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研究了嫁接时期、方法、接穗药剂处理等对淇县无核枣嫁接成活率及嫁接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法以切接法效果最好,成活率达70%;从4月上旬至中旬适当推迟嫁接更有助于接穗成活;提前削接穗并用湿毛巾包裹处理比在苗圃现削现接,嫁接成活率提高40个百分点,新梢生长量提高101.6%;接穗封蜡、接后套袋处理比常规劈接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油茶不同嫁接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影响,为油茶产业发展中优良品种苗木培育嫁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接穗不同留叶量、接穗不同枝段、不同芽砧类型3个试验因子进行嫁接试验,测定其成活率和抽梢率。【结果】接穗不同留叶量处理方式中,留0.5叶和1叶的处理,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高于对照,其中,留0.5叶的处理,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为91.11%和51.67%;接穗不同枝段处理方式中,2~3叶段和4~5叶段处理的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高于对照,其中,2~3叶段处理的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分别为90.38%和65.18%;芽砧不同类型处理中,带籽砧处理的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高于对照,分别为93.33%和52.50%。【结论】当年生半木质化绿色枝2~3叶段、留0.5~1叶、采用带籽芽砧嫁接方法,嫁接效果较好,成活率在90%以上,90 d抽梢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3.
探讨接穗母树树龄、砧木地径及嫁接季节对毛红椿嫁接成活率及之后发梢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季节对嫁接效果存在影响,秋接毛红椿苗木成活率显著高于春接,但成活发梢率显著低于春接;秋接总抽梢率略低于春接,但未见显著差异;秋接新梢长度显著低于春接。砧木地径对嫁接效果存在影响,嫁接成活率、成活抽梢率、总抽梢率以及新梢长度均随地径增粗而增大,不同砧木地径分组所对应的新梢长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接穗母树树龄对嫁接存在影响,各项指标随着接穗母树树龄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总体来看,毛红椿嫁接推荐使用中幼林的优树穗条,选用粗壮苗木作砧木,在秋季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4.
选用粉花山杏1年生小枝为接穗,普通山杏1年生苗为砧木作为试验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粉花山杏的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影响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最重要的因素是嫁接方法,其次是嫁接时间和接穗处理方式,最后是砧木规格;砧木地径与新梢生长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采用腹接或劈接的方法,在砧木树液开始流动而芽未膨大之前,将梢头接穗或蜡封上端的梢中接穗嫁接到径粗≥0.7 cm的砧木上,粉花山杏的嫁接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决油茶低产园(林)改造中高接换种嫁接成活率低的问题,为油茶品种更新嫁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选择品种遗传性差,多年结果少的青壮年低产园进行换种试验,探讨不同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砧木粗度、接穗成熟度对油茶高接换种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5月嫁接成活率为83.89%,9月为67.78%,7月为45.55%;皮下腹接嫁接成活率为84.33%,皮下切接嫁接成活率为69.89%,腹接成活率为47.78%,切接(CK)成活率为36.11%,劈接成活率为222%;直径4~6 cm的大枝嫁接成活率为84.44%直径2~4 cm的嫁接成活率为64.44%,直径6 cm以上(CK)的嫁接成活率为40.67%,直径2 cm以下的嫁接成活率为36.67%;半木质化绿色枝嫁接成活率为83.89%,停展枝为50.00%,伸长枝为35.00%,褐色老枝(CK)为6.11%,未展叶嫩芽为0.[结论]选用直径4~6 cm的大枝作砧木,当年生半木质化春梢或早秋梢作接穗,采用皮下腹接法,于5月嫁接,9月补接,可在一年内成功更新品种,降低油茶低产园(林)改造成本.  相似文献   

6.
香榧不同微型嫁接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微型嫁接最适宜的方法,提高香榧繁殖系数,以榧树实生幼苗和未形成顶芽的香榧嫩梢为研究对象,采用劈接、钻孔接和腹接3种方法,设计接穗留叶2片、4片、6片,接穗保留/摘除顶端等试验,研究不同微型嫁接香榧苗的萌发动态、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劈接法嫁接的香榧苗,在萌芽动态、嫁接工效与生长状况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嫁接15 d后接穗露白,成活率高(89.7%),接穗新梢生长量大;但在粗度增加量、新枝数和新茬数等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接穗留叶数量对嫁接苗的成活率也有影响,以4~6片为宜;短期内接穗保留顶端的嫁接苗更易成活。综合来看,接穗摘除顶端,留叶4~6片,用劈接法嫁接最适宜香榧微型嫁接。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火龙果的抗逆性和繁殖效率,缩短生长发育时间,对火龙果的平接、靠接、楔接3种嫁接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利用筛选出的楔接法,以红肉火龙果为接穗,比较了3种砧木的嫁接成活率;以地方白肉火龙果为砧木,比较了‘台湾大红’、‘红水晶’、‘蜜宝’红肉火龙果品种为接穗时的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楔接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56.67%,抽梢率最多,为16.67%;白肉火龙果、三角柱、仙人掌做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以三角柱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最好,为60.00%;3种不同品种的红肉火龙果作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比较中,以‘台湾大红’成活率最高,为63.33%。在生产上可以‘台湾大红’火龙果做接穗,三角柱做砧木,采用楔接法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8.
