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菌种配制 香菇一级种的培养基配方是:马铃薯250克、葡萄糖25克、琼脂20克、清水1000毫升或黄豆粉4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清水1000毫升。 二级种培养基配方是: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膏粉1%,清水适量,料水比为1∶1.2。 原种再转到相同的培养基上进行扩大栽培即为栽培种。每瓶原种可接栽培种60~80瓶,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5℃~32℃,以22℃~25℃最合  相似文献   

2.
一、菌种配制适宜 香菇一级种的培养基配方是:马铃薯250克、葡萄糖25克、琼脂20克、清水1000毫升.或者是黄豆粉4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清水1000毫升.  相似文献   

3.
一、菌种配制适宜 香菇一级种的培养基配方是:马铃薯250克、葡萄糖25克、琼脂20克、清水1000毫升,或者是黄豆粉4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清水1000毫升。  相似文献   

4.
就黑龙江等北方寒地气候等特殊环境设计了杏鲍菇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通过优化试验,最终确定了杏鲍菇最佳的培养基配方:1最佳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土豆100 g、木屑100 g、麸皮5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蛋白胨8 g;2考虑到成本及产出等因素,原种、栽培种配方较好有2个,分别为:棉籽皮41 g、木屑41 g、麸皮15 g、蔗糖1 g、石膏2 g;木屑82 g、麸皮15 g、蔗糖1 g、石膏2 g。3培养基C/N以棉籽壳14%、木屑64%、麸皮20%、石膏1%、糖1%(C/N=60∶1)的配方最好。  相似文献   

5.
杏鲍菇母种最适固化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不同的母种培养基配方,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各配方培养基上杏鲍菇母种菌丝的生长速度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观察并记录菌丝密度、颜色等状况,筛选出适合杏鲍菇母种生长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杏鲍菇母种菌丝在配方6(1)(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酵母粉10g、水1 000 mL)、配方9(6)(葡萄糖2...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计5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对榆生拟层孔菌母种进行培养,通过比较其生长状况,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确定显著差异性。结果表明:配方为马铃薯200g、柳木屑5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 000mL的培养基最适合榆生拟层孔菌菌丝生长,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纯白色,粗壮致密;生长速度快,日长速为1.82cm,满管时间为5.5d。  相似文献   

7.
<正>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菌种紫袍侧耳,出菇温度20~28℃。2.供试材料母种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原母种和栽培种培养料:棉籽壳、麸皮、杂木屑、玉米芯等。栽培料配方:棉籽壳39%、玉米芯30%、杂木屑20%、麸皮10%、石膏粉1%。  相似文献   

8.
一、栽培料配制及播种1.栽培料配方:(1)木屑350千克,棉籽壳150千克,麦麸75千克,石膏粉12.5千克,白糖5千克,磷酸二氢钾0.5千克,50%多菌灵0.5千克。(2)棉籽壳50千克,木屑50千克,麦麸20千克,蔗糖1.5千克,石膏粉2.5千克。(3)玉米心65千克,木屑35千克,麦麸25千克,蔗糖2千克,石膏粉2.  相似文献   

9.
桦褐孔菌的人工驯化栽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由野生桦褐孔菌茵核分离得到的纯茵种,采用不同配方进行母种、原种、栽培袋培养基对比试验及菌核形成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葡萄糖、黄豆粉综合培养基为最好;原种培养基以玉米粒为最好;茵核人工代料栽培培养料以桦木屑52%、玉米芯26%、麦麸20%、白糖1%、石膏1%、水分65%为最好,生物学效率达30%。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桑黄真菌类群中的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5种原种培养基上桑黄菌丝生长长势和速度的对比试验表明,玉米粒培养基最适合用来制作桑黄菌原种,4种木屑原种培养基中柞木屑培养基最佳,其配方为柞木屑77%、麦麸10%、玉米面10%、葡萄糖2%、石膏1%。在5种栽培种培养基质上桑黄菌丝生长长势和速度对比试验中,结果表明棉子壳木屑培养基培养效果最好,其配方为:柞木屑50%,棉子壳39%,麦麸10%,石膏1%。  相似文献   

