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机器人挤奶系统(AMS)系根据仿生原理制成,在一些劳动力成本高的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但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少。机器人挤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水平。本文综述了机器人挤奶系统对奶牛行为、健康状况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其能在我国广泛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机器人挤奶对初产奶牛挤奶频率、挤奶间隔、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选择40头初产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即传统挤奶组和机器人挤奶组。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内,机器人挤奶组和传统挤奶组奶牛的产奶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机器人挤奶组的挤奶频率显著低于传统挤奶组(P0.05),挤奶时间间隔显著高于传统挤奶组(P0.05),初产奶牛挤奶频率与日产奶量呈高度正相关(R~2=0.8033,P=0.001);机器人挤奶系统对初产奶牛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与传统挤奶方式相比,机器人挤奶对初产奶牛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建议管理人员可尝试通过增加机器人系统内每天颗粒料的投放量来增加奶牛自愿进入挤奶系统的次数,以此来提高初产奶牛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3.
荷兰专家研制的奶牛全自动挤奶系统,由中心检查室、进出口和进食分配器挤奶间、自动清洗与挤奶机器人等组成。当奶牛进入检查室后,通过固定的环形天线对其进行识别,经过预置程序分析后,就可以确定奶牛是否需要进食或挤奶。如果这头奶牛进去得太早,或进去了一头已挤过奶或不能挤奶的牛,挤奶机器人就会从旁道将其引出回到牛圈里去。如果这头奶牛被认定需要挤奶,就允许其进入挤奶间。如挤奶间已有一头奶牛,它便进入“等待室”里等待。  相似文献   

4.
国外挤奶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机器人替代产业工人的发展趋势已在工业、服务业和农业等领域相继出现。发达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挤奶机器人,近十年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我国挤奶机器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空间很大。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外主要挤奶机器人产品的技术特点,阐述了应用挤奶机器人的综合优势,旨在为我国挤奶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科技动态     
全自动奶牛挤奶系统何兰专家研制成一种全自动奶牛挤奶系统,已在几家农场试用,效果良好。这种挤奶系统由中心检查室、带有进出口和进食分配器的挤奶间以及能自动清洗与挤奶的机器人等组成。当奶牛进入检查室后,通过固定的环形天线对其进行辨别,经过预置程序分析后,就可以确定奶牛是否需要进食或挤奶。如果这头奶牛进去得太早,或者进来一头已挤过奶或不能挤奶的奶牛,它就会被从旁道引出回到牛圈里去,等待下一次再来。如果这头奶牛被确定要挤奶,这也意味着它需要进食,就会被允许进入挤奶间。若挤奶间已有一头奶牛,它将被带入“等待室”里等待…  相似文献   

6.
荷兰专家研制成的一种全自动奶牛挤奶系统,已在一家农场试用,效果良好。这种挤奶系统,由中心检查室、带有进出口和进食分配器的挤奶间,以及能自动清洗与挤奶的机器人等组成。当奶牛进入检查室后,通过固定的环形天线对其进行辨别,经过预置程序分析后,就可以确定奶牛是否需要进食或挤奶。如果这头奶牛进去得太早,或者进来一头已挤过奶或不能挤奶的奶牛,它就会被从旁道引出回到牛圈里去,等待下一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8月20日,Lely中国大陆首个自动挤奶智能牧场潍坊玉泉洼开幕仪式成功举办。众多牛人相聚于此,共同探访智能牧场的优势。奶牛主动挤奶,解放员工双手挤奶机器人"快"的优势显著。首先清洗快,手臂摆入、机器人毛刷含药浴液清洗,按摩乳头仅需要45秒;其次上杯快,激光扫描,建立乳头结构数据模型,存入软件分析系统,经过分析后指导上杯速度快;此外挤奶快,挤奶速度高峰3.5千克/分钟。奶牛排队主动走进挤奶区,自动挤奶机器人为每头奶牛药浴、挤奶、检测分析,一套流程下来,仅需要8分钟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苏格兰冰机器人公司研制出一种专门用来挤奶的新型机器人,它将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商用、能做生物拟态动作的机械装置。这种机器人能模仿挤奶工的自然挤奶动作,以更规律、更科学的时间间隔为奶牛挤奶,可解决农场员工不足等问题。一  相似文献   

9.
挤奶机器人     
《四川奶业》2005,(1):23
法国专家研制成功一种能自动给奶牛挤奶的新型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每天3次,全自动地为80—100头奶牛挤奶,完全不用人工帮助,同时还能够自动添加饲料。  相似文献   

