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鸡马立克氏病Ⅰ型活疫苗BJM939传代试验及病理组织学观察张健伟杨彦明周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00081)为了控制鸡的马立克氏病(MD),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3种血清型都被制成了疫苗。尽管无毒力的血清Ⅲ型病毒即火鸡疱疹病毒(HV...  相似文献   

2.
马立克氏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宁晓檬,粟穗良综述徐宜为赵晓岩审阅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三大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以T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其病原为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属疤疹病毒科中的γ亚群。现已证明MDV有三个血清型:致癌性的强毒株及其人工致弱...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系(MSB-1)培养物上清液对体内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上清液对体内MDV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相反,可增加MD的发病率。另外,试验中发现,6日龄鸡对MDV的易感性明显高于1日龄鸡。  相似文献   

4.
鸡马立克氏病及其预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鸡马立克氏病及其预防崔治中(扬州大学农学院动医系扬州225009)自1967年发现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以来,已有整整30年了。在这期间,人类未能消灭MDV,但MDV也未能毁灭养鸡业。然而,这30年的共存却并不是平和的。1疫苗在不断发展,MDV也...  相似文献   

5.
马立克氏病重组禽痘病毒疫苗的保护和协同作用@盘宝进马立克氏病重组禽痘病毒疫苗的保护和协同作用盘宝进编译郑儒标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鸡的高度接触传染性淋巴增生性疾病,MDV包括三个血清型:血清1型是鸡源性致病株及其致弱株,血清2...  相似文献   

6.
MSB—1培养物上清液对体内MDV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系(MSB-1)培养物上清液对体内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上清液对体内MDV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相反,可增加MD的发病率,另外,试验中发现,6日龄鸡对MDV的易感性明显高于1日龄鸡。  相似文献   

7.
肉鸡马立克氏病二次免疫的效果初探■何秀珍(广西浦北县畜牧水产局535300)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属的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疾病。鸡群一旦发生马立克氏病,急性的可引起大批死亡,甚至全群覆没。缓的也会陆续死鸡,直到...  相似文献   

8.
鸡马立克氏病的现状及其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知良 《中国家禽》1998,20(8):39-40
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我国于1973年首次发现MD,1978年开始生产用于预防MD的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对有效地控制MD起了很大作用。鸡马立克氏病毒(MDV)1967年发现至今已有30年,由于病...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对养鸡业有严重影响的鸡马立克氏病毒(DMV),随着其毒力进化导致毒力增强,世界各地采用免疫方法预防鸡马立克氏病(MD)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失败,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各国都在寻求新的方法预防控制鸡马立克氏病。本文作者为此进行较为系统分析,现予发表,以供交流。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鸡马立克氏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自1907年发现至60年代,由毒力较温和的MDV引起,称为古典型MD。随着养禽业向集约化发展,60年代出现引起大批鸡发病死亡的强毒MDV。1…  相似文献   

10.
广西鸡马立克氏病病原学和防制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病,以淋巴组织增生、外周神经麻痹和脏器、肌肉、皮肤肿瘤为特征。是危害世界养禽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第一个能用疫苗来预防的传染性肿瘤病。因此,对该病的研究不仅是兽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同时具有比较医学上的意义。70年代美国学者Witter氏首先从火鸡分离出火鸡疱疹病毒(HVT)并用于预防MD,曾使该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随着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毒力不断增强,出现了超强毒(VVMDV)和超超强毒MDV(VV+MDV),自然疫源不仅存在于鸡、鹌鹑,而且引…  相似文献   

11.
免疫鸡群发生马立克氏病的原因分析王守江(山东省潍坊市畜牧局)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肿瘤性的传染病。近年来,MD广为流行,随着MD病毒强毒株的出现,MD的发生似有增强的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接种过火鸡疱疹痛毒(HVT)...  相似文献   

12.
马立克氏病基因工程苗可行性研究吴贤福,蔡宝祥(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近年来,由于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和超强毒(vvMDV)的出现,使临床免疫过HVT的鸡仍然发病,故有必要从免疫学角度反思MD防制问题。MD的免疫与免疫抑制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系(MSB-1)培养物上清液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体外增殖及体内致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上清液对体外MDV的增殖有明显的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活性保持至少23d不降低,而对体内MDV的致瘤作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本身在鸡体内并无明显的快速致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分离株毒力比较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分离株毒力比较试验黄安国蒋玉雯白安斌盘宝进陈西宁姚瑞英郑儒标冯军(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虽然HVT疫苗(火鸡疱疹病毒苗)在正常情况下对预防MD(马立克氏病)是有效的,但最近几年来在经过HVT疫苗免疫的鸡群中常有MD发生,并...  相似文献   

15.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鸡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肿瘤病,其病原马立克氏病病毒(简称MDV)属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该病对鸡的危害极大,主要引起鸡体消瘦、产蛋率下降、死亡率增加及继发其他传染病。马立克氏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疗法,但可通过正确使用疫苗和加强综合防疫加以预防。目前市场上疫苗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1)强毒细胞致弱毒株(如CVI988马立克液氮苗);(2)火鸡疱疹病毒马立克冻干苗(HVT);(3)双价苗(如HVT+CVI液氮苗);(4)免疫促进素ACM1+HVT冻干苗混合使用。MD疫苗…  相似文献   

16.
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研究和使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鸡的三大主要传染病之一,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以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恶性传染病,对养鸡业危害极大。据统计,仅1986年一年,世界各地所有鸡群由MD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就在9亿美元,我国...  相似文献   

17.
马立克氏病(MD)是一类由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引起的家禽疾病,该病首次报道于1907年,科学工作者已经对该病及病毒进行广泛的研究和探讨。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血清学可分为:对鸡致病的1型以及另外两组从鸡和火鸡的自然病例中分离到的非致瘤性的疱疹病毒,...  相似文献   

18.
雏鸡HVT疫苗免疫后SOD活性的变化*迟玉杰李庆章(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哈尔滨150030)于洪祥(哈尔滨原种鸡场)在马立克氏病(MD)及其疫苗免疫的国内外研究中,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分子生物学及病原诊断、疫苗研制及应用、MD病理等方面已取...  相似文献   

19.
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疾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对鸡危害很大,据报道,全世界养鸡业由MD所造成的损失每年约9亿美元。自70年代初研制成功并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后,曾有效地控制了鸡的MD。但近年来,各种因素引起的MD免疫失败屡有发生,并已导致免疫抑制。现就MD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阐述如下。一.MD的流行特点!病毒与细胞结合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有三个血清型,即血清1型一强毒致瘤型;血清D型一无毒不致瘤型;血清皿型一火鸡疱疹病毒(H…  相似文献   

20.
研究证明,鸡感染马立克氏病毒(MDV)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含量减少,其减少程度随病情的发展而加重,不因攻毒后时间的延伸而改变,提示鸡马立克氏病(MD)的发生与发展,与病毒所致PBL的抗应激能力降低有关;MD肿瘤组织的GR含量较正常鸡PBL的减少40%;而含瘤病鸡的PBL GR含量与之基本相同(P>0.05),说明发生肿瘤的MD鸡,其PBL与瘤组织细胞的变化程度相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