在对黑果枸杞地下垂直茎研究的基础上,首次确立了其可作为接穗使用的属性特质,并采用这种接穗,首次进行了黑果枸杞与枸杞不同方法、不同生长季的嫁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劈接、切接、舌接3种嫁接方法均能获得良好的成活效果,成活率均达80%以上。劈接法不同生长季嫁接,以3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适宜嫁接时间,成活率达40%~90%;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其最佳嫁接时间,成活率达90%;7月中旬、8月中旬仅出现个别萌梢而无存活,为不宜嫁接时间。嫁接后的黑果枸杞当年萌枝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较黑果枸杞当年萌枝的平均长度和直径,分别增长29.6%和35.2%。  相似文献   

9.
在白枇杷高接换种中, 采用不同嫁接时间、不同发育程度接穗以及接后不同护理方法等3 种处理多种水平试验, 证明不同处理和水平对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都有显著影响。采用半木质化穗条, 穗直径为0.81 ~ 1.30 cm , 3 月上旬嫁接, 嫁接处用套袋+袋下方留出小孔+稻草遮荫等综合技术成活率最高, 达86.67 %, 新梢生长量最大, 达39.73 cm 。表4 参9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我国寒冷、干旱、多风地区中华金叶榆的嫁接技术,以白榆为砧木、中华金叶榆为接穗,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和坝下地区分别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嫁接高度、接后套袋时长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坝上和坝下地区均以插皮接的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0.00%和94.50%;坝上地区5月10日、坝下地区4月10日嫁接,成活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0.00%和94.58%;总体来看,接穗套袋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在坝上地区效果尤为明显,坝上、坝下地区套袋时长分别为20 d和15 d时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1.67%和95.00%;嫁接高度对接穗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嫁接高度升高后新梢长势增强,120 cm高度嫁接的树体冠幅和新梢长度最大,分别为104.04 cm和102.95 cm。并对嫁接后新梢的生长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坝上地区物候期较坝下地区延后1个月左右,当年新梢生长量分别为70 cm以上和90 cm以上。综上所述,中华金叶榆嫁接时,采用插皮接配合接后套袋技术,同时嫁接高度120 cm,嫁接成活率高,枝条发育快,当年可形成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麻疯树嫁接的关键技术,采用不同嫁接时间、方法及不同接穗处理进行麻疯树嫁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麻疯树最佳嫁接时间在2-4月份,4月份成活率可高达98.3%,接穗采后放置3~5d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大.劈接、切接、插皮接成活率较高,芽接法成活率低.麻疯树嫁接后接穗的生长与砧木的茎粗有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36...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葡萄硬枝嫁接过程中促进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措施.【方法】以‘5BB’和‘赤霞珠’一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接穗抹芽、CIPC处理、砧木及嫁接口ABT生根粉2号处理,清水为对照,通过德国产"Ω"嫁接机嫁接.对接穗萌芽率、嫁接口愈伤组织形成率、砧木生根率、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量进行测定分析,以探讨其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接穗抹芽,促进嫁接口愈伤组织形成,嫁接成活率升高,新梢生长变化不明显;接穗CIPC处理,嫁接口愈伤组织形成率降低,从而影响嫁接苗成活,新梢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砧木及嫁接口ABT处理,嫁接口愈伤组织形成率升高,低浓度ABT促进嫁接苗成活,250mg/L成活率最高,达80%,新梢生长量最大;高浓度ABT处理成活率降低,新梢生长受到抑制.【结论】葡萄硬枝嫁接过程中接穗抹芽、嫁接口及砧木低浓度ABT 2号处理均能提高嫁接苗成活率;250mg/L ABT处理,嫁接苗成活率达80%,同时对嫁接苗生长促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油茶高接换冠成活率及生长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普通油茶作砧木、普通油茶和攸县油茶作接穗进行高接换冠,开展郁闭度、接穗保存时间、坡位和不同物种接穗对嫁接成活率及接穗新梢生长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茶林分郁闭度的增大,嫁接成活率增高;接穗保存时间越短,嫁接成活率越高;山腰的嫁接成活率高达82.3%,明显高于山顶和山脚;普通油茶和攸县油茶嫁接亲和性差异不大。偏相关分析表明,郁闭度对成活率影响最大,其次为接穗保存时间,而坡位和品种对成活率影响较弱。