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施肥水平对比试验,研究其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免耕稻草覆盖施荷兰产硫酸钾复合肥1 650 kg/hm2产量最高,薯块产量29 104 kg/hm2,较常规耕作增产28.71%,并且单株个数最多,单株薯重最大,可在兴业县马铃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梧州市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适合梧州市栽培条件的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了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处理、适宜播期、播种密度、稻草覆盖厚度、施肥水平、栽培模式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种薯经消毒催芽后再播种,有利于马铃薯健壮生长;冬种马铃薯以11月上中旬播种较好,过迟播种马铃薯的产量、商品率及经济效益都会降低;合作88马铃薯品种免耕栽培采用82500株/ha的种植密度综合效益最好;采用小畦种植马铃薯稻草覆盖厚度以7cm为宜,大畦种植稻草覆盖厚度以8cm为宜;每公顷施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200kg加硫酸钾450kg时,免耕马铃薯的鲜薯产量、生物产量、商品率最高;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高垄免耕栽培都是较好的栽培模式,两种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的产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桂西北石山地区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桂西北石山地区冬种马铃薯进行稻草覆盖免耕和翻耕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栽培相比,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处理的株高与茎粗分别提高32.5%和24.8%,单株结薯数、单薯重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14.3%、9.4%和15.7%,增产幅度达11.66%,可节本增收3 615.6元/hm2。可见,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对于充分利用冬季闲置稻田和丰富的光温资源,发展马铃薯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广西主推的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模式作对照,对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与传统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相比,稻草包芯可以提高马铃薯商品薯率,每公顷商品薯产量增加5 380.63 kg/hm2,投入产出比达1∶1.35。稻草包芯明显提高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效益,净利润增加7 845.94元,增长幅度为458.52%,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区冬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鄱阳湖区免耕稻草覆盖、少免耕及常规栽培(CK)等模式下冬马铃薯生长特征、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免耕栽培模式下(免耕稻草覆盖、少免耕)马铃薯表现出出苗早且生育期短的特征;免耕稻草覆盖和少免耕马铃薯的个体重量的变异系数较对照分别降低了0.13和0.08,同时分别节省用工67.5和37.5个工/hm2,增加纯收入分别达2610和1383元/hm2,分别提高经济效益12.8%和6.8%。  相似文献   

6.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稻草覆盖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稻草覆盖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薯块总产量、商品薯产量、商品薯率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稻草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下降。最佳覆盖量为18.0~22.5 t/hm~2,在此覆盖量范围内,其薯块总产量比露地栽培增加6 416.67 kg/hm~2,增产29.5%,比地膜栽培增加3 589.30 kg/hm~2,增产14.6%。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免耕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脱毒三级马铃薯大西洋1号为材料,进行马铃薯免耕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5种栽培方式中,以免耕沟土铺底加6750kg/hm2稻草覆盖种植行的方式最好,马铃薯产量达22245.6kg/hm2,比对照常规翻耕栽培增产6547.2kg/hm2,增产41.7%,每公顷增收3306.7元。因此,免耕沟土铺底加6750kg/hm2稻草覆盖种植行这种栽培方式可以在冬种马铃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开展马铃薯单垄覆土、单垄稻草覆盖2cm再覆土、单垄稻草覆盖4cm再覆土、单垄稻草覆盖6cm再覆土、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6cm、双垄覆土、双垄稻草覆盖2cm再覆土、双垄稻草覆盖4cm再覆土、双垄稻草覆盖6cm再覆土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6cm产量水平最高,单产达2529.5kg/667m2,比单垄覆土增产47%,且薯块破损率、绿薯率较低,但稻草用量大;其次是双垄稻草覆盖6cm再覆土栽培,单产达到2382kg/667m2,比单垄覆土增产38%,薯块破损率、绿薯率低,商品性好、节约用草50%;在稻草覆盖2cm、4cm、6cm三个厚度中,以覆盖6cm产量高,表明采用双垄覆盖6cm稻草后再覆土栽培,既节约稻草,又能解决马铃薯薯块破损、绿薯等问题,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中不同盖草厚度进行对比试验,探索不同盖草厚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马铃薯稻草覆盖厚度为10cm时,马铃薯的单株产量、单株薯数和产量均最高,分别是0.71kg、6.4个和28.26t/hm~2,可作为适宜的稻草覆盖厚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贞丰县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大面积种植选择最佳密度,利用小区试验研究试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条件下不同密度产量及薯块性状表现。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也呈增加趋势,密度为6 000株/667 m2时,产量最高达2 290 kg/667 m2,其生育期和薯块性状表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认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免耕栽培中适宜的稻草覆盖厚度。[方法]通过对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中不同盖草厚度和不同种植方式进行重复对比试验,探索不同盖草厚度和大小畦种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盖草厚度,马铃薯鲜薯产量增加,其中盖草厚度7cm、小畦种植的处理产量最高,达19290.5kg/hm^2,盖草厚度低于7cm的处理减产明显,当盖草厚度达到10cm时产量减少。[结论]适宜的稻草覆盖厚度可以获得理想的植株群体,从而增加鲜薯产量。