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研究西北荒漠区沙生植物瘤胃降解特性及饲用价值,试验选择西北荒漠区4种典型沙生植物沙棘、柠条、花棒及沙芦草,测定其休眠期营养成分含量。以山羊为试验对象利用尼龙袋法研究其瘤胃降解特性,分析其饲用价值。结果显示,4种沙生植物营养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干物质(DM)、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及粗灰分(CA)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沙棘CP含量最高,其次为花棒、柠条、沙芦草。沙棘和沙芦草中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柠条和花棒(P0.05)。沙棘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ADF含量最低,沙棘和花棒中NDF含量显著低于柠条和沙芦草(P0.05)。4种沙生植物中DM和NDF在瘤胃内的降解率均随瘤胃内停留时间的延长不同程度地增大。沙棘在各个时间点的DM和NDF降解率均最高。4种沙生植物可消化干物质(DDM)、相对饲用价值(RFV)及有机物质消化率(OMD)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沙棘最高,其次为花棒、沙芦草,而柠条最低。研究表明,沙棘和花棒饲用价值较高,而沙芦草和柠条饲用价值较低;西北荒漠区的4种沙生植物均可作为反刍动物粗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内蒙古地区温性荒漠草原牧草的营养成分进行快速检测,试验以85份混合鲜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PLS)法建立干物质(dry matter, DM)、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和粗灰分(crude ash, Ash)含量的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预测模型。结果表明:DM、NDF、ADF和Ash的定标集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5,0.728,0.749,0.727,验证集R2分别为0.848,0.536,0.673,0.741,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 for validation, RPD)为8.163,1.899,1.927,...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科尔沁肉牛对不同粗饲料的降解特性,采用尼龙袋法测定苜蓿干草、玉米秸秆、羊草、稻草、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块6种粗饲料在肉牛瘤胃内干物质(dry matter,DM)、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的瘤胃降解率。结果显示:DM和CP的肉牛瘤胃有效降解率(ED)以苜蓿干草最高,稻草最低,苜蓿草块、玉米青贮、羊草和玉米秸秆居中;NDF和ADF的肉牛瘤胃ED以苜蓿干草最高,羊草最低。结果表明:从科尔沁肉牛对6种粗饲料的降解特性看,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最高,稻草的营养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4.
董峻 《草业科学》2005,22(7):89-89
日前有专家指出,在沙区植树特别是大面积种植杨树,导致沙区地表水下降,从而引起沙区大面积树木的枯黄甚至死亡。对此,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强调,沙区生态建设要“适地适树”,在“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中,灌木是最主要的造林树种。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三北”地区大多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中,沙区栽植的并不都是乔木,还有很多灌木,如柠条、羊柴、花棒、梭梭等,而杨树等主要用于农田防护林。  相似文献   

5.
在甘肃省民勤县采集227份青贮玉米(Zea mays)样品,采用改良偏最小二乘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用3种导数处理和10种光谱散射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青贮玉米原料不同部位(组织)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ADL)等养分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青贮玉米不同部位(组织)养分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ADF含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for validation,RSQV)和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 for validation,RPD)均高于其他成分,而NDF、粗蛋白和有机物含量的RSQV和RPD均低于ADF;ADF、NDF、粗蛋白和有机物这4个指标的RSQV均大于0.9,且其RPD均大于2.5,能用于实际生产中准确分析;2)粗脂肪含量的RSQV和RPD分别为0.701和1.838,建立的模型只能用于样品的粗略预测;3)干物质、ADL含量的RSQV和RPD分别为0.525和1.549、0.631和1.602,这2种营养成分的预测模型不能用于实际生产中的检测,模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综上所述,本试验初步建立了青贮玉米不同部位(组织)ADF、NDF、粗蛋白和有机物含量这4种营养成分近红外预测模型,能够应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6.
