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选取了我国20042013年31省市的数据,并依据改进的加性DEA模型对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然后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呈"U"型;东、西部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在2008年之后呈上升趋势,并且与中部的差距不断拉大;上海、江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上升,在2013年之前达到了DEA有效;经济水平对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政策因素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贤芳  舒强  张丽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88-3489,3500
采用偏离-份额方法对我国1999~2006年间各省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能力差异明显,大陆31个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变化可划分为6种类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差异是各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能力差异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成都市2000-2015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历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值在2000-2012年呈上升趋势,受成都市节水政策和产业转型影响, 2013年相对降低, 2014年和2015年趋于平缓;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52,旱情灾害影响成都市生态承载力水平, 2006年与2009年的干旱使成都市水资源产生生态赤字;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值逐年下降,成都市水资源利用效率16年间增长6.8倍;成都市各区县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分布不均且在2013-2015年变化较大,成都市规划发展的工业城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值高,各区县处于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状态,但数值逐年下降,水生态安全保障降低;改变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水利设施对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是成都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青海省市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综合重心分析模型、相对变化率、水资源利用效率等分析方法,从研究水资源时序移动轨迹、利用结构变化及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变化等三方面,探析2007—2016年青海省水资源利用时空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受降雨、温度等因素影响,青海省水资源总量重心偏离几何重心,各年的重心移动轨迹具有不稳定性;水资源用量重心与GDP重心总体偏离几何重心的方向一致,年际移动轨迹呈"一"字形;全省用水总量空间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人均用水量空间变化幅度较大;不同类型用水空间变化呈差异化,除生活用水变化幅度最小,其他类型用水空间变化幅度较大,各州市用水结构仍处于调整阶段;各州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时序变化呈多样化,分为增长型、下降型、变化幅度不明显型3种类型,全省过半的区域仍处于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效型及以下水平。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成都市2000-2015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历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值在2000-2012年呈上升趋势,受成都市节水政策和产业转型影响,2013年相对降低,2014年和2015年趋于平缓;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52,旱情灾害影响成都市生态承载力水平,2006年与2009年的干旱使成都市水资源产生生态赤字;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值逐年下降,成都市水资源利用效率16年间增长6.8倍.成都市各区县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分布不均且在2013-2015年变化较大,成都市规划发展的工业城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值高,各区县处于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状态,但数值逐年下降,水生态安全保障降低.改变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水利设施对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是成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构建一套合理、有效的耕地利用指标体系。在传统C2R-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改进后的"超效率"模型对耕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从而弥补传统模型只将评价单元分为"DEA有效"和"DEA无效"两大类的不足。广西耕地利用效率是规模效率驱动模式,2000—2014年耕地利用综合效率值不断提高,2013年和2014年均达到最优状态。2014年广西耕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可以分为三级:一级包括桂林市,其自然资源优越,耕地利用效率最高;二级包括南宁市、柳州市等,其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较为均衡;三级包括北海市、贵港市等,其或是经济发展状况较差或是处于沿海港口。人均GDP、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与耕地利用效率呈正向影响关系,农业劳动人数与耕地利用效率呈负向影响关系,4个驱动因素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绝对值大小顺序为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人数人均GDP。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探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压力的关系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分析粮食主产区2004—2018年农业水资源压力的时空变化,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压力的脱钩状态进行解析,其次结合“粮食生产水资源投入”这一指标与全局参比的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分析了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农业水资源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压力存在时空异质性,总体上北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水资源压力大于南方,尤其是河北、河南、山东,其压力值始终大于1.5; 2004—2018年,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压力的脱钩状态具有阶段性特征,前期以扩张负脱钩为主,中期北方与南方粮食主产区分别以绝对脱钩和扩张负脱钩为主,后期强负脱钩类型的省份范围扩大;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均值为0.719,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且提高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对缓解农业水资源压力具有显著作用。研究结果为理解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压力的关系变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未来在促进粮食稳定生产的同时,应注重通过提高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粮食种植布局、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等途径缓解农业水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东统计年鉴》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1—2014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且区域之间有一定差异,其中深圳水资源利用效率以较大优势名列首位,而云浮则排在末位;各年度水资源利用效率虽有波动但幅度较小,多数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稳定温和上升趋势;根据效率分析结果,可将广东全省划分为追赶型、成长型、稳健型、保持型4类区域。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和行业类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一、二产业占比较高或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均会影响本地水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区域特色发展电子商务和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足迹理论分析江苏省2000-2010年水资源的真实利用情况,同时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选取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COD排放总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从业人员数作为投入指标,GDP和粮食产量作为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2R和BC2模型对这11a间江苏省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10年江苏省的水足迹为778.28m3,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虚拟水贸易是江苏省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11a间DEA有效年份占64%,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均为0,即投入和产出达到最优状态.在DEA无效年份中存在冗余,存在资源浪费和污染高排放的情况.可以通过DEA投影结果对其进行改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进一步揭示长江经济带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动态变化趋势。实证结果显示,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特征。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重庆、四川等省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而下游地区江苏等省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升。根据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及其分解结果,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以4.30%的速度衰退,技术变化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加大RD投入、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增进区域间交流与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