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2年,迪庆藏族自治州农业生产虽然受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全面启动退耕还林还牧工程,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1 413公顷,但全州粮食总产仍获得128 267吨,农业总产值达17 609万元(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4.88%,种植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0.92%,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9 396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农业收入16 643万元,占总收人的4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99元,比上年增23.02%.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2.
我省去年在严重受灾的情况下,主要农产品获得较好收成,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收入有所增加.预计全年粮食总产2472.1万吨,保持常年水平;棉花总产27万吨,比上年增12.1%;油料总产285.1万吨,创历史新高,畜禽产品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上年第10位上升到第7位,水产品产量160万吨,同比增长4%;全年农业总产值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40元,比上年增长2%.  相似文献   

3.
(2004年4月19日)一、去年以来我省畜牧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03年,全省肉类总产254.1万吨,比上年增长7.7 % ;奶类产量23.4万吨,增22.8% ;禽蛋产量14.4万吨,增9.4 % ;畜牧业产值达242.5亿元,比上年增7.7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禽流感疫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上下认真贯  相似文献   

4.
1988年,我省棉花生产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发展,出现了面积、单产、总产、收购量四增的好形势。据农业部门统计,全省880万亩棉田,比上年增加64.27万亩,增7.78%;亩产皮棉62.5公斤,比上年增产8.5公斤,增15.74%;总产皮棉55万吨,比上年增产10.62万吨,增23.78%;至1988年12月底全省收购皮棉50万吨,比上年增10.35万吨,增26.10%。1988年是我省棉花生产自1984年以后增产幅度最大、经济效益最高、群众实惠最多的一年。 1988年,我省棉花大面积增产是政策、科  相似文献   

5.
综合信息     
《河北农业科技》2006,(11):37-37
1今年河北棉花总产预计63.1万吨据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预测:今年河北棉花生产呈现出三增态势。即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均比上年增加。全省棉花实际播种面积为934.6万亩,比上年增加了74.4万亩,增长8.6%;预计亩产67.5公斤,比上年增加0.4公斤,增长0.6%;预计总产量63.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我省畜牧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03年,全省肉类总产254.1万吨,比上年增长7.7%;奶类产量23.4万吨,增22.8%;禽蛋产量14.4万吨,增9.4%;畜牧业产值达242.5亿元,比上年增7.7%。  相似文献   

7.
1粮食生产1.1夏粮喜获丰收。2005年夏粮总体形势是两增一减的趋势,即播种面积增、总产量增、单产减。全省夏粮播种面积3623.06万亩,比上年增加322.39万亩,增长9.77%;预计亩产为321.94公斤,同比减少1.93公斤,减少0.60%;预计总产量为1166.40万吨,同比增加97.40万吨,增长9.11%。其  相似文献   

8.
数字新闻     
《中国农资》2012,(14):3
<正>55万吨1.1%、4%日前,江苏省发布统计数据,2011年该省化肥使用量337万吨,比上年下降1.1%,已连续据商务部网站消息,日前,以色列化工集团公布了与中国进口商签订的钾肥供应协议,将以470美元/吨的价格向中方出口55万吨钾肥,合同金额达2.585亿美元。根据协议,中方还可以选择以同样价格增购12万吨。两年下降;农药使用量8.65万吨,比上年下降4%,已连续6年下降。与此同时,该省积极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农民增施有机肥、生物肥。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02,(10)
2002年上半年,浙江省蜂产品出口在全国是一枝独秀,不降反增。据杭州海关统计,上半年浙江省蜂产品出口额和数量达579.55万美元,计5770吨,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54.6%和22.2%,增长幅度分别高于  相似文献   

10.
数字     
《甘肃农业》2015,(4):9
<正>8540万吨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4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加2.0%,其中生猪存栏46583万头,同比下跌1.7%;生猪出栏73510万头,同比增加2.7%;猪肉产量5671万吨,同比增加3.2%。全年禽蛋产量2894万吨,比上年增加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加5.5%。2000万亩为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科学利用宝贵的水资源,今年我国将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以上。我国将在年内完成40处大型灌区、200处中型灌区和40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规划投资任务。全面完成东北节水增粮行动,加快实施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和南方节水减排。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  相似文献   

