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花序的着生位置和排列方式是栽培花生分类的重要依据。根据主茎上是否着生花序以及花序与营养枝在一级侧枝上的排列方式,将花生栽培种分为连续开花亚种和交替开花亚种。然而,两个亚种杂交后代形成的“中间型”品种的开花特征还不明确。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构建了连续开花型和交替开花型花生杂交的重组自交系遗传群体,并调查了该群体子代的花序类型。研究发现,重组自交系后代可以分为8种类型,除了2种经典的连续开花亚种和交替开花亚种外,其余6种中,主茎是否着生花序与侧枝上花序连续或者交替着生没有相关性,表明一级侧枝花序排列方式与主茎是否存在花序无连锁关系。Flowering locus T(FT)是植物关键开花激活因子。为了探究FT在花生开花习性和开花调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花生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出30个花生FT基因,这些基因可分为5个亚家族,分别为AhFT(AhTSF)、AhMFT、AhBFT、AhATC和AhTFL1亚家族。AhFT-21和AhFT-22在开花期表达较高,可能与花生开花调控密切相关。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花生开花习性及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物学报》1981,1,1—9 关于花生的花芽分化发育,国内外都作过一些研究,但结论有很大差别。一般认为连续开花型花生花芽分化始于主茎2叶期,交替开花型始于主茎4叶期;亦有人认为花生幼苗出土前花芽已分化出花器各个部分:花芽分化发育的顺序与分期也有不同的说法。为此,作者从花芽分化发育的角度,以期探讨花生高产的合理栽培管理的依据。试验是根据花生花器结构和雄性细胞特点,将花生花器分化过程分为10期。研究结果指出花生花器分化很早,连续开花型花器分化在幼苗出土前,交替开花型在出土前后。连续开花型主茎3叶期  相似文献   

3.
花生栽培种,认为有两个性状各异的亚种,即密枝亚种(ssp hypogaea)和疏枝亚种(ssp fastigiata)(Gregory,1968).前者包括弗吉尼亚类型,而后者又分为两个变种:珠豆变种(Vulgaris)(西班牙类型);和疏枝变种(fastigiata)(瓦棱西亚类型).西班牙类型只有丛生型,而弗吉尼亚和瓦棱西亚类型包括 丛生和匍匐两种类型。西班牙类型在印度广为栽培,而弗吉尼亚类型在美国广为栽培。种质搜集的利用,取决于对可利用的遗传多样性的了解及其范围。有关花生变异性的报导,多限于营养体方面,而在荚果性状方面则属有限。本文对某些荚果和种子性状的多样性以及至开花的日数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花生花器分化的解剖学观察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一种无限开花结实,而且具有地上开花、地下结实这一特殊习性的作物。根据这一习性,从栽培生理方面研究掌握它开花结实的内在规律,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以促进开花和提高结实率,是获得花生高产稳产的关键性问题。国外对花生开花结实及胚胎发育曾有些研究报导,但对花器形成及其阶段性并结合生产栽培条件和植株生育状况进行系统研究的还很少。以往资料认为花生花芽的分化,开始于出苗后2—4片真叶期。但在实际观察中发现,一些连续开花型的花生品种。在出苗时花芽分化已进入雌、雄蕊分化期或萼片分化期。还有人认为,在成熟的种子中已有花芽存在。我们从基础理  相似文献   

5.
利用5对多态性良好的锚定微卫星片段长度多态性(MFLP)引物,对包含两大亚种四大类型的18份花生栽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5对引物共扩增出29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36条,多态率为81.1%。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值在0.3143~0.8286之间,平均为0.5862。UPGMA聚类分析将18份供试材料按照亚种聚为两类(I,II);在两大类群下,大多数品种基本按照类型聚类,少数存在交叉。本研究结果表明,MFLP分子标记技术能有效检测栽培种花生的遗传变异,且在遗传关系分析及分子分类上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4个早熟中粒花生品种的分枝和花序着生部位、开花序列性、开花动态及开花量与结果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指出在本区气候条件下,早熟中粒花生一次分枝为5条,二次分枝为2—4条,均为连续开花。开花序列为由下而上,从内而外,左右轮流开放或同时开放。结果率第一对侧枝为其开花量的16.8%;第二对侧枝为8.4%。  相似文献   

7.
对39份花生品种(其中12份普通型、12份珍珠豆型、13份龙生型和2份多粒型)进行根系性状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花生在主根长、根体积、根干重、侧根根瘤数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在侧根数、根基粗、主根根 瘤数、主侧根干重比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而在同一类型间除个别性状有差异外,其他性状在品种间差 异不显著。珍珠豆型花生的根干重小、根基粗小、主根根瘤数和侧根根瘤数少、一次侧根少且主侧根干重比小;普 通型花生主根长、侧根根瘤多、根体积小;龙生型花生根干重大、侧根根瘤数少、主根干重/侧根干重大、侧根数少; 多粒型花生根体积大、主根根瘤数多、侧根数多。利用根系性状对花生进行聚类分析,表明花生根系性状存在丰富 的多样性。虽然基于根系性状的聚类分析未能将39份花生分为两大类密枝亚种和疏枝亚种,也未能对亚种内类 型区分开来,但各亚组内花生品种基本上都是密枝亚种或疏枝亚种。  相似文献   

