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为太行山区苹果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14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不同灌溉方式(常规漫灌、分区交替灌溉和调亏灌溉,研究灌溉方式和调亏灌溉对苹果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分区交替灌溉与常规漫灌的苹果产量、单果重、硬度、含酸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两者的产量和单果重显著高于对照(自然降水),分区交替灌溉较常规漫灌水分利用率提高了31.1%-70.7%。在调亏灌溉中,果实发育早期或中期控水与全灌溉对照的产量和单果重无显著差异,在果实发育后期控水和干旱则导致苹果产量和单果重显著下降。[结论]在保证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分区交替灌溉是最好的节水灌溉方式,果实发育的早期是实施调亏灌溉的最佳阶段。  相似文献   

2.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对富士苹果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果园15 a生的红富士苹果为材料,研究了不灌溉(对照)、树盘两侧分区交替灌溉和不分区灌溉3种处理对苹果叶片、新梢生长量等形态指标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等光合指标及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区交替灌溉较常规灌溉用水量减少了50%;新梢生长量显著降低,叶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叶绿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chl(a/b)值出现小幅升高;气孔开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无显著性差异,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产量下降4%,总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果形指数显著提高,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着色率和光洁指数等优于常规灌溉处理。  相似文献   

3.
灌溉方式对桃光合特性及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果树节水灌溉的新途径,以安农水蜜和早久保桃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桃光合特性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交替灌溉和常规灌溉的桃树较未灌水的桃树有较高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交替灌溉的桃树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低于常规灌溉,但交替灌溉桃树比常规灌溉有较高的蒸腾效率。常规灌溉和交替灌溉的桃产量和单果重显著高于对照,处理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未达到显著差异。交替灌溉与常规灌溉的桃树在产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无显著差异,交替灌溉的桃树的农田总供水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灌溉。交替灌溉在桃树上是一种可行的节水灌溉措施。  相似文献   

4.
调亏灌溉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常莉飞  邹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42-7144
[目的]寻找最优的调亏灌溉方案,为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6年对温室黄瓜在不同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灌溉下限(45%~75%)组合处理,测定不同灌溉情况下植株的部分生理指标、产量、果实品质及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温室黄瓜初花期土壤水分含量为60% ̄90%田间持水量,结果期土壤水分含量保持65%~90%田间持水量对于提高果实品质最为理想,该处理果实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9.94%、31.34%、3.14%、5.47%,且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高9.75%,保持60%~90%田间持水量节水效果最显著,比对照高18.84%,但果实品质明显不如65%~90%田间持水量。[结论]不同时期的水分亏缺有利于增强植株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结果期的适度干旱可以显著提高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灌水量,且产量并无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
在鸭梨果实生长的前中期,实施调亏灌溉,显著降低了果实的果形指数;控水处理期间,果实的含水量明显低于对照,但并未抑制果实的生长发育或影响果实大小;相反,对产量,单果重,果实品质及贮藏性有提高的趋势,同时,新梢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6.
以15 a生红富士(Malus domestica Borkh,cv fuji)为试材,通过设立无灌溉全量施肥(对照)、分区交替灌溉半量施肥、分区交替灌溉全量施肥、不分区灌溉半量施肥和不分区灌溉全量施肥等5个肥水耦合处理,研究了肥水分区调控对苹果光合特性及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灌溉方式和不同施肥量的耦合试验中,灌溉方式是影响叶片光合特性的主要因素,分区灌溉处理在节水50%的情况下,净光合速率与不分区灌溉无显著性差异,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明显降低,从而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分区灌溉半肥处理叶面积和新梢生长量降低,但坐果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区灌溉全肥处理和分区灌溉半肥处理叶片N、P、K元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是低于不分区灌溉全肥和半肥处理,分区灌溉全肥处理叶片N、P、K含量分别为2.459%、0.137%和0.995%,接近陕西省高产苹果园叶片N、P、K含量的平均水平。肥水分区交替的2个处理除总酸、果锈指数和硬度3个指标外,着色率、光洁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等其他果实品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分区交替灌溉半肥处理叶片N、P、K元素的含量高于目前生产上的常规施肥方式,且果实品质没有明显下降,将是干旱地区果园一项节水、节肥的肥水调控新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调亏灌溉对黄土高原地区枣树生长与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揭示枣树不同生育阶段进行调亏灌溉的适宜度。【方法】2009-2011年,在陕西省米脂县孟岔试验站的枣树试验林进行调亏灌溉试验,试验设置充分灌水(对照)、萌芽展叶期中度调亏灌水(T1)、开花坐果期中度调亏灌水(T2)、果实膨大期中度调亏灌水(T3)和果实成熟期重度调亏灌水(T4)共5个处理,其中充分灌水处理保证土壤含水率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否则按定额30mm灌水;中度调亏处理灌水定额为15mm,灌水时间与对照相同;重度调亏处理不灌水。试验期间每5d测定1次土壤水分和新梢长度,枣果成熟后分处理测定产量及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萌芽展叶期和开花坐果期中度调亏处理均显著(P0.05)抑制了枣树的新梢生长,与对照相比,2009,2010和2011年新梢长度的降幅分别达到28.8%,35.6%,32.5%和6.5%,9.9%,7.2%。T1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减少2.6%,但各项品质指标的变化幅度不大;T2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减少14.0%,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提高25.3%;T3处理的产量较对照降低12.6%,单果体积降低18.7%,单果质量降低16.9%,果实含水率降低8.0%,果实硬度提高11.0%,可溶性蛋白减少16.3%,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T4处理的产量较对照提高3.9%,并且在降低坏果率和有机酸含量、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效果显著,其中坏果率和有机酸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9.7%和23.9%,果实维生素C含量较对照升高20.9%。【结论】综合考量各调亏灌溉处理的影响,确定果实成熟期和开花坐果期分别为黄土高原地区枣树最适宜和最不适宜调亏灌溉的生育阶段。  相似文献   

