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俗话说:“养鱼有得巧,全靠水质好”。保持池塘良好的水质是夺取养鱼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期,由于大量投饵施肥,水质容易变坏,影响池鱼的健康成长,因此,夏季应注意池塘水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水产科技》2006,(4):10-10
投饵 9月仍是鱼类摄食生长旺季,在主养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料,待其基本吃光,再投喂科学配制的饲料,日投两次,投饵量占鱼体重的3%~6%。10月后,日投饵1次,投饵量占鱼体重的1%~3%,投饵可持续到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3.
<正>投饵技术是高效养鱼全过程中的关键措施,投饵应掌握"匀、足、好"基本原则,坚持"四定"、"四看"投喂法。合理降低饵料系数,促进鱼类快速生长,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笔者在生产实际中总结了几条高效养鱼投饵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1掌握"匀、足、好"投饵基本原则"匀"是根据不同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鱼类摄食营养需要,每天均匀地投喂。正常情况下,前后两次的投饵量应相差不大,不能忽多忽少,以免鱼类时饱时饥,影响消化、吸收和生长;投饵要均匀,不但能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又能起到  相似文献   

4.
对美国青蛙在放养不同规格、饵料种类、放养密度等方面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5种不同规格蛙在同一投饵水平下其生长有显著差异。大型及中型蛙在投饵水平达到2.1%时,呈快速生长趋势,其他3种呈缓慢生长。不同放养密度,蛙的生长速度也各异。  相似文献   

5.
鱼类的生长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盐度、光周期、食物以及鱼类自身的生理状态等[1]。单就食物而言,生长就不仅受食物性质、食物数量的影响,而且还受投饵方式的影响[2,3]。在自然状态下,鱼类摄食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养殖中,投饵也常采用一定的时间间隔[4,5],但研究不同投饵方式对鱼类生长的影响还较少。黑鲪(Sebastodesfuscescens)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种之一,目前关于黑鲪的研究还比较少[6]。本研究考察了不同投饵方式对黑鲪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其养殖提供基础数据。收稿日期:1998-12…  相似文献   

6.
曾垂高 《内陆水产》2007,32(6):15-16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鱼病流行的高发期。为确保塘鱼既快速生长,又稳产高产,夏季鱼塘健康养殖应掌握以下几点。1合理投饵施肥1.1投饵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0.5m~3玻璃钢桶对平均体质量为(31.3±3.8)g的龙虎斑进行36d的养殖试验以研究不同的饥饿时间对龙虎斑生长和饵料利用的影响。按试验鱼停止投饵0(对照组)、4、8、12、16d后再恢复投喂的方案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组的平均体质量差异显著(P0.05),停止投饵4d组高于对照组,停止投饵8、12d组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停止投饵16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增体质量和质量增加率差异显著(P0.05),停止投饵4d组最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停止投饵8d组、停止投饵12d组和停止投饵16d组的日增体质量和质量增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特定生长率差异显著(P0.05),停止投饵4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停止投饵8d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停止投饵12d组和停止投饵16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饥饿组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食物转化率差异显著(P0.05),停止投饵4d组和停止投饵8d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停止投饵12d组的食物转化率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停止投饵16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停止投饵4d组具有超补偿生长能力,停止投饵8d组和停止投饵12d组具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停止投饵16d组不具备补偿生长能力,停止投饵4d组、停止投饵8d组和停止投饵12d组主要是通过提高食物转化率的方式达到补偿生长。因此,适度饥饿后再投喂以提高食物转化率的方式可以作为龙虎斑有益的养殖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鱼类的饲养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就是投饵技术。投饵是养殖活动中每天都进行的最为直接的生产技术。投饵技术包括投饵的多少,投饵次数,投饵方法等,不仅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产量,而且还给养鱼的饵料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象商品鱼基地的池塘养鱼和围拦、网箱、流水养鱼等高度集约化的养殖。在天然饵料的作用极其微小,鱼类的生长几乎完全依靠人工投饵施肥的情况下,投饵技术就显得更为重要。我们通常所说的合理投饵,就是要根据饲养对象的要求和环境因子(主要是水温、溶氧)的变化,确定适当的投饵量和投饵次数,既要均衡地满足鱼类对营养物  相似文献   

