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帅 《广东蚕业》2012,(3):24-25
桑细菌性黑枯病又名桑缩叶细菌病、桑疫病、烂头病,分布较广,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重点蚕区屡有发生,主要危害新稍和嫩叶,导致桑叶减产甚至无叶喂蚕。可通过选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进行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降低该病引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蚕桑生产上,桑树每年由于病害造成的损失,不少于蚕体由于病害造成的损失,且桑病叶子又会促使发生蚕病或蚕的营养不良.如我们了解桑病发生的机制和防治原则,就可因地制宜地及时做好防治工作,极大程度地减轻病害的发生.今特约省农科院栽桑研究室桑病公害组同志开辟本讲座.  相似文献   

3.
1999年以来,我县桑园秋季的主要害虫桑螟,一直影响着我县的蚕种和蚕茧生产。桑螟幼虫不仅与蚕争叶,而且使受害桑树叶质下降,蚕食下虫口叶后,蚕体抗逆性减弱而引发蚕病;桑螟还带有微粒子病,与蚕发生交叉感染。实践证明,当年秋季“桑园螟虫多,蚕室蚕病多”。笔者从1999年至2005年七年中对桑螟在我地暴发三次的过程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桑螟的预警有了更深的了解。1桑树害虫暴发的原因1.1虫源据调查,我地桑园内可查见的害虫达40多种,造成经济危害10余种,在同地区当年危害严重的至多2~3种。近几年来我县桑园秋季一直有桑螟的虫源存在,并在4、5代发…  相似文献   

4.
室外大棚斜面条桑育养蚕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实 《江苏蚕业》2002,24(1):31-32
1 优点 (1)省工省时:节省摘叶劳力和时间50%;节约桑叶5%;节省养蚕设备80%。(2)操作简便:新桑条梢叶直接放在蚕座上喂蚕,重点是5龄期每天不用除沙。(3)桑叶新鲜:新梢条带叶养份不易流失,桑叶失水率低,壮蚕提高食下率。(4)空气流通:棚内空气新鲜,残桑、蚕沙的不良气体易挥发,蚕座环境卫生;(5)病蚕传染少:5龄期易发蚕病,因是条桑育,病蚕爬持力下降,病蚕、蚕粪从条与条之间下跌,很少通过病蚕、蚕粪、桑叶传染给健康蚕。(6)养蚕张数:壮蚕期一个劳力可负担2-3张蚕种。(7)蚕茧量高:张单产茧…  相似文献   

5.
以前,在养蚕生产上,均以普通饲育法。大小蚕混室饲养,给桑次数多(每昼夜给桑12次),投工亦多,劳动强度大,大蚕室内蚕匾育,蚕室、蚕具更要多,而且蚕作不安全,蚕病多,产量低,茧质劣、收入  相似文献   

6.
今年桑树病虫害发生,在我市是中等年份,由于测报准确,防治措施有力,春季一、二代桑瘿蚊、桑象虫的为害损失较小,春茧获得丰收.桑粉虱、叶螨类、桑蓟马等小型害虫发生量较往年偏少,为害偏轻,以桑螟、桑尺蠖为主的鳞翅目食叶性害虫,发生量中等偏大,特别是三、四、五代桑螟发生较重,助长了秋蚕蚕病的发生,使秋茧欠收.九月以来雨量偏多,阴雨天气长,给桑白蚧、桑膏药病造成了良好的环境,故而桑白蚧、桑膏药病发生面宽、量大,为害严  相似文献   

7.
<正> 近几年,我省桑树病虫害猖獗。尤其是桑萎缩病再度蔓延及桑瘿蚊等虫害的出现,当引起蚕业界的重视。省蚕研所桑保组在1986年桑树害虫调查中,在石泉县饶丰、池河两地发现桑瘿蚊。该虫吸食顶芽汁液,造成桑树封顶,生长停止。它发生代数多,蔓延迅速,在江、浙蚕  相似文献   

8.
桑树褐斑病以前在冕宁县沙坝镇、棉沙湾乡等地零星发生,老蚕区重养蚕、轻护桑,重防蚕病,忽视桑树病虫害的防治,没有将局部地区的早期桑褐斑病有效防治,致使受灾面积不断扩大,2004年雅砻江蚕区邻近棉沙湾乡的所有村组都发生桑褐斑病,造成很大危害。为此开展了《冕宁县桑树病虫害  相似文献   

9.
桑花叶病是广东桑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田间常见的症状有环斑、花叶、网状叶和系状叶等多种。此病在一般的桑树品种中发病率达20%左右,杂交桑品种发病率高达90%以上,若连续用病桑叶喂蚕,蚕的体质变弱,簇中死亡率增高,所以桑花叶病无论是对桑的产量,质量还是对蚕的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广西蚕区调查了桑螟发生状况及其微粒子病对家蚕的交叉传染性。共收集桑螟成虫18 656头,桑螟微粒子病自然感染率为0.11%;调查分析后发现蚕种生产微粒子病发生与桑螟发生量相关性不显著,而与桑螟微粒子病发生程度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分离获得2株新的桑螟微孢子虫(暂命名为DPM1和DPM2),测定出DPM1和DPM2微孢子虫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_(50))分别为2.83×10~6个/m L和9.50×10~6个/m L,说明2株桑螟微孢子虫对家蚕也具有明显感染性。因此,桑螟微粒子病对家蚕具有明显交叉传染性,对蚕种生产微粒子病发生具有重要影响,蚕业生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桑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原生动物微孢子虫寄生而引起的蚕病,传染途径主要是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传染源有鳞翅目昆虫(桑蚕、野蚕、桑螟、桑尺蠖等)及  相似文献   

