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福建龙岩武平绿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给出战略选择,并提出以"自然茶都"为主题开发生态茶产品、以"历史茶都"为主题开发休闲文化产品、以"客家茶都"为方向开发民俗体验产品三个选择,提供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以促进福建龙岩武平绿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以期传承农业文化,打造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创意农业是改善农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通过其与乡村旅游的良性结合,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具有必然性,创意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核心吸引物,乡村旅游进一步推动了创意农业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存在四种模式,分别是创意农业景观、创意农业产品、创意农业文化、创意农业活动。打造吸人眼球的农业景观、独具特色的农业产品、传统质朴的农村文化、深度体验的农业活动,对于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杰 《农学学报》2015,5(5):136-140
在知识经济与体验时代下,消费者对乡村旅游功能凸显为精神与文化的个性化需求,而传统下的旅游产品多供给以满足物质的大众型产品,一方面导致市场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同质旅游产品间竞争异常激烈,乡村旅游的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如何开发乡村旅游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突破解决产品间同质化竞争成为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首要问题。本文从文化创意的视角,提出乡村旅游开发在资源、产品、模式、文化主题活动、产业链、营销等方面的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加速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进程,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仍存在着产品创新开发程度不够、产业链条短、乡村文化建设受轻视、乡村生态资源缺少科学规划和保护等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扎根农村、依托农业,以农业多功能性的角度提出要开发特色产品,增加北京乡村旅游产品异质性、促进景区间联动、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完善生态保护和投入机制等发展路径,以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陆明华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148-150
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作为带动村民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在产品创新和带动村民致富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该文从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视角出发,以江苏淮安劳模农场农业旅游规划为例,以打造示范乡村旅游区为主要目的,创造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让旅游者沉浸式地体验乡村休闲农业旅游文化,带动旅游点的附加值与重游率提升,通过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对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87-6989
乡村旅游即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乡村风貌、农村生活与农俗风情为主要载体,以农业和乡村为旅游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镇江市客源市场充裕,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田园风光,为镇江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推动农业旅游的开发,不仅能推动镇江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改善镇江的旅游产品结构,带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分析,简析了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镇江市的乡村旅游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低,开发深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同时资金投入不足,旅游项目缺乏,宣传促销不到位。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镇江市开发乡村旅游的一系列对策,即,做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品味,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突出当地旅游品牌特色,打造精品线路,规范管理,加强旅游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将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所展现的经济效益日趋凸显。将永春岵山荔枝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作为研究,通过对永春岵山荔枝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战略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景观别致化、住行娱主题化、文化教育体验化等融合选择方向。并制定出政府帮助、文化特色、融资渠道、宣传、人才体系五个方面相应的对策促进福建永春岵山荔枝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以期能够传承农业文化,打造别致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随着苏南地区特别是苏州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乡村休闲游为主的农耕文化旅游迅猛发展,出现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形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这些旅游产品的形态,还大多数停留在浅层次的"农家乐"上,深层次的农耕文化旅游产品形态较少。通过对国外成熟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形态的分析与对比,为苏州农耕文化旅游产品形态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性是乡村旅游的一个根本的属性,乡村旅游地所蕴含的丰富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规划开发的基础和灵魂.以乡村文化为切入点,构建由乡村旅游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意象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对维护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永春县云峰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探讨其文化与旅游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创意提升的策略,为推动乡村旅游由高速增长向优质旅游转变,解决当前乡村旅游创意产品供给不足提供思路。【方法/过程】基于文化创意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游客对云峰村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及对云峰村乡村旅游创意产品的消费意愿。【结果/结论】云峰村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创意,游客对乡村旅游创意体验活动、创意乡村景观以及创意地方美食等具有较高的消费意愿,最后提出从产品定位、开发原则、创意产品设计、完善创意开发环境等方面提升云峰村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  相似文献   

11.
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面临着结构性问题,亟须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原乡规划思想给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原乡规划思想出发,深入剖析原乡规划思想基本内涵,探究了原乡规划思想在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提出原乡下乡村文化旅游产品需要达成乡村生态性、文化性、体验性,要完成乡土传承、乡村休闲营造、乡村创新三层建设。以江津区乡村旅游为例,在分析江津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具体探讨了原乡下江津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熊超  徐龙 《安徽农业科学》2023,(9):120-122+159
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产品趋同、特色丧失等问题,从“文化+”的视角对乡村旅游特色塑造的方式方法展开探讨。认为乡村旅游特色是需要根植在乡土文化土壤之上的,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以南京市龙袍新城长江社区乡村旅游策划为例,提出文化元素挖掘、文化元素价值评判、“文化+”旅游产品策划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塑造方法,以期对乡村地区的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乡村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根基。崇明岛农耕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对崇明岛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梳理,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崇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其开发潜力展开研究;分析崇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对策,包括促进乡村文化的创新创意发展、促进资源的系统整合和区域联动、发展民俗文化体验型模式等,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的角度提出保障政策建议。研究结果为崇明岛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并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愉悦农民、教育农民、为乡村振兴强根铸魂、培养人才等多重功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要外部供给与内部挖掘相结合。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的组织供给、人才供给、活动供给和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挖掘乡村内部潜力,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发挥新乡贤和乡村知识分子的作用。二要载体搭建与能人培养相结合。既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和乡村文化活动载体搭建,又要强化乡村文化能人培养,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力支持。三要推动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以乡村文化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载体、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15.
论如何加强乡村旅游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涵义和存在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认为有必要在乡村旅游中加强旅游文化建设,以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使乡村旅游走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乡村全面振兴关键的一点是实现文化振兴。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可促进农业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方法/过程】运用SWOT分析法对武夷山五夫白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条件和所面临的战略选择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典型发展模式。【结果/结论】目前,五夫白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具有白莲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交通便捷等优势,存在品牌意识较淡薄、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劣势,同时面临涉农政策支持、消费结构升级等机会,以及与周边省市竞争激烈、旅游环境控制保护问题等挑战;提出适合五夫特色的发展模式,通过资源、技术、功能、市场融合路径推动五夫白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1乡村旅游的起源 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作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的特有传统文化,再加上农耕文明、田园风光、乡土气息等,构成了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所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繁华的大都市逐渐失去新鲜感,越来越向往回归大自然的乡村田园生活,想去乡村观光、度假,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和感受乡村的淳朴生活,为满足城市居民的这一消费需求,一个新型产业形态——乡村旅游随之出现。乡村旅游产业也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中,文化创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长治市石泉海山庄进行实例研究,系统地梳理了长治市石泉海山庄的地理区位优势、旅游资源概况及其经济活动创收,结合实地访谈,研究了长治市石泉海山庄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长治市石泉海山庄乡村旅游发展中在产品、娱乐活动、美食、民宿、村落等方面的文化创意点。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可行之路。本文根据乡村承载的文化特征,梳理山东文化资源优势,总结乡村旅游发展遇到的问题。根据空心村的现象,说明文化振兴有赖于外部因素的作用,提出乡村旅游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策略,即空间活化设计原则,提高产品的体验性与感动性,打造商品化渠道,推进土地流转,缔造旅游工匠精神,以期为我省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农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也是乡村旅游得以快速发展的灵魂。在新型城镇化日益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只有保护、传承、创新优秀的农耕文化,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