8.
花生属植物的花粉粒呈长椭圆型,长度约20—60μm,宽度约14—55μm。本文通过对各区组之间和栽培种亚种内以及亚种之间的花粉粒大小进行方差分析,证实Krapovikas和Gregory等对花生属的分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性杂交方法创造新的变异类型、选育新品种,是目前花生育种工作中普遍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 花生的花,构造较复杂,龙骨瓣把雌蕊雄蕊包得很紧,能授粉的花药有4长4园共8枚,在进行人工杂交时,留着龙骨瓣进行去雄工作,往往不大方便操作,也就是说对工效有一定影响(尤其对工作不熟练的人来说影响较大) 另方面丛生型花生一般主茎可以开花,埋在土里基节的花蕾可以进行闭花授精;花生的花朵花柄极短,开花时,花冠下面像花柄的那条花萼管,在花朵开放的当天下午即枯萎;早期开的花多密集在主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豆科作物。在高产田中,珍珠豆花生品种开花的一般规律是:主茎长到8片真叶时见花开,10片叶花盛开,12片叶后花渐少,14片叶以后开的花多是无效花。 光照对花生开花授粉、下针结果的影响极大。光照充足利于开花授粉;果针形  相似文献   

11.
花生花芽分化的扫描电镜观察/韩惠珍,何远康…(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88,9(1).-67~76 以粤油551为试材,对其花芽原基发生发展、花序原基的形态变化以及花序类型、萼管结构等的观察表明:花生播种后子叶出土前花芽原基即分化。开花时,花  相似文献   

12.
川渝地区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将AFLP标记与表型性状相结合,分析了来自川渝地区的两个亚种四个类型的43份主要花生种质资源和推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检测到该生态区内花生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珍珠豆型内和龙生型内品种间距离较小,而普通型内和中间型内品种间距离较大;交替开花亚种的龙生型和普通型品系间距离最近,而珍珠豆型与其它三个类型间距离较远;主要推广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匮乏。聚类结果也基本一致,都能将珍珠豆型与其他三大类型区分开,而龙生型、普通型和中间型在聚类中都有交叉情况。但在较为细小的类群划分上,两种方法仍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花生的开花与荚果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影响花生开花的内外因子很多,除因花生不同品种类型、本身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施肥、喷药等因素影响外,气象因素的影响又如何?本文旨在花生开花期研究气象因素对开花的影响,找出其中相关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国际通用的Krapovickas等关于栽培种花生分类检索作了探讨,认为以数量性状(主茎高、侧枝长)作为变种的一级分类标准不具普遍代表性,仅能作为性状的描述。中国的龙花生归属于栽培种花生密枝亚种茸毛交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面积栽培花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栽培种植,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类型,尤其是建国以后花生产区广大科技人员开展了以杂交育种为中心的花生选种育种工作,促进和加速了基因组合的变化,丰富了品种类型。近年来国内外对花生栽培种分类的研究工作正在不断地发展。我国的育种工作者亦提出了一些方案,但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有待今后进一步修改完善。现提出我们的分类意见供同志们讨论参考。 一、我所在1959—1960年及1962—1964年对搜集保存的1815份花生品种材料进行整理研究,自1972年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搜集保存的580份材料,分别对植株的茎、叶、花、荚果、种子等各部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及抗性等57个项目进行  相似文献   

16.

从全国各地引进的109个花生品种(系)中筛选出的5个适合辽宁地区生长的高产品种,分别为徐花5号、R03-3、唐油4号、丰花5号和汕油101,比较研究这5个品种在辽宁地区的开花特性。结果表明,5个花生品种在辽宁地区出苗后27~36d进入始花期;唐油4号始花期较早(6月18日),花期较长(50d),单株总开花量(258朵)和有效花量(87朵)较多;丰花5号和汕油101各指标居中;而徐花5号和R03-3始花期较晚(6月28日),花期较短(37d和41d),单株总开花量较少(160朵和185朵)。徐花5号第1、2对侧枝开花总量占全株总花量的比例最高,为86.8%;汕油101所占比例最低,为74.9%。5个品种侧枝上第1、2节位开花量较多,其余各节位开花数量较少,仅开2~4朵花。徐花5号、R03-3和丰花5号整个花期的每5d开花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而唐油4号和汕油101呈双峰曲线变化,高峰期过后,各品种每5d开花量均迅速减少。 [  相似文献   

17.
目前,限制花生丰产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花多不实,果多不饱”。在一般大田中每棵花生开的花只有50%至70%能形成果针,即完成受精作用。但结果实的只有20—25%,饱果率仅15%左右。因此,花生开花多,果实少;秕果多,饱果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除与耕作制度、水、肥及管理措施有关外,主要与两性细胞的发育、受精以及胚胎发育有关。在这方面,Smith(1950,1956)曾观察了花生的大孢子  相似文献   

18.
花生花粉(小孢子)发育及生活力鉴定初步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限制花生丰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花多不实,果多不饱”。在一般大田中,每棵花生开的花,其中有50%至70%能形成果针,即完成受精作用,但是结果实的只有20%至25%,饱果率只有15%左右。因此,花生开花多结果少,秕果多饱果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说首先是与花生的两性细胞的发育、受精以及胚胎发育过程的一些现象有关。在这方面过去有一些研究,如Smith(1950、1956)曾观察了花生的大孢子发生及受精  相似文献   

19.
印度花生种质资源的搜集及研究主要是由全印油料种子协会、国家花生研究中心及国际半干旱研究所等单位承担。 全印油料种子协会目前已搜集到花生种质资源7900余份,他们对搜集到的花生种质资源经过植物学性状(主要包括熟性、优质荚果比例、开花及结果习性、脂肪含量等)及生物学特性(主要包括抗病、抗虫、抗旱及种子的休眠性等)的观察和测定,将其列入育种计划中。  相似文献   

20.
花生为地上开花地下结果作物,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但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使其荚果多数不能完全发育和充实饱满。据试验,春花生一般单株开花100~150朵,而单株有效果只有10~13个,占8~10%。本试验采取标记果针入土时间和观察记载单株开花量的方法,以期达到探讨荚果发育的限制因素,为采取人为措施促进花生多结果和增加果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