11.
国人品茶及对茶的研究历史悠久,但"茶"字何时产生、为何产生?古今学者则所言不详。本文拟从"对荼认识的深入""荼字音的分化"及"对荼味苦的避讳"三个方面进行探析。此文探析"茶"字产生的原因,可为饮茶历史的研究提供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摊青是绿茶加工中首要的工序。采用“绿宝石”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加工的条件为基础,通过设定不同的摊青时间,分析摊青技术对茶青及成茶品质的影响和作用,明确“绿宝石”加工工艺中适宜的摊青技术参数。结果表明:以筛网摊放,摊青厚度10~15cm,辅助鼓风机通风,摊青时间10—14h,摊青叶含水率73%-74%左右为“绿宝石”摊青技术的较佳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甜杏仁粉与大米粉为原料,研制一款保健杏仁茶。选取杏仁焙烤时间,大米焙烤时间,甜杏仁粉、超细糖粉添加量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保健杏仁茶最佳工艺为:脱皮杏仁入烤箱130℃烤15 min,大米130℃烤5 min,甜杏仁粉添加量18%,超细糖粉添加量20%,所制产品,口感纯香,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4.
对保靖黄金茶产地10个代表性茶园的节肢动物多样件进行了调查,茶园节肢动物隶属昆虫纲和蛛形纲,昆虫纲以同翅目昆虫数量较多.其中,叶蝉科(Cicadellidae)、广翅蜡蝉科(Rieaniidae)、蛾蜡蝉科(Flatidae)昆虫为优势类群.天敌优势类群为蛛形纲蜘蛛.植物多样性较大的样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  相似文献   

15.
李扬  周斌星  杨超  罗玲  郭威  柴洁  马存强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6):153-155,158
确定了建立景迈茶区春季晒青毛茶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方法:采用线性梯度洗脱,以乙腈和2%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景迈茶区不同晒青毛茶样品的指纹图谱具有极高的相似度,但景迈茶区晒青毛茶的标准图谱与其他地区茶样间的相似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适制红茶的云大品种原料研制名优绿茶的云大以外形的塑造、保色、保毫、避免苦涩味的产生为关键,经反复试制,成功地研制出“御茗系列”--春螺、雪芽、奎尖、春笋、银锋、白亮银针、菊花茶等大叶特色,形态各个的名茶等大叶为云大茶树良种原料的利用找到了新路子。经多年批量生产,形成罗大商品量和销售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发挥"桂绿1号"的品种优势,用自主品牌良种开发自主品牌特色茶产品。[方法]试验通过应用"桂绿1号"鲜叶进行研制桂林毛尖茶,分析该品种加工绿茶的特点,优化其加工工艺,研发出品质优良、质量稳定且符合桂林毛尖茶相关质量要求的茶叶产品。[结果]"桂绿1号"鲜叶制作桂林毛尖茶的加工技术为:茶青→萎凋(5.5~7.0 h)→杀青(嫩杀)→揉捻→毛火(90~95℃5 min)→足火(90~105℃8~15 min),按照这一加工工序制作出的桂林毛尖茶条索紧细,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和鲜爽,汤色碧绿清澈,品质优良。[结论]研究可为实现品种和产品双赢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提升广西桂林毛尖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该区茶产业的特色茶产品发展和品牌建设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网站信息资源组织的新模式--主题网关的概念与特征;介绍了ASP技术的相关概念;并以中国茶主题网关建设为例,介绍了ASP技术在主题网关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借助卫星图谱解析,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在福建省四大茶叶优势片区8个地市茶叶生产基地采集107个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土壤中的铜、铬、铅、镉、汞、砷等污染元素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以黄、红壤为主,偏酸性。全省适宜发展有机茶生产、绿色食品茶叶种植、无公害茶叶生产等农业"三品"的基地分别为42.1%、86.9%、92.5%,基地的主要污染元素分别为汞(Hg)、铅(Pb)、镉(Cd)。从福建省茶叶农业"三品"发展现状来看,有机茶生产基地认证相对滞后,只认证了1.1%,无公害食品茶叶认证相对较快,已认证了29.3%。福建省茶叶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到可认证面积的44.5%,为进一步提升福建茶叶的竞争优势,应着力加大有机茶认证步伐,以提高茶叶产品的出口份额和创汇水平。  相似文献   

20.
"茶和天下"是指借助茶,调节人事,改善关系和环境,助推世界和平进程的特殊形式或手段。当今天下风云变幻,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纠纷不断。根据中国的经验,茶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和或缓解人与人(包括人自身)、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适应新形势,中华民族应弘扬中国担当的精神,在以往茶及茶文化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思路,传播"茶和天下"新概念,推动"茶和天下"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