坡位对新梢生长量影响明显,接穗保存时间和接穗品种对新梢生长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植物,以朝阳地区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及接穗类型,研究嫁接后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可知:四种嫁接方法中髓心形成层贴接和腹接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0.5%和89.5%。而不同类型对成活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以曼赛龙柚为砧木,不同品种葡萄柚的成年态茎段为外植体,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茎段诱导产生的不定芽作为接穗,通过不同嫁接方法、接穗品种及来源对微芽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试验,改进微芽嫁接方式,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WPM+6-BA 1.0 mg/L+NAA 0.2 mg/L+GA 0.2 mg/L;穿刺法更适合葡萄柚微芽嫁接,能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不同接穗品种葡萄柚微芽嫁接成活差异较大,5个接穗品种微芽嫁接成活率依次为:瑞路比星路比哈路比火焰里约红。试管诱导不定芽作为接穗,嫁接成活率76.67%;田间嫩梢接穗的茎尖微芽嫁接成活率仅为38.33%,试管诱导接穗成活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优良观赏树种杂交马褂木的嫁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交马褂木进行不同嫁接方法和不同接穗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马褂木的嫁接以切接成活率较高为86%,而切接又以采用二年生接穗最为理想,其成活率达84%,且切接应在惊蛰前10d至春分后10d进行最佳,芽接最好在7~9月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以‘红露珍’山茶花为砧木对普通金花茶嫁接的影响,为金花茶优质嫁接苗繁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个不同油茶、茶树及山茶花品种为砧木对普通金花茶进行嫁接,筛选出最适宜的砧木品种‘红露珍’山茶花,再以‘红露珍’山茶花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种植年限、不同嫁接方法及不同嫁接时间对普通金花茶嫁接的影响。【结果】在供试5个油茶、茶树及山茶花砧木品种中,最适宜作普通金花茶砧木的是‘红露珍’山茶花,红皮糙果茶和宛田红花油茶次之;以‘红露珍’山茶花为砧木嫁接普通金花茶时,1年生至5年生的‘红露珍’山茶花对普通金花茶嫁接的成活率维持在92.5%~96.4%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平均新梢长度随着砧木的种植年限而增加,从6.8 cm至18.3 cm依次递增;当使用不同嫁接方法进行嫁接时,插皮接的成活率及平均新梢长度均为最佳;在嫁接时间上,春秋季嫁接的成活率与夏冬季有显著差异,并且以春季嫁接最佳,秋季次之。【结论】以‘红露珍’山茶花为砧木嫁接普通金花茶时,应选择2~3年生砧木苗在春季用插皮接法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油茶不同嫁接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影响,为油茶产业发展中优良品种苗木培育嫁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接穗不同留叶量、接穗不同枝段、不同芽砧类型3个试验因子进行嫁接试验,测定其成活率和抽梢率。【结果】接穗不同留叶量处理方式中,留0.5叶和1叶的处理,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高于对照,其中,留0.5叶的处理,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为91.11%和51.67%;接穗不同枝段处理方式中,2-3叶段和4-5叶段处理的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高于对照,其中,2-3叶段处理的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分别为90.38%和65.18%;芽砧不同类型处理中,带籽砧处理的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高于对照,分别为93.33%和52.50%。【结论】当年生半木质化绿色枝2-3叶段、留0.5-1叶、采用带籽芽砧嫁接方法,嫁接效果较好,成活率在90%以上,90d抽梢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欧洲卫矛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接穗粗度、嫁接季节和嫁接方法、嫁接切口绑扎方式不同处理对欧洲卫矛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欧洲卫矛嫁接的最佳接穗粗度为0.55~0.60 cm,成活率可达83.84%;嫁接最佳季节为秋季,最佳嫁接方式为切接,秋季切接是最好的嫁接处理组合,成活率达到87.88%;用塑料薄膜绑扎切口后再用塑料袋罩住嫁接切口的欧洲卫矛嫁接成活率为83.95%,高于其他绑扎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白枇杷高接换种中,采用不同嫁接时间、不同发育程度接穗以及接后不同护理方法等3种处理多种水平试验,证明不同处理和水平对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都有显著影响。采用半木质化穗条,穗直径为0.81-1.30cm,3月上旬嫁接,嫁接处用套袋 袋下方留出小孔 稻草遮荫等综合技术成活率最高,达86.67%,新梢生长量最大,达39.73cm。表4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