9.
养鱼话投饵     
饵料是鱼类生长所需能量与物质的来源,也是提高产量的物质基础,因此,投喂质好、量足、适口的饵料和改进投饵技术是养鱼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投饵原则 “匀、好、足”是投饵的总原则。按此原则去投喂才能保证池鱼吃饱、吃好、快速生长。“匀”就是根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颗粒饲料驯化养鱼是近年来我省普遍推广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在池塘驯养鲤鱼过程中,如何以最低饵料系数获取养殖鱼最大增重,这是当今养鱼生产者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我省气温低、池塘大等特点详细评述池塘驯化饲养成鱼及鱼种的投饵技术,主要包括影响鲤鱼的摄食因素、最适投饵量、投饵方式和投饵次数以及投饵点的搭设等,以供探讨。 一、影响鲤鱼的摄食因素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的实质是一种以"物"换"物"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水产养殖,把饵料或肥料转化为水产品的过程.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的饵料是否合理和投饵的技术是否科学.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正确合理地选用饵料,科学合理地投喂,是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降低饵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饵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饵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保证养鱼增产增收增效.目前对于鱼类的研究多集中于鱼类养殖技术、营养和饵料开发方面,对于科学的饵料投喂的报道较为少见.而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于我们开展水产养殖业、提高效益、节省成本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很重要的.因此,科学把握水产养殖中饵料投喂显得尤为重要.投饵技术包括投饵量的确定、投饵时间、投饵次数、投饵方法和投饵原则.下面就投饵技术几个方面以及饵料投喂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期望能使读者对科学投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对于解决饵料投喂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 研究鱼的摄饵生态,弄清投饵量与生长量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于投饵量与生长量关系的研究进行得很多,在此,仅就虹鳟鱼各生长阶段的投饵计划作一介绍,介绍内容以我们的饲养实验结果为主。虹鳟不同体重、不同水温的最适投饵率,是采用表1所列的值。后在全国湖泊河流养殖研究会养鳟部会议上,对该表作了重  相似文献   

13.
在高密度集约化养鱼中,常因投饵不当造成鱼体强弱不一。时间一长,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导致生长不平衡,产量难增长。而采用“照顾弱者”投饵法测可使鱼类均衡生长。 每当投饵时间一到,饲养者提着饵料刚来到池边,鱼便从四面八方聚拢来。这时,鱼群布局基本是这样的:体强者挤在离投饵点最近的鱼群中心位置,越是外围的鱼体质越弱。一般投饵法往往是一把一把均匀撒给,个大体壮的鱼横冲直撞,弱者则吃得少吃不饱。“照顾弱者”投饵方法是:每次投饵时,先向鱼群中心适当投些饵料,并且不间断地慢投少投,以稳住这部分体强者,随即将大批…  相似文献   

14.
<正>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俗称梭子蟹、枪蟹、门蟹等,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蟹类,广泛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及南亚各国近岸海域,是重要的渔业产品之一[1,2],由于其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较高,我国沿海地区梭子蟹人工养殖十分广泛。目前,其养殖方式以围塘养殖为主,投饵量通常根据经验定量投喂,投饵方式基本采用抛撒式,因而在养殖  相似文献   

15.
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此期间水温适宜,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鱼类病害等安全隐患较大。搞好此期间鱼塘的饲养管理,是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应重点做好科学投饵、合理施肥、加强水质管理和鱼病防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有一个好的水体环境鱼类才能健康生长,因此,调节和管理好水质十分重要。夏季高温季节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但由于大量的投饵,鱼类的排泄物增多,再加上高温、日照时间长,池塘水质很容易变坏,不但会影响池鱼的健  相似文献   

17.
正甲鱼养殖中投饵和防病是关键。掌握好甲鱼养殖的投饵技术,既可以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又可以增强甲鱼的抗病力,一举两得。以下是一些甲鱼养殖的投饵技巧,供养殖户参考。饲料投喂量的设定方法:一般甲鱼的投饵率在2.5%~3%,根据甲鱼摄食情况及生长阶段,灵活掌握投喂量。甲鱼总体重的计算一般是以饲料累计投饵量乘以往年各自的  相似文献   

18.
<正>广东梅州池塘主养对象基本以草鱼为主。近年来,梅州市水产研究所在全市推广"水产机械化无公害草鱼健康养殖技术",根据草鱼的生长规律与摄食特性,总结出以投饵机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的技术,从而提高水产养殖的机械化生产能力和标准化水平。技术主要包括:草鱼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水温条件下的投饵率;不同天气情况、不同水质条件下的投饵率等。  相似文献   

19.
延迟投饵对匙吻鲟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2&#177;0.5)℃水温条件下,通过饥饿试验,研究了延迟投饵对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1~2 d投饵对仔鱼存活的影响不显著;延迟3 d以上投饵,仔鱼成活率显著下降;完全饥饿条件下,仔鱼半致死时间为11日龄,全部死亡时间为17日龄;延迟1 d投饵对仔鱼生长的影响不显著,延迟2 d以上投饵对仔鱼生长的影响显著。匙吻鲟仔鱼开口摄食期没有混合营养期,从初次开口摄食到饥饿半致死之间的间隔仅4 d。因此,匙吻鲟仔鱼初次投喂的最适时间建议在开口摄食后的2 d之内。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细鳟鱼(Braochymystax enok P.)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最大日摄入能与生长能的关系、生态生长效率等方面生长与能量代谢的研究结果。并确定养殖中最低投饵水平,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