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培养基的无机盐浓度、钾浓度比例、氮素型态、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试验优化,研究了培养基和外植体取材对蝴蝶兰茎尖生长点培养脱病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经MS培养基改良的KN培养基,其1/5大量元素的无机盐浓度适合蝴蝶兰茎尖生长点的培养。一定浓度范围内,提高氮源中硝酸态氮的比例,或提高培养基中钾的浓度比例,均有助于蝴蝶兰茎尖生长点培养的存活。植物生长调节剂NAA0.5mg.L-1+6-BA3.5mg.L-1的组合适合蝴蝶兰茎尖生长点培养的存活和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PLBs)的诱导。茎尖取材大利于培养存活,但是不利于脱病毒效果。齿舌兰轮斑病毒(简称ORSV)的茎尖生长点脱病毒难度较建兰花叶病毒(简称CymMV)的脱病毒难度大。蝴蝶兰茎尖培养脱病毒取材外植体须小于0.4mm,附带叶原基不能多于1个。  相似文献   

2.
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培育葡萄优良品种无病毒苗木,提高脱毒效率,开展了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将携带葡萄扇叶病毒(GFLV)、葡萄斑点病毒(GFkV)、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GLRaV-1)和葡萄卷叶相关病毒-2(GLRaV-2)的8个葡萄品种试管苗进行恒温热处理,对分离成活的62个茎尖进行RT-PCR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62个茎尖中,29个茎尖脱除了上述5种病毒,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葡萄斑点病毒、葡萄扇叶病毒、葡萄卷叶相关病毒-2和沙地葡萄茎痘病毒的脱毒率分别为81.8%、80.0%、78.1%、75.0%和61.5%。采用试管苗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方法可获得良好的脱毒效果,适用于葡萄无病毒原种母本树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培育‘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苗木,初步建立‘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方法】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以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和IBA为变量,接种后‘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的生长状况为因变量;通过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技术,在32℃预热处理7 d,再逐渐升温至37℃热处理30 d后,剥取茎尖进行培养,待获得完整植株时,利用RT-PCR检测方法对‘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进行病毒检测。【结果】‘阳光玫瑰’葡萄嫩茎段外植体经75%乙醇30 s+0.1%氯化汞8 min处理,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经消毒灭菌的外植体接种到添加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萌发,在1.5 mg·L~(-1)6-BA和0.2 mg·L~(-1)NAA的培养基上萌芽率最高;将启动培养获得的无菌新芽,接种到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在1.0 mg·L~(-1)6-BA+0.1 mg·L~(-1)NAA的培养基中单芽增殖效果最明显;把继代培养中生长健壮的单芽切下,转入添加IBA和NAA的1/2 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在添加0.4 mg·L~(-1)IBA和0.2 mg·L~(-1)NAA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进行‘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的脱毒处理,热处理植株的成活率为78%,茎尖成活率为60%,经检测,再生植株不带葡萄卷叶病毒1(GLRaV-1)、葡萄卷叶病毒3(GLRaV-3)、葡萄病毒A(GVA)、葡萄斑点病毒(GFkV)、葡萄扇叶病毒(GFLV)。【结论】初步建立了‘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为‘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优化葡萄试管苗脱毒体系,以携带葡萄蚕豆萎蔫病毒(GFabV)、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灰比诺病毒(GPGV)、葡萄卷叶相关病毒–3(GLRaV-3)和葡萄病毒E(GVE)共5种病毒的‘阳光玫瑰’葡萄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热处理方式和时间以及热处理后茎尖和腋芽培养对脱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方式影响试管苗的存活率和脱毒效率,以38℃/光照8 h+32℃/黑暗8 h变温处理效果最佳,其次为38℃/光照16 h+32℃/黑暗8 h变温处理以及38℃恒温/(光照16 h+黑暗8 h)处理。取38℃/光照8 h+32℃/黑暗8 h热处理10、15、20、25、30和40 d的试管苗1.5 mm左右的茎尖和茎尖下第1、2腋芽接种培养,茎尖存活率高于腋芽,繁殖成苗后检测,均脱除了上述5种病毒,其中热处理10 d的平均脱毒率为52.38%,25和30 d的脱毒率均达100%;随热处理时间延长,接种茎尖和腋芽的存活率下降,故热处理时间以25 d为宜。  相似文献   

5.
蝴蝶兰的快速无性繁殖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王怀宇 《园艺学报》1989,16(1):73-77
以蝴蝶兰(Phalaenopsis)的花梗侧芽及花序顶端为外植体,在Kyoto或MS BA3ppm培养基中诱导出营养芽。以试管植株的茎尖、茎段、叶片在MS BA0.5-5ppm或MS BA0.5-5ppm NAA1ppm的培养基中,诱导出不定芽或原球茎状体(Protocorm-Like-Body,PLB.)。在附加BA_5 NAA_1的培养基里,茎段不定芽诱导率为65%,叶片PLB诱导率为16.7%,用MS BA1ppm进行PLB继代培养可获得大量群体,进一步培养可形成完整小苗。 由蝴蝶兰花梗侧芽而来的白花无性系品种[Phal.(phyllis key ×bandleader)× Celebration]已大量出瓶移栽。在广州地区,蝴蝶兰出瓶苗种植2-3年即可开花。  相似文献   