青贮玉米不同部位(组织)养分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民勤县采集227份青贮玉米(Zea mays)样品,采用改良偏最小二乘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用3种导数处理和10种光谱散射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青贮玉米原料不同部位(组织)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 ADL)等养分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青贮玉米不同部位(组织)养分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 ADF含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for validation, RSQV)和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 for validation, RPD)均高于其他成分,而NDF、粗蛋白和有机物含量的RSQV和RPD均低于ADF;ADF、NDF、粗蛋白和有机物这4个指标的RSQV均大于0.9,且其RPD均大于2.5,能用于实际生产中准确分析;2)粗脂肪含量的RSQV和RPD分别为0.701和1.838,建立的模型只能用于样品的粗略预测;3)干物质、ADL含量的RSQV和RPD分别为0.525和1.549、0.631和1.602,这2种营养成分的预测模型不能用于实际生产中的检测,模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综上所述,本试验初步建立了青贮玉米不同部位(组织) ADF、NDF、粗蛋白和有机物含量这4种营养成分近红外预测模型,能够应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7.
未消化中性洗涤纤维(undigested neutral detergent fiber,uNDF)是指不能被瘤胃微生物发酵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对反刍动物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日粮中适宜的uNDF对反刍动物营养和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从uNDF对反刍动物的采食行为、瘤胃功能、NDF消化率、动物生产性能的营养调控作用和uNDF测定方法以及如何指导日粮配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反刍动物的健康和高效生产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几种处理对柠条养分的影响及其在瘤胃内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头瘘管羊,以尼龙袋法(in situ)测定黄贮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氨化柠条、生化处理柠条等在瘤胃发酵6,12,24,36,48和72 h后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降解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柠条CP含量都上升(P<0.05),其中氨化柠条粗蛋白上升最高,NDF、ADF和ADL含量却都有所下降;柠条以尼龙袋法在瘤胃内降解48 h后,氨化处理柠条各营养物质降解效果都表现出最好,CP降解率为56.62%,NDF降解率为47.03%,ADF降解率为37.08%,NDL降解率为35.58%,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对于榆林市随机采集的紫穗槐枝条和柠条枝条各十个样本进行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比较,并用五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陕北白绒山羊,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样品(干物质、粗纤维、粗蛋白)分别在4h、6h、12h、24h、48h五个时段的瘤胃降解率,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柠条枝条与紫穗槐枝条的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的含量存在差异且差异极显著(P0.01),柠条枝条的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高于紫穗槐枝条,紫穗槐枝条的粗纤维含量高于柠条枝条;柠条枝条与紫穗槐枝条粗蛋白、粗纤维在瘤胃内的降解率均存在差异且差异极显著(P0.01),紫穗槐枝条的干物质降解率与柠条枝条的干物质降解率分别存在差异且在4h、6h、24h、48h的差异极显著(P0.01),在12h的差异显著(0.05P0.01)。紫穗槐枝条的干物质降解率、粗蛋白降解率、粗纤维降解率均高于柠条枝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建立油菜(Brassica napus)秸秆常规成分的近红外快速预测模型。从甘肃省、青海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共采集125份油菜秸秆,测定其干物质(dry matter,DM)、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粗灰分(Ash)、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neutral detergent insoluble protein, NDIP)、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acid detergent insoluble protein, ADIP)、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 ADL)、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NPN)与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 SP)。选取100份油菜秸秆样品作为定标集,另外25份作为验证集来评价NIRS预测模型。结果显示,1)油菜秸秆DM、CP、NDF、ADF、EE、Ash、NDIP、ADIP、ADL、NPN和SP的含量分别为93.62%、5.85%、 67.22%、 55.40%、 2.57%、 7.66%、 1.04%、 0.63%、 13.58%、 1.70%和2.89%。2)DM、 CP、 NDF、 EE、 Ash、NPN和SP的交互验证决定系数(1-VR) 0.9,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QS≥0.84),构建模型可以用于日常分析。3)DM、CP、NDF、EE、Ash、NPN和SP的模型参数分别为Standard MSC 1,4,4,1、Weighted MSC 2,4,4,1、SNV 2,4,4,1、Standard MSC 1,4,4,1、SNV and Detrend 1,4,4,1、Weighted MSC 1,4,4,1,其余营养成分构建模型不太理想,需进一步完善。综上,通过交互验证与外部验证验证了油菜秸秆各营养成分校正模型的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1.
