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用吡喹酮治疗羊脑包虫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患有羊脑包虫病的藏系羊病例样本61只,为其提供口服吡喹酮与肌注吡喹酮两种治疗方法,探究两种治疗方法下对于羊脑包虫病治疗效果.结果 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61只患有羊脑包虫病的藏系羊病例样本共取得了70.5%的治疗总有效率.结论 为患有羊脑包虫病的藏系羊提供吡喹酮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羊疾病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绵羊脑包虫病笔者于1982年应用吡喹酮治疗试验,治疗效果较好,及时应用治愈率约在70%左右。近年来东北地区绵羊脑包虫病发病率达15%以上,病羊寄生的囊泡也在增多。笔者在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吡喹酮进行大群预防性驱虫,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地绵羊脑包虫病发病率增高,有的育成羊群达15%。每个病羊寄生的虫体一般1—5个,曾发现寄生32个虫体的病羊。笔者在1982年应用吡喹酮治疗本病取得初步效果后,为了进一步探索疗效和预防脑包虫病,从我场选脑包虫病羊98只,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4.
羊脑包虫病是一种对羊群危害性极高的疾病,患羊常以脑炎、脑膜炎及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为特征,最后衰竭死亡.2016年8月,邵阳市小沙江镇一黑山羊养殖场的 4 只羊经确诊感染山羊脑包虫病,本文概述该病的病原特点,就养殖场病例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治方案、注意事项作了探讨,提出要做好家犬驱虫工作,使用吡喹酮药物治疗,以期为山...  相似文献   

5.
正脑包虫病在我们西北地区牛羊群中属于多发疾病,发病率约为1%~2%。在中兽医中属于诸虫痫症的范畴脑囊虫病,俗称哪哦包虫病。是由钩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羊颅内,形成囊泡压迫脑组织而产生的病症。用中药化虫熄风汤结合吡喹酮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疗效较好,复发较少,值得参考应用。笔者自2013年3月起用化虫熄风散结合吡喹酮治疗46例脑囊虫病患羊,进行临床观察试验,取得满  相似文献   

6.
羊脑包虫病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脑部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该病主要危害2岁以下的幼龄绵羊,人偶尔也可感染。随着肉羊业的发展,我国从国外引进许多肉绵羊品种,这些肉绵羊品种对脑包虫病更加易感。如果不能及时对该病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会造成羊只大批的死亡,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多年来利用非手术法,即口服吡喹酮治疗肉绵羊脑包虫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场种羊脑包虫病,历有发生。近年来,由于养狗增多,脑包虫发病率逐年上升,造成严重危害。过去行手术摘出虫体,治愈率仅占50%左右。因此,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进行了试验性治疗。材料与方法1.病羊:经临床确诊为脑包虫病羊。2.药物:国产吡喹酮、丙硫咪唑。3.剂量与方法:吡喹酮按:50、70、100、150mg/kg 四个剂量,50~70mg/kg 剂量组按1、2、3次,100mg/kg 剂量组按1、2次,150mg/kg 剂量组按1次给药,一律采用肌肉注射。丙硫咪唑按30、40、50mg/kg 三个剂量,每个剂量组又分为口服和肌注两种方法。隔日一次口服,隔两日一次肌注。  相似文献   

8.
羊脑包虫病是由于绦虫感染羊后进入羊的脑内,形成羊脑包虫病。羊在感染后会导致病羊行走不协调,容易受惊以及死亡,给羊养殖场带来巨大的养殖风险和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以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治疗方法,并提出了提升饲养管理意识和饲养管理技术、做好环境卫生以及消毒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入冬以来 ,我处诊治羊脑包虫病羊 11例 ,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 ,除 2只因病程较长、体质瘦弱无效外 ,其余 9只全部治愈。病例介绍 :2 0 0 1年 11月 2日 ,我市进化乡信义村养羊户张某携病羊来我处就诊 ,主诉病羊近半个月来 ,精神差 ,时好时坏 ,反刍减缓 ,对声音反应迟钝 ,近日 ,无目的地向里转圈。经检查 ,病羊体温升高 ,体质瘦弱 ,其它如主诉 ,根据病羊无目的地向里转圈症状 ,确诊为羊脑包虫。用白城兽药厂生产的0 5 %的吡喹酮 ,按 2mL/kg ,用药 10 0mL分 8个点一次肌肉深层注射 ,用药 3天后病情好转 ,7天后临床症状消失 ,15天…  相似文献   