12.
桑细菌性黑枯病又名桑缩叶细菌病、桑疫病、烂头病,分布较广,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春天桑树发芽后开始发病,夏秋期高温季节发病严重,7~8月为发病盛期。近年来该病在长江流域蚕区屡有发生,为害程度严重,同时易发生蔓延。严重田块,病  相似文献   

13.
33.为什么不能让蚕吃虫口叶? 防病措施之一就是不吃虫口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流行成灾的病毒病、真菌性病、细菌性病与野外昆虫关系很大,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种昆虫能发生病毒病,其中鳞翅目有44种,膜翅目有9种,双翅目有5种,鞘翅目有1种。例如野蚕、桑蟥、蓖麻蚕、樗蚕、黄足毛蛾、蜜蜂、松毛虫的核多角体病,以及野蚕、桑蟥、樗蚕、桑褐斑毒蛾、油松毛虫、桃黄褐夜  相似文献   

14.
浅析桑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疫病又称桑细菌病、烂头病,对桑树危害很大。近年来,桑疫病在江苏省重点蚕区呈流行暴发的趋势,2009年秋季重害桑园桑叶产量损失达30%-50%,严重威胁江苏省蚕桑生产,给蚕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桑疫病的防治还没有理想药剂,因此必须加强综合防治,应对桑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蚕茧价格虽然很高,特别是去年晚秋每公斤鲜茧达到将近30元,但是有些养蚕户还是弃桑、毁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是养蚕和其他农作物,特别是大宗作物粮食生产相比,具有较大的风险性,经济效益的优势也不太明显。因此,如何降低养蚕风险,确保蚕桑稳产高产,凸显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优势,是我们注意的问题。1目前蚕桑生产面临的主要风险1.1蚕病的发生与流行目前由于养蚕设备、饲养条件差,科学培桑养蚕的技术水平低,再加上消毒不彻底,蚕室、蚕具积累的病原菌较多,病蚕、蚕沙乱堆乱到,造成病原菌扩散。因此,各种蚕病每年每季都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6.
《江苏蚕业》2013,(3):13-15
苏豪×钟晔是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钟纺株式会社合作,通过中日双方多年的共同努力育成的一对具有典型的高产、高效、优质的新蚕品种。2012年中秋进行研究5龄期给桑量的多少对苏豪×钟晔生长发育、蚕病发生及茧质、丝质的影响。试验表明5龄期适当控制给桑量有利于增强苏豪×钟晔的蚕体强健度,但给桑量不能控制过度。5龄给桑不足会明显延长龄期经过,增加蚕感染蚕病的机会,使病蚕数增加,影响结茧率。同时5龄食桑不足还明显影响全茧量的大小,影响一茧丝长、茧层量等茧丝质指标,继而影响蚕茧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宜黄县蚕病调查与防治措施熊怡文(宜黄县农业局麻桑办)蚕病是制约蚕桑生产的主要因素。蚕农往往想养蚕,但怕养蚕。怕养蚕主要怕蚕发病。为此,调查分析蚕病造成的损失和发病原因,寻求蚕病发生规律,为蚕病防治找出对策;对我县实施第二期蚕桑工程躺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夺取蚕茧稳产高产的关键是确保无病、蚕健康.蚕病是夏秋蚕生产的大敌,严重地威胁着蚕作的安全,必须针对夏秋蚕病情严重的特点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夏秋蚕比春蚕发病多的原因:一是连续养蚕病毒病菌多;二是病源新鲜毒力强;三是高温多湿环境易造成蚕体虚弱;四是夏秋季节桑病虫害严重造成蚕病相互传染.但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只要严格彻底消毒,就能彻底防治蚕病.  相似文献   

19.
关于构建蚕桑药食用途育种技术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分析现行蚕、桑育种技术的基础上,以蚕、桑资源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开发为着眼点,提出了以蚕、桑资源的食用营养成分、药理活性及其物质基础为依据,以药用活性成分及食用营养成分为首要选育目标,选育一批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高且成分优、抗性强、产量高、口感好的蚕、桑新品种,以拓展现有的蚕、桑育种模式,构建蚕、桑药食用途育种技术体系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20.
桑花叶型萎缩病是我国桑树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蚕叶生产的发展。本病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许多省(市、区)。桑花叶型萎缩病自1957年发现报道以来,不少桑病工作者对其病原进行过一些研究,有报道称在电子显微镜下病组织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