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中央财政对森林保险实行保费补贴政策的目的是增加林农的付费能力,提高林农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但是实践中却存在林农投保意愿不强的问题.在对我国森林保险中央财政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湖南省林农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森林保险财政补贴对林农购买森林保险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政策的推动下森林保险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森林保险财政补贴政策仍有待完善;保费补贴对林农保险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在现有保费水平下,政府对森林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每提高1%,林农购买森林保险的概率增加7.6%.  相似文献   

2.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探索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实施以奖代补试点。地方政府的保费补贴政策是否有效降低了农产品市场的风险?本文基于农业政策保险背景,以武汉市为例,运用GARCH模型,分析武汉市实行蔬菜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后大宗蔬菜品种价格波动变化,探讨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武汉市蔬菜保险政策实施后,大宗蔬菜20类蔬菜品种有14类蔬菜品种价格波动程度明显减缓,意味着武汉市蔬菜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实施,缓解了武汉市大部分蔬菜品种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地方性农业保险的实施,不仅可以保障农业生产者的利益,还可以稳定蔬菜市场,降低蔬菜市场价格波动的幅度。武汉市推行蔬菜保险有效性的经验证据,可拓展地方性农业保险政策作用与功能研究的边界,更为缓解其它类型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提供了参考借鉴。湖北省省级层面并没有统一的蔬菜保险保费补贴措施,为稳定湖北省蔬菜生产,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开展蔬菜政策性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3.
记者从广东省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动员会获悉,广东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方案已经出台,将于今年开始实施。根据补贴方案,广东纳入试点范围的韶关、河源、梅州、湛江、肇庆、清远6市将获得森林综合保险保费政府补贴,其中公益生态林投保获得100%全额补贴,商品林投保的补贴比例将达到七成。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有涉及深化农业保险发展的内容,在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前,探究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是否有效降低农产品市场风险有显著的政策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首批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农产品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棉花为例,首先利用Chow检验判断中央财政出台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是否为大宗农产品价格变化的一个间断点,之后利用GARCH模型探究中央财政施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后,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是否发生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实施后,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棉花价格的变异系数明显下降;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是这5类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一个间断点。GARCH模型证实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降低了这5类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程度,即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缓解了大宗粮棉油农产品市场风险。研究表明,中央财政补贴农业保险保费的政策,实际上是利用市场化手段间接管控农业风险,这种方式是有效的,夯实了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农业保险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关系,选取1985~2014年农业保险保费、农业保险赔款和农业产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个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发现农业保险保费与农业产出、农业保险赔款与农业产出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然后建立2个双变量VAR模型,并结合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分析,发现农业保险保费和农业保险赔款对农业产出都有很弱的正影响,且保险赔款的影响略大一些;反过来,农业产出的增加对农业保险的正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与灾害财政补偿相结合、加大农业保险推广宣传、加快新产品研发等相关建议,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财政部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26.88亿元,为3367万户次农户提供保险赔款208.6亿元,发挥了较好的强农惠农政策效果。目前,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范围已由最初试点的6省(区)扩大到全国,补贴品种由最初的5个种植业品种扩大至种植、养殖、林业三大类15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正式公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九年聚焦"三农",同时也是第八次提及农业保险。农保发展今年将提速。农保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开展设施农业保费补贴试点,扩大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范围,扶持发展渔业互助保险,鼓励地方开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8.
云南林业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和全国林业产业产值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支撑,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云南林业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林业产业的第一层次整体竞争力水平较高,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竞争力水平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竞争力水平低;第二层次中第一和第二产业内涉林产业结构合理,但第三产业内涉林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和第三产业内主要涉林产业竞争力水平低。  相似文献   

9.
秦涛  王源  顾雪松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9):199-202
2009年,我国开始启动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参保率.但由于现有保险产品和补贴政策不能完全满足农户需求,农户投保意愿并不强烈,因此,研究影响农户森林保险需求的因素有助于优化与完善森林保险政策.理论上影响农户森林保险需求的因素可分为主观性、经营性和客观性因素.从以上3个角度对国内外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总结评价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有关森林保险需求方面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是推动森林保险发展的重要政策,我国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实力、农民收入水平、林业发展状况、森林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现行的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对各地实行同一的补贴标准缺乏合理性。考虑区域差异因素,采用聚类分析将全国31个省(市、区)分成了5类地区,即第1类地区包括北京市和上海市;第2类地区包括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第3类地区包括河北省、辽宁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河南省和浙江省;第4类地区包括山西省、重庆市、云南省、黑龙江省、江西省、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安徽省、福建省;第5类地区包括贵州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西藏自治区。不同类别的地区应设定不同的补贴比例,为实现区域差异化补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各地区森林保险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种植业政策性保险补贴需求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我国种植业政策性保险的中央财政补贴金额,进一步为中央财政配置保费补贴提供科学依据,以作物种植面积、物质与服务成本、保险费率和中央财政补贴比例为依据,测算分析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9种作物的种植业保险的中央财政补贴需求。结果表明,全国种植业政策性保险总需求为99.77亿元。即使在不考虑物质与服务成本逐年上涨的情况下,中央财政预算60.5亿元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远远不能满足种植业需求。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补贴能力差,物质与服务成本相对较高,农民支付能力差,因此单位面积的补贴需求大。为了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低保障、广覆盖”的原则下全面推广,需要中央财政补贴比例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背景下,探讨林业补贴政策对农户林业生产规模的影响机制,对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4个省1 774名微型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和补贴政策对林业生产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林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劳动力转移对林业生产规模的影响由正向转变为负向;补贴政策对林业生产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随着林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增大。相比之下,当分位数<0.80,林业生产规模<6.67 hm2时,补贴政策对林业生产规模的影响更大。分位数>0.80,林业生产规模>6.67 hm2时,劳动力转移对林业生产规模的影响更大。国家补贴政策应该针对林地规模分标准进行实施,并鼓励农户本地务工合理分配兼业状态,积极出台林地流转政策。  相似文献   

