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广海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108-109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了解含山县土壤养分变化趋势,整体土壤肥力相对于1984年趋于提高。通过土壤养分变化分析,提出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是今后土壤培肥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一、建立土壤肥力监测信息网,长期监测记录土壤肥力变化动向,根据土壤肥力变化规律,肥力水平及其特点,采取相应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管理等培肥措施和种植相适宜的植物种类,调控植物持续增产。二、深耕与适度免耕结合。深耕可疏松和增厚活土层,改善耕层土壤理化、生物等性状及其耕性和生产性能,熟化土壤,使生土变熟土,死土变活土,熟土变肥土。  相似文献   

3.
寿西湖农场位于沿淮黄泛冲积区,土壤以潮土类淤土属为主。由于机械作业、耕作制度、化肥施用方式等原因,土壤肥力状况变化较大。通过1981~1997年16a来的3次定点监测,探明了农场土壤的肥力变化情况,分析了变化原因,提出了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机插秧苗落谷密度较大,一般认为床土应多培肥,其实土壤存在着差异,有着各自的培肥特性和秧苗的生长特性。该试验分析测定不同土壤生态条件和不同床土培肥方式的床土碱解氮(N)、速效磷(P)、速效钾(K)含量及相应的秧苗质量,以明确床土培肥的指标和适宜方法。试验表明不同地点的土壤,经过比例等量N、P、K肥料配制后,土壤缓冲性能和可被作物利用的特性不一样,应依据不同土壤特性,应用不同培肥模式,提供适宜秧苗生长的营养环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培肥后影响土壤C、N、P等物质循环的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培肥增加了土壤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尤以有机肥+化肥和有机肥处理效果最明显,可见有机肥在烟田土壤培肥中占据重要地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大多数化学性质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反映出土壤酶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与烟草的农艺性状、脱氢酶与烟草品质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培肥后土壤酶活性与烟草长势等的变化规律一致;构建的总体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烟草农艺性状和品质呈较好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总体酶活性可表征烟田土壤肥力水平高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076个土壤样本的化验分析和肥料调查,论述了萧县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原因,提出了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培肥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西矿山人工堆垫土特性及培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87~1990年在阳泉白家庄矿区人工堆垫土上进行不同培肥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施肥种植禾谷类作物,还是种植豆科作物,只要管理合理,均有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尽快培肥熟化的结果,特别是选用豆科作物作为先锋植物,在干旱少两矿区,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微生物数量均比生黄土有成倍提高的效果,并基本可达当地种草的后估高产水平,是一项经济快速培肥措施。同时,增施化肥、农肥,对加速矿山人工堆垫土的培肥熟化,调节和维持土壤肥力的平衡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土壤胶体复合量是衡量土壤肥力和培肥效果的重要指标,有机培肥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但因肥料的不同,有机无机合量和追加复合量的变化各异。  相似文献   

9.
泗县耕层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庆文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00-101
介绍了泗县耕层土壤养分的现状,根据化验分析数据和农户施肥调查情况,指出了泗县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提出了在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同时,广开途径增加有机肥源,加强土壤养分动态监测,耕作改土,轮作倒茬及利用沼液、沼渣培肥土壤等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后,经过近20年耕作和施肥,土壤养分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种田的观念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耕种施肥上也有较大的变化。因此,为了给农田“减肥”,实现“种田讲科学,施肥巧当家”,我站于1999年至2003年对我市水稻土耕作层进行动态调查,进行土壤肥力监测试验,为水稻土的培肥和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而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从合理施用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测土配方施肥3个方面论述了土壤肥料的施用,以为培肥土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自制钾矿胁迫堆肥和常规堆肥,在模拟土培试验条件下,对土壤中微生物总群数量、有效钾含量变化进行测定,进而研究该堆肥对土壤中钾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堆肥后,土壤中有效钾含量在培肥过程中得到很大提高,尤其是钾矿胁迫堆肥施入土壤后,有效钾含量由最初的200mg.kg-1增加到600mg.kg-1,与常规堆肥相比提高了数倍。同时在培肥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活性得到很大提高,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在施钾矿胁迫堆肥的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增长明显,细菌和真菌含量在培肥后期占了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钾矿胁迫堆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效钾含量,促进土壤钾素的循环,有效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活性,进而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尤溪县近年来水田土壤肥力现状、变化趋势及原因,提出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水田土壤培肥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自制钾矿胁迫堆肥和常规堆肥,在模拟土培试验条件下,对土壤中微生物总群数量、有效钾含量变化进行测定,进而研究该堆肥对土壤中钾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堆肥后,土壤中有效钾含量在培肥过程中得到很大提高,尤其是钾矿胁迫堆肥施入土壤后,有效钾含量由最初的200mg.kg-1增加到600mg.kg-1,与常规堆肥相比提高了数倍。同时在培肥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活性得到很大提高,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在施钾矿胁迫堆肥的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增长明显,细菌和真菌含量在培肥后期占了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钾矿胁迫堆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效钾含量,促进土壤钾素的循环,有效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活性,进而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5.
调查分析德州市土壤肥力变化规律,为黄淮海平原地区中低产土壤科学施肥提供依据.20年进行3次大规模土壤肥力分布状况调查,按照高中低和不同土壤类型分类布点,共采取土样63 546个,监测化验8万多项次.结果表明,全市土壤养分结构发生了变化,有机质有所增加但含量偏低,氮素不足,含磷量虽然增加幅度较大,但施用磷肥仍然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速效钾含量由1982年以来的逐渐减少变为1998年以后的逐渐增加.部分土壤微量元素缺乏呈上升趋势.土壤肥力分布不均,范围较广,虽然经过耕作、施肥和灌溉,土壤肥力有所提高,但高产土壤分布面积较少,中低产土壤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改良利用和培肥的潜力还很大.根据各种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及肥料特性,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增施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本着稳氮、稳磷、补施钾及微肥和农作物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达到土壤供肥与农作物需肥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对比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和最新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化验数据,总结了夏津县棉田土壤肥力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土壤培肥措施,以期为提高夏津棉田土壤肥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土壤肥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培肥是维持土壤肥力水平的最主要措施之一。茶叶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随着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如何对低产茶园进行科学培肥,使其达到高产、优质、稳产已成为茶叶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我国茶园土壤培肥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培肥措施、培肥技术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指出目前茶园培肥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未来茶园培肥技术发展的方向,旨在为合理培肥措施提高茶园土壤肥力、茶叶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播前准备和播种 1.1培肥地力及施肥原则由于较好的土壤肥力有利于改善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所以进行优质高产栽培,必须以较高的土壤肥力和良好的土、肥、水条件为基础,特别要注意保持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庆阳市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分析表明: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的含量2001年较1980年均有增加,分别增加了2.33g/kg,0.14g/kg,8.2mg/kg,2.6mg/kg,速效钾含量2001年较1980年减少7.5mg/kg。根据土壤肥力变化提出了保持土嚷养分平衡,提高土壤肥力的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有机农业种植中土壤培肥具有改善土壤肥力、提高种植水平与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等作用。可通过动植物、矿物、微生物等来源进行土壤培肥。在实践中更要注重合理轮作栽培,根据土壤属性施肥避免环境污染等技术要点,确保有机土壤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