6.
以蝴蝶兰嫩叶、茎尖、花梗侧芽、花梗节间为外植体,进行原球茎诱导,探求蝴蝶兰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通过不同培养基及各种激素配比组合进行原球茎诱导、增值及试管苗生根试验,探索各阶段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茎尖和花梗腋芽是蝴蝶兰形成原球茎的较佳外植体;M S+0.5 mg/LN AA+1.0 m g/L 6-BA+100 mL/L椰乳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8.98;1/2 MS培养基最利于侧芽萌发形成丛生芽;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 S+1.0 mg/LIBA+0.5 mg/LN AA。  相似文献   

7.
小金海棠高效脱毒检测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金海棠组培苗为试材,对其进行苹果潜隐病毒接种、脱毒及检测方法的研究,探讨了一种针对小金海棠的快速高效的脱毒检测体系。结果表明,恒温38℃处理20 d或变温38/22℃处理30 d并结合茎尖培养,对脱除小金海棠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的效果较好。离体条件下,指示植物‘苏俄苹果’和‘弗琴尼苹果’不适合检测该两种病毒,而用PAS—ELISA法检测结果较灵敏。  相似文献   

8.
不同外植体对蝴蝶兰组培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蝴蝶兰可以利用其茎尖、根尖、叶片等外植体进行组培繁殖。其中,不同外植体的增殖速度和增殖系数各有差异,利用不同外植体诱导原球茎形成的效果也存在差异。在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激素对于诱导原球茎的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瓜菜》2017,(4):29-32
为筛选到优良的辣椒种质资源,满足进一步的遗传改良和育种的需要,选用111个辣椒品系(种),在漂浮育苗条件下,对这些品系(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c2016-18’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均为最高,分别为100%、100%、1.34;其次‘gx2016-4’‘gx2016-7’‘gx2016-20’‘gx2016-23’‘gc2016-47’和‘gv2016-2’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在90.00%~100.00%、90.00%~100.00%、1.00~1.34之间变动;发芽势超过80.00%的品系(种)占供试品系(种)的16.22%,发芽率超过80.00%的品系(种)占供试品系(种)的40.54%,发芽指数超过1.00的品系(种)占供试品系(种)的17.12%。  相似文献   

10.
草莓茎尖培养脱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草莓"丰香"品种为材料,利用匍匐茎剥取茎尖,以茎尖培养结合改良热处理、冷处理、二次脱毒等方法来进行草莓脱毒研究,用电镜及野生草莓小叶嫁接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草莓脱毒效果与剥取的茎尖大小有关,茎尖越小,脱毒效果越好.以0.5mm(毫米)大小剥取茎尖,直接剥取茎尖法不能够彻底清除病毒,而二次脱毒法、改良热处理 茎尖培养法、冷处理 茎尖培养法等获得的植株都没有检测到病毒,脱毒效果良好.其中改良热处理 茎尖培养法的茎尖成活率最高,达47.37%.因此最适宜的脱毒法为改良热处理 茎尖培养法,即先将草莓匍匐茎放在40℃热水中处理4h(小时),再剥取≤0.5mm(毫米)大小的茎尖进行培养,脱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蝴蝶兰类原球茎玻璃化产生的原因及恢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蝴蝶兰(Phalaenopsis)组培生产中引起类原球茎玻璃化的原因以及玻璃化类原球茎再利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增高和继代培养的时间延长,类原球茎玻璃化程度加重.当NAA浓度为5 mg/L、BA浓度为10 mg/L,继代培养到第9代时,2种培养基中玻璃化率分别高达71%和65%.玻璃化类原球茎的平均增殖率仅为2.2,再生植株率为183株/瓶,明显低于正常类原球茎的5.3和1 297株/瓶.玻璃化类原球茎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中经2~3代恢复培养后,数量下降到0.84%,玻璃化现象可得到明显恢复,恢复后的类原球茎的分化能力和植株生长状态与正常类原球茎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可继续应用于组培生产.  相似文献   

