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几年,北京草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草莓都采用无性繁殖,农户长期在同一区域的大田中育苗、种植草莓,导致草莓萎黄病、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生严重;草莓果实偏小,成熟上市时间推迟,产量、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收入.为此,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小汤山展示基地,于2005年~2006年进行了草莓异地育苗、促成栽培试验.旨在为草莓种植寻求一条提高品质增加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冬春季连阴雨寡日照对大棚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定量化影响,探究其影响规律,促进草莓生产减灾增收,实验筛选3个连阴雨寡日照天气发生较重的典型受灾年份,将未发生该灾害的相近年份同时段作为对照,对比分析草莓棚内气象要素、果实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根据上述年度数据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受灾最重年份逐月果实产量品质指标,以探究连阴雨寡日照天气对大棚草莓果实生长、果实产量、品质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连阴雨寡日照年份与对照年份的棚内各小气候要素差异较明显,与对照年份相比,发生连阴雨寡日照时段的日均温平均偏低2.5 ℃,相对湿度平均偏高13.5%,太阳辐射平均偏低61.4%;连阴雨寡日照年份较对照年份年产量平均减产11.6%,连阴雨导致果实生长迟滞,果实横纵径均较对照年份偏小,果实畸形和病害影响加重,畸、烂果明显比正常年份偏多;连阴雨寡日照年份逐月产量受影响较重,且有滞后发灾特点,该灾害发生时段对可溶性固形物抑制作用较明显,当灾害结束、天气转好后,该指标能在较短时间内反弹。本研究可为下一步开展大棚草莓连阴雨寡日照灾害防御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1、2006年农业气象年景分析 (1)主要气候事件及农业气象灾害 ①暖冬突出.2006年冬季云南省大部地区气温偏高至特高,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全省各地气温平均偏高1.1℃.冬季气温偏高值为1961年以来45年中的次高年(最高年1998年).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土肥站在丰台区长辛店李家峪村北京金潍多无公害草莓示范基地,试验示范的超大型果实草莓栽培技术获得成功.该技术主要以增施有机肥、适量补充微量养分、配制草莓专用配方肥、养分定向输送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型技术,两年的试验示范表明,头茬单个果实重一般都在100克以上,以后单个果实重一般50~100克.2011年,曾结出单果重202克的特大型草莓.该基地建有16个草莓大棚,每个大棚1 000米2.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草莓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草莓病毒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造成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劣,因而各地对该病逐渐引起了关注。现将草莓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症状识别草莓受单体病毒侵染,往往症状不明显,被复合侵染后,主要表现长势衰弱,退化,新叶展开不充分,叶片小,无光泽,失绿变黄、皱缩扭曲;植株矮化、坐果少、果实小、产量低。现已发现侵染草莓的病毒常见的有以下4种。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东台市大面积种植小拱棚草莓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通过改进栽培技术,产量有所提高,采收期也有所延迟,但随着生产的发展,果实畸形比率偏高的现象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了外观品质,而且减少了产量,  相似文献   

7.
对引进宁波市奉化地区的5个草莓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越秀、越心、梦晶的综合表现较好,越秀、越心具有植株长势强,产量高等优点,适合奉化地区栽培试种,可作为章姬、红颜的补充品种。梦晶虽然产量较低,但品尝反馈较好,若以采摘形式售卖,仍可获得较好的收益。16-2(玉颜)头茬果畸形较多,但是口感、品尝反馈较好,且是白色系品种;淡雪的果色明显区别于其他品种,这2个品种可尝试作为搭配品种种植,以丰富奉化草莓品种果实类型。  相似文献   

