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为学科建设服务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本文探讨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学科馆员的职责;并结合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大多不完善的现状,从完善管理系统、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学科与图书馆相互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内涵,从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学科服务平台构建、学科馆员团队建设及绩效评价、服务模式的优化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提升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是国际图书馆界的一种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服务模式。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质量的途径。分析了基于学科馆员建设的信息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的最佳信息服务模式,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该建立基于学科馆员建设的信息服务模式,以及学科馆员信息服务模式的“双向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科馆员,拓展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由文献信息服务走向知识信息服务,发挥文化阵地作用的重要途径。读者协会作为高校图书馆指导下的大学生社团组织,可以成为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补充队伍。本文以三明学院为例,针对学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现状,从学科馆员目标定位、服务对象层次、读者协会作为学科馆员助理的可行性、队伍建设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985"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现状、组织模式、人员素质、培训与考核等问题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策略,包括科学规划、合理定位、专职服务、团队合作、全面培训与科学考核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思维下,随着信息量增加,高校图书馆由传统文献咨询模式转化成以主动参与老师科研教学的专业性学科服务模式。结合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以大数据思维方式从引进学科馆员、增加日常培训、提供个性化服务、查新员兼任学科馆员模式以及量化学科馆员工作量等方面加强学科馆员素质的培养,探索学科服务和学科馆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学科馆员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介绍了学科馆员在为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文献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及其服务方法,并指出了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对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阐述学科馆员服务评价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构建的基本原则、主要评价内容的基础上,试图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评价工作,以便进一步完善学科馆员制度。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打破了按文献类型来配置馆员的做法,是一种以大学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学科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对口服务模式。学科馆员服务是深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其学科服务的内容包括建立学科馆员与对口学科的联络机制,提供咨询服务,为对口学科师生提供信息教育和培训,参与教学与学习支持,整合、开发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立虚拟参考学科咨询平台,提供网上在线咨询服务,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从学科馆员职责、运行时间、组织机制、服务领域与对象等4个方面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