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番鸭细小病毒VP3基因片段,通过PCR检测番鸭细小病毒核酸,利用RT-PCR和PCR方法排除鸭病毒性肝炎和鸭瘟感染,利用非免疫雏鹅接种试验排除小鹅瘟病毒感染,确诊引进的番鸭患鸭细小病毒病.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小鹅瘟病毒只感染雏鹅和雏番鸭,但是近年来小鹅瘟病毒出现了变异,不仅会感染鹅和番鸭,而且会感染半番鸭、樱桃谷鸭、北京鸭、麻鸭等,对我国养鸭业危害很大。该文介绍一起半番鸭的发病经过、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经检查确诊为小鹅瘟,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番鸭亦称飞鸭、麝香鸭或瘤头鸭。近些年来,我国东北地区鹅与番鸭养殖业发展很快,但小鹅瘟的危害也日益突出。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科小鹅瘟病毒(GPV)引起的一种败血性、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不仅严重危害雏鹅,对雏番鸭亦有同样危害,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1发病情况2008年春季和2009年春季,吉林省双辽市白某连续两年从外地购买雏鹅饲养,皆因小鹅瘟危害而致雏鹅"全军覆没",遭受很大经济损失。2012年,  相似文献   

4.
许英民 《兽医导刊》2007,(10):47-48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败血性传染病.3日龄至30日龄的雏鹅易发生,30日龄以上的幼鹅很少发病.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出现在10日龄以内的雏鹅.近几年,雏番鸭也感染小鹅瘟,笔者在门诊工作中遇到一起雏番鸭发生小鹅瘟并发曲霉菌病的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5.
鸭鹅常见传染病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笔者介绍9种鸭鹅常见传染病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禽霍乱、传染性浆膜炎、鸭流感、小鹅瘟、副黏病毒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健康鸭群的免疫程序 (一)种鸭群 1.雏鸭群:(1)雏番鸭小鹅瘟、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苗免疫:在出壳后48小时内应用二联雏鹅活苗免疫,或两种单活苗免疫.(2)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和雏番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病活苗免疫.  相似文献   

7.
小鹅瘟也叫病毒性肠炎,是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精神萎顿、不食、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和渗出性肠炎为其主要特征,病原为小鹅瘟病毒.一般小鹅瘟只发生于鹅(番鸭和莫斯科鸭除外).冬末春初最易发病,临床上表现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本病可采用多种防治措施,农户散养应当切实做好清洁卫生及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2007年5月吉林省吉林市某珍禽养殖场饲养已免疫过雏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小鹅瘟弱毒疫苗、雏番鸭"花肝病"弱毒疫苗的28~42日龄番鸭群,陆续爆发一种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造成种番鸭大批死亡。发病番鸭为同群或鸭舍临近,共饲养种番鸭1 245只,发病后多种抗生素治  相似文献   