12.
陈典  黄晓梅  姜玉东  梁艳 《园艺学报》2004,31(5):673-675
 章丘大葱茎尖外植体启动培养基以MS + NAA 0.1 mg·L-1 + 2iP 0.4 mg·L-1最佳, 诱导率为100 % , 生根壮苗最佳培养基为1/ 2 MS + NAA 0.01 mg·L-1 + IBA 1.5 mg·L-1, 生根率100 %。驯化移栽成活率100 %。分化培养基以MS + NAA 0.1 mg·L-1 + 2iP 0.6 mg·L-1最佳, 丛生率100 % , 平均分化苗数6.8 。根尖染色体观察, 遗传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13.
 利用7 种植物病毒的抗体,对采自重庆7 个区县的67 份南瓜病毒病样品进行了抗原直接包被酶联免疫吸附分析(ACP-ELISA)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这67 份样品中,至少59 份感染了所要检测病毒,其中,感染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TMV)、番茄花叶病毒 (Tomato mosaic virus, ToMV)、芜菁花叶病毒 (Turnip mosaic virus, TuMV)、蚕豆萎蔫病毒2 号 (Broad bean wilt virus 2, BBWV-2)、马铃薯Y 病毒 (Potato virus Y, PVY)和马铃薯X 病毒(Potato virus X, PVX) 的样品分别为80.60%、77.61%、74.63%、82.09%、76.12%、83.58%和55.22%。在检测呈阳性的59 份样品中有93.22%的样品受到2 种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而受7 种病毒复合侵染的样品高达60.00%,表明在南瓜上病毒复合侵染现象相当严重。进一步对54 份受CMV 侵染的南瓜样品检测发现,CMV 亚组Ⅰ (CMVⅠ) 病毒侵染的样品有49 份,占90.74%,CMV 亚组Ⅱ (CMVⅡ) 病毒侵染的样品为11 份,占20.37%;其中6 份(11.11%)样品检测到CMVⅠ和CMVⅡ的复合侵染。以免疫捕获反转录PCR (IC-RT-PCR) 扩增了一个CMVⅠ分离物 (CMV-CQ) 近全长CP 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证实其属于CMV 亚组Ⅰ型,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内CMVⅠ型赤豆分离物 (CMV-RB) 的同源性最高,为98.1%。  相似文献   

14.
刘弘 《长江蔬菜》2011,(22):16-20
草石蚕携带的病毒能通过繁殖器官代代相传、蔓延,导致草石蚕种性退化,产量及品质下降。结合笔者对草石蚕多年的研究成果,从病毒为害、茎尖培养、良种繁育等方面综述了草石蚕的脱毒培养及良种繁育体系,为生产上推广应用草石蚕脱毒良种、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促进草石蚕利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蒜离体快繁及脱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世儒  黄菊辉 《园艺学报》1991,18(3):245-250
利用0.2—0.9mm的茎尖离体培养获得了‘紫皮’和‘白皮’大蒜的无病毒苗。无病毒苗移植大田可100%存活。茎尖培养以补加 2mg/l BA和0.6mg/l NAA的MS培养基为最佳。‘紫皮’蒜的繁殖效率可达600/200天,‘白皮’蒜为524/200天,都较常规繁殖高。大蒜茎尖再生植株经形态比较观察和染色体压片检查未发现异常现象,证明其遗传性稳定。  相似文献   

16.
蝴蝶兰花梗节间段培养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采用蝴蝶兰植株的茎尖、根尖、花梗节、花梗节间切段作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 其中花梗节间切段诱导频率明显高于其它外植体, 用改良的MS培养基+ 6-BA 5~7. 5 mg/L + NAA 0. 5 ~1. 0 mg/L + 椰乳汁15 % 可加速类原球茎的形成。选用水藓作为试管苗的移栽基质有利于提高小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病毒病是为害马铃薯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长期的无性繁育,使病毒长期积累,导致马铃薯世代带毒繁育,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品种特性。在了解马铃薯病毒病的基础上,采用热处理加茎尖培养的方式获得马铃薯脱毒苗;在此基础上,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一定时间内繁育生产所需种苗,并通过炼苗、移栽等环节,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苗繁育体系,从而获得脱毒马铃薯良种。  相似文献   

18.
The two common sweet potato viruses found in Taiwan, sweet potato virus-A and sweet potato virus-N, were eliminated from 14 sweet potato clones by culturing 0.2-0.4-mm long meristem-tips. Leaves from 2-month-old meristem-cultured plantlets were virus-index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More than 80% of the plantlets were virus-free. Rapid multiplication of virus-free plantlets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single-node cuttings in vitro. Small storage roots were then obtained by further culturing leaf-cuttings procured from the established, virus-free plants. Using this method, virus-free storage roots were obtained within 9 months of initial meristem-tip excision and culture. It is estimated that about 90 small, virus-free storage roots can be obtained from each established plantlet within 6 months.  相似文献   

19.
以兰属花卉虎雪兰组培原球茎为试材,采用玻璃化超低温法对兰花病毒脱除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虎雪兰玻璃化超低温法脱毒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蔗糖浓度0.5 mol·L-1预培养4 d,然后在蔗糖0.6 mol·L-1加载液冰上处理50 min,之后转入PVS2溶液冰上玻璃化处理120 min,再液氮冷冻40 min,37℃水浴解冻3 min,最后卸载液(1/2MS+1.2 mol·L-1蔗糖)卸载20 min,待恢复培养后,原球茎成活率可达到65%以上,随机检测不同处理样品的脱毒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