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牛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理剖检以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血液呈煤焦油状为特征。该病还可感染其他动物和人,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感染人后常表现为皮肤炭疽、肺脏炭疽及肠炭疽,有时伴发败血症。牛发病时,在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等为主要特征。该病在世界各  相似文献   

2.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一种烈性败血性传染病,感染多种哺乳动物,感染人引起败血症、肺炎或局部痈症,致死率极高。近年来,红河州每年在老疫区或新疫区有本病的发生,但主要以牛、羊感染发病较多。1991~2007年笔者曾从多起感染发病的人、牛、羊、鱼,污染的水、土壤等样品中分离到120株炭疽杆菌(仅1995年分离到54株),但从猪体分离到炭疽杆菌,在红河州为首次。  相似文献   

3.
王军宏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6):99-99,101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es)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绵羊及山羊常发生最急性炭疽,经过很快,多在数分钟内死亡,病程较慢者也只延续数小时,致死率很高。炭疽对人类的健康及有关公共卫生方面带来一定的危害,人主要是通过职业性接触,空气或吸血昆虫,食入炭疽污染的肉品感染,在人和动物中存在着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4.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地的牧区较多见。呈地方性流行,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之中,能造成环境的广泛污染。当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等,也会感染炭疽,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人与人直接传播的报告。由于炭疽芽孢对外界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造成污染后能持续存在,因此在医学和兽医学上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炭疽     
炭疽 (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本病的自然发病区域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决定这种分布情况的因素 ,主要由炭疽病畜尸体排出的炭疽杆菌能否形成芽胞 ,并能否在适合的土壤及温度中继续繁殖 ,具有这些条件的地区 ,往往可成为炭疽的自然疫源地。本病以草食动物如牛、绵羊、马、驴、鹿、象等最敏感 ;水貂也较敏感 ;猪有一定的抵抗力 ,多为局部感染 ;人也可感染本菌 ,主要为局部感染及肺型炭疽。但自 2 0 0 1年 1 0月以来 ,恐怖分子已用炭疽杆菌芽胞作为生物武器 ,制造了“炭疽芽胞粉末邮件” ,多次攻击了美…  相似文献   

6.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古代把人炭疽叫做"痈",家畜炭疽叫做"癀".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偶尔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  相似文献   

7.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散发性或地方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致病性及经过因畜种不同而异。症状重剧、多呈急性经过,猪有一定的抵抗力,常限局部感染,慢性经过。因具有种属上的免疫性,常无明显  相似文献   

8.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青海省达日县藏语叫“洒士菌”。炭疽杆菌引起家畜感染时,临床特征为病畜突然体温升高,可视黏膜发绀和天然孔出血。病理剖检变化特征为尸僵不全,脾脏急性肿大,血液凝固不全并呈煤焦油色,皮下和浆膜下结缔组织呈出血性胶样浸润。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性溃疡、结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  相似文献   

9.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古代把人炭疽叫做“痈”,家畜炭疽叫做“癀”。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偶尔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  相似文献   

10.
<正>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和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动物因接触土生芽孢而感染,人可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仓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炭疽呈全球分布,以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发。炭疽芽孢的毒力强、易获得、易保存、高潜能。病变特点是病畜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黑红色,呈煤焦油状,全身有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和浆膜下呈出血性胶样浸润。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9月 1 1日美国受到恐怖分子的袭击 ,接着又发生了人感染炭疽病致死的事件 ,还不断在邮件等物品中发现炭疽杆菌 ,恐怖气氛笼罩整个美国。到底炭疽病危害有多大 ,如何进行防治 ,现介绍如下。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动物最急性病例呈败血症症状。其剖检主要变化是脾脏显著肿大 ,皮下组织有出血性胶样浸润 ,血液凝固不良 ,呈煤焦油状。人患病危害最大的是肺炭疽 ,2~ 3d可引起死亡 ;其次是皮肤炭疽和肠炭疽 ;有时伴有败血症 ,死亡率很高。多种动物都可以感染炭疽病 ,在自然条件下 ,牛、羊最易感 ,…  相似文献   

