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荔枝蒂蛀虫狮獗危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南方省区,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危害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荔枝、龙眼种植面积的扩大,该虫的危害程度有加重之趋势.在广东的一些荔枝园,成熟期果实受害率高达60%~80%,产量损失30%~40%,且大大降低果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影响产品的内销和出口,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些农技人员及果农虽经多次喷药防治,防治效果仍不大理想,对该虫的防治感到十分困难.为此我们对该虫猖獗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当前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防治意见,以供广大农技人员及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2.
荔枝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和毛毡病,主要虫害有蒂蛀虫、荔枝蝽蟓、尺蠖。本文总结了上述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以期为荔枝丰产丰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南荔枝生产主要气象危害及栽培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荔枝生长发育关键期的气象资料分析 ,指出海南种植荔枝存在的气象危害 :花芽分化期的暖害 ,开花期的低温阴雨和高温危害 ,结果期因养分和水分供应不均衡而造成的落果、裂果危害 ,并针对不同的危害提出相应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4.
茶材小蠹对荔枝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茶材小蠹(Xuleborus fornicalus Eichhoff),俗称"圈枝虫",属鞘翅目,小蠹科,材小蠹属.茶材小蠹为害荔枝在我县尚属首次发现,据调查,云霄10个乡镇都有分布,对荔枝枝条为害率达20%~60%,高者达80%以上,造成整枝枯死.现把荔枝茶材小蠹为害特点及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茶黄蓟马是为害荔枝秋梢的一种主要害虫。近年来在四川地区荔枝幼龄树上首次发现,为害较重。在秋梢萌发期,尤其长出新叶后,蓟马的成、若虫在嫩叶叶背吸取汁液,使荔枝嫩叶边缘卷曲呈波纹状不能伸展,叶片变狭,叶脉淡黄绿色,叶面呈黄色锉伤点,似花叶状,最后叶片失去光泽,僵硬、变厚、变脆,容易脱落。  相似文献   

6.
陆永跃  冼继东  李云昌  杨万清  张小燕  李春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2):83-84,封3,封2
燧缘音狡长蠹(Phonapate fimbriata Lesne)是一种新发现的荔枝害虫。该虫主要以成虫钻蛀荔枝枝干,造成枯枝、生长衰弱,甚至死亡。调查发现该虫已在我国广西钦州荔枝园发生危害,介绍了该虫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危害、防治技术等,提供了雌雄成虫详细的形态特征图,为该虫的鉴定、监测和防治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湛江地区荔枝蒂蛀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龙眼的主要蛀果害虫。该虫在湛江地区具有发生时间早、主害代多、危害逐年加重等特点,多数果园在防治过程中采取的农业措施不足,偏重化学防治且措施不当,造成防治效果较差。通过防治实践,总结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乐山古老荔枝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技术资料。[方法]测定酸荔枝和白荔枝两种乐山古荔枝果实的品质及营养成分,并与引进品种大红袍比较。[结果]酸荔枝和白荔枝都属于小果型,果实近圆形,暗红色,比大红袍成熟略早。酸荔枝和白荔枝的单果重都与大红袍差异显著,可食率分别与大红袍差异极显著和显著。酸荔枝的V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都高于白荔枝和大红袍,分别达31.13 mg/100 g、19.91%。2种古荔枝的可溶性蛋白和有机酸含量与大红袍差异不显著。[结论]乐山酸荔枝和白荔枝的可溶性总糖和Vc含量丰富,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从七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宋代蔡囊<<荔枝谱>>的科学价值:古代对荔枝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标志,我国荔枝谱的方法论范例,提高荔枝的社会和科学地位,广泛流行于国内外,反映并推广荔枝加工技术,最早揭示核种导致荔枝品种变异现象以及荔枝品种的命名方法,证明蔡<<谱>>是我国古代农业科技的一个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0.
从七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宋代蔡襄《荔枝谱》的科学价值:古代对荔枝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标志、我国荔枝谱的方法论范例、提高荔枝的社会和科学地位、广泛流行于国内外、反映并推广荔枝加工技术、最早揭示核种导致荔枝品种变异现象以及荔枝品种的命名方法、证明蔡襄《荔枝谱》是我国古代农业科技的一个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1.
荔枝及荔枝多酚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是药食兼用水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水果之一,其鲜果、干果及其他加工品,历来在内销外贸上负有盛名,对农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阐述了荔枝保鲜贮藏技术、荔枝加工产品、荔枝不同部位多酚的提取及作用,重点对荔枝果肉、荔枝核、荔枝壳多酚类物质提取分离、生物活性方面进行了梳理归纳,旨在为荔枝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惠富平  王昇 《农业考古》2016,(4):182-189
荔枝(Litchi chinensis)原产中国岭南,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历史。汉唐以来,荔枝栽培逐步扩展,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成为主要产区。同时,各地荔枝良种名品迭出,荔枝育种、栽培、加工、保鲜等生产技术经验日益丰富,相关的荔枝社会与文化现象越来越受人关注。历史上积累的荔枝科技遗产为当今荔枝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l荔枝生产我区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岭南佳果—一荔枝的生产。同时,荔枝的品种资源极为丰富,约有60多个品种。目前主载品种及有特色的品种有:禾荔、三月红、灵山香荔、桂味、江口荔、立秋荔。其中,桂味和灵山香荔曾获得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七五”时期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市场规律的拉动下,荔枝生产发展迅速,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57万亩,今年预计产量达到15万吨。成为我区仅次于龙眼的第二大名特优水果商品基地,在全国的排位也仅次于广东省。2贮藏保鲜荔枝的贮藏保鲜问题是区内外,乃至国外…  相似文献   

