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高粱蔗糖合酶表达与蔗糖积累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酒精是一种有潜力的生物能源途径,了解甜高粱蔗糖积累机理对生物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两个甜高粱品种为材料,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高粱叶片和茎秆中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 SS)的表达,分析其与蔗糖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甜高粱叶片和茎秆中的SS蛋白质表达量在发育早期(拔节期、抽穗期)较低,发育后期(开花期、灌浆期和腊熟期)明显升高,在开花期最高。同2个普通高粱品种相比,在发育后期2个甜高粱品种叶片和茎秆中SS的表达明显增加,且与茎秆中的蔗糖积累相关,推测这是甜高粱与普通高粱蔗糖含量差异的重要原因。试验结果为选育甜高粱品种和提高茎秆蔗糖含量提供了一条可能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甜高粱品种资源,加快甜高粱的育种研究,从俄罗斯和乌克兰引进了甜高粱品种42份。对这些品种的田间鉴定表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甜高粱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变异类型较多,且具有很多的优异变异,与中国品种相比主要表现在分蘖较多、单株较重、株高较高及含糖量较高,且乌克兰品种还具有熟期较早的特点。在甜高粱的种质创新和杂交种选育中可根据育种目标有目的地对这些优良性状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甜高梁国内外杂交种含糖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甜高粱代表性杂交种糖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外甜高粱杂交种pac8381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突出表现在含糖量高、抗逆性强:国内外甜高粱杂交种均表现拔节期至开花期含糖量稳步增长.灌浆期直线上升,灌浆后期达到峰值,成熟期平稳:从不同节位来看.国内外甜高粱杂交种均表现出基部节与顶部节含糖量低.而中上部节间(6~15)含糖量较高,峰值多出现在第10节或第12节或第15节.  相似文献   

4.
能源高粱南方区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国家能源南方区试8个甜高粱品种的研究.表明甜高粱可充分利用南方的水、热、光;证明不同熟期的甜高粱不但可用于能源转化,还可用于换茬、隔茬、连种、复种。提高复种指数:参试的8个品种中L0202A/LTR108和Pac8381可粮秆兼用,获得双效益;提示育种家,现有甜高粱品种还需尽快改良。  相似文献   

5.
甜高粱不同播期下光合特性的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确定甜高粱适宜播期及关键气象影响因子,以新疆玛纳斯地区甜高粱主栽品种为试材,对不同播期下甜高粱糖分积累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甜高粱各个生育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变化呈单峰曲线,开花期达到最大值,灌浆期后逐渐下降。不同播期之间甜高粱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品种间差异变化有所不同。随播期延后,‘新高粱3号’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均以4月25日播种时最高,早熟T601以5月8日播种时较高;说明‘新高粱3号’适宜早播,T601适宜迟播。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甜高粱叶片光合特性与温度呈显著(P?0.05)正相关,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温度是影响甜高粱糖分积累过程的关键气象因子,降水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不同基因型甜高粱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的糖分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糖分积累规律的总趋势是从出苗至拔节期几乎不积累糖分;拔节至抽穗阶段开始积累糖分;抽穗至成熟期糖分积累达到高峰。(2)在同一播期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其进入各个生育阶段的时间和持续天数不同,其在同一个生育阶段里的糖分积累量也不同。(3)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生育阶段中所积累的糖分总量不同。因此,欲求增加甜高粱的糖分含量,就须选含糖量较高的品种,并在糖分积累期采取相应栽培措施,促进其糖分积累。  相似文献   

7.
遮光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及其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在辣椒的定植期、花期、绿熟期、红熟期进行遮光处理,对辣椒素含量及其代谢中相关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熟期遮光处理辣椒素含量最高,其次是花期遮光、定植期遮光、红熟期遮光,对照的含量最低。绿熟期遮光处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最高,花期和定植期遮光次之,再次是对照和红熟期遮光。过氧化物氧化酶(POD)活性,红熟期和定植期遮光最高,其次是对照和花期遮光,绿熟期遮光最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对照和红熟期遮光较高,定植期和花期遮光次之,绿熟期遮光最低。由此表明,遮光增加了辣椒素含量,绿熟期遮光效果较好。辣椒素含量高时,PAL活性高,但POD和PPO活性低,表明辣椒素含量与三种酶的活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甜高粱资源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士杰  刘晓辉  李玉发  李继洪 《种子》2005,24(11):46-47
中国甜高粱资源374份,其中地方品种159份,选系(品种)207份,不育系和保持系4对.分布在17个省市区,从云南到黑龙江,从上海到新疆均有种植.通过异地鉴定和系统选育,培育和筛选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品种;经甜高粱不育系和恢复系选育,组配青贮型和加工利用型甜高粱杂交种.  相似文献   

9.
甜高粱抗倒伏性状评价及其倒伏系数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甜高粱抗倒伏性状(重心高度、茎部鲜重、穗鲜重、茎秆机械强度、根干重)的测定,提出甜高粱倒伏系数,并通过性状相关、通径分析.说明利用倒伏系数评价甜高粱的抗倒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甜高粱与粒用高粱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形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78—1988年,我们对甜高粱与粒用高粱的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形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两者干物质积累过程都可用 Logistic 模型描述,但甜高粱较粒用高粱干物质积累峰值高,后期积累速度快,单株生物量高。(2)甜高粱是具有穗和茎两个库的双库型作物,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几乎从拔节延续到成熟。甜高粱茎的  相似文献   

