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索箭舌豌豆不同播种量对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罗甸县种植箭舌豌豆在中等肥力情况下,播种量以用3kg/667m2效果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当地生态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贵州观赏绿肥的研究提供参考,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箭筈豌豆不同播种量(T1 2kg/667m2、T2 3kg/667m2、T3 4kg/667m2)对梨园景观化利用效果及其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期,T3株高最高,为138.00cm,T2根长最长,为18.50cm,3个处理的株高与根长差异均不显著;T3的花朵数、花面积及整株鲜草产量最多(高),分别为1525朵/m2、3001cm2/m2和7022.0g/m2,长和宽分别为1.50cm和1.67cm;地上部分对N、P和K的积累量分别为473.35 kg/hm2、31.96 kg/hm2和272.90 kg/hm2,均显著高于其余处理;T2的C积累量为5781.73 kg/hm2,显著高于T1,与T3差异不明显;T3地下部分对N、P、K及C的积累量分别为17.93 kg/hm2、1.23 kg/hm2、12.91 kg/hm2和3447.94 kg/hm2,均比其余处理高,差异不显著。箭筈豌豆最佳播种量为4 kg/667m2时,其在果园绿肥景观化利用中的观赏和利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种不同播种量对四倍体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性状及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为22.5 kg/hm2时,多花黑麦草各项性状最佳,鲜草产量最高,达169.17 t/hm2,与其它处理相比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兴义市地主推小麦品种丰优8号的最佳播种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种不同的播种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播种量9kg/667m2产量最高,达330kg/667m2,比对照(ck)播种量8kg/667m2增产38kg,增长13%。因此,在大面积生产中种植小麦品种丰优8号,要想获得最佳产量,播种量以9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5.
对贵草1号不同播种量的再生速度、分蘖数、茎叶比、鲜草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最佳播种量为3.8kg/667m2,其鲜草产量在3000 kg/667m2以上,同时平均单株分蘖数32株,茎叶比最小,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冬播次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播种量及氮、磷、钾肥施用量对冬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次年鲜草产量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建立鲜草产量与试验因子间的数学模型,经效应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寻优,提出紫花苜蓿鲜草产量大于或等于95t/hm2的综合农艺措施为:播种量22.08~24.28kg/hm2、施P2O5量211.22~238.78kg/hm2、施K2O量177.04~197.96kg/hm2,每次刈割后施N量为133.28~166.73kg/hm2。  相似文献   

7.
试验比较了不同播种量和行距对“黔育1号”--菊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0.4kg/667m2,行距30cm时可实现高产。鲜草产量可达到103 407.4 kg/hm2,同时比较了不同播种期,结果表明:春播最适在3月播种,秋播在8月底至10月中旬最为合适,适宜气候条件下,应提早播种更利于获得高产,秋播好于春播。  相似文献   

8.
播种量与施氮量对直播水稻苏香粳3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裂区试验研究了播种量和施氮量对直播水稻苏香粳3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播种量为90 kg/hm2,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直播水稻苏香粳3号的产量最高,达到6697.50 kg/hm2。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冬闲田春播亚麻不同品种、播种量和肥料用量的3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原茎产量高低的因素次序为肥料用量>播种量>品种.在试验组合中,以亚麻品种双亚6号、播种量120.0 kg/hm2和肥料用量折N 75.0 kg/hm2、P2O5 112.5 kg/hm2、K2O 150.0 kg/hm2处理组合的原茎产量最高,达5.272 t/hm2.  相似文献   

10.
以中稻品种太湖糯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对中稻直播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直播中稻经济性状、产量和单位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同,以播种量45.0 kg/hm2的处理表现最好;太湖糯直播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播种量变化而不同,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也增加,当到达一定量的时候不升反降;单位面积太湖糯直播产量和播种量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关系式为y=-7.9139x2+785.04x-10 027,决定系数为R2=0.908 6,本试验拟合方程最高产量播种量为49.6 kg/hm2,最高产量为9 441.8 kg/hm2,最佳产量播种量为49.4 kg/hm2,最佳产量为9 415.4 kg/hm2,最佳效益为27 786.9元/hm2。  相似文献   

