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选用同一牛场同一批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青年荷斯坦奶牛所产公犊牛25头,按时间顺序分为5组,以随机单位组设计方法确定每组犊牛围产期内(初生至15日龄)乳料中不同的添加物对犊牛腹泻率和小肠壁厚度的影响。分组情况:对照组(A);金霉素组(B),1万IU/头.d(3~15日龄);金霉素+乳果糖组(C);乳果糖组(D),10g/头.d;乳果糖组(E),15g/头.d。试验结果显示:乳果糖能降低犊牛腹泻率,但效果不如金霉素或二者合用的明显,乳果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抗生素;乳果糖有助于维持肠道完整性,金霉素会降低肠壁厚度,二者合用可缓解金霉素对肠壁完整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牛至油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年龄、体重、性别等相近的原则选取72头平均日龄(45±3)d的杜长大三元仔猪,配对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8头仔猪(4公4母)。试验Ⅰ组为牛至油组,添加10%牛至油预混剂450 g/t;试验Ⅱ组为金霉素组,添加15%金霉素300 g/t;试验Ⅲ组为金霉素+黄霉素组,添加15%金霉素300 g/t和4%黄霉素100 g/t,3组的基础日粮相同。预试期7 d,试验期30 d。试验结果:Ⅰ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比Ⅱ组提高6.82%(P<0.05),比Ⅲ组提高4.44%(P>0.05);Ⅰ组料重比比Ⅱ组下降5.13%(P<0.05),比Ⅲ组下降4.15%(P>0.05);Ⅰ组的腹泻率、死亡率最低。Ⅰ组平均每头仔猪净收入比Ⅱ组增加33.13元,比Ⅲ组增加15.75元。表明牛至油能明显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有效地降低仔猪腹泻率和死亡率,综合提高经济效益,在仔猪日粮中替代抗生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低聚木糖对犊牛生长性能及粪便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哺乳犊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聚木糖,研究其对犊牛生产性能和粪便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7日龄左右的荷斯坦母犊牛15头,分为3组,每组5头。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第2、3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5g/(d·头)和10(g/d·头)的低聚木糖。3组犊牛的初始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每组采食相同的精料补充料(开食料)和粗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42d。结果表明:与其他2组相比,添加5g/(d·头)低聚木糖组可显著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P<0.05),其腹泻指数也低于对照组和添加10g/(d·头)组;整个试验期内,试验组犊牛粪便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分别呈下降和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低聚果糖对早期断奶犊牛肠黏膜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同一牛场的荷斯坦公犊牛35头,研究低聚果糖(FOS)对早期断奶犊牛肠黏膜形态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g/(d·头)FOS组(E组)、6g/(d·头)FOS组(F组)、常规哺乳组犊牛肠绒毛高度、固有膜厚度、小肠黏膜DNA浓度均显著高于早期断奶对照组(P<0.05);添加FOS对小肠黏膜RNA含量有增加趋势;犊牛70日龄时,E、F组IgG、IgA含量极显著高于早期断奶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早期断奶对照组IgG、Ig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FOS能防止早期断奶犊牛肠道萎缩,维持肠道的正常形态结构,提高犊牛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5.
低聚木糖对犊牛腹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7日龄左右的母犊牛15头,分为3组,每组5头。要求胎次、体重相近或相同,遗传组成基本相似,健康状况良好。其中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试验组分别添加5g(/d·头)和10g(/d·头)的低聚木糖,研究低聚木糖对犊牛腹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3组犊牛的初始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每组采食相同的精料补充料(开食料)和粗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42d。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添加组的腹泻指数低于对照组,表明添加低聚木糖有利于抑制犊牛腹泻;添加低聚木糖对犊牛血液IgA、IgG、IgM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荷斯坦泌乳早期奶牛10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基础日粮相同,但试验组奶牛在试验前期60d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24g/头·d、过瘤胃蛋氨酸(RPMet)15g/头·d,试验后期60d添加RPLys48g/头·d、RPMet30g/头·d。结果表明,试验组产奶量平均提高1.25kg,试验前期增幅达2kg(P<0.05),试验中后期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复合微生态制剂在犊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体重[(42.67±1.07) 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新生荷斯坦犊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牛。