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茶树遗传育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月荣 《茶叶》2000,26(2):114-118
本文介绍了日本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过程。日本茶树育种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海外茶树品种资源的引进和利用,茶树育种的目标,早期注重红茶品种选育,随后以绿茶品种选育为主,进入80年代后期,又侧重于多抗品种的培育,优良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推广,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同时加快了茶叶加工和茶园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茶叶生产的效益。茶树品种音一化和遗传育种资源不足是日本茶树育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海外茶的品种资源的收  相似文献   

2.
茶树育种与栽培寿宁县茶叶区划的初步意贝恩施三个茶树品种闽南垦区胶茶间作若干问题的商榷武夷山开展名极整理茶树花药培养应用诱导茎切片愈伤 组织的适宜培养基条件关于福建省茶叶区划的商榷冬季搭棚防冻温室培育茶树试验 初报新植茶园保苗的几点建议胶园中茶树种植密度试验初报福建省茶叶生产若干经验、问题与 技术措施马里锡卡索地区茶树嫩梢产量形成 与分布规律福云种在我县推广种植表现的调查 报告对开展茶园普查工作的建议茶树栽培史初稿(1)谈低产茶园的改造茶树种子干热处理对幼苗生长的 影响兴宁县梅子茶场的高产经验小茶园速成高…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缅甸茶叶与茶树品种资源”一稿是本所郭元超同志,于一九六三年赴缅甸考察时整理的技术资料。迄今虽已十八余年,报告中的一些情况,可能有所变化,但为保存、充实茶叶科技资料,又经作者作了修改,本刊将予分期刊登,供同行者研究参考。全稿将按作者意见,分为四个部分四期刊登。即:第一部分:缅甸茶区环境与产茶概况;第二部分:缅甸茶树品种资源;第三部分:茶树栽培技术;第四部分:茶叶采收与加工。  相似文献   

4.
孟加拉国是世界红茶主产国之一,茶叶芳香醇美,享有盛誉。目前,孟加拉国茶叶研究所保存了386份茶树种质资源,已育成BT系列17个无性系品种和4个双无性系原种。国内90%的茶园是有性系茶园,茶树育种技术起步较晚,主要进展集中在传统的育种方面。现将孟加拉国的茶产业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良种繁育与推广等方面内容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括符外是期数,括符内是页数) 茶树育种与栽培福云6号新品种选育推广研究报告梅占高稳产高效益研究初报茶树不同区系与种群生殖特性与生殖 力的初步探讨(三)宜昌大叶茶性状观察及丰产栽培技术 初探山地茶园大面积高产栽培措施霞浦县茶叶资源调查与区划茶树缺株的原因及其补植方法茶树采叶方法研究茶树根系依品种和繁殖方式为转移人工除叶、打顶和摘芽对幼龄茶树的 生长和分枝的影响茶树不同区系与种群间生殖特性与生 殖力的初步探讨(四)福云六号茶树丰产因子的初步分析我场茶园喷灌工程及其经济效益走高产优质效益之路一:介绍洋里大 队茶场…  相似文献   

6.
土耳其主产红茶,是世界上第五大茶叶生产国和第四大消费国。茶树资源基本来自格鲁吉亚,绝大多数茶园都是有性系茶园。茶树种植历史不长,育种技术起步较晚,正在逐步发展中。目前,阿塔图尔克茶叶园艺研究所已经选育出了64个有希望的无陛系品种。土耳其茶叶推广体系是由当地政府建立维持,大多数的工作都由政府组织Caykur来承担。现将土耳其茶叶产业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良种繁育与推广等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2014年度国内外茶树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国外在茶树育种鉴定技术研究有较大进展,开发了超高压液相色谱(UHPLC)和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技术快速检测茶树品种样品的儿茶素类等品质成分,开发溶剂辅助香气蒸发(SAFE)技术检测茶叶的香气物质以及酶技术鉴定茶树品种抗茶叶轮斑病的能力。我国茶树育种的重要进展主要在: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茶树育种鉴定中的应用以及新品种选育和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8.
(括符外是期数,括符内是页数) 茶树育种与栽培仙墩山野生茶考察报告闽北水仙栽培技术调查报告积极繁育推广符合标准的 茶树良种壮苗福鼎大白茶在我所的生长表现 与栽培技术水安县茶叶生产调查周宁县茶业区划报告不同整技法培养幼龄茶骨架的调查育种中调查方法改进的试探关于保护安溪县铁观音产地 茶叶生产的意见三十年来茶树品种研究的总回顾特种茶原料基地高产优质试验初报不同肥力条件种茶密度的研究如何抓好茶叶重点户个体户的 生产指导1(6)1(18)3(11)3(17)3(17)3(18)3(24)(25)(29)(31)(34)(38)(43)2(8)2(9)2(10)2(11)茶树叶面积测量法推…  相似文献   

9.
简析了中国茶叶生产消费现状及进出口贸易现状,提出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系统概述了我国在茶树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茶树全基因组与代谢调控机制、茶树土壤与营养调控分子机理、茶树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茶园绿色防控与质量安全、茶叶制造化学与品质化学机理、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茶与健康等8个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与成果,明确了基础研究在推进我国茶叶生产技术进步、产品品质提升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最后,从茶园生产与管理、茶叶加工技术、茶叶产品创新、茶叶贸易流通与消费等领域,展望了我国茶叶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茶叶生产和消费国,约85%茶叶产量为CTC红茶。至今,在印度茶叶协会托克莱试验站和南印度茶叶种植者联合会茶叶研究所等地收集保存了约3350多份种质资源,选育释放了62个无性系品种、20个双无性系种子品种以及153个茶园系列品种。育种技术从早期的常规选种,逐步发展到杂交育种、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转基因育种等生物技术育种;茶树以扦插繁殖为主,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也在研究之中。目前60%  相似文献   

11.
《茶叶科学技术》2005,(1):42-42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是中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科学院茶叶研国学术期刊综《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  相似文献   

12.
《茶叶科学技术》2012,(2):11-11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  相似文献   

13.
兴宁县茶林场是六十年代初建立起来的国营茶林场。现有茶园面积120亩,其中投产茶园105亩,茶树品种以梅占、锅(了口)水仙和云大种为主。近几年米,他们为了探索茶树高产优质规律,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结合本场的茶叶生产实际,积极开展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14.
《茶叶科学技术》2005,(2):41-41
各有关单位:《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科技综述、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是我省茶叶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对外交流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我们杭州茶叶试验场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全场5000亩生产茶园。有些茶园由于茶树或土壤的原因,茶叶产量一直上不去,亩产干茶徘徊在200斤。对这类茶园,我们是采取换种改植的方法解决的。现以我场黄泥岗茶园为例,说明如下:一、茶园改造前的基本情况(图1)茶树于1958年播种,面积有49亩,品种混  相似文献   

16.
茶树是深根多年生采叶作物,实行茶树良种化,建立高产、稳产,优质茶园,是茶叶生产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搜集保存和研究茶树品种资源,是选种、育种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在机械采茶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茶树品种、机采适期及茶机选择等内容,揭西大洋机采以加工大宗茶炒茶为主,与手工采茶相比具有成本低、利润高的优点,存在茶叶附加值低、茶园生态建设受限及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建议推广生态茶园建设、名优茶机采技术及配套的加工技术,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叶品类,从而提高大洋茶叶的产值和附加值。  相似文献   

18.
《茶叶科学技术》2010,(1):24-24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  相似文献   

19.
《茶叶科学技术》2011,(2):23-23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  相似文献   

20.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