8.
花期调亏灌溉对枇杷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枇杷花期调亏灌溉对坐果期生长势和成熟期果实产量的影响,提出最佳调亏灌溉制度,以大田14~15年生的早钟6号枇杷为材料,采用局部滴灌的方式,花期给予不同梯度灌水量和灌水周期进行调亏灌溉处理,以不灌水为对照,调查坐果期树体生长势和果实成熟期产量指标。结果显示:花期每隔15 d调亏灌溉1次,随着灌水量增加,坐果期枝条脱叶率呈显著递减趋势、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显著递增趋势,果实成熟期枝条叶片存活率呈极显著递增趋势、皱缩果率呈极显著递减趋势、平均单果重量呈显著递增趋势,考虑节水因素,每次灌水45 kg/株时,枇杷坐果期枝条有较多的叶片、叶片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果实成熟期皱缩果率低、单果大,是最佳调亏灌溉量;花期每次灌水45 kg/株,灌水周期越长或不灌水,坐果期叶片脱落率越高,灌水周期8 d,节水同时却能保持枇杷坐果枝条不脱叶,是最佳调亏灌溉周期。本研究认为,枇杷花期调亏灌溉,增强了坐果期枇杷生长势,增加了果实成熟期产量,最佳调亏灌溉制度是8 d灌水1次、每次灌水45 kg/株,可显著减少叶片脱落、增加单果重、减少皱缩果比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水资源在梨果园中的有效利用率,改善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6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采用沟灌、滴灌、漫灌3种灌溉方式,比较不同灌溉方式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灌溉方式.[结果]与对照大水漫灌相比,滴灌显著提高果实脱萼率,色泽红润,...  相似文献   

