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种植于3个不同海拔产地的完全甜柿品种‘次郎'为试材,研究不同海拔产区甜柿在果实成熟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甜柿的最佳品质出现时间因产地海拔高度不同而不同,其限制因子是甜柿完全脱涩的时期。海拔低脱涩早,海拔高脱涩晚。用于采后低温冷藏的甜柿采收成熟度必须达8成熟,TSS含量不低于12%,否则冷藏期间易发生冷害。  相似文献   

2.
甜柿是近几年来渐趋热销、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之一,分为完全甜柿和不完全甜柿。果实中不管有无种子,均能在树上自然完全脱涩的为完全甜柿,如次郎、前J11次郎、富有、上西早生、砂身、阳丰、兴津、新秋、骏河、花御所和秋焰等品种;果实种子多时能在树上脱涩,  相似文献   

3.
目前,甜柿由于具有生长快、结果早、易丰产、品质佳,树上自然脱涩,即摘即食,耐贮运,效益高等特点,成为北方农村发展经济首选树种之一, 但某些地区, 某些品种不能自然脱涩,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1 栽植区域不合适我国栽植的甜柿大多是从日本引进,有完全甜柿和不完全甜柿两类。甜柿脱涩需要一定的温度,低温地区因积温不足或果实发育期温度达不到脱涩需要, 自然脱涩不完全,故在栽植时一定要考虑温度是否适宜,要做到因地制宜发展。2 光照不足甜柿喜光,应选背风向阳地方栽植,光照不足,不仅着色不好, 而且会造成脱涩不完全, 在建园选址时要注意,同时…  相似文献   

4.
甜柿品种识别及其栽培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柿分类  依照柿果在树上自然脱涩程度及脱涩对种子的依赖情况 ,可将柿分为完全甜柿、不完全甜柿和完全涩柿 3种类型。1 1 完全甜柿果实中无论有无种子 ,均能在树上自然完全脱涩 ,摘下来可像苹果、梨、桃一样削皮即吃 ,脆甜爽口 ,没有涩味。如次郎、前川次郎、富有、上西早生、须波 (砂身 )、阳丰、兴津、新秋、骏河、花御所和秋焰等品种。完全甜柿保脆期比涩柿脱涩后的果实长 2~ 3倍 ,有利于远运和销售。甜柿果实色泽红艳 ,味道甜美 ,营养丰富。甜柿有早、中、晚熟品种 ,从 8月下旬到 12月下旬均可提供鲜果 ,若采用低温库存还可延期…  相似文献   

5.
柿树乙醇脱氢酶活性与可溶性单宁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种不同脱涩类型柿(Diospyros kaki Thunb)果实和叶片中的可溶性单宁含量、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活性和ADH最适反应温度,以了解ADH在脱涩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完全甜柿和完全甜柿果实发育前期,可溶性单宁含量逐渐降低,ADH活性逐渐增高,到果实基本完成脱涩后,ADH活性又开始降低,在不完全甜柿中变化较大;涩柿和不完全涩柿在果实近熟期,可溶性单宁含量有所下降,但不能完成脱涩,且ADH活性较低。叶片发育过程中,可溶性单宁含量的变化与ADH没有相关性。乙醇脱氢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在25℃左右。ADH与柿果实脱涩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柿子果实内含有大量单宁细胞,当柿果接近成熟时,含单宁物质最多。以后随着果实逐渐成熟,其本身能发生自然脱涩现象。但这种现象,因品种不同,差异很大,有的能自然脱涩成为甜柿,有的则脱涩不完全,仍为  相似文献   