10.
挤奶机器人     
《中国奶牛》1997,(5):42-44
挤奶机器人采用机械挤奶是奶牛饲养业的一大进步。这是实现挤奶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第一步。其结果是,可节省大量劳力并且增加奶牛头数和单位产奶量。然而,挤奶工作仍然要花费奶牛饲养者很多的精力。挤奶工作平均每天要用4个小时。挤奶过程的下一步是自动化挤奶,这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大型牧场的不断增加和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如何选择合适的挤奶系统对牧场的成功非常关键。机器人挤奶作为传统机奶设备的一个重大变革,在全球许多国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了使国内奶牛养殖界了解机器人挤奶,本文介绍了机器人挤奶的特点及对大型牧场的好处,同时重点讨论了大型牧场选择机器人挤奶系统所需要准备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12.
如同雪花和奶牛乳房结构一样,没有2个牧场是完全一样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牧场计划使用最新的机器人挤奶技术,也再次印证了这一事实。在机器人被交付到牧场前,需要进行许多的规划和决策:如何设计牧场布局、应该采用哪种奶牛流向以及哪种饲喂策略、如何管理卧床和保证奶牛舒适度等。为解决以上问题,从5个方面介绍机器人挤奶牧场采用不同奶牛流向的区别,旨在帮助牧场主尽可能地调动奶牛的积极性和全面掌控牛群。  相似文献   

13.
<正>机械化挤奶是发展奶牛养殖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国外奶业发达国家机械挤奶实践证明:机械化挤奶能有效避免生鲜乳与外界的接触,使细菌含量下降80%~90%;能有效降低奶牛乳房疾病的发病率,直接提高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在这个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机械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挤奶方式转向机器人挤奶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规划好牧场工作,并按需要,持续且有条理地按计划实施相关工作。至关重要的是,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避免给员工和奶牛带来消极的影响。为了让牧场享受到机器人挤奶这一先进技术的优势,以不同时间节点为切入口,重点介绍从传统挤奶系统向机器人挤奶系统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管理细节,旨在为机器人牧场的管理工作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5.
<正> 奶牛乳房的评定在机器挤奶到来的今天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头奶牛,其乳头的长度、直径和乳头之间是否靠近,都影响着该牛能否进行机器挤奶的问题.据国外统计,在不适合机器挤奶的奶牛中,短乳头(乳头长度小于5cm)的奶牛有7.3~16.5%,长乳头(乳头长度大于10cm)的奶牛有3~5%.乳头靠近的有12.5~26.5%.所以,应减小不适合机器挤奶的奶牛在牛群中的比例,以提高机器挤奶的效率,便于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奶牛养殖户逐渐发现机器挤奶是实现奶牛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挤奶的正确与否与奶牛健康、产奶性能、经济收入均有密切关系。不良的挤奶机性能或挤奶形式,不规范的挤奶操作不仅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质量,而且还会增加乳房炎的发病率,从而给奶牛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有关机器人挤奶系统的经济学问题已有诸多讨论,很多人甚至对其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提出过质疑。在欧洲,第一套商业性质的自动化挤奶系统(AMS)问世20多年后的今天,这项技术已被证明,其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相当于,甚至超过了传统挤奶系统(CMS)。此外,在改善现代奶牛养殖业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方面,自动化挤奶系统(AMS)也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比自动化挤奶系统和传统挤奶系统的盈利能力,着重讨论影响挤奶机器人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一旦牧场启动机器人,真正的旅程就开启了,牧场必须为未来做好规划,并始终关注正确的领域。1启动后2天启动2天后,牧场需要做的是专注基础,使流程尽量简单化,牧场一旦开始使用挤奶机器人,就会被其深深吸引。然而,为了保证挤奶机器人使用的平稳过渡,牧场主需要优先关注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整个机器人挤奶系统已准备就绪,各部分都能正常运行,且无需重大调整。1.1挤奶间隔与挤奶频率第1周的目标是平均每头奶牛  相似文献   

19.
机器人挤奶对荷斯坦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和传统奶厅挤奶相比,机器人挤奶系统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选取64头体重相近、处于泌乳盛期、日均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牛分为2组,即传统奶厅挤奶组(CMS)和机器人挤奶组(AMS),每组32头(初产牛和经产牛各16头)。预试期10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机器人挤奶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总体产奶量提高了2.08%;AMS组经产牛产奶量显著高于CMS组经产牛(37.4±8.3kg/d vs.35.4±4.5 kg/d,P0.05),初产牛间差异不显著(P0.05)。机器人挤奶系统对乳脂率、乳蛋白率、非脂乳固形物和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AMS组经产牛的乳脂率(4.54±0.64%vs.4.05±0.71%)和乳蛋白率(3.42±0.19%vs.3.21±0.23%)显著高于CMS组经产牛,初产牛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采用机器人挤奶可以提高经产牛日均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改善乳品质,但对初产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提高奶牛产奶量方法三则沈阳市辽中化工总厂 (110200)  于也1 增加挤奶次数据国外研究介绍,增加奶牛每天挤奶的次数,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即从每日挤奶2次增加到3次。采用这种方法可使成年奶牛(产过多头牛犊)的产奶量平均提高17%,而仅产过1头牛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