11.
何龙  王家琴 《农技服务》2011,28(7):962-962
为了对提高绿肥的鲜草产量提供参考,进行了绿肥不同播种量对其鲜草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植和耕作管理水平下,最佳播种量为120 kg/hm2,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可以在金沙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行距、播种量和施肥量正交对老芒麦产量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行距、播种量和施肥量正交设计,连续3年对川西北高原老芒麦草产量与种子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行距与施肥量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播种量影响较小;处理主要通过增加枝条密度与高度而影响草产量,通过增加生殖枝比例与小穗数而影响种子产量;处理对鲜草、干草与种子的3年总产量都有显著影响,行距对鲜草与种子产量影响极显著;施肥量对鲜草、干草产量有显著影响,而对种子产量影响不明显;30 cm行距、45 kg/hm2氮肥草产量最高,50 cm行距、45 kg/hm2氮肥种子产量最高,产量是行距与氮肥量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水平及播种量对一年生黑麦草A2003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播种量、有机肥、氮、磷、钾作为试验因子,研究了一年生黑麦草A2003新品系的最佳播种量及其施肥水平,建立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播种量为1.2kg/167m2、有机肥2 999kg/667m2、氮30kg/667m2、磷20kg/667m2、钾20kg/667m2的组合,可获得最高产草量,达5015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地区播种量不同时旱稻产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旱稻新品种旱稻297在华北地区的产量形成并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在2003年120 kg/hm2播种量基础上,2004年增设更为节约的60和90 kg/hm22个播种量,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构成。结果显示:2004年60、90和120 kg/hm2播种量的产量分别为3.8、3.5和3.4 t/hm2;成熟期3个播量地上部生物量(单位面积内旱稻植株茎、叶、穗的总干重)在1 005.0~1 283.4 g/m2范围内无显著差异;收获指数分别为0.36、0.34和0.26,随播种量增大而依次降低,且120 kg/hm2播种量显著低于其他2个播种量。从产量构成因子来看,颖花数少是本试验旱稻产量低的主要原因;结实率对产量的作用受环境影响,年际间差异较大。总之,2004年60 kg/hm2播种量表现出较好的群体结构,在单株最高分蘖数、分蘖成穗率、穗粒数和结实率上都优于其他2个播种量;而90 kg/hm2播种量在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的颖花数最高。因此,60~90 kg/hm2播种量的旱稻群体在生产中具有进一步提高产量水平的潜力,是比较适宜的播种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裂区设计试验,以播期为主处理,播种量为副处理,对5个播期(9月10日,9月25日,10月10日,10月25日和11月10日)和3个播种量(30、60和90 kg/hm2)的光叶紫花苕鲜草产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生产鲜草为目的的光叶紫花苕,在川中丘陵区适宜播期是9月,最佳播期是9月25日左右,此播期鲜草产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播期。适宜播种量为30~60 kg/hm2。  相似文献   

16.
天长滨湖圩区稻茬麦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农技服务》2009,26(9):20-22
采用3414方案设计,在天长市中、东部滨湖圩区水旱轮作区进行稻茬麦高产施肥试验,建立氮磷钾三元二次回归方程Y=b0+b1N+b2P+b3K+b4N2+b5P2+b6K2+b7NP+b8NK+b9PK。结果表明:最高产量为462.4kg/667m2(6936kg/hm2)时,需要施氮肥(N)19.11kg/667m2(286.65kg/hm2)、磷肥(P2O5)4.07kg/667m2(61.05kg/hm2)、钾肥(K20)4.21kg/667m2(63.15kg/hm2)。施氮肥(N)15.19kg/667m2(227.85kg/hm2),磷肥(P2O5)3.39kg/667m2(227.85kg/hm2),钾肥(K2O)4.38kg/667m2(50.85kg/hm2)时经济效益最大,可取得最佳产量456.5kg/667m2(6847.5kg/h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紫花苜蓿播种量与菊苣移栽密度对其鲜草产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建立紫花苜蓿鲜草产量与其播种量及菊苣移栽密度的回归模型和菊苣鲜草产量与紫花苜蓿播种量、菊苣移栽密度的回归模型,通过对回归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以紫花苜蓿鲜草产量、菊苣鲜草产量两者高产兼顾且同步增长为目标,提出紫花苜蓿鲜草产量≥36 000kg/hm^2、菊苣鲜草产量≥65 000kg/hm^2的紫花苜蓿播种量为12.38~26.07kg/hm^2、菊苣移栽密度为158 220~199 308株/hm^2。  相似文献   

18.
刘富春  敖维琼 《农技服务》2013,(10):1063-1064
为绿肥鲜草、牛粪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产量及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在同等栽培管理件下,进行了绿肥鲜草与牛粪还田对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牛粪、绿肥鲜草还田水稻产量分别达511.8 kg/667 m2,498.2 kg/667 m2,与无肥区相比分别能增产水稻104 kg/667 m2、90.4 kg/667 m2,增幅达25.5%、22.2%。绿肥鲜草与牛粪能增加土壤中的N、P、K及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中的潜在养分,提高土壤肥力。牛粪、绿肥鲜草还田当季N肥减施量分别为0.1196 kg/667 m2、0.137 kg/667 m2,牛粪、绿肥还田后增加的土壤钾量分别为2.16 kg/667 m2、1.05 kg/667 m2。实施绿肥鲜草与牛粪还田,是一项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好措施,应大力宣传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新育成的杂交油菜品种黔油早2号在轻简化栽培中的适宜播种量,采取翻犁人工条播方式进行黔油早2号不同播种量试验,分析不同播种量油菜的田间苗数、农艺性状、生育期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黔油早2号不同播种量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播种量为200g/667m~2处理产量最高,为195.5kg/667m~2;其次是播种量为300g/667m~2和400g/667m~2处理,产量分别为187.8kg/667m~2和186.7kg/667m~2;播种量为700g/667m~2处理产量最低,为160kg/667m~2,且田间有部分植株倒伏。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土壤墒情较好时,直播适宜播种量在200~300g/667m~2,若土壤墒情较差,播种量可选择400g/667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推广规范化模式栽培技术,抓住播种、麦田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关键环节,使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田2009-2011年3 a平均产量达560 kg/667 m2,比实施高产创建项目以前的2007年增产171kg/667m2,比创建区外大田3 a平均增产125.8 kg/667m2;2011年项目区内0.33 hm2超高产样板田创历史最高,平均产量达678 kg/667m2,较项目区平均增产170.6 kg/667m2.从而辐射带动全区小麦单产和总产连年递增,小麦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