各组均饲喂牛奶和开食料,在对照组(C组)的基础上,犊泄克组(B组)2~11日龄在牛奶中添加10 g/(d·头)犊泄克;犊泄克+犊益康组(BP组)在犊牛摄入初乳后立刻灌服30 mL/头犊益康,2~11日龄在牛奶中添加10 g/(d·头)犊泄克。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C组相比,BP组的1~30日龄、1~60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B组和BP组的腹泻率降低,腹泻持续时间缩短。2)与C组相比,BP组的30日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60日龄血清尿素氮(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30日龄和60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选择三元杂交犤杜×(大×长)犦的(18±2)日龄断奶仔猪120头,平均断奶体重(5.57±0.04)kg,按体重和性别分成5个处理组,每处理3个重复。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第2组添加金霉素(150mg/kg);第3组为益生菌组,添加0.1%的纳豆芽孢杆菌;第4组为甘露寡糖组,添加0.2%的甘露寡糖;第5组为合用组,添加0.1%的甘露寡糖和0.05%的纳豆芽孢杆菌。试验分为两个阶段:1~14天、15~28天,研究微生态制剂纳豆芽孢杆菌、甘露寡糖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细胞免疫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和甘露寡糖对仔猪日增重的影响与金霉素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纳豆芽孢杆菌能显著降低仔猪前期腹泻率(P<0.05),饲料转化率显著优于金霉素组(P<0.05)。纳豆芽孢杆菌与甘露寡糖对改善仔猪生产性能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纳豆芽孢杆菌与甘露寡糖低剂量合用时,试验前期仔猪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甘露寡组(P<0.05),仔猪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甘露寡糖组(P<0.05);仔猪血清中CD3+,CD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Px活性增加,显著高于甘露寡糖组(P<0.05),对仔猪的免疫和抗氧化机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蒙脱石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选择1日龄体重相近的荷斯坦母犊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常乳不添加蒙脱石,试验组常乳添加80 g/(d·头)蒙脱石,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常乳中添加蒙脱石,哺乳犊牛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全期,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16~30日龄,试验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全期,试验组与对照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16~30日龄、31~45日龄和46~60日龄,试验组犊牛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犊牛(P0.0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蒙脱石极显著降低犊牛血清总蛋白的含量(P0.01)。研究表明,在哺乳期犊牛常乳中添加蒙脱石可以有效降低犊牛腹泻率,但对犊牛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选择108头利木赞犊牛,分为4组:高剂量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5 g/kg益生素;中剂量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 g/kg益生素;低剂量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2 g/kg益生素;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饲喂30 d。试验前后测定体重,试验期间记录各组采食量,观察犊牛腹泻情况。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中剂量益生素可以提高断奶犊牛的日增重(P<0.05),降低料肉比(P<0.01);高、低剂量添加组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均优于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犊牛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4.67、5.86、3.85个百分点,其中中剂量组的腹泻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断奶犊牛饲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益生素能够提高犊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黄国清  王博 《猪业科学》2007,24(5):60-61
选用刚断奶杜×长×大仔猪180头,根据窝别、性别和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牛至油、金霉素和金霉素 黄霉素3个组,每组60头,牛至油组仔猪日粮中添加10%牛至油预混剂300 g/t,金霉素组仔猪日粮中添加15%金霉素1000 g/t,金霉素 黄霉素组仔猪日粮中添加15%金霉素1000 g/t和4%黄霉素100 g/t.试验结果:仔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牛至油组比金霉素组分别提高8.49%(P>0.05)和6.09%(P>0.05);牛至油组比金霉素 黄霉素组分别仅下降1.1%(P<0.05)和1.1%(P<0.05).牛至油组的腹泻率仅为金霉素组的50%、仅为金霉素 黄霉素组的60%;死淘率仅为金霉素组和金霉素 黄霉素组的60%.牛至油组平均每头收益率比金霉素组和金霉素 黄霉素组分别提高了36.58%和9.04%.