7.
柿果脱涩机理及人工脱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柿的涩味主要来自果肉中的单宁物质(C14H20O9),柿果是诸多果实中单宁含量最多的水果。日本学者梶浦(1946)根据果实脱涩与果肉褐斑形成和种子数目的关系,将柿分为完全甜柿、完全涩柿、不完全涩柿和不完全甜柿4个品种群。我国传统产区主要栽培完全涩柿,自‘罗田甜柿’被发现和确认为我国第1个原产完全甜柿种质以来,又相继报道了‘宝盖甜柿’和‘秋焰甜柿’(鄂柿1号)等,但迄今尚未发现我国原产的不完全涩柿和不完全甜柿品种。本文主要对完全甜柿和完全涩柿2个品种群柿果的脱涩机理及完全涩柿人工脱涩方法进行阐述,旨在为果树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完全甜柿新品种‘鄂柿1 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鄂柿1 号’是在大别山区调查发现的甜柿新类型, 其果实较大, 种子较少, 可自然脱涩, 外观和食用品质优良, 较耐瘠薄, 是继‘罗田甜柿’后发现的极具商品价值、我国原产的完全甜柿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张娜  莫荣利  张青林  罗正荣 《园艺学报》2016,43(11):2133-2140
‘雄株8号’是中国中部大别山区分布的完全雄性柿种质,可能源自中国原产完全甜柿(中国甜柿)的杂交后代或是其自然变异,其作为完全甜柿专用授粉品种的可能性已有研究报道,但其作为完全甜柿育种亲本的应用潜力尚不明确。以‘华柿1号’(不完全涩柿)ב雄株8号’的杂交后代单株为试材,以常见中国甜柿、日本甜柿和非完全甜柿为对照,对其果实进行可溶性和不溶性单宁含量、单宁细胞大小等指标测定,确认杂交后代单株H8-2为具中国甜柿自然脱涩特点的完全甜柿类型。现有完全甜柿自然脱涩性状遗传特点的研究结果认为,只有日本甜柿相互杂交,或者是亲本之一为中国甜柿时,F_1才可能出现完全甜柿单株。该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中国原产完全雄性柿种质‘雄株8号’带有控制自然脱涩性状的显性基因,因此其在完全甜柿遗传改良中具有作为育种亲本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欧毅  高清华 《西南园艺》2000,28(4):9-10
重庆市柿的栽培历史较长 ,是柿果生产地之一 ,1 996年栽培面积达 0 .5万hm2 。但种类单一 ,几乎全为涩柿 ,即柿果采收后需人工或自然软化脱涩才能食用。而甜柿果实在树上能自然脱涩 ,采收后即可食用。甜柿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和中国。我国湖北的罗田甜柿果实较小 ,平均单果重约 1 0 0 g ,而日本甜柿栽培品种多 ,面积大。笔者根据日本甜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结合重庆市的自然资源 ,对其发展前景作一分析。1 甜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 .1 温度 甜柿的分布与树体耐寒性有关 ,果实品质的形成 (包括果实的自然脱涩 )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年均…  相似文献   

11.
 ‘中柿1号’是从野生柿的芽变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扁方形,平均单果质量132.7 g。果皮较薄,果肉柔软多汁,无核或极少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丰产,稳产,抗寒,抗旱,抗病性能较强,生育期约120 d,在豫西地区9月下旬成熟。适用于加工柿饼、柿醋、柿酒、柿霜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择适宜淮安地区生长的高品质甜柿品种,笔者以近年推广的7个甜柿品种‘太秋’‘甘秋’‘早秋’‘夕红’、‘536+36’、‘537+78’、‘538+61’为试材,对果实外观(含颜色)、糖度、成熟期、单果重、核数、果肉褐斑(单宁细胞凝聚形成的)以打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太秋’‘甘秋’‘早秋’‘夕红’果实品质优异,适宜在淮安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3.
1-MCP对柿果实软化及果胶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罗自生 《果树学报》2004,21(3):229-232
以扁花柿为试材,研究了20℃下10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柿果实成熟软化及其果胶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不仅可推迟柿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而且还推迟了柿果实PE、PG和β-Gal酶活性的增加,从而延缓原果胶降解以及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加,保持果肉硬度,延长贮藏期限。  相似文献   

