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面积锐减和质量下降、森林生态功能和防护效能明显衰减、区域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问题,对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进行经营类型划分,划分出更新采伐型、抚育间伐型、林分改造型、高效经营型、封育型和封禁型等6种经营类型。对每种经营类型又提出了相应的经营措施和指标体系,并就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资源现状及特点,提出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天然次生林的监测和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生长发育规律、混交林培育理论、恢复与再建和结构调整等技术。  相似文献   

2.
根据莽山次生林区次生林的现状和现代木材加工业、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水源涵养等多方面的需求,将区内现有次生林按照永续利用、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等原则进行抚育、改造、利用、封护等一系列尝试性经营,并建立相适应的经营技术体系,为次生林的经营取得了一定的示范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辽东栎天然次生林枯损模型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辽东地区一类清查30块固定样地的数据资料,利用Logistic型回归式初步建立了辽东栎天然次生林的枯损模型,并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了检验,为辽东栎天然次生林生长动态模型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地处长白植物区系温性低山混交林区的勃列县通天二林场,进行了次生林复合经营的试验,结合建国40余年的次生林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即:我国五、六十年代的次生林经营模式为“育林型栽针保阔”;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为恢复顶极森林群落的木材经营型的“动态经营体系式的栽针保阔”;80年代以来发展到恢复多功能的复合森林生态系统的拓效应带或成效应岛的果、药、菜、菌多层次配置为主体的复合经营,确立了以生产材、药、果、菌等的高效。稳定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复合经营技术,其实现途径是:调整次生林结构,建立效应带或效应岛;种植经济植物,完善林床植被;建立生态果园、药园、庭院,合理利用森林斑块,进而对此复合经营的生产模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保护次生林是发展热带雨林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省有次生林约700万亩,占全省天然林的87.5%。次生林可利用的经济价值低,长期以来不为人们所重视。但是从整个热带雨林的发展进程看,次生林能为发展热带雨林创造较佳生境条件。因此,应该把保护次生林作为发展热带雨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林、阔叶红松林和山地云冷杉林三大地带性顶级群落衍生出的主要次生林的生态演替过程规律,以及干扰在次生林演替过程中的作用影响进行了综述。结果显示人为干扰对次生林演替的作用有利有弊,但大部分的自然干扰不利于次生林进展演替,利用好采伐、补植和火烧等人为干扰可以有效地促进次生林的演替进程,次生林演替全周期经营和复杂的自然干扰对东北次生林演替的作用机制是未来进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在生产中对刺槐林实行皆伐利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法。据调查,刺槐皆伐后.翌年春每根伐桩上可萌生15株以上的幼苗,每公顷达49500株以上。萌生苗生长迅速,1年生苗高即达2.om以上,平均地径2.ocm;2~3年生高平均可达4.om,地径4.ocm。另外,刺槐萌桑次生林还具有年龄结构单一、林相整齐、郁闲度高等特点,能有效防止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我们在生产实践中,依据萌生林的特点和经营单位状况,对萌生林的经营划分为封育型、抚育型、改造型和利用型4种管理类型(见表1),具体措施如下。衣1刺槐次生林经营类型(1)封育型刺槐林皆伐后,应及…  相似文献   

8.
次生林在我国占有很大比重。消灭荒山,绿化达标以后,加强次生林经营是培育森林资源,调正森林结构,发展商品生产,建设“两高一优”林业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本文阐述了加强次生林经营的必要性、环境条件和科学经营次生林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塞罕坝机械林场8个林分类型108个林班的地表森林可燃物组成、载量、含水率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落叶松成林和幼林、樟子松成林和幼林、针叶混交林、桦次生林等林分地表可燃物以枯落物为主,栎次生林和灌木林地表可燃物由枯落物与灌木组成,未成林地与草地可燃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地表可燃物载量依次为落叶松成林〉落叶松幼林〉针叶混交林〉樟子松成林〉樟子松未成林〉针阔混交林〉桦次生林〉樟子松幼林〉落叶松未成林〉灌木林〉栎次生林〉草地;草地与栎次生林的含水率最低,着火点也最低,火险危险程度最高;将现有林分按燃烧类型划分为5个类型20个亚类,全场地表可燃物总载量约为2.5×10^6t。  相似文献   

