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小拱棚西瓜套种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拱棚西瓜套种蔬菜成本低、用工少、经济效益高,是西瓜早熟栽培的首选。小拱棚西瓜可以利用4~5月份的温度,光照条件提早栽培,比地膜西瓜早上市20-25天。在西瓜生长后期,套种晚熟甘兰、大白菜、青萝卜等秋菜,西瓜、蔬菜共生期30-40天,不影响西瓜生长,使瓜菜生长两不误,充分利用了土地,提高了复种指数,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小型西瓜是指果重在3公斤以下、品质优良的薪型西瓜品种。这种西瓜能在不同季节生产,容易管理,又被人们亲切地称初为冰箱西瓜、礼品西瓜。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西瓜年种植面积在10万公顷左右,是我国第六大西瓜生产省份。西瓜是湖北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湖北省西瓜生产也存在栽培方式单一、上市期集中等问题,大量西瓜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上市,形成比较突出的“卖瓜难”,影响了西瓜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此,本刊特邀请西瓜专家、湖北省西瓜甜瓜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戴照义副研究员,就湖北西瓜栽培的适宜品种、西瓜栽培的买用技术以及如何增加西瓜生产的经济效益等问题进行系列专题讲座。生态条件与湖北相近的地区也可参考。  相似文献   

4.
佚名 《北京农业》2007,(10):18-18
小型西瓜是指果重在3千克以下、品质优良的新型西瓜品种,且能在不同季节生产,容易管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冰箱西瓜、礼品西瓜等。  相似文献   

5.
1995年前古田县宝溪村种植西瓜都是按传统的方法进行种植,单株单果,产量极低,易发生枯萎病等病害,严重制约了西瓜生产的发展。宝溪村于1995年引入西瓜嫁接技术,在普通西瓜嫁接栽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推广西瓜嫁接栽培。通过露地(地膜)栽培嫁接西瓜抗枯萎病,耐低温、耐湿,根系发达,苗期早发,长势旺盛,优质、高产,一般亩产量2500--4000公斤,比未嫁接的露地西瓜增产30%--50%,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科学》2004,(8):17-18
特色西瓜受人宠。近年来,相继出现了无籽西瓜、微型西瓜、印字或印图西瓜、方形西瓜等,在品质、形状、外观、成熟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此类西瓜深受人们喜爱,一上市就十分走俏。  相似文献   

7.
大棚春早熟小西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西瓜又称礼品西瓜、迷你西瓜。因其个小(单瓜重1—2公斤)、皮薄、糖度高(中心糖度可达14度)、早熟、适合小家庭消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种植小西瓜经济效益显著,特别是早春小西瓜更是如此。笔者经过三年多在丽水市平原地区种植小西瓜的实践分析,每667m^2按产量2000公斤计,小西瓜5  相似文献   

8.
秋季西瓜也称反季节西瓜,传统的秋季栽培一般是指7月份播种,10月份收获上市。秋季西瓜上市不仅可解决福建省9~10月西瓜供应淡季,此时又恰逢中秋、国庆,西瓜需求大,市场价位高。由于秋季栽培的西瓜存在生育期短,伏旱与秋涝,病虫害严重,在技术上要求较高,掌握相应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应用“沃必达”牌西瓜壮秧剂能使西瓜苗期叶色浓绿,叶片增多,植株生长健壮、茂盛,根系发达,可以提高西瓜秧苗的抗病能力,达到了壮苗、防病的目的,能够增加西瓜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是西瓜生产大省,东台市种植西瓜历史更为悠久,是全国闻名的“西瓜之乡”。简要介绍了适宜江苏各地区西瓜的主要栽培方式、品种应用现状和适推优势品种,并提出了西瓜产业发展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三膜一苫早熟西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是河南省重要瓜果之一,栽培历史久。传统的西瓜生产多是露地栽培,因而西瓜成熟期晚,上市集中,难以长期供应。近几年,早上市的西瓜效益明显高于晚上市的西瓜。我们通过试验,已总结出保护地早熟西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用丰砧、超丰F1、黑子南瓜、花子瓜和野生西瓜等5个不同砧木分别嫁接“黑武士”西瓜,研究砧木对西瓜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花子瓜砧木外,各嫁接组合植株生长势均优于实生苗。各处理产量差异显著,丰砧产量最高,黑子南瓜单果重最重。嫁接能降低西瓜枯萎病发生率;果实品质分析表明,嫁接苗西瓜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实生苗西瓜,而粗纤维含量高于实生苗。  相似文献   

13.
大荔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种植西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属栽培西瓜的最佳优生区。大荔群众历来就有种植西瓜的习惯,长期以来,西瓜已成为该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之一。同州西瓜闻名遐迩,久负盛名。西瓜生长期间若遇连阴雨天气,极易导致西瓜枯萎病的发生,为使西瓜获得高产,最大限度减少瓜农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绥化市西瓜常年播种面积在17.2万亩,已绎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随着西瓜栽培面积的扩大和栽培方式的多样化,西瓜病虫害越来越重。因此,对西瓜病虫害综合防治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按照西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防治,就可以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其为害,同时还能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5.
1、西瓜简介 西瓜原产于非洲热带的撒哈拉沙漠,以后逐渐传入世界各地。由于该瓜来自西域,故称西瓜;西瓜为夏季主要解暑之瓜果,故又称夏瓜;西瓜汁多水大,也叫水瓜;西瓜性寒,也有寒瓜之称。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可一年四季生产西瓜。西瓜素有“夏季水果之王”的美称,是人们盛夏消暑、解渴之佳品。  相似文献   

16.
当前,小巧玲珑、肉质甜脆的袖珍西瓜在市场上日渐走俏,价格不菲,栽培效益显著。但由于小西瓜的栽培在各地刚刚兴起,一些瓜农对小西瓜的生育特性,需肥特点等了解掌握甚少,加之其种子昂贵,产量较低,有些瓜农种小西瓜没能赚到钱。笔者从1999年开始试验栽培小西瓜,现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栽好小西瓜,提高其经济效益,提出如下几点,供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土传病害作为设施西瓜栽培中的顽固性病害,严重制约着设施西瓜的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本文系统分析了设施西瓜土传病害的类型与诊断方法,从轮作、棚室消毒、种子处理、育苗基质选用、嫁接应用、定植处理及健身栽培等方面对设施西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集成,进而为设施西瓜生产中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帮助,以期推动设施西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西瓜枯萎病属土传病害,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10~15年。早地西瓜需8~10年轮作,限制西瓜生产。嫁接换根可防治西瓜枯萎病,但尚不能普遍采用。选育抗枯萎病综合性状优良的西瓜杂交种用于西瓜生产是根治西瓜枯萎病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1985年12月我们开始着手西瓜抗病育种工作,1987年春引入美国西瓜抗病品种资源(见表1)。经自交筛选、配组合、选育,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柘城县的胡襄、牛城、大仵、远襄、马集等乡镇的农民具有种植西瓜的良好传统和习惯,年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生产的西瓜品质优良,在当地久负盛名。近年来,随着无公害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西瓜品质得到不断改善,生产的西瓜很受客户和大众的青睐。搞好病虫害防治是实现西瓜无公害生产的关键,多年来,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健康栽培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重点,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限量使用符合无公害食品西瓜标准规定的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确保西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20.
李梦 《油气储运》2010,(7):21-21
西瓜病毒病是危害西瓜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西瓜病毒病在平阴县大面积发生,受害轻者影响品质、产量,受害重的则大面积绝收,造成很大损失,严重威胁西瓜类尤其是无子西瓜的生产。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先后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试验对比,摸索出了该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