11.
头状秃马勃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母种驯化培养基优选配方为:木屑75g,麦粒50g,可溶性淀粉20g,酵母浸膏2g,KH2PO41g,MgSO4.7H2O 0.5g,VB110mg,琼脂20g,水1L。头状秃马勃原种和栽培种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杏鲍菇废料60%,木屑18%,麦麸10%,土壤5%,可溶性淀粉3%,葡萄糖2.5%,酵母浸膏0.2%,KH2PO40.3%,石膏1%。头状秃马勃熟料脱袋覆土荫棚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5月中旬进行栽培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1、母种制作配方(1):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配方(2):小麦500克、蛋白胨2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3片、琼脂20克、水1000毫升。以上配方均适应平菇生长。现介绍配方(2)制作方法:选择质量好的小麦500克,放进铝锅内,加水1500毫升,水烧开后,煮沸10分钟,然后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若滤汁不足1000毫升,则加水补足,然后将琼脂、蛋白胨、糖等全部加入,加热至全部溶化后.分装试管,装量为试管长度的1/4,分装时,注意勿使试管口沾附培养基,装好后,立即用棉花塞口,并要求松紧适度,使之既利于通风,又能防止杂菌侵入,棉花塞入试管口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桑黄真菌类群中的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 5种原种培养基上桑黄菌丝生长长势和速度的对比试验表明,玉米粒培养基最适合用来制作桑黄菌原种,4种木屑原种培养基中柞木屑培养基最佳,其配方为柞木屑77%、麦麸10%、玉米面10%、葡萄糖2%、石膏1%。在5种栽培种培养基质上桑黄菌丝生长长势和速度对比试验中,结果表明棉子壳木屑培养基培养效果最好,其配方为:柞木屑50%,棉子壳39%,麦麸10%,石膏1%。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杂菌污染,实现四季周年化制种栽培需要,现将用塑料袋进行简易制种的方法介绍如下: 1 培养基配方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木屑78%、麸皮20%、石膏和糖各1%,防污助菌剂0.2,培养基也可采用其它原料。料水比为1:1.2~1.3。 2 培养基的配制按以上配方比例称取各成份,先将木屑、麸皮、石膏等干培养料在清扫干净的光滑水泥地面上用铁锨反复翻拌均匀。然后,按料水比称取干净冷水倒入塑料盆等容器中,把防污助菌剂、糖放入水中用光滑木棍等反复搅动待其完全  相似文献   

15.
一、栽培料配制及播种1.栽培料配方:(1)木屑350千克,棉籽壳150千克,麦麸75千克,石膏粉12.5千克,白糖5千克,磷酸二氢钾0.5千克,50%多菌灵0.5千克。(2)棉籽壳50千克,木屑50千克,麦麸20千克,蔗糖1.5千克,石膏粉2.5千克。  相似文献   

16.
<正>为适应我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的需要,我县农业局于2009年12月创建食用菌菌种厂,我们利用简单的设备低成本进行了鸡腿菇、双孢菇、姬菇等食用菌的母钟、原种、栽培种制作,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菌种制作技术,现以鸡腿菇为例介绍如下:一、母种组织分离与培养1、母种培养基配制。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3克、VB110毫克、水1000毫升、p H值自  相似文献   

17.
金银花茎藤培养香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华舟  孙爱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88-7189
[目的]探索以金银花茎藤为主要原料栽培香菇的培养基配方及菌丝生长和出菇状况。[方法]以不同含量的金银花茎藤培养基为试验组,以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以及栎木屑培养基为对照组,对比观察香菇菌丝生长及出菇状况。[结果]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的菌丝萌动和生长最快,各组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别不明显。随着培养基中金银花茎藤的增加,出菇时间和次数增加,产量提高。金银花茎藤可作为香菇种植的培养基,其适宜配方为:金银花茎藤屑200g、麸皮20g、蔗糖20g、石膏2g、水300ml或料水比1.0∶1.3。[结论]金银花茎藤含有充足的香菇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金银花茎藤培养基可替代传统栎木屑培养基用于培养香菇。  相似文献   

18.
<正>现在农村做木工活的下脚料很多,河北省桕乡县一些农民开始用木屑代替棉籽壳做种植香菇的培养基主料,既方便又实惠。以木屑为主料的香菇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灰粉1%。料水比为1∶1.2。配料前将木屑发酵,杀死各种杂菌,然后将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秸秆、玉米芯、稻壳为原料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研究了4种培养基配方与传统木屑培养基配方对黑木耳菌丝体长势、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配方玉米秸秆35%、玉米芯20%、稻壳18%、木屑25%、石膏1%、石灰1%栽培黑木耳,生物学效率、经济效益较好,可以替代木屑栽培。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当前双孢菇母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长势为试验指标,以黑小麦为主要原料,并辅以一定量的马铃薯、腐熟麦秸、葡萄糖及蛋白胨,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双孢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试验获得的优化配方为:配制1000mL培养基加马铃薯100g、黑小麦300g、腐熟麦秸100g、葡萄糖20g、蛋白胨1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在该配方下,无论是菌丝生长速度还是菌丝长势,均优于PDA综合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