10.
浙江淳安天然次生林演替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余树全 《林业科学》2003,39(1):17-22
利用种间联结测定,主成份分析,最优分割法和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定量研究了浙江淳安山区以马尾松林为代表的次生林演替过程。结果表明,在次生林演替过程中,马尾松、黄檀、山核桃、板栗为衰退种;化香、麻栎、白栎、枫香等9个树种为过渡种;苦槠、木荷、青冈、杉木为进展种。其演替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马尾松林阶段,以马尾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阶段,以阔叶树种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阶段和常绿阔叶林阶段。次生林演替的马尔可夫模型预测表明,该地区次生演替过程的每个阶段需25a左右,常绿阔叶林恢复需要80-100a。  相似文献   

11.
原始资源的枯竭,无疑对开发和利用天然次生林成为一个课题,如何经营利用好次生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内蒙古西部山地,白桦次生林面积约有6.5万多公顷,占该地区次生林面积的46%。主要分布在大青山、蛮汉山、灰腾梁、乌拉山等山地的阴坡、半阴坡。白桦次生林由于多代萌生,林分疏密度不均、干形不良,生产力很低,一般每公顷蓄积量为35~90立方米,最好的也不过90多立方米,急需采伐利用和更新改造。七十年代以来,生产单位对白桦次生林主要采用小面积皆伐,利用萌芽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南省天然次生林资源评价,将全省天然次生林划分为2个天然次生林区,15个次生林类型组,34个天然次生林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经营类型,为今后合理经营和天然次生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次生林的培育和保护作了系统的阐述,特别是对次生林的培育如:林分改造、更新造林和封山育林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对永续利用森林资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该文是在太行山区油松天然次生林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分区分类的多级序原则建立的太行山天然次生林经营类型分类系统及经营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共划分了10个油松天然次生林的经营类型,为本区油松天然次生林的合理经营,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广东古兜山次生林引入更新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低质低效次生林经营改造技术,以广东省古兜山南亚热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种引入套种更新试验,进行优良树种的选择评估。研究以生长适应性、经济效益、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为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确定了13项定性和定量分级指标,采用4分制建立各项指标的分级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南亚热带次生林引入套种树种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试验林中7.5 a生的引入套种树种的综合表现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69个引入套种树种的综合评价值分布在1.74-3.08之间,树种间综合表现差异明显,壳斗科、樟科、金缕梅科等本地植物区系优势科的树种表现较好。在树种综合表现值的基础上,根据树高、胸径的年均生长量将套种树种分为速生型、中等速生型和慢生型3个类型,评选出综合表现值在2.5以上的优良树种37个,其中速生型树种7个、中等速生型树种17个、慢生型树种13个,为南亚热带次生林引入套种以及人工促进更新树种的合理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滇中地区磨盘山华山松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3种林龄(15、30、40 a)华山松林分中分别设置1 hm 2的样地,利用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等空间结构参数研究其林分结构特征,并对林分胸径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华山松次生林的径级分布特征不同,其中15 a华山松林为“单峰型”的径级分布,而30、40 a华山松林乔木层则呈“双峰型”径级分布;采用常见指数对胸径分布进行拟合,其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华山松次生林空间结构参数一元、二元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能刻画出森林演替过程,结构参数二元分布能够指示群落演替的过程。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本区域华山松空间结构使用效率,维持森林的健康、稳定,持续发挥森林的各项功能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次生林是我国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我国次生林区立地条件复杂,林分类型不仅多样,而且质量差异很大。为了更好地经营次生林,提高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效益,本文对河北省茅荆坝林区进行了森林类型划分,并对各类型的自然特性及生产力进行了评价,为茅荆坝次生林区乃至华北次生林区今后的森林经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增城市主要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增城市主要林区次生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南洋楹林等4种森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调查了19个400m^2的样方,共记录了163种乔灌木植物种类。除5种未能鉴定外,其余158种分属50科97属,包括2种国家保护植物:穗花杉和白桂木。等级聚类分析和无偏对应分析(DCA)结果显示:次生林群落多样性较高,人工林较低。多样性变化的总趋势为:次生林>南洋楹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次生林与人工林群落在种类组成和多样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次生林群落的树木种类较丰富,但大多数为早期的先锋树种,原生的地带性森林建群种,如壳斗科、樟科、木兰科等种类很少,而且相当多的次生林种类仅局限于天然林中,很少见于人工林中;人工林中常见的种类大都是那些具有鸟播种实的种类。  相似文献   

20.
从影响林分生长的立地、年龄、密度3个主要因素出发,利用优势高生长与密度关系相对较小这一特点,在不同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林龄的思茅松天然次生林中设立98块标准地,依据标准地测定的数据,以Logistic和Richards理论方程为基本模型,在模型中引入立地质量,林分密度,林分年龄构建了思茅松天然次生林林分的生长模型系统。研究表明Logistic模型不仅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而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用它作为描述思茅松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的基本模型,能很好地表达其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