10.
根际交替灌溉技术在南岛无核荔枝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年生南岛无核荔枝成年树为试材,以常规灌溉为对照(C K),以根际交替灌溉(PRD)和半量常规灌溉(HN)为处理,研究PRD对单株产量、果实品质、叶片可溶性糖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K和PRD的单株产量差异不显著,二者都显著高于HN;PRD在果实单果重、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果肉TSS、TA、TSS/TA上与CK均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HN;在果肉Vc含量上,HN显著高于CK和PRD;不同处理和CK对果实可食率无显著影响.不同处理和对照的叶片可溶性糖、光合色素含量动态变化特征不一样;PRD在总体上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并且提高叶绿素a/b值.PRD未引起树体减产和果实品质变劣,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光合能力,降低用水量和生产成本,因此,该技术应用于南岛无核荔枝栽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枣棉间作系统枣树的补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同时满足新疆枣棉间作系统中枣与棉花的需水规律,不影响棉花产量的情况下,提高枣产量.在棉花播种至开花前不需灌水的情况下,对间作地枣树进行补水,揭示枣与棉花的产量、效益差异,以期为新疆枣棉间作系统的水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枣树萌芽期(4月下旬)和初花期(5月下旬)对枣树行补水,设置试验方案为补水1次、2次、对照(不补水),重复3次.生长季节定期测定枣树生长量,枣果成熟期测定标准枝的坐果数、单果重、产量,并测算间作棉花的单产.[结果]补水1次与2次后,枣树新稍增长量明显高于对照,灌水次数之间差异不显著;补2次水的坐果数略低于补1次和对照,但单果重和产量却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不同处理间棉花产量和品质无显著差异.[结论]枣棉间作系统中,应对枣树的萌芽期和初花期分别补水1次.这对提高枣树的生长、结实及产量非常有利,而对棉花的生长和产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周振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720-2724
[目的]研究丘陵沟壑区苹果园的节灌制度。[方法]采用测坑试验和大田试验,对苹果树进行覆膜、覆草和清耕处理,确定西北黄土高原区苹果树的耗水规律、灌水定额、灌水次数、最佳灌水关键期及灌水部位、毛管布设方式。[结果]覆草处理的耗水量和耗水强度最小,苹果产量最高,水分生产率最高。3种处理的年耗水量433.5~478.5 mm,在降水保证率50%的平水年,盛果期清耕处理滴灌4次为宜,最佳灌水期为萌芽前、新梢旺长前、果实迅速膨大期和封冻前,全年灌溉定额1 030 m3/hm2,覆草和覆膜处理的灌溉定额比清耕处理少5%~10%。每个滴头滴水量30 L为次最佳灌水量。毛管布设以果树主干为中心,成"S"形。[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丘陵沟壑区苹果园滴灌条件下的节灌制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北京地区果树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为痕量灌溉系统的设计及其在果树上的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应用,对不同灌溉量处理下矮化密植苹果树的灌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灌溉过程中垂直湿润峰与水平湿润峰比值随灌溉时间延长而增大。各处理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灌水定额12 L/h的处理(H_1)同层土壤含水量高于灌水定额10 L/h的处理(H_2)。H_1的树高生长量较大,H_2的地径、冠幅生长量较大,各处理的苹果树生长差异不显著。[结论]痕量灌溉处理降低20%灌溉量后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滴灌模式对苹果光合特性、产量及灌溉水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明黄土区苹果优质高效生产的滴灌模式。【方法】 该研究以8年生寒富苹果树为研究对象,试验设3种滴灌方式:分根交替滴灌(ADI)、单管滴灌(UDI)和双管滴灌(BDI),及3个灌水梯度:高水(W1)、中水(W2)和低水(W3),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共9个处理。研究滴灌方式与灌水处理对苹果冠层、光合、外观品质、产量及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 与W1相比,减少灌水量显著减少叶面积指数、叶倾角和丛生指数(P<0.05)。与单管滴灌相比,分根交替处理显著增加叶面积指数(P<0.05),显著降低叶倾角与丛生指数(P<0.05)。在果实膨大期(DAF=80 d),ADI-W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羧化效率和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苹果叶片11:00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随开花后天数(DAF)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各水分处理下苹果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M”型规律,ADI处理净光合速率“午休”现象不明显,各处理的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除ADI-W2外)处理峰值均出现在上午10:00,ADI-W2处理推迟了峰值的时间,其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均值为各处理的最大值(3.22 μmol·mmol-1)。ADI与W2组合能够提高产量,在两年内,ADI-W2处理的苹果硬度(9.09 kg·cm-2)、果形指数(0.88)、大果率(63.46%)、单果重(224.12 g)和产量(33 010.15 kg·hm-2)均最大,ADI与W3组合能够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ADI-W3处理灌溉水利用效率(36.21 kg·m-3)最高。【结论】 运用综合评分法得到ADI-W2处理为最优组合,因此黄土区苹果节水增产应采用中水量分根交替滴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王敬兵  刘玉祥  平文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81-18683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去袋对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高光效苹果园红富士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时期去袋的红富士苹果的单果重、着色面积、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和总酸的含量。[结果]去袋越早,单果重增长越明显,着色面积越大,而对于果形指数则影响不太明显;去袋越晚,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越高,酸含量越低。[结论]该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研究在喷灌条件下水稻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以水稻品种节3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叶片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WUE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喷灌、漫灌方式下,水稻叶片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率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呈不显著水平.[结论]从节水角度来讲,喷灌比常规灌溉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对欧李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欧李人工栽培及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欧李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欧李果实生长受到抑制,单果鲜重减少及硬度增大,有机酸含量升高,含糖果量降低,风味变差。[结论]水分胁迫通过何种途径抑制果实发育,仍需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露地葡萄滴灌专用肥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战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79-4181
[目的]为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方法]设置畦灌+传统施肥、滴灌+专用肥1、滴灌+专用肥2、滴灌+专用肥3,共4个处理,研究露地葡萄滴灌专用肥的施用效果。[结果]滴灌处理润湿区域和非润湿区域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6%~19%、11%~14%。3个滴灌处理的葡萄穗果数与果实重量均高于畦灌处理,产量显著增加,分别增产20.0%、14.9%、14.7%。专用肥3处理的葡萄果实Vc含量显著高于畦灌处理,专用肥2和专用肥3处理均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滴灌施肥的总施肥量比畦灌+传统施肥节省25.5%。[结论]滴灌施肥可以为葡萄提供合理的水分与养分,提高水肥利用率和葡萄的产量及品质,减少施肥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灌水方式对辣椒生长、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辣椒节水灌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正常灌溉、根系分区固定灌溉与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对辣椒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当灌水下限为75%θF时,分区固定灌溉的辣椒株高显著低于正常灌溉与分区交替灌溉;与正常灌溉相比,分区固定灌溉的辣椒叶宽降低明显;正常灌溉的辣椒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区交替灌溉次之,分区固定灌溉最低;正常灌溉的辣椒脯氨酸含量最低,分区交替灌溉居中,分区固定灌溉最高。同种灌水方法下不同灌水下限的辣椒叶绿素含量表现为75%θF〉65%θF〉55%θF。当灌水下限为55%θF与65%θF时,分区交替灌溉辣椒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分区固定灌溉。同种灌溉方法下辣椒叶宽随灌水下限降低显著下降。在同等灌水下限条件下,分区交替灌溉的辣椒叶宽显著大于分区固定灌溉。[结论]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是最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