的作用差异很大,CaCl2处理显著提高花青素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