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宁春3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春39号(原代号永3119)系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以永833(T2739/农院G89)做母本,宁春4号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北育南繁,系谱法定向选择于F6代定系育成.2005年元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分别通过国家与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两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较好地将产量与优质结合在一起,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6043),2008年通过福建(闽审稻2008024)和云南[滇特(红河)审稻2008008]省品种审定,笔者于2004年将该品种引进罗源试种,先后连续4a在罗源的起步、松山、白塔、西兰、洪洋等乡镇试验,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稳产、米质优良、抗病性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湖北省小麦品种(系)的赤霉病抗性水平,对湖北省2008年以来选育的183份小麦新品系和2000年以来审定的30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进行了田间接种鉴定,并通过系谱分析对审定的30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来源进行了推测。结果显示,在183个参试品系中,对赤霉病抗性达到中感及以上水平的品系占27.32%,其中2010-2011年度和2011-2012年度中感赤霉病品系所占比例分别为42.31%和30.00%,比前两年有明显的提高。2000年以来湖北省审定的30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以中感为主,占56.7%,只有2个品种的赤霉病抗性达到中抗。对审定品种的系谱分析表明,湖北省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主要来源于南大2419及其衍生系、阿夫及其衍生系、太谷核不育抗病材料,部分品种的赤霉病抗性可能有多个来源,如鄂麦24、鄂麦25、鄂麦26和荆麦103等。推测湖北省当前主导品种鄂麦596、鄂麦352、襄麦25和襄麦55抗性来源都为南大2419,赤霉病抗性来源单一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洲元9369系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小麦育种中心以优质面包小麦PH82-2-2为母本,以自选具有超高产基础材料的866-3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多代选育于2003年育成的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参加山东省区试;2007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汝麦0319是汝州市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系为母本,以该所新品系及生产上推广的周麦9号等高产、稳产品种为父本进行自然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3.  相似文献   

6.
楚麦16号系楚雄州农业科学院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合作,以内麦8号为母本、间3为父本杂交,经5年多代改良集团选择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滇审小麦2018001号。  相似文献   

7.
中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华297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297A是湖南哑华种业科学研究院以优质三系不育系新香A为母本,"金23 B//黄金3号/II-32B"的稳定优良单株为父本测交,经多代择优回交转育而成的中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优、配合力强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所配组合华优75于2007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亚华优451和哑华优624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渝麦12号(渝审麦2010001)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1999年用河南小麦新品系宛抗42作母本,与自育中间材料97-3作父本杂交,在昆明夏繁加代后于2002年选育出优良F5株系03062,经2003-2005年进一步选择和品比试验获得定型的F9株系,以代号渝03062参加2006-2009年重庆市小麦区试和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玉米品种庆发112是大庆市庆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以自育系庆系82为母本,用自育系庆系6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单交种。2009年1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庆单9号。  相似文献   

10.
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丰强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强7号是由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室以水浇型品种丰强5号作母本,以敦7608作父本,通过品种间杂交系选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01~2003年参加了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同时进行了大面积生产示范。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增产潜力较大。于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定为推广品种。2005年10月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评为优质专用春小麦后补助品种。  相似文献   

11.
山农12(原代号PH3259)是山东农业大学选育的超强筋、高抗病、高产稳产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4年申请国家新品种(系)保护权,2005年9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遂S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C815S作母本与自育三系保持系B4012(元丰B/99B)杂交,经6代系选育成的水稻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具有分蘖力强、配合力好、异交率高等特点,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用其与明恢164配组的耐热杂交组合遂两优164于2020年通过福建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配组的遂两优9816和遂两优臻占于2022年分别通过福建省和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高产小麦新品种——廊研4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廊研43号是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农科所以0591为母本,京411为父本,采用杂交系普法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冀审麦2005013。目前,该品种已进入国家北部冬麦区区试。  相似文献   

14.
莆小麦7号是福建省莆田市农科所用优质抗病地方品种白壳麦为母本,引进材料84-28为父本,采用系谱法经多代选择,于1992年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于200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中棉所60在陕西省关中植棉区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棉所60于2009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棉2009002号),2012年通过天津引种认定(津准引棉2011002);201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棉2013001号),系当年陕西省审定的唯一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在陕西省区试及试种示范中的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结分析了2018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的基本特性。2018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1 004个次,其中,籼型常规稻76个、籼型两系杂交稻279个、籼型三系杂交稻383个、粳型常规稻210个、粳型杂交稻21个、籼粳交杂交稻12个、不育系23个;从品种选育主体看,企业参与选育的品种高达79.10%;2018年籼型常规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粳型常规稻和粳型杂交稻平均区试单产分别为493.06、578.90、595.94、630.68和661.15 kg/667 m2;2018年通过审定水稻品种的优质达标率为65.04%,其中,籼稻为46.75%、粳稻为79.42%、杂交稻为47.19%、常规稻为73.43%;广东和辽宁具有较优异的稻瘟病抗性资源,云南、福建、广东和江苏有较好的白叶枯病抗性资源,安徽、山东具有较好的条纹叶枯病抗性资源,安徽和云南具有较好的稻曲病抗性资源,云南选育的品种对纹枯病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旱地小麦新品种——晋麦47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晋麦47号系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组1985年以12057作母本,(522×K37-20)为父本,经杂交,采用改进F2后裔育种法选育而成。1989年出圃,1990年经过新品系比较试验,1991~1995年完成国家及山西省旱地预区试,1995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麦47号,1998年又分别通过国家及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获农业部“九五”重点推广品种二等后补助和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为国家黄淮旱地、山西省旱地、陕西省旱地区试的对照品种。 1 主要特征(1)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生长繁茂稳健。(2)穗长粒多粒重高。平均…  相似文献   

18.
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宁春2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春27号(原代号84-44-3),是宁夏固原市农科所选用当地推广良种宁春10号的姐妹系74-42作母本,地方农家种红芒麦为父本杂交又与甘肃引进优系会706-2复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北育南繁,水旱交替选育,于1994年育成。1998年4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9.
苏徐2号(原代号烟95-9)系江苏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优质小麦课题组利用山东省平度市小麦研究所辐射材料“烟1061-4”(烟C204/雅安745507),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徐州市于1999年引进,经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在徐州地区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性良好,籽粒营养、加工品质优良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河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小麦品种(系)的加工品质状况,选取河南省1980年以来审定或种植的176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品质性状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在7.53%~15.34%之间;湿面筋含量在26.70%~46.00%之间;微量SDS沉淀值在6.66~31.05 mL之间;面团稳定时间在1.00~29.90min之间,平均值为4.63min。弱筋材料(稳定时间≤2.5min)为63份;中筋材料(2.5min稳定时间7.0min)为80份;强筋材料(稳定时间≥7.0min)只有33份,占总数的18.75%。1980-2002年审定品种(系)的稳定时间平均值为4.35min,2003-2008年的为4.41 min,而2009-2014年的为5.73min,2015年、2016年和正参加河南省区试的为3.95min,表明近年来河南省审定的小麦品种仍以中、低筋为主,但2002年以后审定的优质品种数目明显增多。对优质品种(系)的系谱分析发现,大多数优质品种为小偃号(小偃6号及其姊妹系)的后代,推测小偃号是河南小麦的主要优质源。此外,发现和面仪参数如峰值时间、峰高、尾宽等原参数及其组成的复合参数与粉质仪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等参数均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表明可以用和面仪检测育种材料的品质状况。综上所述,随着20世纪末对小麦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河南省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进程大大加快,小麦品质得到显著改良,小偃6号作为重要的优质源在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中起着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