8.
设计不同遮阴度处理对春夏季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生长情况进行试验,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草莓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阴处理对春夏季成熟草莓的生长发育、花期质量、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都有明显影响。在20%轻度遮阴处理下,草莓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花期、果实产量和品质都达到最佳;在40%中度遮阴处理下,草莓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最高;在60%重度以上遮阴处理下,草莓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利用嘉善自动气象站气象数据和草莓产量资料分析了草莓生长气象条件、草莓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和草莓气象灾害的特点,得到大棚内外温度、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规律,建立大棚内温度和湿度的回归模型。在产量偏高较明显的年份,往往各生育期的雨日偏少、日照偏多、湿度偏低。连阴雨、低温霜冻、暴雨、高温和大风大雪天气是草莓主要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0.
以草莓品种章姬为对象,利用LED光源对日落后草莓进行不同时长补光试验,研究不同时长补光条件对草莓的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长补光处理对草莓的植株生长、花期质量、开花数量、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都有显著的影响。补光时长为6 h时,草莓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等指标均达到最佳,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用数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方法分析了开封市主要农作物生长期气候变暖趋势、积温与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关系,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二阶多项式将小麦、玉米、棉花产量和积温分离成社会量和气候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封市主要农作物生长期的积温和产量趋势均上升,气候变暖对开封市主要农作物产量利大于弊,小麦生长期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有利于冬小麦生长,棉花、玉米生长期极端最高气温下降,有利于棉花、玉米产量增加。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积极采用有效措施,能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提高全市主要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2.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大荚大粒、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7d,标准荚数364.3个/kg,二粒荚长5.72cm,宽1.34cm,鲜籽百粒重70.2g,出仁率52.3%。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8647.1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3.4%,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2.5%;平均鲜籽产量4492.3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1.7%,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9.1%。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2500.8kg/h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5.6%,平均鲜籽产量6750.0kg/hm2,比对照增产26.9%。该品种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3.
气候条件对春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5年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对不同春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以及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产量和品质的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2004年相比,2005年在小麦生育期间过大的水分、低温、光照少的情况下产量偏低,千粒重、容重降低,生育期推迟,品质下降,但不同品种表现出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檀香橄榄果实适当早采比中、晚期采的较耐藏,第一批(10月25日)采收的橄揽果实耐藏性最好,在室温下贮藏87d,好果率为80.2%,果实仍鲜绿、饱满、肉质脆嫩,具有新鲜果实的原有风味、颜色和品质.贮藏期间果实呼吸强度变幅小,呼吸率低,各营养成分变化小,细胞膜透性变化小.表明供贮藏用的橄榄应适当早采约九成熟时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5.
利用贵南县气象站2012-2018年春小麦观测记录,对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结构进行分析,结合发育期间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建立影响春小麦产量的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构因素的预报模型,对2012-2018年产量结构因素做评估检验。分析找到贵南春小麦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较低,高白度不高的气候原因:灌浆到成熟期,贵南地区正处汛期,雨热同期,日平均气温13.3℃,降水量过多和土壤含水量偏高不利于蛋白质生成,水分过多也致使面筋弹性降低,品质下降。虽然2012-2018年贵南春小麦产量有增加趋势,但播种面积逐年减少,作为半农半牧区群众主要食物的原材料,改良品种,培育优质高产适合河谷农业生产的品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指导我国甘蔗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1971~2005年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我国甘蔗主产区原料蔗产量与气温、雨量、湿度、日照等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影响我国甘蔗主产区甘蔗产量的气象因子和关键时段。[结果]各气象因子与我国甘蔗主产区原料蔗产量的相关性有较大的差异,部分丰欠气象指标跟甘蔗生理气象指标并不完全吻合。降水量是我国甘蔗主产区的共同关键气象因子。广东和海南甘蔗主产区热量条件好,广西甘蔗主产区雨热条件配合比较好,云南甘蔗主产区温光水条件配合比较差。[结论]该研究划分了我国甘蔗主产区甘蔗产量的丰欠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7.
高大同  周福光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8):148-149,37
经2002~2005年对采收期与贮藏期砀山酥梨气包病发生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属于生理病害,发病原因复杂,与果实采收期早晚、树势的强弱、树龄的大小、施肥喷药以及贮藏条件有关,通常果实采收愈晚、树势愈强、树龄愈小、含氮化肥施用越多、贮藏温度高,通风次数多的情况下,这种病害的发病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1~2015年早稻生长季内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等资料,采用M-K非参数检验、R/S方法及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长沙地区早稻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长沙地区,1961~2015年期间,热量资源上升趋势显著,在2001年发生突变,稳定通过10℃初日明显提前,突变年份出现在2005年;降水量的波动变化存在28和5 a时间尺度的主周期,目前处于雨水偏多期,未来9 a内呈逐渐转少趋势;日照时数存在15、22 a时间尺度的周期波动变化。根据上述结果建议:早稻播种期可提前5~7 d;可将早稻早熟品种换种生育期相对较长、产量相对较高的中迟熟品种,以提高早稻产量。  相似文献   

19.
捡拾方式对绿洲棉田地膜残留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捡拾方式对绿洲棉田地膜残留量和棉花产量的影响,2016—2018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不捡拾、部分捡拾和彻底捡拾地膜3个捡拾方式处理。结果表明:捡拾后0~30 cm土壤地膜残留量明显减少,彻底捡拾处理减少量多于部分捡拾处理,0~20 cm残膜量增减占总增减量的57.1%~80.0%,连续3 a棉花产量高低依次是彻底捡拾、部分捡拾、不捡拾处理。研究表明,土壤地膜残留量存在“危害阈值”,超过阈值后棉花产量迅速大幅降低。每年进行多次残膜回收并持续若干年,能遏制棉田地膜残留或根除土壤残留地膜。  相似文献   

20.
寒地水稻插秧时期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寒地生态特点出发,探讨播种插秧时期对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寒地现有主栽品种,当外界气温稳定通过5-6℃,适期早播种,有利于育成足龄壮秧和适期早插,适宜播种期为4月10-20日。当外界气温稳定通过13-15℃,为适宜插秧期,一般年份在5月15-25日,最晚不超过5月末,插秧期推迟产量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