14.
方翔 《广西热带农业》1992,(1):53-57,28
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如今已分布到南、北纬15—35°的许多国家。中国、泰国、南非、马拉加什共和国是世界荔枝主产国。此外,澳大利亚、毛里求斯、留尼汪岛、以色列、西班牙、孟加拉以及美国也有荔枝栽培。荔枝在中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品种繁多,各个产区都有自己的名牌品种。虽然其它国家也进行了荔枝品种选育工作,但现  相似文献   

15.
以 5~ 1 0年生挂果并抽生夏梢的糯米糍荔枝为材料 ,进行了杀夏梢的试验 ,研制开发出适用于生产的“荔枝夏梢枯”配方 ,本配方的特点是 :安全、速效、在喷后 2~ 4天杀除嫩夏梢 ,明显减轻糯米糍荔枝的落果率 ,达到丰产目的。“荔枝夏梢枯”在广州地区进行了应用与推广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荔枝从花期、果实生长期及果品贮藏期均可发生病虫害,抓好病虫害的防治,才能确保果树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荔枝病虫害防治主要是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治、荔枝炭疽病的防治、蝽象的防治、荔枝瘿螨的防治、蒂蛀虫的防治等。  相似文献   

17.
2002~2015年,在良垌镇、新民镇、青平镇、石颈镇、河唇镇的不同类型果园,定期调查荔枝第一次生理落果至采果期结束的落地果实,采集回室内观察。结果表明:廉江市荔枝蒂蛀虫发生世代数和主害代稳定;不同荔枝品种发生期及受害时间差异较大;不同荔枝品种虫口密度及受害程度差异大;虫口密度和种群数量变动与荔枝花果期密切相关。建议采取荔枝园间伐回缩技术,改善荔枝园生态环境等农业措施及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于成虫羽化高峰期和卵孵化高峰期喷施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一、引种与栽培品种 荔枝系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ce)荔枝属(Litchi),为亚热带常绿果树。 荔枝原产我国。目前我国海南岛的五指山霸王岭、云南的勐仑和广西的十万大山都发现有成片原始的野生荔枝林。据记载,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已有二千多年。现今世界各国种植的荔枝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入栽培的。  相似文献   

19.
吴小妹 《农家顾问》2001,(10):29-29
笔者种有百多株荔枝,在防治以下几种荔枝虫害方面积累了一些小经验. 1、荔枝灰蝶 荔枝灰蝶以幼虫蛀食荔枝果核,是荔枝、龙眼前期和中期果实的主要害虫.蛾体长12毫米以上,全翅黄褐色,翅边缘有灰黑色纹.防治:①摘除虫果,并根据幼虫化蛹习性,人工捕杀树干裂缝处虫蛹,减少虫源.②谢花后12~15天,用25%杀虫双200克和9%敌百虫50克加水50千克的混合液喷杀.随后8~10天再喷25%杀虫双水剂25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显著.以后要注意检查果园虫蛹,抓住羽化期喷药,消灭成虫,保护中、迟熟品种的果实.  相似文献   

20.
对荔枝泥蜂透翅蛾的越冬情况及在龙眼植株上的危害分布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荔枝泥蜂透翅蛾主要以高龄幼虫在寄主蛀道内越冬,在水平方向以西面的枝梢受害较为严重,从垂直方向看受害情况为一级枝梢>二级枝梢>三级枝梢>主干>四级枝梢.该研究结果为荔枝泥蜂透翅蛾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