结果表明,牛至油能明显提高仔猪日增重和和饲料转化率,有效地降低仔猪腹泻率,完全能在仔猪日粮中替代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益生菌、酸化剂、精油、酶制剂的组合和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情况的影响,本研究设计3个断奶仔猪试验,每个试验均设3个处理,分别饲喂含75 mg/kg金霉素的抗生素日粮、含0.02%益生菌+0.7%酸化剂+0.015%精油1+0.05%复合酶的无抗日粮1和含0.02%益生菌+0.7%酸化剂+0.04%精油2+0.05%复合酶的无抗日粮2。试验1选用初始体重为9.57 kg的(38±3)日龄断奶仔猪123头(杜×长×大),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11头仔猪,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断奶后0~14 d,无抗2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无抗1组,无抗组的腹泻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断奶后15~28 d,仅无抗2组有1头腹泻;断奶后0~28 d,无抗组的腹泻率显著低于金霉素组(P0.01)。试验2选用初始体重为9.29 kg的34日龄断奶仔猪90头(杜×长×大),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期为断奶后0~10 d。结果表明:无抗组的末重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金霉素组(P0.05),料肉比显著低于金霉素组(P0.05),腹泻率3组均为0。试验3选用初始体重为7.80 kg的28日龄断奶仔猪54头(杜×长×大),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试验期为断奶后0~10 d。结果表明:无抗2组的采食量显著高于无抗1组(P0.05),无抗组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用0.02%益生菌+0.7%酸化剂+0.015%精油1或0.04%精油2+0.05%复合酶的组合替代日粮中75mg/kg金霉素,不影响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改善腹泻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复方中药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4±2)日龄断奶的72头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参苓白术散组(饲喂基础日粮+30 g/头参苓白术散)、复方中药组(饲喂基础日粮+30 g/头复方中药)、金霉素组(饲喂基础日粮+75 mg/kg金霉素)进行饲养试验,试验期为4周。试验前后称重,测定生长性能和仔猪腹泻率;在试验第2周和第4周通过前腔静脉采血并测定血清胃动素(MTL)、皮质醇(CORT)、5-羟色胺(5-HT)含量及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参苓白术散组、复方中药组和金霉素组的日增重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参苓白术散组腹泻率和腹泻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金霉素组(P<0.05),复方中药组腹泻率和腹泻时间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金霉素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组CORT含量在第4周显著降低(P<0.05);参苓白术散组MTL含量在第2周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究繁殖营养素对西门塔尔杂交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对33头390kg左右妊娠8-9月的初配西门塔尔杂交母牛饲喂不同添加量的繁殖营养,对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饲喂10g/(头·d)繁殖营养素母牛人工助产率较对照组大幅降低,且犊牛成活率提高,犊牛发病率减少。第一次发情时间提前7.42d,且受胎率也有所提高;饲喂10g/(头·d)繁殖营养素大幅度降低了母牛胎衣不下、子宫炎和乳房炎疾病的发病率;添加了10g/(头·d)繁殖营养素组的犊牛从出生到产后3月龄,其体重和体尺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母牛日粮中添加10g/(头·d)繁殖营养素能提高母牛繁殖性能、降低母牛产后疾病的发生率以及一定程度上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方式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46头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犊牛,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头。其中,Ⅰ组采用传统饲喂模式(粉状开食料+干草+牛奶),从4日龄开始补充粉状开食料,10日龄开始补充苜蓿干草和精饲料,干草自由采食;Ⅱ组采用现代饲喂模式(颗粒型开食料+牛奶),从4日龄开始补充颗料型开食料。两组均60日龄断奶。结果表明,Ⅰ组犊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但两组的平均日增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前管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水平组间无差异(P>0.05),45d、60dⅡ组总蛋白(TP)浓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45dⅠ组尿素氮(BUN)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CP、EE和P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犊牛腹泻率(2.39%)低于Ⅰ组(3.12%)。试验表明,断奶前饲喂颗粒开食料有利于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生率,提高犊牛对固体饲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选用(21.3±0.3)kg日龄相近、健康无病的长荣杂交猪90头,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到3个组中,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金霉素组、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以考察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对生长猪饲喂效果的影响。试验期为79 d。