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黄瓜几丁酶活性与其对枯萎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瓜枯萎菌[Fusarium o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 Owen]能诱导黄瓜几丁酶的积累,但在诱导的速度和强度上,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有明显的差异。抗病品种“津杂四号”积累的幅度远大于感病品种“研四号”,升高的幅度是“泽研四号”的2.8倍。因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几丁酶与黄瓜对枯萎病的抗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枯萎病菌能诱导黄瓜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积累,但两种酶在积累速度和幅度上,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有显著的差异.与感病品种“津研4号”相比,抗病品种“津杂4号”两种酶活性不仅升高的速度快、幅度大,且高活性维持的时间长.表明黄瓜对枯萎病的抗性与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枯萎病菌对不同抗性黄瓜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抗病品种中农13号、津优3号、津优30号和感病品种中农6号、津研4号、秋棚4号接种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测定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具有周期性,抗病品种出现3次与抗性相关的峰值,感病品种出现两次与抗性有关的峰值。PAL酶活性与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PAL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不仅与抗性有关,而且与感病与否有关。发病植株的PAL酶活性高于未发病植株。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土壤中黄瓜枯萎病病原物的Real-time PCR监测方法,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反应环境中的病原物数量变化,且检出限为2 ng·g-1.进一步研究黄瓜枯萎病感病品种津研4号和抗病品种中农10号根分泌物对土壤中黄瓜枯萎病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根际的枯萎病菌数量变化趋势明显不同.抗病品种的根分泌物抑制枯萎病菌在土壤中的存活,第14 d已不能检出.而感病品种的根分泌物却能延长枯萎病菌的存活时间,第21 d,LgQ为2.32±0.07.  相似文献   

5.
硅对黄瓜苯丙酸类代谢的影响及与抗白粉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感白粉病的"津春4号"和"ZJ02-0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硅酸盐和诱导接种白粉菌处理后黄瓜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以及阿魏酸、木质素和绿原酸含量的动态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接种的情况下,施硅与否对抗/感品种植株叶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以及阿魏酸、木质素和绿原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接种白粉病菌后,黄瓜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明显升高,抗病品种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伴随酶活性的变化,阿魏酸、木质素和绿原酸含量也明显增加;施硅能显著提高黄瓜感病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但对抗病品种的影响不显著.施硅能显著降低感病品种植株的白粉病病情指数,提高其对白粉病的抗病能力,相对防治效果达41.56%.  相似文献   

6.
根系分泌物影响黄瓜枯萎病抗性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瓜品种津研4号(感枯萎病)、津春4号(抗枯萎病)和云南黑籽南瓜为试验对象,探讨根系分泌物影响黄瓜枯萎病发生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经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处理的植株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低于其他处理,而伤害度高于其他处理。未经根系分泌物处理的对照植株接菌后10 d内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根系分泌物处理植株。接菌后,以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处理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上升较明显。对照植株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于接菌后48~60h出现一较明显的活性峰。对照植株、经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处理的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于接菌后12 h出现一小的活性峰,比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处理早12 h。试验结果与不同处理枯萎病发生轻重存在相关性,说明不同抗性品种的根系分泌物是影响黄瓜抗病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夏黄瓜一般春末播种,初夏定植,或初夏露地直播,在炎热多雨的盛夏收获.由于夏季高温多雨对黄瓜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并且黄瓜易滋生病和遭受虫害.因此,生产中要获得优质高产高效,首先要选用抗病耐热的"津春4号"、"津春5号"、"津研4号"、"津研7号"、"夏丰一号"、"夏青2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8.
对黄瓜枯萎病抗病品种长春密刺、感病品种津研四号的幼苗伤根接种后根、根-茎、茎3个部位病菌生长及组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病菌从伤口进入导管后菌丝向上扩展的速度在抗病品种中较感病品种中慢,原因可能在于导管分子类型不同;抗病品种的皮层薄壁细胞间隙未观察到菌丝,表明抗病品种能抵抗病菌通过表皮的入侵。两品种都观察到木质部导管中出现侵填体、壁的覆盖物、褐色物质及皮层薄壁细胞木栓化,但这些反应在抗病品种中出现较早,表明抗病品种较早形成保卫反应。  相似文献   

9.
葡萄霜霉病菌能诱导葡萄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积累,但2种酶在积累的速度上和幅度上,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有显著的差异.与感病品种乍娜、红提相比,抗病品种赤霞珠2种酶活性不仅升高的速度快、幅度大,且高活性维持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10.
1982~1985年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农58号和新杂1号黄瓜抗病性较强,津研1号黄瓜感病。多茵灵的防效显著优于托布津和代森铵。选用抗病品种、改善土、水、肥条件和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效最为显著,达94.9%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沙尘暴尘源形成及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沙尘暴(sand—duststorm)系指强风把地表大量沙尘卷入到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是1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沙尘暴尘源物质的形成及分布是形成沙尘暴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本文在查阅分析了大量关于沙尘暴研究等文献的基础上,从沙尘暴尘源形成因素、尘源种类及分布等方面,对沙尘暴尘源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反映沙尘暴尘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