12.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和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动物因接触土生芽孢而感染,人可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仓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炭疽呈全球分布,以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发。炭疽芽孢的毒力强、易获得、易保存、高潜能。病变特点是病畜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黑红色,呈煤焦油状,全身有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和浆膜下呈出血性胶样浸润。  相似文献   

13.
<正>炭疽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中兽医称"脾黄"、"连贴胀"。该主要见于马、牛、羊等草食动物,猪虽有感染,但多数呈隐性感染,部分猪仅表现有局限性咽喉炭疽,个别猪可表现为肠型炭疽或败血型炭疽。临床以血液暗黑色不易凝固,死后尸僵不全,天然孔出血,皮肤水肿,脾脏急性肿胀,皮下和浆膜下呈出血性胶样浸润等为特征。1病原本病的病原体是炭疽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呈轨道状排列,在有充足的氧气和适当温度(25~30℃)下能形成  相似文献   

14.
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因草食动物接触土壤中的芽孢而感染.人类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发生感染.炭疽杆菌从皮肤侵入,引起皮肤炭疽,使皮肤坏死形成焦痂溃疡、周围肿胀和毒血症,也可以引起肺炭疽或肠炭疽,均可并发败血症,炭疽呈全球分散,以湿带,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多发.目前人类炭疽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炭疽芽孢的毒力强,易获得、易保存,高潜能,可视性低,容易发送,曾被一些国家作为一种生物武器和恐怖行动.  相似文献   

15.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病变的特点是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焦油样. 1 病原 炭疽杆菌是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在暴露于氧气和适当温度下可形成芽胞.菌体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但芽胞有坚强的抵抗力,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32~50年,150 ℃ 60 min才可杀死.本病主要通过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但经呼吸道和吸血昆虫感染的可能性也存在.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干旱或多雨、洪水涝积、吸血昆虫都是促进炭疽多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因草食动物接触土壤中的芽孢而感染。人类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发生感染。炭疽杆菌从皮肤侵入,引起皮肤炭疽,使皮肤坏死形成焦痂溃疡、周围肿胀和毒血症,也可以引起肺炭疽或肠炭疽,均可并发败血症,炭疽呈全球分散,以湿带,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多发。目前人类炭疽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炭疽芽孢的毒力强,易获得、易保存,高潜能,可视性低,容易发送,曾被一些国家作为一种生物武器和恐怖行动。  相似文献   

17.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易感动物主要是牛、羊、马、驴等草食动物,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患畜、进食感染炭疽的牲畜肉类、吸入含有病菌的气溶胶或尘埃以及接触污染病菌的皮毛而感染本病。临床病型有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及炭疽性脑膜炎等,本病传染性强,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炭疽即"炭疽热"、"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通常本病主要发生在家畜间,以牛、羊、马等草食动物最为多见.人患本病多是由于接触病畜或感染细菌的皮毛等所致.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急性、烈性传染病,各种动物均可感染,其中以草食动物最易感.病死畜的血液、内脏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菌体,如果处理不当即可污染环境、水源、造成疫病传播.  相似文献   

19.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其临床特征是高热、可视黏膜发绀,濒死期天然孔出血,死后尸僵不全,但血凝不良,皮下及浆膜组织呈出血性浸润和脾脏肿大,脾髓软化如糊状.2005年5月,甘德县下藏科乡发生一起牦牛炭疽引起牧民皮肤炭疽的重大事件.现将有关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临床特征是高热,可视黏膜发绀,天然孔出血,死后尸僵不全,血凝不良,皮下及浆膜组织呈出血性浸润和脾脏肿大,2003年6月1日,刚察县伊克乌兰乡发生一起牦牛炭疽病引起牧民皮肤炭疽的重大事件,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