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提取物组试验猪日增重最快,较对照组、金霉素组分别高出8.87%(P<0.05)、3.55%(P>0.05),而金霉素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料肉比以植物提取物组最低,其次是金霉素组,对照组最高。植物提取物组分别比对照组和金霉素组低3.42%(P<0.05)和1.24%(P>0.05);金霉素组和植物提取物组腹泻率、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且植物提取物组腹泻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未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试验结论,植物提取物和金霉素均有提高生长猪日增重,改善饲料利用效率和降低猪只腹泻的作用,而且植物提取物促生长效果和预防猪只腹泻效果优于金霉素,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犊牛生长性能、粪样微生物数量、腹泻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3~5月龄犊牛20头,按性别、体重基本一致的原则将犊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犊牛,对照组犊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犊牛基础日粮中添加含有酿酒酵母菌、枯草芽胞杆菌和乳酸菌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饲喂试验共30d。记录犊牛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体重,计算并比较2组犊牛在试验期间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收集犊牛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粪便样本,检测并比较2组犊牛在饲喂试验前后的粪样微生物数量;记录2组犊牛在试验期间的腹泻情况,计算并比较2组犊牛的腹泻率;试验结束时采集犊牛的血液样本,测定并比较2组犊牛的主要血液指标。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犊牛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复合微生态制剂的犊牛粪样中乳酸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粪样乳酸菌数达到2.28×10^7CFU/g,试验组犊牛粪样中大肠菌群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犊牛腹泻率也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犊牛的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改善犊牛肠道菌群并且降低犊牛的腹泻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仔猪哺乳期补饲藻粉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15日龄哺乳仔猪(杜×长×大)5窝(每窝1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其中:对照组不补饲,试验组藻粉补饲水平分别为1,2,4和8 g/d,试验期14 d。结果:哺乳仔猪补饲2 g/d藻粉与对照组相比,1528日龄和2828日龄和2835日龄的平均日增重都显著提高(P<0.05),断奶后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仔猪35日龄的小肠器官指数显著提高(P<0.05),而35日龄的大肠器官指数显著降低(P<0.05);仔猪28日龄的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以及35日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都有显著提高(P<0.05);仔猪35日龄的盲肠大肠杆菌数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哺乳期15 d开始补饲2 g/d藻粉,保护了小肠绒毛,并提高了仔猪哺乳期及断奶期的生长性能,降低了仔猪断奶后的腹泻率。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究甜叶菊提取物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将体格健康、大小匀称的80头4月龄左右断乳安格斯公牛平均分成4组,每组20头,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甜叶菊提取物,SE0)、SE低剂量组(1 g/头·d,SE1)、SE中剂量组(2 g/头·d,SE2)、SE高剂量组(4 g/头·d,SE4).预试期7 d,试验期6...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包括2个试验:试验一,随机选取健康犊牛12头(均为荷斯坦品种),按日龄和体重相同或相似的原则进行配对,分为试验组(A)和对照组(B),每组各6头犊牛。两组饲养管理相同,但试验组添加酵母培养物30 g/d.头(分3次口服)。从5日龄开始,每隔10 d从犊牛颈静脉采血5 m l,放入加有抗凝剂(10?TA两滴)的离心管中,分离血浆,当天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共采血4次,结果发现试验开始后第10、20、30 d,试验组血浆内毒素的平均含量分别降低了0.32(P<0.01)、0.5(P<0.05)和0.25 EU/m l(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二,随机选取腹泻犊牛12头,按日龄和体重相同或相似的原则进行配对,分为试验组(C)和对照组(D),每组各6头。两组饲养管理均相同,视情况两组均采取传统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输液、补碱、止泻等),但试验组从腹泻之日起每天添加酵母培养物75 g/头,分3次口服,直到腹泻临床症状消失。在治疗之前采集每头犊牛血液,以后隔日采血1次,当天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每天记录粪便情况,直至腹泻犊牛痊愈为止。结果发现试验开始后第2、4、6 d试验组血浆内毒素的平均含量分别降了0.52(P<0.05)、0.22(P<0.05)和0.22EU/m l(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粪便情况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病程比对照组缩短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