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1年至2000年,水稻叶鞘腐败病在我县稻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92年发病最重的病株率达57.1%,最低病株率为28.4%,平均为47.4%。用富士一号、比艳、克瘟散等药剂进行防治,防效可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2.
甘薯茎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华康  袁照年 《杂粮作物》2002,22(3):141-143
利用已报道的8种不同的甘薯茎尖培养基,对6个甘薯栽培品种的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茎尖培养成功率差异较大,6-BA1.0mg/L+NAA0.24mg/L+MS为相对广谱的培养基。6个品种培养的平均成苗率达65.4%。金山1255、金山57、湘75-55较易培养,其平均成苗率达68.2%。而新种花、夏引一号平均成苗率较低,说明甘薯茎尖培养基具有基因型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为探讨该病中长期预测模型,指导大面积防治,利用宁南山区18年马铃薯早疫病流行程度和西吉县气象资料,采用多因子综合分析法,对马铃薯早疫病流行程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经2年预报和18年回测,其历史拟合率达95.0%,精确率达97.0%。在病害盛发前做出预报,有利于指导大田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单双液相下不同多酚氧化酶源对酶性合成茶黄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比较了单双液相条件下不同来源的多酚氧化酶对酶性合成茶黄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体系下单双液相试验中,以不同的酶源合成茶黄素的试验效果不同,就茶鲜叶酶源而言,双液相明显比单液相的效果要显著,在单液相系统中总乙酸乙酯层茶黄素总含量达33.74%,合成率为14.245%,而在双液相系统中,其总含量达39.74%,合成率为31.792%;而就梨酶源处理而言,单液相的效果要比双液相稍好,在单液相系统中总乙酸乙酯层茶黄素总含量达45.73%,合成率为18.799%;而在双液相系统中,其总含量达40.20%,合成率为22.11%;就苹果酶源而言,单液相比双液相的效果要好些,在单液相系统中总乙酸乙酯层茶黄素总含量达18.22%,合成率为13.34%;而在双液相系统中,其总含量达11.56%,合成率为6.935%。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广东农垦植胶区遭受80年未遇罕见的低温冷雨天气袭击,位于粤西植 胶区三叶农场的橡胶生产遭遇了严重的灾害,是垦区重灾区之一。调查结果表明,1年生橡胶小苗的寒害冻死率达90%以上,3~4年生苗木的冻死率为33.5%。成龄橡胶开割树的寒害亦较严重,受害率达100%,平均寒害级别达到3.52级,冻死率达10%以上。当年开割时间要由原来的4月份推迟至8月份,本年度减产干胶预计1200t,减产率可能达到70%。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2019,(2):49-52
为建立并优化籼稻9311成熟胚高频再生体系,选用9311成熟胚作为外植体,用含2.5 mg/L的2,4-D培养基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设计5种含不同激素组合的分化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的分化和再生成苗。结果表明,J4激素组合(2.5mg/L KT+0.1 mg/L NAA)的分化和再生成苗效果最佳,其分化率最高,达73.33%,褐化率最低,为35%,成苗率最高,达83.33%。找到了籼稻9311分化和再生成苗的最佳激素组合,优化了其再生体系,建立了其高效再生体系,为以籼稻9311作为受体进行遗传转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1991年至 2 0 0 0年 ,水稻叶鞘腐败病在我县稻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1992年发病最重的病株率达 57 1% ,最低病株率为 2 8 4 % ,平均为 4 7 4 %。用富士一号、比艳、克瘟散等药剂进行防治 ,防效可达 80 %左右。  相似文献   

8.
花药培养是粳稻恢复系选育的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立芳  胡道芬 《杂交水稻》1991,(1):38-38,13
利用现有粳稻恢复系与其它粳稻品种配组,将其F1进行花药培养,出愈率平均达22.2%,绿苗诱导率达9.89%,能较快地选育出性状好的新恢复系。  相似文献   

9.
搁田始期对水稻成穗率、产量形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年至1994年在江苏省扬州、宜兴、金湖、盐城郊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适当提早搁田有利于稳定穗数提高成穗率,改善群体质量,增加有效叶面积率,增加每穗总粒数,提高抽穗期的单茎茎鞘重和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重量。2)在基蘖肥用量占总施氮量60%时,总茎蘖苗数达预期穗数80%时搁田,能显著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在N叶期搁田,并持续1个叶龄期,对N叶内的分蘖芽长度有抑制作用,茎蘖生长呈迟缓状态  相似文献   

10.
引进亚洲薄荷在西双版纳小面积种植,研究了其生长适应性和得油率:亚洲薄荷在西双版纳适宜种植,一年可收二次;得油率最高达7.96‰;水肥不足和病虫害的危害使其生物学产量降低,影响油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北部高寒区常用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一是受天气环境、土壤有机质、土壤残留、飘移、沾染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是使用技术即人为的作业不标准、施用时期、混配技术、浓度过量、误导与误用;三是除草剂本身成份决定的如选择性不强、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硒对不同类型杂交水稻品种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硒对海南省50个杂交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所有参试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硒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最长苗长和幼苗鲜重值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即低浓度硒(0.2mg/kg)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变弱,且当浓度为12mg/kg时,外源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述四项指标。最长根长随着外界硒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根据在浓度为5mg/kg硒作用下发芽率,发芽势,最长根长,最长苗长和幼苗鲜重的胁迫指数,将50个杂交水稻品种分为三大类:耐受型(3个品种)、中间型(24个品种)和敏感型(23个品种)。与中间型和抑制型品种相比,耐受型水稻品种的种子萌发在5mg/kg外界硒作用下,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幼苗最长苗长、根长和苗重所受该浓度硒抑制作用较小;抑制型品种的种子萌发在5mg/kg的外源硒作用下开始受到轻微的抑制作用,且与耐受型和中间型品种相比,幼苗最长苗长、苗鲜重、最长根长也受到最大强度的抑制作用;中间型品种五项发芽指标指数居于耐受型和抑制型品种之间。耐受型中的品种捷丰优629在浓度为5mg/kg硒处理下,与其它参试品种相比,呈现出最强的耐硒性,且在外界硒胁迫作用下,仍然具有较好的发芽率、发芽势等发芽特性。  相似文献   

17.
18.
香蕉的价值     
香蕉全身都是宝。本文从香蕉的经济价值、遗传学研究价值、营养价值及应用价值等方面对香蕉的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Shea butter has been extracted from the seeds of the shea tree,B. parkii, with various organic solvents. Petroleum ether (40°–60°C),n-hexane, chloroform, and benzene extracted 32%–38% of fat and 8–9 mg% of vitamin E. These solvents, particularly petroleum ether andn-hexane, can be us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ea butter that is free from any oxidized fat and coloring impuritie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