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卅岭农场地处揭阳、拮西两县的交界处,是我局一个以橡胶为主业的农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场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生产方针,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在巩固5000多亩胶园的基础上,从1980年至1983年先后在丘陵山地开垦种植新茶园309亩。由于农场长期以经营橡胶为主,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以下简称试验农场)前身为国营皇天畈农场,始建于1950年,1983年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后正式命名。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市郊34公里处的富阳区境内,近邻美丽的富春江畔。是一座以科研服务、生态种养加工、资产经营为主的综合性农场,土地总面积330余公顷。现有职工700余人,其中在职职工140余人。试验农场在服务中国水稻研究所科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建设、场区经济、人文文化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以下简称试验农场)前身为国营皇天畈农场,始建于1950年,1983年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后正式命名。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市郊34公里处的富阳区境内,近邻美丽的富春江畔。是一座以科研服务、生态种养加工、资产经营为主的综合性农场,土地总面积330余公顷。现有职工700余人,其中在职职工140余人。试验农场在服务中国水稻研究所科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建设、场区经济、人文文化和人才培养,秉着"科技兴场、产业富场、人才强场、生态靓场"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4.
国营武鸣华侨农场,1965年建成武鸣县第一家日榨500吨的机糖厂,以后经几次扩建,1990年扩大到日榨2000吨的规模。六七十年代农场“以粮为纲”,厂小蔗区大。自1977年广西自治区把农场的经营方针定为“以蔗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以后,糖厂不断扩...  相似文献   

5.
《中国稻米》2020,(2):F0003-F0003
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以下简称试验场)前身为国营皇天畈农场,始建于1950年,1983年作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实验基地而正式命名。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郊34公里处的富阳区境内,近邻美丽的富春江,是一座以科研服务、生态种养加工、资产经营为主的综合性农场。总土地面积353hm^2。试验场按照"科技兴场、产业富场、人才强场、生态靓场"的战略方针,在服务中国水稻研究所科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场区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职工待遇和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以下简称试验场)前身为国营皇天畈农场,始建于1950年,1983年作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实验基地而正式命名。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郊34公里处的富阳区境内,近邻美丽的富春江,是一座以科研服务、生态种养加工、资产经营为主的综合性农场。总土地面积353hm~2。试验场按照"科技兴场、产业富场、人才强场、生态靓场"的战略方针,在服务中国水稻研究所科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场区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  相似文献   

7.
大丰市沿海小麦大面积发生穗发芽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大丰市小麦生产遭受突发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在收割期间连续阴雨,导致全市东部沿海近1 333 hm2的小麦(以草庙镇、大丰林场和有关农场为主地域)出现了大面积穗发芽、霉变和倒伏的现象,使得即将收获的小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绝收,给受损农户带来巨大的损失,苦不堪言.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及时组织技术人员通过走访农户、现场调查,对大丰市小麦出现的损失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小麦生育期内气象数据、栽培技术、收割技术、晒场能力、机械情况及农户生产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现就2008年大丰市沿海小麦大面积发生穗发芽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胶园间作砂仁、咖啡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地处雷州半岛南端,是个以橡胶生产为主的国营农场.全场值胶面积达39340亩,其中五十年代种植的低产实生树尚存27978亩.历年来,由于屡遭风、寒害破坏,胶园存在着存苗率低、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胶园经济效益,增加农场及职工经济收入,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场重视产  相似文献   

9.
王连河 《北方水稻》2002,(Z1):68-69
庆丰农场现有耕地面积2.6万hm2,其中:水田面积1.4万hm2,占总面积的55%,已成为农场农业稳定发展的主导产业。近几年农场在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方面坚持了积极引导、大力扶持、以个人投入为主、农场投入为辅的基本原则,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到目前水田机械总动力已达到3.5万千瓦。特别是今年水田机械投入力度更大,个人投入的机械购置款多达800余万元,平均公顷投入近600元,是近几年农场机械投入史上个人购机最多的一年。水稻全程机械化已成为生产发展的必然,为加快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步伐,农场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 吉林省前郭灌区红光农场是以水田为主的谷物农场,建场于1965年,20多年来,农场水田面积由小到大,生产从直播到插秧,从营养育苗手工插秧到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亩产由100多公斤增加到500公斤。特别是1990年,亩产突破500公斤大关。全场29,670亩水稻平均亩产546公斤,创造场历史最高纪录,并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1.
一年多来,在县委和农场党委统一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揭批“四人帮”,认真贯彻以粮为纲,麻蔗为主,全面发展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大打麻园更新改造的歼灭战,加快发展剑麻生产.  相似文献   