9.
番鸭"三周病"、细小病毒型"白点病"和小鹅瘟是雏番鸭常见的三种细小病毒病,对番鸭养殖业危害较为严重。本文对从广东惠州及周边地区病死番鸭中分离鉴定的1株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病毒、1株小鹅瘟病毒和1株番鸭"三周病"病毒分别感染健康雏番鸭,将发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进行对比,从而为基层兽医工作者提供三种番鸭细小病毒病临床鉴别、初步诊断更加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所引起的主要侵害3~20日龄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雏番鸭也可感染小鹅瘟。利用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临床剖检病例中疑似小鹅瘟感染雏番鸭的病变组织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与预想结果一致的381 bp特异片段。同时取病番鸭肝脏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及生化鉴定,结果鉴定出大肠杆菌。结果表明该病例为雏番鸭鹅细小病毒及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主要侵害三周龄以内的雏番鸭。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通常与番鸭小鹅瘟以及番鸭"三周病"混合感染,且番鸭小鹅瘟与番鸭"三周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相似,因此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甚至造成误诊。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细小病毒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细小病毒通用引物P1、P2;在番鸭"三周病"病毒的特异性区域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M1、M2;在番鸭小鹅瘟病毒的特异性区域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G1、G2。利用所设计的三对引物进行PCR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出雏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以及与番鸭小鹅瘟或者番鸭"三周病"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汤海平 《中国家禽》2003,25(18):15-16
1发生情况我市某区三个养鸡专业户于2002年10月初,先后从莆田地区引进同一批4500只纯种白羽雏番鸭苗,分别饲养2000、1000和1500只,鸭群在1日龄用番鸭细小病毒———小鹅瘟二联苗免疫接种,他们饲养至13日龄时三群雏鸭均出现软脚、拐脚或跛行现象,随饲养日期的延长发病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死亡数很少。发病时也注射番鸭细小病毒———小鹅瘟双价高免血清,并且还投服过强力霉素、氟甲砜霉素、蒽诺沙星、磺胺类药物等广谱抗菌素,肌注过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以及先锋霉素,均无效果。而与白羽雏番鸭混群饲养的本地番鸭和半番鸭未见发病。2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3.
<正>1小鹅瘟1.1流行特点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雏番鸭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0日龄的雏鹅、雏番鸭,传播快,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可达90%~100%。雏鹅、鸭日龄增长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而下降;当年留种的母鹅群和母番鸭群的免疫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雏番鸭小鹅瘟已陆续发生,笔者在禽病诊断中曾遇到几例,最近还遇到一起雏番鸭病毒性肝炎并发小鹅瘟,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叶健强 《兽医导刊》2008,(10):14-16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是继发现小鹅瘟(GPV)和鸭瘟病毒(DPV)能够引起雏鹅感染发病后,于1993年由四川农业大学程安春在四川省内首次发现且于1998年首次报道的新型病毒,是一种能引起30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发病的病毒,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综合病例)和病理变化(后期死亡雏鹅病变及其组织学变化)与小鹅瘟极相似的传染病,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将其误诊为小鹅瘟.但其种鹅在开产前注射1次小鹅瘟疫苗,其下一代于3日龄开始仍然发病和死亡,用小鹅瘟高免血清治疗无效,其死亡率一般为25%~75%,严重的地区可达100%.  相似文献   

16.
鸡胚对雏番鸭细小病毒易感性的探讨娄华(福建泉州师专生物系362000)王政富(广东佛山农牧专科学校528231)引起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番鸭三周病”、又称“番鸭小鹅瘟”)的病原过去一直认为是小鹅瘟病毒,但近几年来据有关报道及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本...  相似文献   

17.
1.雏鸭群:(1)雏番鸭小鹅瘟、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苗免疫:在出壳后48h内应用二联雏鹅活苗免疫.或二种单活苗免疫。(2)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和雏番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病活苗免疫。(3)番鸭坏死性肝炎(番鸭肝白点)活苗或灭活苗免疫雏番鸭3日龄左右应用本病活苗免疫.或用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0.3~0.5mL。  相似文献   

18.
汤海平 《水禽世界》2004,(11):36-37
小鹅瘟通常侵害雏鹅、小鹅。近几年来,该病是雏番鸭继番鸭细小病毒病(三周病)之后的又一大疫病熏而且经常与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混合感染,临床发病上不易鉴别,两者均主要侵害1月龄内的小番鸭,以传播快、死亡高、剧烈下痢、纤维素性肠炎、小肠后段内容物形成腊肠样栓子为特征。目前该病已成为番鸭养殖户的主要预防疾病。2003年6月,某养鸭专业户饲养一批2000只本地番鸭,3日龄注射“三周病”高免卵黄(在饲养前3批番鸭中使用的是番鸭细小病毒病-小鹅瘟二联弱毒苗预防,从未发病),在15日龄时番鸭群开始发病,少数鸭出现精神委顿、不吃料、下痢,并伴有…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是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患病鹅多以精神委顿、不食、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和渗出性肠炎为其特征。病原为小鹅瘟病毒,一般小鹅瘟只发生于鹅(番鸭和莫斯科鸭除外)。临床上表现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本病可采用多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小鹅和雏番鸭的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小鹅瘟发病率高,世界各地都有小鹅瘟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