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楠  董彦彬 《农业展望》2013,9(3):15-19
国内油料生产徘徊不前,而食用植物油需求继续增长,2012年中国油料、食用植物油进口同比大幅增加。受临储政策支撑,国产油菜籽价格在临储价格附近趋稳,豆油和棕榈油价格低于2011年同期,菜籽油和花生油高于2011年同期。2013年国内油料、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仍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仍将跟随国际油脂价格震荡运行。随着南美大豆即将丰产上市,全球油料、食用植物油供求偏紧格局将略有缓解。在全球经济发展缓慢的背景下,预计2013年国际油料、食用油价格或将在高住继续弱势震荡。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在过去的几年里由大豆出口国变为大豆进口国近几年,国内市场对油脂和豆粕的消费量迅速增长,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我国自1996年开始大量进口大豆,近几年来大豆进口呈直线上升,其中大多是转基因大豆。1996年进口110多万吨,1998年进口319万吨,1999年进口430多万吨,2000年进口量猛增至1042万吨,2001年再增至1394万吨。大豆进口量已经直逼我国大豆的年产量1500万吨。我国自90年代中期由大豆的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之后,对大豆的进口一直没有采取过限制措施。国内市场大豆供给量的增…  相似文献   

3.
2022年,在极端天气导致巴西大豆大幅减产、俄乌冲突影响全球供应链安全性、印度尼西亚食用油出口禁令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际油料油脂价格大幅上涨。受国际市场连带影响,国内油料油脂进口量减价高。同时,国内油料大幅减产,加工企业库存持续偏低,国内食用油供给收紧,价格持续上涨。2023年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将创纪录,棕榈油库存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印度尼西亚保持增产潜力,全球油料油脂供需关系将有所改善,国内食用油价格有望回落。但全球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叠加主要农资化肥价格上涨,国际油料油脂价格波动风险仍较大。由于中国油料油脂进口依存度高、来源集中、受国际影响较大,且国内食用油消费需求有望回暖,油料扩种存在一定难度,预计价格回落空间有限。基于此,建议进一步完善油料油脂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油料油脂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国产油料自给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垦》2010,(7):3-4
国家粮食局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日前表示,由消费需求拉动的大豆进1:2在未来还会继续增加。“我们已将大豆进口预测从此前的4600万吨上调至4750万吨。”尚强民透露,4750万吨的估计还只是一个保守数字,甚至有预测将突破5000万吨。倘若今年的大豆进口量达到4750万吨,就意味着较去年增加12%;而按照中粮粮油油脂油料部总经理王印基的预测,2009~2010年国内油脂需求年增长率为5%。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油料进口国,植物油料的净进口量已占世界植物油料进口总量的36%。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2006年中国已经完全取消了对油料和植物油的进口配额限制,中国油料和食用油市场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进口压力的更大冲击。最近几年,中国大豆等油料进口量的急剧增加和国内油料生产的停滞局面导致国内油料自给率不断下降,与20世纪90年代初油料自给率为102%相比。  相似文献   

6.
唐妍 《世界农业》2000,(6):11-12
1估计1999年小麦产量增长,预计1999/2000年度小麦进口量增加,但总供应量将下降,消费量继续增长,库存压力减轻综合各方面信息分析,尽管1999年小麦面积调减,但由于单产提高,1999年小麦总产量将比上年增加237万t,达到11210万t。与小麦只有少量进口的1998/99年度(7月/6月,下同)相比,1999/2000年度我国小麦进口量可能会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一是我国优质小麦尚供不应求,仍需进口小麦进行品种调剂,国内市场对进口小麦有需求;二是1999年中美双边贸易协议的签订,为美国小麦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7.
据农产品市场预警课题组预测:目前国际油料和食油价格全面下挫,进口大豆成本下降,国内市场缺少支撑。另外,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饲料需求马上转入淡季,9月底之后大豆、花生、棉籽和秋油菜籽等油料陆续上市,由此,国内油料食油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国油料进口量同比增加,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同比减少。受临储政策支撑,国产油菜籽价格在临储价格附近趋稳。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和花生油价格均低于2012年同期。2014年国内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仍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国家将继续出台油菜籽临储政策,临储价格或将保持稳定。2014年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仍将随国际油脂价格震荡运行。  相似文献   

9.
进入2003年9月份以后,我国油料及食用油市场价格节节攀升,尤其在国庆节后大豆豆油等油脂油料价格更出现了暴涨态势。豆油价格较9月初涨了近2000元/t,截止10月底,豆油的报价为7800~8000元/t。通过对国际国内市场的综合了解判断,造成此次国内油脂油料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孟丽 《农业展望》2006,2(3):24-26
初步估计,2005年全国油料(不含大豆)种植面积2.18亿亩,比2004年增长0.9%;全年油料(不舍大豆)总产量3106万t,比2004年增长1.3%,创历史新高.2005年中国油料进口大幅增长,出口增加;食用植物油进 口减少,出口增加.2005/06年度国内食油消费总量1800万t左右,比2004/05年度增长5.9%,虽然2005/06年度食油新增供给1786万t,略低于当年消费,但由于期初库存较大,2005/06年度国内食油供给有余.2005年国内油料价格明显低于2004年,食用油价格持续低迷.2005年国际市场大豆供给和需求较为稳定,相对于2004年价格水平较低,波动幅度明显减小.预计2006年油料与食油的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的供给状况及价格水平;预计大豆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