12.
新疆小麦品种Glu-A3和Glu-B3位点等位变异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给新疆小麦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Glu-A3、Glu-B3位点上的17个STS标记检测了185份新疆冬、春小麦品种Glu-A3和Glu-B3位点的等位变异。结果表明,新疆小麦品种以Glu-A3c、Glu-B3a和Glu-B3j亚基为主,其分布频率分别为64.86%、22.70%和17.84%。新疆冬、春小麦品种在Glu-A3位点上均以Glu-A3c亚基为主,分布频率分别为63.30%和67.11%;在Glu-B3位点上,新疆冬、春小麦品种分别以Glu-B3j和Glu-B3a为主,分布频率分别为22.02%和26.32%。新疆冬、春小麦农家品种亚基类型较少,冬小麦农家品种仅有5种类型(以Glu-A3c和Glu-B3i为主),春小麦农家品种有10种类型(以Glu-A3c和Glu-B3d为主)。引进品种和自育品种亚基类型丰富,冬小麦引进品种以Glu-A3c和Glu-B3i为主,分布频率为12.84%和6.42%;春小麦引进品种以Glu-A3c和Glu-B3j为主,分布频率为17.11%和6.58%。冬小麦自育品种以Glu-A3c和Glu-B3j亚基类型为主,分布频率为45.87%和18.35%;春小麦自育品种以Glu-A3c和Glu-B3a亚基类型为主,分布频率为36.84%和18.42%。  相似文献   

13.
衡阳是以稻为主的稻棉混产区。近年来,部分山丘地区,发现稻绿椿(Nezara Viridula L)大量危害棉花。1982年我院农场及附近社队,也暴发成灾,造成损失。因此,弄清它的消长规律并提出正确的防治策  相似文献   

14.
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育种具有充足的光温资源和较丰富的品种资源,超高产育种的主要矛盾是丰产性和抗倒性,产量结构应适当降低现有高产品种穗数的基础上,努力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培育超高产品种应在提高生物学产量的同时提高收获指数,可通过适当增加株高和茎秆充实度的办法来提高生物学产量。生态型以半冬偏春性为主。选择时以复合阶梯杂交或轮回选择为主,以利有效基因的累加。  相似文献   

15.
咸阳市1998年推广穴播地膜小麦2734.67hm^2,平均产量3862.5kg/hM^2,较露地对照增产1347kg/hm^2,增产53.5%,平均增益1093.8元/hm^2,总增益303.1万元,示范膜际栽培模式13.3hm^2,增产148.37%,一般在海拔较高,积温一不足的地区及田茬田块以推广穴播模式为主;在海拔相对照较低,热量较好的地区以推广膜际栽培为主,在技术上,要着重抓好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16.
针对掠港农场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2010年在小麦上采用不同用量的磷酸二胺进行试验,研究其增产效果,寻找最佳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宁春48号(原代号展8)系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于1999年在云南元谋县农场从辽宁省朝阳市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所引进,经多年北育南繁,系统观察选择,于2002年在云南元谋定系育成,2009年3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宁审麦2009001。  相似文献   

18.
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育种具有充足的光温资源和较丰富的品种资源。超高产育种的主要矛盾是丰产性和抗倒性。产量结构应在适当降低现有高产品种穗数的基础上,努力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培育超高产品种应在提高生物学产量的同时提高收获指数。可通过适当增加株高和茎秆充实度的办法来提高生物学产量。生态型以半冬偏春性为主。选择时以复合阶梯杂交或轮回选择为主,以利有效基因的累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灰色模糊聚类法对17个小麦品种(亲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当以产量性状为主或以抗逆性、早熟性为主聚类时,17个品种可分别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为评价小麦种质资源亲本的可利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复杂系统的排序和聚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西江农场建场53年,连续种蔗已近20年,但单产均徘徊在5吨左右.农垦为把甘蔗农场蔗糖产业做大做强,要求农场加强对原料蔗基地管理,农场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栽培管理措施,2006年实现了甘蔗高产、蔗农增效的效果,单产、总产均创农场历史新高,是农垦国有甘蔗农场其中的一个例子.本文就此经验作分析总结,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