10.
口服“吡喹酮粉剂”与手术治疗羊脑包虫病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牧犬和家犬饲养数量增加,羊只脑包虫有发病率升高趋势,据环县、华池、西峰、庆阳4县(市)不完全统计,1988年发病197只;1989年增加到236只。每年春夏为发病季节,当年羔和1岁羊发病率高,死亡严重。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吡喹酮治疗羊只脑包虫病有较好的效果,结合本地区实际,我们从1988年4月至1989年9月,先后在华池、西峰两个县(市)4个乡(镇)对34只患脑包虫病羊(全是绵羊),采用口服吡喹酮粉剂和手术摘除虫体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头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的多节绦虫亚纲带科。多头蚴是狗多头绦虫(Taenia multiceps)的幼虫,传染给羊,多寄生在羊脑部或椎管内,亦会感染人,侵害羊、人神经系统,发生人、羊脑包虫病。2004年在河北大厂县某农场的羊群中发现有走路转圈、卧地不起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诊断为脑包虫病。病早期用吡喹酮50mg/kg治疗5天或70mg/kg治疗3天,脑部浅层包虫手术摘除,并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之后,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脑囊虫病俗称哪哦包虫病,在中兽医中属于诸虫痫症的范畴,为有钩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羊颅内,形成囊泡压迫脑组织而发病。在我国西北地区牛羊群中属于多发病,发病率约为1%~2%。笔者自2003年6月起,用化虫熄风散结合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患羊4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羊脑包虫病是一种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大脑组织或脊髓中引发的一种神经中枢系统的寄生虫疾病,可以感染人,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放牧比圈养感染几率高,幼龄羊更容易感染。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急性型病羊一般2个月左右死亡,慢性型病羊一般3个月左右死亡。慢性型病羊可使用驱虫药吡喹酮治疗;急性型病羊可采用手术治疗。预防此病政府部门、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人员足够重视,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原则加强养殖管理。  相似文献   

14.
羊脑包虫病也称为羊多头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绦虫蚴病。本文就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羊脑包虫病治疗的49只病羊实施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共治愈47例,治愈率为95.92%。本文对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病因、症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此提高羊脑包虫病的治愈率,保障养羊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羊脑包虫病也称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带绦虫幼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该病发病范围广且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该病春秋两季多发,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羊都易感,年龄较小的羊发病后有一定的死亡率。对此,本文将对羊脑包虫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羊脑包虫病羊100只为研究对象,探讨羊脑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羊脑包病虫的治愈率为95%。应用手术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前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羊脑包虫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可激发羊体产生针对细粒棘球蚴的特异性抗体,达到避免感染的目的。临床试验表明,新疆、内蒙、西藏、青海等地的羊群在进行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注射后,其免疫保护期可维持一年之久。在免疫区给犬投喂吡喹酮,经羊棘球蚴(包虫)病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的监测,当地羊群包虫病患病率得到显著的降低,且膘情普遍变得良好。由此证明,给羊群免疫接种羊棘球蚴疫苗结合给犬投喂吡喹酮可有效控制包虫病的传播,为保障人畜健康、增加养殖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往治疗脑包虫病均采用手术或穿刺的方法。颅骨有局部变软的容易找到虫体寄生部位,否则很难。因此手术或穿刺治疗脑包虫病容易失败,甚至造成死亡。采用内服吡喹酮治疗绵羊脑包虫病则安全可靠。 南京制药厂生产的松柏牌口服  相似文献   

19.
<正>羊脑包虫病是寄生在犬及其他野生肉食兽,如,狼、狐小肠内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的脑及脊髓中所引起。该病分布很广,由于病死率较高,给养羊业造成的损失较大。2013年以来,笔者使用河北宽城春安兽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杀虫百分百(内含多拉菌素、吡喹酮、丙硫亚砜等成分),向包虫囊泡内注射的方法,治愈羊脑包虫病20余例,效果较好。1治疗方法1.1确定注射部位羊感染本病约二个月后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虫体寄生的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找杀灭鸡蛋大以上绵羊棘球蚴的有效剂量,我们于1984年9月2日开始了吡喹酮治疗绵羊棘球蚴病(包虫病)的第二轮试验。本次试验用羊10只,将吡喹酮的剂量增加到每公斤体重120毫克,疗效检查的天数增至120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试验目的及判定标准一、试验目的:寻找吡喹酮治疗绵羊棘球蚴病鸡蛋大以上包囊的有效剂量和恰当的疗效检查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