11.
以粒用高粱和甜高粱为材料,对甜高粱与粒用高梁不同时期茎秆的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及SS、SPS酶活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茎秆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果糖含量在完熟期甜高粱高于粒用高粱,乳熟期茎秆中蔗糖含量甜高粱高于粒用高粱;两种高粱类型的SPS酶活力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从乳熟期到完熟期粒用高粱茎秆中的SPS酶活力明显增高,SS酶活力在粒用高粱茎秆中随生育期呈上升趋势,甜高粱茎秆中SS酶活力到乳熟期达到最大,明显高于粒用高粱.对糖含量与其相关代谢酶活力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甜高粱茎秆中利用SPS酶合成蔗糖的效率要高于粒用高粱;两种类型高粱的SS酶活力与其茎秆中的果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SS的作用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12.
威宁芜菁甘蓝种子适宜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的最适宜收获期,对3个不同成熟阶段(绿熟期、褐熟期和完熟期)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活力指数和老化发芽率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褐熟期种子千粒重、产量最高,分别为2.2 g/1 000和1322.73 kg/hm2,但各成熟时期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白熟期种子活力尚无或最弱,绿熟期种子活力表现较弱,完熟期种子活力表现较强;在高温40℃胁迫条件下完熟期种子老化发芽率达64%,褐熟期为59%,绿熟期为35%,种子活力表现差异显著(p<0.05).该研究认为,完熟期收获的种子活力最强,且产量较高,因此,威宁芜菁甘蓝种子的适宜收获期为完熟期.  相似文献   

13.
《种子》1991,(5)
1.小黑麦新品种1.1 黔中1号品种来源: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1978年以八倍体小黑麦AH485×(小黑麦59号 84 H3908)杂交选育而成的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原名1421—28。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全生育期194天,熟期与小麦阿波相近或早熟3~5天。株高96~120厘米,  相似文献   

14.
甜高粱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具有生物量大、茎秆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饲料作物和能源作物,改良和选育甜高粱新品种对我国农业生产和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近年来甜高粱育种工作的现状,对目前甜高粱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甜高粱育种的对策,尤其是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是普通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与粒用高粱相比,甜高粱育种研究进展相对缓慢,特别是茎秆含糖量高的亲本系创造比较滞后。开展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的遗传研究,对甜高粱亲本系选育及杂交种组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茎秆含糖量的评价指标入手,分别对茎秆含糖量的遗传与子粒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关系、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地概括和归纳,并分析了当前茎秆含糖量研究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甜高粱幼苗耐受渗透胁迫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BJ-17、BJ-18、M-00110 3个甜高粱品系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浓度乙二醇(PEG)处理下甜高粱幼苗的质膜透性、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等生理指标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甜高粱幼苗的质膜透性增大,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等含量升高.3个品系相比,BJ-18耐渗透胁迫的能力最强,BJ-17次之,M-00110最差.为甜高粱抗逆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麦棉两熟棉铃铃重与铃期气象因子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研究麦棉两熟棉铃铃重与铃期气象因子关系的结果表明,日照时数是影响麦棉两熟多类型、棉株多部位铃重的主要气象因子,温度对棉株上(7~9果枝)、顶(10以上果枝)部铃铃重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两熟短季棉)。铃重与铃期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存在二次曲线(Y=A+BX  相似文献   

18.
甜高粱国内外杂交种含糖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甜高粱代表性杂交种糖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外甜高粱杂交种pac8381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突出表现在含糖量高、抗逆性强:国内外甜高粱杂交种均表现拔节期至开花期含糖量稳步增长。灌浆期直线上升.灌浆后期达到峰值。成熟期平稳;从不同节位来看.国内外甜高粱杂交种均表现出基部节与顶部节含糖量低,而中上部节间(6~15)含糖量较高,峰值多出现在第10节或第12节或第15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根据北美13个熟期组大豆代表品种48份及我国各地地方品种256份在南京春播自然条件结合18小时长光照条件的试验,部分品种在石家庄、哈尔滨的春播试验,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将我国大豆品种归属为相应的000~Ⅸ共12个熟期组,未发现熟期组Ⅹ品种;(2)按同一熟期组品种生育前期变异的地理分布,0~Ⅲ熟期组内各划分为秦岭淮河  相似文献   

20.
为丰富甜高粱品种资源,加快甜高粱的育种研究,从美国、印度及墨西哥等对甜高粱研究较多的国家引进了甜高粱品种67份.对不同国家甜高粱品种的性状分析表明,各国甜高粱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变异类型较多,且具有很多优异变异,主要表现在分蘖较多、茎秆较粗、单株较重、株高较高、单穗较重及含糖量较高等方面.在甜高粱的种质创新和杂交种选育中可根据育种目标有目的地对这些优良性状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