毛乌素沙地几种沙生灌木养分含量的动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宁夏盐池县毛乌素沙地5种沙生灌木: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花棒、杨柴、沙柳不同生育期细枝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其营养规律,结果表明,5种灌木粗蛋白质含量都在随生长季节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中,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沙柳峰值出现在花期;花棒,杨柴以营养期最高,果后营养期居中,枯黄期最低,纤维性物质(NDF、ADF、木质素)含NDF以营养期最低,果后营养期居中,ADF、木质素含量以果后营养期最低,综合判断5种灌木各时期的营养价值,均以果后营养期为最优或次优。  相似文献   

12.
比较和分析了6种富含单宁的家畜可饲高山植物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的含量,并对其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合体外产气技术(in vitrogas production method),对各种植物和添加聚乙烯二醇(PEG)的体外产气量和干物质降解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灌木粗蛋白含量较高,藏沙棘高达14.3%,缩合单宁含量随植物品种不同而变化,藏沙棘、金露梅和珠芽蓼含量分别为42.45,35.24,32.98 g/kg(DM)。添加PEG后,珠芽蓼、藏沙棘、金露梅和鬼箭锦鸡儿的产气量分别增加了36.9%,38.9%,16.4%和8.6%。  相似文献   

13.
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的紫花苜蓿营养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时期由现蕾期延迟至结荚期,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显著下降(P<0.05)。其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和粗灰分(CA)含量分别下降37.67%,12.62%和7.08%,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增加26.43%和29.84%。(2)与自然晒干相比,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可显著缩短紫花苜蓿干燥时间,提高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P<0.05)。烘干后紫花苜蓿的CP含量提高10.87%,NDF和ADF含量下降4.33%和4.72%;压扁茎秆调制的紫花苜蓿干草,其CP含量可提高5.92%,NDF和ADF含量降低3.80%和4.09%。(3)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是适宜的紫花苜蓿调制方法,但考虑到资金投入和可操作性,认为机械压扁茎秆资金投入不大,操作简单易行,在生产中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4.
温度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和出苗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研究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对确定物种的适宜播种时期和预测田间出苗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以10种荒漠植物:沙冬青、白沙蒿、沙打旺、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无芒隐子草、梭梭、杨柴、花棒和霸王种子为材料,在5~40 ℃范围设置了8个温度条件,测定种子萌发的动态变化,通过积温模型分析了供试植物种子萌发的温度三基点:萌发的基础温度(Tb)、适宜温度(To)、最高温度(Tc)以及萌发的温度时间值(θT)。结果表明:在参试物种阈值中,To以无芒隐子草最高,为33.7 ℃,其次是沙冬青为28.3 ℃,其他物种在17.4~24.9 ℃;Tb以沙打旺最低,为0.3 ℃,其次是梭梭为1.9 ℃,其他物种介于6.7~15.0 ℃;Tc以梭梭最高,为45.3 ℃,其次是无芒隐子草为43.9 ℃、沙打旺43.3 ℃、沙冬青39.7 ℃,其余物种在25.0~34.2 ℃;梭梭萌发温度范围最大,为1.9~45.3 ℃,而霸王最小,为15.0~30.0 ℃。供试物种在亚适温条件下,种子萌发的温度时间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沙冬青(79 ℃·d)、梭梭(94 ℃·d)、白沙蒿(114 ℃·d)、杨柴(127 ℃·d)、霸王(132 ℃·d)、花棒(177 ℃·d)、沙打旺(184 ℃·d)、中间锦鸡儿(217 ℃·d)、柠条锦鸡儿(302 ℃·d)、无芒隐子草(334 ℃·d)。  相似文献   

15.
