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据典型选样设置的104块标准地资料,并结合路线调查,对太行山油松天然次生林的资源、分布、生长以及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了影响林分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划分了油松林的主要立地类型,并建立了主要林分因子的生长预测模型,为油松天然次生林的分类经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该文依据“太行山天然次生林经营类型划分”课题组调查的144块标准地材料,以立地亚区为单位,运用多无线性回归和数量化分析方法,为栎类次生林主要树种栓皮栎、蒙古栎和辽东栎筛选出主导立地因子,并以此为依据划分出立地类型,建立各树种的生长预测模型,对立地质量作出评价,为经营类型划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南省天然次生林资源评价,将全省天然次生林划分为2个天然次生林区,15个次生林类型组,34个天然次生林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经营类型,为今后合理经营和天然次生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6块标准地和96株优势木解析资料编制了太行山油松、辽东栎、蒙古栎、栓皮栎等4个天然次生林树种的地位指数表,各表经检验均达到精度要求,可应用于科研及营林生产,并为林分生产力评价、立地类型和经营类型的划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面积锐减和质量下降、森林生态功能和防护效能明显衰减、区域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问题,对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进行经营类型划分,划分出更新采伐型、抚育间伐型、林分改造型、高效经营型、封育型和封禁型等6种经营类型。对每种经营类型又提出了相应的经营措施和指标体系,并就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资源现状及特点,提出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天然次生林的监测和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生长发育规律、混交林培育理论、恢复与再建和结构调整等技术。  相似文献   

6.
封山育林形成了安徽省的天然次生林,主要有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5种主要类型。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目标以"分类经营"、"近自然林业"和"多种效益"为理论,实现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经营管理原则是分类经营、合理地进行人为干扰、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野外调查,对经营目标、原则进行综合分析、统筹决策,制定出合理的经营方案再根据次生林的类型和经营目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分布特点和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晋东南太行山山地油松人工林,收集了l18块标地资料,阐述了太行山油松人工林分布特点。根据数量化理论,选择海拔、坡向、土厚三个主导因子,将油松人工林划分为36个立地类型,并利用最优分割法将其归并为4个立地类型组,其立地质量依次为I立地组>Ⅱ立地组>Ⅲ立地组>Ⅳ立地组,基本解决了太行山中南段油松造林的“适地”问题,为育林目标的确定、人工林的分类经营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秦岭主要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秦岭火地塘林区7个森林类型,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敏感性分析,选择17个反映森林类型特征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秦岭主要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数学模型.根据等间距法,将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综合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秦岭7个主要森林类型即铁杉天然次生林、锐齿栎天然次生林、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红桦天然次生林、华山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近自然度评价综合指数分别为0.98,0.90,0.78,0.56,0.39,0.35,0.01,近自然度等级分别为1,1,2,3,4,4,5,铁杉和锐齿栎天然次生林处于近自然状态,其他林分分别处于半自然、远天然、近人工和人工状态,近自然度顺序表现为顶极群落森林>演替过渡群落森林>先锋群落森林>乡土树种人工林>外来树种人工林.评价结果与该区森林天然性程度相吻合,证明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适用性.针对不同森林类型的近自然度,提出相应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辽西北油松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结合辽西北油松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油松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的原则、依据和划分及命名方法,并将辽西北油松生态公益林初步划分为17个经营类型,对于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辽西北油松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对辽宁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资源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油松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原则和依据划分出了具有区域代表性的17种经营类型。结合经营目的以及其他经营类型组成因子的差异,为每种经营类型匹配主要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介绍了山西省栎类资源的分布特征和经营史,针对栎类林分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栎类天然次生林的经营目标和方向。按照德国的分类标准,可将栎类天然次生林分为矮林、中林和乔林三大类型。笔者针对3种栎类天然次生林的生长特点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经营技术,以期为保护栎类及其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溧阳市1996年以来林业分类经营改革试点的实践,从分析溧阳市林业基本情况入手,提出溧阳市森林分类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出划分生态公益林应做到:在地类上,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荒山荒地优先;在权属上,国营林优先,集体林次之;在起源上,天然次生林优先,人工林次之。文中还总结了溧阳森林分类区划取得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太行山防护林分类系统的划分,应以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基本原则;又综合太行山立地条件,提出了以地貌、岩性和地形部位为主要依据的防护林分类系统,将太行山防护林类型区划分为3个类型亚区,11个类型组和45个类型。可作为建设太行山防护林工程的理论依据和规划设计时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景德镇市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形成过程、自然特征;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阐述了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原则,剖析其在生态建设及林业产业建设中的作用与现实意义,再根据样本调查资料揭示出通过小面积皆伐与全刈所产生的新一代萌芽林生态学的特征及相对稳定性,最后按照森林的分类区划提出天然次生林中公益林经营管理和商品林经营管理的经营目的、主要方法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阔叶次生林的合理经营方法,利用系统聚类中的离差平方和法,对江西部分次生阔叶林的类型进行数量分类.德兴2个林场的次生林可划分为10个群丛,宁冈、信丰4个林场的次生林可划分为10个群丛.将生长较为迅速,分布在山坡中下部,立地条件较好的栲树林、米储林、甜槠林、木荷林等划为一个经营类型;将生长较慢,分布在立地较差的石栎林、青冈林、福建青冈林划分为另一个经营类型.根据不同的经营类型采用不同的经营措施,可以更好地经营好次生阔叶林,同时可获得较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次生林是我国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我国次生林区立地条件复杂,林分类型不仅多样,而且质量差异很大。为了更好地经营次生林,提高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效益,本文对河北省茅荆坝林区进行了森林类型划分,并对各类型的自然特性及生产力进行了评价,为茅荆坝次生林区乃至华北次生林区今后的森林经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莽山次生林区的次生林资源,综合考虑现代木材加工业、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水源涵养等多方面的需求,以简明、实用、合理为原则,将现有次生林划分为抚育型、改造型、利用型、封护型等四种类型,并建立相适应的经营技术体系,为次生林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信阳地区国营林场低产林类型划分及改造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对全地区七个国营林场进行了低产林分类型划分及改造技术应用研究。将低产林分划分为天然次生林、油松、黑松低产林、马尾松低产林、杉木低产林等四个类型。提出了做好调查规划设计、伐树挖蔸,、高标准整地、良种壮苗、适时密植深栽、精细抚育等具体的改造技术措施。文中还对低产林分形成原因及低产林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按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探讨了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20.
桥山林区次生林经营类型划分及经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通过桥山林区次生林经营类型的划分,阐明各类型的经营措施,为桥山次生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