13.
森林保险市场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创新供给乏力、地方政府参与积极性低的供需双冷局面,财政补贴政策低效运行。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独立的适应其特殊性的森林保险制度体系作为保障,致使现有运行机制不协同,产品体系不科学,补贴机制不合理,导致市场发展缓慢。为此,通过林业风险与林业生产的属性特征分析,确定我国森林保险属性定位应是有政府支持的商业性森林保险,在此基础上围绕运行模式、产品体系、财政补贴体系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从而构建一套独立综合的森林保险制度体系与运行机制,以改善供需双冷市场僵局,保障财政补贴政策有效发挥,推动森林保险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一些研究者也提出未来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将发展成为森林生态效益税.在论证森林生态效益税的理论依据、课征对象、征收方式、税率等的基础上,以陕西省为例,构建了突出林业的2007年陕西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并采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分别使用成本定价法和溢价定价法,定量分析了课征森林生态效益税对陕西省各产业价格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对林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征收10%森林生态效益税的3种不同方案下,森林生态效益税不会对陕西省价格体系造成过大影响,实施森林生态效益税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食品制造业、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3个产业的价格变化较大.此外,两种定价方法的计算结果略有差异,采用溢价定价法得到的结果要略高于成本定价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中国农业保险费补贴政策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发现其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 题:补贴政策缺乏差异化、机制单一、监管乏力,从而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细化补贴政策、完善补贴机 制、加强补贴监管。  相似文献   

16.
北京的生态安全始终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北京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林业建设的公共投入,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以加强对林业的投入,有效提升了北京林业整体水平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为了提高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实现林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规模效益,本文选取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林业系统年末从业人数、造林面积、林业产业结构比例、林业产业产值和林木绿化率6个投入产出指标,运用考虑规模收益的DEA模型(BC2-DEA模型)对1993—2013年北京林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3—2013年,北京林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总体上是比较高的,21年内的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966。在总体综合效率变化上,1993年以来,林业投入产出效率较好,总体效率变化趋势大致平稳,小有波动。其中处于DEA有效状态的年份14年,另外有7个年份处于DEA无效状态。研究还对北京林业投入产出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变化对林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最大,林业产业结构比例对目前北京林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林业投资管理、生产管理等也影响林业生产效率。研究建议,今后北京的林业发展应主要集中在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林业的投资和生产管理水平上。研究对促进北京林业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罗发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178-180,183
以江西省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我国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以奖代补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以奖代补项目实现了预定的政策目标,得到了绝大多数养殖户的认可,并在扩大养殖规模、增加产蛋量、增强抵御养殖风险等方面取得了实效。建议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和覆盖面,完善补贴的标准和操作流程,确保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并适时出台优惠贷款、污粪处理补贴、电费补贴、饲料补贴等相关政策,逐步建立扶持蛋鸡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指导,根据林业的具体特点,选定Solow增长速度方程作为测定我国林业科技进步的数学模型,并对1956~1985年我国森工、营林部门科技进步进行测定与分析,得出一些我国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有益结论。最后,利用Solow增长速度方程数学模型预测1985~2005年我国森工、营林部门科技进步状况。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户调查的林权改革政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权改革是促进林业发展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林业发展的基本政策,林权改革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选择江西遂川,福建三明、永安,辽宁清原,北京怀柔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维量表分析。结果表明:林权改革对森林生态环境有明显影响,尤其林权改革中农民(林农)对林业的投入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影响显著。同时,不同地区的林权改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研究发现,农民对林权改革的态度、家庭年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和性别等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结果也有一定影响。本文认为,林权改革涉及面广,并涉及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的长远利益,因此,应该开展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和林权改革政策效应分析,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