民勤荒漠草场植物群落自然更新和退化演替初探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前,甘肃民勤沙区荒漠植被正在严重退化.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不能自然更新,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蒿Artemisia arenaria、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等可进行自然更新.自然更新能力强弱排序为沙拐枣、白刺、沙蒿、麻黄、泡泡刺N.sphaerocarpa,沙拐枣和沙蒿自然更新的速度最快,麻黄最为缓慢.当地植物主要围绕种源(母株)进行更新,更新幼苗的数量与土壤之间存在一定关系.除白刺外,幼苗普遍出现在当地主风向西北向的下风向.除梭梭人工林群落外,生态位宽度大的植物种其繁殖更新能力亦较强.幼苗成活低的限制因子主要是降水量及其分布.尤其是沙蒿、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的自然更新对降水最为敏感.当地梭梭人工林大面积衰退,梭梭人工林内沙拐枣植株明显增多,存在梭梭人工林向沙拐枣群落演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5组人工模拟不同啃食强度,20%,40%,60%,80%,100%(占植株地上部分的比例)下紫穗槐叶、茎,从7个营养指标,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糖(WSC)、粗蛋白质(CP)、磷(P)、钾(K)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过对不同啃食强度处理的关联度比较,探讨啃食强度对紫穗槐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穗槐在啃食强度40%时,叶、茎的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781 2和0.651 3,大于其他啃食强度处理,即具有最佳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刈割时期和加工方式对柠条锦鸡儿饲用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强  董宽虎  刘明祥  王聪 《草地学报》2005,13(2):121-125
选用4头装有瘤胃瘘管的西门答尔牛,用常规全收粪法测定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的消化率,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瘤胃降解率;选用荷斯坦育成母牛54头,分别饲喂当年生花期、结实期和2年生结实期切碎、揉碎及粉碎柠条锦鸡儿,测定饲喂效果。结果表明:干物质(DM)、有机质(OM)、粗蛋白质(CP)瘤胃降解率以开花期最高(P<0.05),当年生结实期显著高于2年生结实期老枝(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瘤胃降解率,当年生开花期与结实期差异不显著,但皆显著高于2年生老枝(P<0.05);OM消化率以花期揉碎处理最高(P<0.05),结实期揉碎和花期切碎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CP、NDF和ADF消化率均以花期揉碎最高,与结实期揉碎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每千克代谢体重柠条锦鸡儿和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均以结实期较高;加工方式以粉碎采食量高;结实期揉碎处理的采食率、日增重最高(P<0.05),每千克增重消耗精料最少,增重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份至12月份在新疆呼图壁种牛场选择397头年龄相近、泌乳量为28.23±4.26kg的中国荷斯坦牛,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为对照组(CT),第二组每天饲喂50g"益康XP",第三组每天饲喂24g"PM发酵粉";试验期6个月,每10d测日产奶量,每月数据汇总处理,每月底采集乳样,检测其乳脂、乳蛋白、乳糖、乳非脂固形物含量及体细胞数、pH值。结果表明:与CT组相比,XP组与PM组明显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与CT组相比,XP组和PM组均能降低乳体细胞数(P0.05);此外,与CT组相比,XP组和PM组对乳糖、乳非脂固形物含量和pH值影响并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个不同来源的苜蓿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近红外光谱法和常规化学分析法检测苜蓿样品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验证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与常规化学分析法检测的符合程度。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化学分析法比较,苜蓿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更适用于苜蓿样品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检测,但并不适用于苜蓿水分含量的检测,因此,需要对已有的近红外预测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20.
36个燕麦品种不同部位养分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天祝高寒草甸区36种不同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叶片、籽粒和茎秆中的水分、灰分、粗蛋白、可溶性糖、粗脂肪、磷、钙、粗纤维、中性纤维和酸性纤维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36个燕麦品种叶片中水分、灰分、粗蛋白、可溶性糖和钙含量显著高于籽粒和茎秆(P0.05),平均值分别为6.36%、9.28%、19.82%、13.71%和0.25%;籽粒中粗脂肪和磷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和茎秆(P0.05),平均值分别为:4.48%和0.25%;茎秆中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和种子(P0.05),平均值分别为35.62%、65.18%和56.40%。总之,36种燕麦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高低依次为叶片籽粒茎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