在种植方式上,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马铃薯采用小畦种植有方便排灌、减少积水以及提高出苗率和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作用,因此小畦种植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于2004—2005年开展了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和肥料运筹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以F1D4产量最高。在不同密度处理下马铃薯产量随马铃薯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增产,马铃薯种植密度降低有利于形成大薯,平均单个薯重增加,提高商品性,提出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最低密度不宜少于60000穴/hm2,高肥下可适当降低播种密度,低肥下应适当增加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13.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冬种马铃薯品种早大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传统耕作、少耕覆盖稻草、免耕覆盖稻草等5种不同耕作方式,探讨其对冬种马铃薯植株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所有处理中,以少耕覆盖稻草方式的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蔗糖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以及根系活力相对表现出较高水平,传统耕作方式的相对较低,其余耕作方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传统耕作方式的马铃薯植株易于早衰。因此,在粘壤土上栽培冬马铃薯,最好采用少耕覆盖稻草方式,在沙壤土上则适合采用传统耕作栽培方式,以利于马铃薯植株生理代谢过程的进行,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以冬种马铃薯品种早大白为试验材料,进行冬马铃薯5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其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耕作方式的出苗率最高;不同处理中以少耕覆盖稻草8cm的总产量和单株产量最高,商品薯率以免耕覆盖稻草8cm的最高。此外,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总糖、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大,而对还原糖、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其中以传统栽培和免耕覆盖稻草(8cm)后盖普通地膜的总糖、蛋白质含量较高。因此,生产上采用少耕或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方式,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5.
为给秸秆机械还田利用和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研究了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最高,达6480.0kg/hm2,其次是浅耕秸秆不还田处理,浅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混埋还田处理产量最低,为5524.5 kg/hm2。方差分析结果说明,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大,且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省工节本,效益较其他处理明显提高。综合来看,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适宜方式为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  相似文献   

16.
不同覆盖模式对稻田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冬种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进行稻田冬种马铃薯3种不同覆盖模式的比较试验,探讨不同覆盖模式对稻田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的出苗率最高,免耕覆盖稻草(4cm)后盖黑色地膜的小区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不同覆盖模式对马铃薯的可溶糖、还原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大,翻耕块茎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最高,免耕覆盖稻草(4cm)后盖玉米秸秆(6cm)块茎的还原糖和淀粉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肥料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种马钤薯稻草免耕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厂家生产的复合肥增产效果比较好,不同厂家生产的复合肥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对马铃薯的产量有较大的影响;鄂中硫酸钾复合肥、挪威海德鲁复合肥、芬兰硫酸钾复合肥、洋丰硫酸钾复合肥等适宜玉林市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一次性施肥使用,肥效长,用量适中,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还田后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变化,对合理利用冬闲稻田,发展冬季覆盖作物,以及科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处理(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免耕直播油菜-双季稻、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冬闲-双季稻)残茬还田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后,早、晚稻分蘖期至成熟期,各处理植株根系、茎、叶干质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早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晚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早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1.45,37.30,15.25,28.6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4.83%、12.29%、11.35%和8.39%,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87,0.31,0.54,0.93 g,产量分别增加420.70,424.72,282.76,317.25 kg/hm2;晚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0.20,33.55,13.45,36.9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2.38%、5.03%、1.56%和6.05%,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63,0.72,0.38,0.78 g,产量分别增加248.28,427.60,179.32,455.18 kg/hm2。在双季稻田种植冬季覆盖作物,采用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进行不同施肥及施肥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复合肥525.0 kg/hm2+尿素169.5 kg/hm2+氯化钾129.0 kg/hm2+壮秧剂40.5 kg/hm2,马铃薯的产量、经济性状、经济效益等综合性状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