14.
1–甲基环丙烯在柿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柿是呼吸跃变型果实,乙烯的作用对其成熟过程影响很大,乙烯竞争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柿果实可延缓其软化,保持品质,延长贮藏期。综述了1-MCP的作用机理并阐述了其在柿果实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现状以及脱涩保脆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太秋甜柿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秋是日本国立果树研究所杂交育成的中晚熟完全甜柿品种,2011年引入鲁中南地区试栽,多年观察表明,该品种适应性强,适应范围广,对砧木要求严格,平均单果重356.1 g,果肉橙黄色、肉质酥脆、口感爽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7%,品质极佳。总结了太秋甜柿的生物学特性,概述了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王淑贞  张静 《落叶果树》1993,25(3):5-12
对新红星、金冠等5个品种果实生物学指标在果实成熟和贮藏期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各自在判断果实成熟和确定采收适期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评价。认为果实糖和酸含量、糖酸比例、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等项指标只能指示果实品质的优劣;果肉硬度在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变化激烈,但进入成熟期有一缓慢变化时间,也降低了其判断成熟的精确性,只可作为参考指标;果实淀粉的消长规律直接反映果实的成熟状态,是果实成熟的重要标志。果实剖面淀粉磺-碘化钾染色面积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果实成熟度,不同品种有其特定染色图谱。  相似文献   

17.
肥水耦合对蓝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免眼蓝莓‘园蓝’品种为试材,研究水肥(N、P、K)耦合对蓝莓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肥料干施相比,肥水耦合能显著提高蓝莓产量,对增加果实大小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改善品质方面,肥水耦合对增加蓝莓果实糖和花青苷含量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热激减轻柿果冷害及其与脂氧合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自生 《果树学报》2006,23(3):454-457
为研究采后柿果实冷害发生机理,探讨热激延缓采后柿果冷害的技术措施,以扁花柿果为试材,研究了经48℃热空气处理3h后,在1℃下冷藏时,热激对柿果冷害、脂氧合酶活性和膜脂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延缓了脂氧合酶活性的上升,其棕榈酸和硬脂酸的相对含量低于对照,而亚油酸和亚麻酸相对含量反而高于对照,并降低柿果冷害指数,但对油酸相对含量则无明显影响。这表明,热激减轻柿果冷害可能与抑制脂氧合酶活性和提高果实亚油酸和亚麻酸相对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祝庆刚  饶景萍  田红炎  韩叶 《园艺学报》2012,39(7):1278-1284
 为了进一步探索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水解酶(XTH)在柿(Diospyros kaki L.)采后软化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常温下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的‘富平尖柿’果实中XTH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丙烯处理能够促进柿果实成熟软化,增加乙烯释放并使高峰提前到来,而1-MCP 处理能够延缓果实软化,抑制乙烯释放。随着柿果实成熟软化推进,4 个XTH 基因呈现不同的表达方式,且丙烯处理促进了4 个XTH 基因的表达,而1-MCP 处理则抑制它们的表达。其中,DkXTH1 和DkXTH2 在柿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表达量较高,且二者表达高峰分别在果实成熟的初期和中期,说明DkXTH1 和DkXTH2 分别与采后柿果实初期和中后期的软化关系密切。结合乙烯释放量结果分析显示,柿果实XTH 基因的表达受乙烯调控,对柿果实的成熟软化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A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soluble solids refractometrically in astringent Japanese persimmon fruits with a high soluble tannin content. Adding 5% PEG # 6000 to the fruit juice in equal amount followed by centrifugation or filtration removed interfering tannins effectively from the mixture by forming precipitates. The refractometer readings were taken with the resultant solution and 2.5% PEG # 6000 and then the refractometer sugar value of the original juice was calculated by multiplying by two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readings. The calculated value approximated closely to the total sugar content of ju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